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GDP≈2018年日德英法總和!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在1月1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中國GDP的總量是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

他指出,按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突破了一萬美元的大關,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以後實際增長5.8%,與6.1%的GDP增速基本同步。同時,2019年中國的恩格爾係數是28.2%,下降了0.2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貢獻率或達30%

發布會上,寧吉喆表示,201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也就是說突破了一萬美元的大關。

他表示,這不僅意味著中國經濟總量不斷擴大,而且表明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升,人民生活在持續改善;不僅為中國今年將實現全面小康打下堅實基礎,而且為全人類的發展進步事業作出了我們應有貢獻。

在寧吉喆看來,這具有四個重要的標誌性意義:

第一,標誌著中國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也就是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

「根據我們比較計算,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的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他們之和加起來是在14.7萬億美元左右。中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進步、社會和諧、生態改善、國防鞏固,前進的步伐不可阻擋。」寧吉喆說。

第二,標誌著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升。中國農業的基礎地位鞏固。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億噸,是世界第一大產糧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高的糧食產量。中國的工業體系日益完善,擁有世界上所有工業分類。中國的基礎設施更加健全,年末高速鐵路營業總裡程達3.5萬公裡,佔全球高鐵裡程超過2/3;高速公路裡程超過14萬公裡,居世界第一;電力裝機容量接近2032千瓦,居世界第一;網際網路上網人數8.6億人,現代信息通信體系不斷完善。

寧吉喆指出,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中國人均GDP穩居世界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人文發展指數地位也進一步上升。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去年中國GDP接近100萬億,人均GDP更是突破了1萬美元,這有著巨大的歷史意義,不僅是中國經濟總量的一個裡程碑,也是中國市場、中國消費快速崛起的裡程碑。

「無論是GDP總量規模還是人均GDP,背後都代表著國家綜合經濟實力和社會財富的增加,也意味著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徐洪才說,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國內改革發展任務繁重的背景下,人均GDP實現穩步增長,是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佐證。人均GDP的穩步增長,將進一步提振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的信心。徐洪才表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GDP增速基本同步

寧吉喆表示,第三個標誌,是中國人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他指出,就業質量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在城鎮就業的比重上升上,2019年城鎮就業人員4.4億人,佔全部就業人員比重57.1%,同比提高了1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水平不斷上升,收入質量也在提高,他介紹,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消費質量提高,居民的消費結構升級。

他表示,2019年有兩個比重表現亮眼,一個是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業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了45.9%,比上年又提高了1.7個百分點;二是人均食品消費支出在全部消費支出比重,也就是恩格爾係數,2019年是28.2%,下降了0.2個百分點。

寧吉喆表示,服務性消費上升,食品消費總體下降,反映了消費結構的升級變化。生活質量提高,居民有房有車、外出旅遊都在增加,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接近40平方米,全國私人轎車保有量達兩億輛,國內旅遊58億人次,出境旅遊1.4億人次,這反映了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在進一步擴大。

「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比較高,但由於全年CPI漲幅有所擴大,扣除價格以後實際增長了5.8%。而人均GDP增速為5.8%左右,所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人均GDP增速是持平的。如果與6.1%的GDP增速相比,5.8%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與此基本同步的。」

第四,這標誌著中國為人類發展進步作出的貢獻進一步加大。寧吉喆表示,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8年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人口規模近15億人。隨著總人口達到14億的中國步入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國家的行列,全球在這個行列的國家人口規模將接近30億人。

「全球約70億人當中,由於中國的加入,有30億人人均GDP都達到了10000美元以上。這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進步,也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新型經濟體對世界作出的貢獻,所以說,把中國的事辦好了就是對世界的貢獻。」

他表示,根據世界銀行設定的標準,人均GDP超過1.3萬美元,就進入了高收入國家行列。中國有望在今年實現「兩個翻番」之後,在2025年左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1.3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國家。

「參照世界銀行中等收入標準(人均收入3996美元至12375美元),全球人均收入從3996美元到1萬美元用了54年。其中,韓國用了13年,新加坡用了15年,巴西用了40年,而中國只用了12年。」北京師範大學統計學院教授李昕說,我國人口基數明顯高於其他中等收入國家,能在經濟底子薄、內外部環境複雜多變的形勢下,在更短時間內實現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並實現更具包容性的經濟增長(減貧),確實來之不易。

