最新研究:科學家使用創新的模型可洞察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行為

2020-12-06 量子認知

像大多數星系一樣,銀河系在其中心擁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被稱為人馬座A*(英文:Sagittarius A*,縮寫:Sgr A*)的天體,數十年來已經吸引了天文學家的興趣。現在,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直接對其進行成像與洞察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行為。

拍攝一張這樣的好照片與洞察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行為將需要對它周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一個更好的了解,由於所涉及的尺度很大,很具有挑戰性。研究人員說:「這是我們必須克服的最大問題。」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確定黑洞的磁場是否由下落的物質產生。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對整個系統進行仿真,直到最接近的軌道恆星。

所涉及到的系統跨越七個數量級。黑洞的事件視界或無回波的包絡到達距其中心約650萬至1300萬公裡。同時,這些恆星繞著30多萬億公裡的距離運轉,或與太陽最近的鄰近恆星保持距離。

研究人員說:「因此,您必須跟蹤從大範圍然後下降到小範圍的問題。」 「而且在單個仿真中做到這一點極具挑戰性,以至於不可能。」最小的事件以秒為單位進行,而最大的現象則持續了數千年。

發表在最近《天體物理學雜誌》的該研究論文創建了新的模型,將主要基於理論的小規模模擬與可能受實際觀察結果約束的大規模模擬聯繫起來。為此,研究人員以三個重疊的比例在模型之間劃分了任務。

第一個模擬依賴於人馬座A*周圍恆星的數據。幸運的是,黑洞的活動僅由30顆左右的Wolf-Rayet恆星控制,這些恆星吹掉了大量物質。研究人員說:「僅一顆恆星造成的質量損失就大於同時落入黑洞的物質總量。」在過渡到更穩定的生命階段之前,恆星在這個動態階段花費大約10萬年。

利用觀測數據,研究人員對這些恆星的軌道進行了大約一千年的模擬。然後,將結果用作模擬中程距離的起點,該距離在較短的時間範圍內演變。重複這一過程,直到事件視界的最邊緣都進行了模擬,活動在幾秒鐘內完成。這種方法不是將硬重疊拼接在一起,而是將三個模擬的結果彼此淡化。

研究人員說:「這些實際上是人馬座A*中最小尺度的增生模型,其中考慮到了來自繞行恆星的物質供應的現實。」這項技術出色地發揮了作用,「這超出了我們的期望。」

結果表明,人馬座A*會被磁化。銀河系擁有相對安靜的銀河系中心,這令團隊感到意外。通常,被磁阻的黑洞具有高能量射流,以相對論的速度將粒子帶走。但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很少發現人馬座A*周圍有噴射氣流的證據。

研究人員說:「有助於產生射流的另一種成分是快速旋轉的黑洞,所以這可能告訴我們有關人馬座A*旋轉的一些信息。」但是,黑洞旋轉很難確定。研究人員將人馬座A*建模為固定對象,:「我們對這次旋轉一無所知。」 「有可能實際上並沒有在旋轉。」

研究人員下一步計劃對旋轉的後孔建模,這更具挑戰性。它立即引入了許多新變量,包括旋轉速度,相對於吸積盤的方向和傾斜度。他們將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重力幹涉儀提供的數據來指導這些決策。

該研究結果是對銀河系中心活動的認知的一大進步,這是人馬座A*首次在3D模擬中在如此大的半徑範圍內建模。」

參考:「Ab Initio Horizon-scale Simulations of Magnetically Arrested Accretion in Sagittarius A* Fed by Stellar Winds」.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20

