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漢服去體驗烏鎮之美,外國友人的眼光炙熱,遊客卻道:好扇子,印象中的烏鎮應該是溫婉而又樸實,寧靜又有靈氣的江南水鄉,正如江浙地區有名的白菊花茶,溫潤青雅,沁人心脾。這次身在其中,卻發現商業氣息已經蔓延到整個烏鎮 ,遊客絡繹不絕,喧囂繁華,估計只有在清晨或者深夜才能感受到片刻安寧。
烏鎮清澈如鏡的河面上漂泊著無數條烏篷船,頭戴氈帽的船工輕鬆的搖著漿,偶而聽到別具韻味的江南小調,伴著古色古香的小鎮,猶如一首典雅的古曲,彈奏著和諧的韻律,穿著漢服坐在橋上看風景,卻不知自己也成了風景。
一路走走停停,走到好看的地方停下來看看,拍拍照,累了在旁邊的橋廊歇歇腳,或是到河邊的小店喝杯茶,旅行的真諦在於慢慢享受。可是大家卻對我的遊客尤其感興趣,不少人都問我是哪裡買的。扇子是去年在蘇州買的,是一位大叔自己繡的雙面繡扇面。你喜歡嗎?
穿著漢服走在路上,不出意外接收到許多打量的目光外國友人的目光尤其炙熱。無意間聽到不少人把這套襦裙誤認為韓服,看來大家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認識還不夠。我們的漢服應該讓更多人認識,尤其是外國友人。
漢服並不是中國傳統服飾,而是當下模仿傳統服飾,又加入了現代人臆想概念,審美觀念的加工的服飾,也就是說漢服不等於中國傳統服飾,只是包含了傳統服飾的某些款式、圖案等元素。
中國傳統服飾多姿多彩,而且有深刻的寓意,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但是可惜的是我們把這樣的服飾拋棄了。當下服飾中還保留著多少中國文化、歷史的內涵及其象徵,幾乎沒有。所以我們應該多研究中華文明,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我們而不是毫不可惜地擯棄了。
這次烏鎮之行滿足了我穿漢服去旅行的願望,從一開始不習慣被人圍觀,到後來坦然接受別人偷拍,臉皮厚了不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自己喜歡的,勇敢邁出第一步,我做到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