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研究院聯合IDC中國發布《數實共生——未來經濟2021白皮書》

2021-01-13 環球網

日前,日前,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2021在北京舉行。騰訊研究院與IDC中國聯合發布《數實共生——未來經濟2021白皮書》。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指出,網際網路行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得益於全國網民和全體民眾的支持,也得益於政策的發展。因此,當考慮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和企業發展時,應當把它放在國家和社會對數位技術未來期望的大背景之下。而在這個大背景下考慮問題,科技向善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應當成為中國社會,甚至是人類社會在邁向數位化未來過程中一條堅持不變的基本準則。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研究院總顧問楊健表示,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與人類整體社會的和諧共生,要始終將向善當成一種思維方式與行動能力。他談到:「善與惡的內涵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改變。只有把善的意念作為本能的思維方式融入社會的基因當中,我們的未來才會更加美好。」

數實共生,開啟科技行業發展新模式

《數實共生——未來經濟2021白皮書》以疫情以來經濟和社會發生的新變化為基礎,提出了「數實共生」的理念。

「數實共生」即在用戶、企業、產業和國家四個層面,數位技術和工具對傳統模式提供全方位的輔助與賦能,從而實現在全社會不同層級上的提升效率、改善決策與體驗優化,實現數字科技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

基於「數實共生」這一全新概念,《未來經濟白皮書》分析展望了新基建、新平臺、新應用、新組織、新供給、新消費、文化科技、未來城市、數字信任和數字生態共同體等十個領域的發展脈絡。

會上,騰訊研究院還發布了《變量:2021數字科技前沿應用趨勢》報告,這份報告基於科技行業的發展趨勢,對前沿技術在近期的落地應用做出了展望。報告中包含 14 個前瞻性的趨勢預測。其中,既有對AI、產業區塊鏈、量子科技等通用技術應用的落地的展望,也有對數字科技在醫療健康、交通出行等垂直行業創新應用的洞察。《報告》還指出,隨著「上雲用數賦智」的普及和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安全領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變革。與此同時,一個虛實集成的世界正在越來越近地向我們走來。

AI For FEW:前沿科技對古老問題的回應

數位技術如何幫助人類更好地處理與自然的關係,解決食物、能源、水等長遠課題?會上,騰訊公司首席探索官、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發布了新書《重構地球 AI For FEW》。該書集梳理了包括騰訊在內的科技行業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實踐,吸納了國內外專業研究機構一線專家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思想,為解決FEW,即食物 F(food)、能源E(energy)、水 W(water)等全球性挑戰,提供一種可能的發展方案。

在《重構地球 AI For FEW》的發布儀式上,網大為表示:「在騰訊,當我們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談論地球的未來時,我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應用技術來應對地球最大的挑戰。我們認為,人工智慧為地球挑戰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革命性方案。這個方案將有助於我們突破以往的發展範式,以一個更有韌性的,可持續數千年的方式,來重新建構地球。這也是我們踐行『科技向善』的關鍵所在。」長期以來,網大為關注以FEW為代表的地球級挑戰,並在2019年於聯合國人居署會上首次提出AI For FEW的倡議。

與人文共生,讓科技更有溫度

數實共生不止是經濟問題,亦是在科技不斷改變生活的當下,理性科技如何與人文社會互動的問題。在大會的尾聲,討論了關於「負責任的數位化如何實現?」的話題,樂平基金會聯合創始人沈東曙主持了圓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教授鄧國勝、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萍、騰訊企業社會責任部負責人葛燄、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總經理陳妍參與了圓桌討論。

在主會場外,呈現的是今日美術館2021年首展《未知的未知》部分展品,由跨媒體藝術家鄭達創作的《上傳者》、《雲的函數》、《生理反應》和《生成的線索》等作品。今日美術館未來將以年輕和先鋒的態度繼續探索藝術與科技的共生模式。

藝術家鄭達將騰訊研究院《數字中國指數報告(2020)》中的數據注入《生理反應》與《雲的函數》兩件藝術品,賦予藝術裝置新的數字意義。《生理反應》裝置的主體由 600 個計算機 CPU 冷卻風扇構成,風扇的啟停和速度由算法控制自動化運行,《數字中國指數報告(2020)》國內主要省市「用雲量」數據被鄭達輸入這件藝術品,使之的運轉與地方經濟和數位技術的脈動連結起來,賦予「用雲量」這一不可見的驅動力直觀的表現力。

在另一件作品《雲的函數》中,一個不斷轉動的絲帶在空氣中製造出聲音與絲帶感,鄭達運用《數字中國指數報告(2020)》中六大數字文化產業(遊戲、新聞、電影、音樂、視頻、動漫文學等)發展的數據,通過裝置的運動,給觀眾帶來視覺、聽覺、嗅覺多感官衝擊。龐大的數據融入機械裝置的細節結構,包括智能系統、控制系統和各種電路系統,會讓體驗者更多理解數字文化的活力及藝術的魅力。