相關焦點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
    從第一張黑洞照片被公布後,相信大家對黑洞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你知道麼,在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大型黑洞。其實大多數星系中心都有超大質量的黑洞,當然我們銀河系不是例外。在2008年,德國天文學家們曾證實,位於銀河系中心,與地球相距2.6萬光年的「人馬座A*」,其實是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人馬座A*的質量約為431 ± 38萬或410 ± 60萬個太陽質量。黑洞在宇宙中到底發揮著怎樣的作用,科學家目前還不是很明確。
  • 銀河系中心的「泡泡」與黑洞有關嗎?是誰在吹糖人?
    圖2 銀河系中心伽馬射線螺旋形噴流2018年,歐航局科學家使用牛頓科學家們從未在其他星系觀測到這些奇異結構,也不了解其起源。雖然觀察到過黑洞的伽馬射線噴流,但大多數都是直線噴流。黑洞噴流的模型也沒有泡泡狀的。但科學家們又確信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巨大的黑洞。麻省理工大學的教授還說這個黑洞在近600萬年前吞噬了一些天體,然後打了一個嗝,以每小時320萬公裡的速度噴出了相當於200萬顆太陽質量的氣體物質。
  • 科學家最新發現,銀河系倖免於黑洞吞噬的原因
    《科學家最新發現,銀河系倖免於黑洞的吞噬》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被稱為CQ4479的星系,在位於銀河系中心活動著,吞噬物質的速度非常快,以至於當它們旋轉進入黑洞中心時,就會發出光來,形成發光的類星體。
  • 研究發現 銀河系中心隱藏著無數的黑洞
    我們都知道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巨大質量的黑洞,我們把它叫做人馬座A*。但是有天文學家稱:在人馬座A*黑洞周圍,可能存在無數個小型黑洞。哥倫比亞天體物理學家查克·海利(Chuck Hailey)說:銀河系是我們唯一能研究超大質量黑洞如何與小黑洞相互作用的星系,因為我們根本看不到它們在其他星系中的相互作用。為了證明確實有無數小黑洞存在於銀河系中心:研究人員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一個黑洞圍繞超大質量黑洞旋轉的情況。
  • 研究: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正逐年活躍
    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 與其他黑洞有點不同,它常年低調,偶爾吃點附近物質時才爆發亮光。但最近天文學家已證實,人馬座A* 明亮的X射線耀斑近年來持續增加,支持稍早認為銀河系中心逐年動蕩不安的研究結論。
  • 黑洞,溫柔的殺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黑洞活在孕育新恆星
    一直以來,黑洞都是以冷面殺手的形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它們是宇宙中的饕餮,無所不吞,連光也不放過。任何天體膽敢靠近它,都必死無疑。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雖然黑洞一直被我們看作是宇宙中的殺手,但它可能也有溫柔的一面。有的時候,它反而或孕育出一些新的恆星。這項研究,還要從銀河系的中心說起。
  • 加州大學科學家研究表明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 *具有磁特性
    在這項研究中,Ressler,KITP博士後克裡斯·懷特(Chris White)和他們的同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艾略特·誇塔爾特(Eliot Quataert)和高級研究所的詹姆斯·斯通(James Stone)試圖確定黑洞的磁場是否由下落的物質產生。研究結果表明,人馬座A *會被磁化。然而,銀河系擁有相對安靜的銀河系中心,這令團隊感到意外。
  • 科學家們最新測量結果顯示,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黑洞只有25800光年
    在開始正式內容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配圖,這張配圖為我們展示了銀河系內不同位置天體的移動方向和速度圖。箭頭是用來模擬銀河系的224個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數據,實心的黑線顯示了天體的旋轉的方向。我們不說整個太陽系,就單單拿地球和銀河系的相對速度來說,科學家們剛剛糾正了數據,地球繞銀河系核心的速度比原來的數據快了7公裡/秒。
  • 英媒:磁場可解開銀河系中心兩大謎團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英媒稱,平流層紅外天文臺(SOFIA)的觀測顯示,儘管銀河系中心黑洞引力巨大,但附近的磁場仍強大到足以控制黑洞周圍的物質運動。這項最新在美國天文學會一次會議上提交的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解開兩個長期存在的謎團,即為什麼我們的黑洞與其他黑洞相比相對安靜,為什麼我們銀河系中心形成的新恆星少於預期。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6月3日報導,SOFIA利用其最新的紅外儀器研究了與磁場線垂直排列的天體塵埃顆粒,從而繪製出我們星系中心的詳細地圖,顯示了黑洞周圍這些原本看不見的磁場的行為。
  • 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心還有一個黑洞,質量是太陽10萬倍!