同時,寧吉喆指出,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仍然沒有改變,中國的人口多,生產力總體還不發達,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也仍然沒有改變,雖然我們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的差距在縮小,但中國仍然是處在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從2001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到2019年躍上1萬美元,不到20年時間。黨的十七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如今人均GDP的歷史性跨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近日沙烏地阿拉伯也公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濟統計數據,至此,全球GDP20強榜單也就正式出爐。  印度前三季度的GDP總量達到了2.12萬億美元,雖說經濟增速下滑到了5.1%,但還是超越了英法兩國,排名全球第五。  歐洲國家進入前20強的一共有8個國家,除了前四的德國,英法排在六七位,義大利第八,俄羅斯第十二,西班牙第十三,荷蘭十七,瑞士二十。
  • 外媒:美國宣布制裁伊朗時,德法英曾明確說「不」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路透社1日報導,一份外交信函顯示,2020年10月下旬,德、法、英曾敦促美國政府重新考慮對伊朗金融部門實施的制裁,稱此舉將阻礙合法的人道主義貿易,並損害盟友的共同利益。報導稱,這顯示了美國與其歐洲盟友在對伊朗問題上的分歧。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目前,31省份2020年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成為今年的諾獎得主,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 中國小學生分級閱讀書目(2019年版)
    《原來媽媽也有起床氣》[法]西爾維·德瑪丘斯/文;[比]埃絲特勒·米恩斯/圖;梅靜/譯;灕江出版社28. 《父與子》[德]埃·奧·卜勞恩/繪;徐傑/編譯;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9. 《要是陀螺轉起來》[日]宮川比呂/著;[日]林明子/繪;彭懿 周龍梅/譯;新星出版社30.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
  • 2019年成人高考時政輔導資料:2018年9月3日時事
    2019年成人高考時政輔導資料:2018年9月3日時事【國內要聞】碩果纍纍的金秋,中國和非洲人民即將迎來又一個友誼與合作的歷史性盛會——9月3日至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關於土壤汙染防治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張桂龍表示,土壤汙染不同於大氣汙染、水汙染,具有隱蔽性、滯後性和累積性的特點。【國際要聞】俄羅斯國防部8月30日發布消息稱,俄海軍與空天軍將於9月1日至8日在地中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將有超過25艘艦船和約30架飛機參加演習,俄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負責指揮。
  • GDP修正!2018年,中國GDP調到91.928萬億元,約13.89萬億美元
    請注意,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暫時並不包括港澳臺。此外也並不包括農業。在咱們中國,有專門針對農業的全國普查,和全國經濟普查隔開了。2018年,中國的GDP修正為91.928萬億元據報導,本次全國經濟普查,將2018年的中國GDP由之前的90.03萬億元人民幣,提升到919281億元人民幣,上調了18972億元,增幅為2.1%。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近10年這些人曾獲獎 2020-10-07 18:06:34 發布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的方法」。
  • 中國修訂2018年GDP數據 總量增加逾2%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依據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中國國家統計局對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進行了修訂。22日公布的結果顯示,2018年中國GDP為919281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初步核算數增加18972億元,增幅為2.1%。
  • 中國研發金額是日德韓印四國總和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中國的研發金額最大,是日德韓印四國總和。畢竟時部時我們就發射一顆衛星,就今日而言,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衛星。  這也是全世界各國不斷對科技投入加碼的原因,而強大的科技實力也絕非靠牛皮吹出來的,以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研發投入來看(2018年數據),美國研發投入以5529.8億美元的金額位居全球首位
  • [中報]民德電子:2018年半年度報告
    [中報]民德電子:2018年半年度報告 時間:2018年08月29日 18:41:02&nbsp中財網 2018年1-6月 上年同期 指 2017年1-6月 上年末 指 2017年12月31日 上年同期末 指 2017年6月30日 民德自動公司 指 深圳市民德自動識別設備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資子公司 民德半導體公司
  • 2019年5月份新書速遞
    >5 978-7-121-36075-6 可以玩一年的遊戲大書 (英)凱蒂·伍利(Katie Woolley),(英)喬·哈裡斯(Joe Harris)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9.4 CIP 版本6 978-7-5656-4972-1 5·3學考 曲一線主編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3 CIP 版本7 978-7-5398-8849-1 王清州畫集 王清州著
  • 美日德法英科學家:人類最早的原子彈爆炸地點是古印度河流域文明
    美日德法英科學家:人類最早的原子彈爆炸地點是古印度河流域文明懷金悼玉案: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究竟毀滅於什麼原因,一直到現在都有不同看法,諸如洪水說,土地沙化說,外族入侵說等等。但是所有這些學說都無法解釋為何如此龐大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突然一瞬間整體被摧毀殆盡消亡的歷史事實!
  • 2018年中國GDP又調高了,那與美國的GDP、人均差距縮小多少呢?
    再隔5年,即在2018年年底,開始了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然後在今年年底,公開了普查結果——和前幾次一樣,也將2018年的中國GDP向上修正了18972億元人民幣。從而使得2018年中國的GDP由之前的90.03萬億元人民幣,提升到919281億元人民幣。
  • 2019年重大周年紀念日 中國2019政治大事件一覽
    2019年重大周年紀念日 中國2019政治大事件一覽  2019年趕上哪些周年大事件,現在就先隨小編看看是哪些事件吧!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
  • 2009-2019,近1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及代表作盤點,含獲獎理由
    2019年:【奧地利】彼得·漢德克代表作品:《罵觀眾》獲獎理由:用語言的獨創性探索了人類經驗的邊界和持續性。2018年:【波蘭】奧爾加·託卡丘克代表作品:《太古和其他時間》獲獎理由:用百科全書式的熱情來表達作為一種生活形式的跨越邊界的敘述想像。
  • 黑龍江、遼寧下調2018年GDP數據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近日,在各地陸續交出2019年GDP成績單後,一些省份又公布了修訂後的2018年經濟數據。值得注意的是,「東三省」中的黑龍江省和遼寧省經修訂過的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出現21.5%和7.1%的下調。
  • ——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九
    特別是自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7.8%,超過美國、日本貢獻率的總和,拉動世界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