    一名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有朋友,也就是說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有兩個?幾乎每個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在其中心都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百萬到數十億倍。天文學家仍在研究為什麼星系的中心經常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 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時空奇點與黑洞
    太陽系所處的位置是銀河系的邊緣地帶,從地球出發,我們去往銀河系的銀心,至少需要2.6萬光年。 銀心位於人馬座、蛇夫座與天蠍座三個星座中,是銀河系環繞的中心區域,同時也是整個銀河系中最明亮的區域。在那裡,有100億顆恆星閃耀,點綴星空,跨度達到數千光年。最中心處被標示為強烈的電波源,可能是個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人馬座A*。
  • 銀河系中心黑洞突然射出一道強光:科學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在地球上並不容易被觀察到,但科學家仍然可以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使用紅外攝像機對其進行觀測。黑洞經常閃爍,但爆發非常罕見。大部分超大質量黑洞都相對平靜,但來自凱克天文臺的科學家已經拍攝了我們銀河系黑洞的圖像,其活動比平常更加激烈。科學家觀測到黑洞在幾個小時的過程中變暗,並突然發出明亮的閃光。
  • 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有多遠?
    根據最新研究,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要比之前測定的更接近,大約為25800光年,並且太陽系的運動速度也要比之前計算得更快
  • 銀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質量黑洞,那麼太陽繞著黑洞轉?
    ·彭羅斯證明宇宙中確實可以存在黑洞,相關研究還獲得了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經過多年的觀測,科學家們找到了黑洞存在的證據,並發現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 此後,天文觀測表明,不僅銀河系中心存在黑洞,宇宙所有大型星系中心幾乎都存在黑洞,這與科學家此前的推測十分吻合
  • 銀河系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認為,不僅僅只有黑洞
    同時整個銀河系的恆星都圍繞其中心旋轉。那麼在銀河系的中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永遠有著如此之高的亮度?並且能夠讓數千億顆恆星都圍繞其旋轉呢?銀河系自內向外分為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它的中心直徑約為2萬光年。厚度約為一萬光年,在這個區域主要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在100億年以上的老年的紅色恆星。
  • 因磁場「管教」著銀河系黑洞,所以銀河系黑洞才如此安靜!
    超大質量黑洞存在於大多數星系中心,我們的銀河系也不例外。但許多其他星系都有高度活躍的黑洞,這意味著許多物質正在落入黑洞,在這個「供給」過程中釋放出高能輻射。另一方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相對來說比較安靜。這些結果提供了關於銀河系中心強磁場前所未有的信息。科學家們使用索菲亞最新的儀器,高解析度機載寬帶相機+,HAWC+來進行這些測量。磁場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影響帶電粒子的路徑,並對宇宙中物質的運動和演化產生重大影響。
  • 中國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級黑洞!顛覆認知
    這一中科院領銜的最新發現,顛覆了過往對恆星演化模型的認知。要知道,此前,按照天文學家的推演,銀河系中單個恆星黑洞的質量不超過太陽的20倍。這是因為,銀河系中質量非常大的恆星,隨著壽命的臨近,在坍縮成黑洞之前,會因為爆炸和強大的恆星風而失去大部分質量。留下太陽近70倍質量的餘量,完全超出了科學家們的想像。
  • 銀河系中心黑洞磁場首次被發現
    「那些磁場在到處跳舞」 銀河系中心黑洞磁場首次被發現 2015-12-05 科技日報 常麗君 【字體:大 中 小】
  • 銀河系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認為,不僅僅只有黑洞!
    雖然整個銀河系邊緣地區較為暗淡,但是在銀河系的中心地帶,則呈現一個非常明亮的區域,亮度遠高於周圍的地方。同時整個銀河系的恆星都圍繞其中心旋轉。那麼在銀河系的中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永遠有著如此之高的亮度?並且能夠讓數千億顆恆星都圍繞其旋轉呢?銀河系自內向外分為銀心,銀核,銀盤,銀暈和銀冕。
  • 科學家證明銀河系中心存在超級大質量黑洞
    並且我們還計算出這個黑洞星體的「視界線」達到了超級的2688億公裡的遙遠事件視界距離,我們的證據完全能夠證明銀河系中心的星體,是一個超級大質量黑洞體。1、有關銀河系和黑洞的介紹銀河系側看像一個中心略鼓的大圓盤,整個圓盤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系位於距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