鄭達談到,這些作品可以讓抽象的數據變得可見和可感知,進一步促進我們對當下科技與生活的共生思考。

相關焦點

  • 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在京舉辦 數實共生開啟疫後經濟新模式
    2021年1月9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2021」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以「共生」為主題,探索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如何助力未來經濟與社會更好的發展。
  • 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在京舉辦,數實共生開啟疫後經濟新模式
    2021年1月9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2021」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以「共生」為主題,探索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如何助力未來經濟與社會更好的發展。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發表了主題演講。騰訊研究院與IDC中國聯合發布了《數實共生——未來經濟2021白皮書》。
  • 騰訊研究院發布《科技向善白皮書2021》提出人工智慧倫理三大共識
    DoNews1月11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近日,騰訊研究院與騰訊學院聯合發布了《科技向善白皮書2021》,後疫情時代科技如何發展、人工智慧與倫理關係、算法是否會「控制」我們的生活等一系列問題,在白皮書中被詳細探討。
  • 專家:數位化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騰訊科技向善暨數字未來大會2021」在北京舉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等共同探討科技、網際網路、數位技術如何助力中國經濟與社會更好發展。
  • 2020-2021年中國新基建產業發展白皮書:解讀未來3-5年行業機遇
    基於以上背景,夥伴產業研究院聚焦人工智慧、5G通信、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和醫療器械等7大熱點產業,發布了《數字經濟時代,2020-2021年中國新基建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 感知行業風向,騰訊WeTest《2020移動遊戲質量白皮書》正式發布
    騰訊WeTest作為騰訊官方推出的一站式遊戲/應用測試平臺,對外開放五年來,不僅將騰訊遊戲歷經千款遊戲/應用錘鍊的優秀測試方案和工具陸續開放給廣大遊戲開發者和移動應用開發者,還通過每年一次的白皮書為遊戲從業者們提供中國移動遊戲質量相關數據及完整分析報告,以開放共贏為出發點,幫助遊戲從業者感知行業風向,掌握質量脈動。
  • 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發布數字繳費發展正當時
    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發布數字繳費發展正當時 2020-10-23 14:27:05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10月22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國金融盛會「金融街論壇」之「金融街成果專場發布會」上,北京市副市長楊晉柏與中國光大銀行行長劉金等金融機構代表聯合發布了金融街各項金融成果。
  • 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聯盟(CUVA)發布《5G超高清新場景白皮書》
    人閱讀 2020-11-04發布 來源:CCTIME飛象網 (CUVA),發布了《5G超高清新場景白皮書》。
  • 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未來泛娛樂生態的五大趨勢
    原標題: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未來泛娛樂生態的五大趨勢   3月27日消息,在中國經濟年鑑社聯合騰訊公司舉辦的一個成果發布會上,談到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話題時,騰訊集團副總裁兼騰訊影業CEO程武總結了未來泛娛樂生態的五大趨勢,並稱中國的網絡小說正在快速走進英文世界。
  • UFO.WORK共享辦公盤點雙創現狀 發布《2018雙創白皮書》
    2017年,天明雙創研究院聯合UFO.WORK共享辦公率先發布了《2017年雙創白皮書》,引起社會各界熱議。歷時一年的觀察和研究,UFO.WORK共享辦公再次發布《2018雙創白皮書》。通過盤點本年度雙創領域的現狀、變化及趨勢,期望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據,為創業者與投資者提供參考。
  • vivo通信研究院發布6G系列白皮書:暢享未來數字生活
    來源:CNMO近日,vivo通信研究院正式對外發布《6G願景需求與挑戰》和《數字生活 2030+》系列白皮書。vivo通信研究院院長秦飛表示,6G時代在10年之後,雖然現在還很難下定論,但從4G、5G的核心是連接和數位化來看,6G的核心是連接+、數位化+,再加強大的智能,即多了一個維度的服務能力。他認為,6G不等於5G+AI,自由連接與泛在智能的背後,要提供強大的通信、計算、數據能力和其融合的服務。
  • 中國信通院發布《「5G+金融」應用發展白皮書》,同盾科技參與編寫
    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主辦,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的承辦2019(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此次峰會吸引了包括監管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科技企業、科研院所及媒體等金融科技產業相關各方共計3000餘人出席。
  • 安我基因研究院重磅發布《2020年中國女性健康產業白皮書》
    近日,安我研究院深度洞察女性健康產業並結合女性健康大數據,重磅發布《2020年中國女性健康產業白皮書》。
  • 《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在京發布
    近日,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保健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為學術支持的《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課題正式發布。推動健康經濟中非醫療產業的發展,建立非醫療健康產業鏈,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經濟發展,既能夠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同時將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增長點。政策紅利加持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費可減支8.5元錢,並節約100元的搶救費。
  • 清華X騰訊聯合發布「WeSpace·未來城市」報告,150頁PPT展望「新...
    引言:6月18日下午,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北京城市實驗室聯合騰訊研究院、騰訊雲共同推出的重磅研究報告——「WeSpace·未來城市空間」(中英文版)正式發布,通過對科技與城市空間關係的深入研究,依託豐富的前沿實踐案例,展望「新基建」下未來城市空間場景的建設。
  • 《政務雲數據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 神州數碼以實踐引領行業標準
    2020年12月23日,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神州數碼等知名企業和相關機構共同編寫的《政務雲數據中心發展白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隨著對數據與信息的感知、傳輸、存儲、處理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數據資源已經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能源。數據顯示,到2021 年全球數據中心流量預計達到14ZB,其中雲數據中心流量佔比約為95%。數據持續高流量的增長將帶動數據中心整體生態環境快速發展。近年來,數據中心也持續朝著高端化、綠色化、規模化、雲態化發展。
  • 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原標題:解碼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看透」未來的力量 難忘的2020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仍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由信息技術主導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趨勢卻更加明顯。2021年,我們的科技將有什麼變化?這些變化又將給我們的社會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  據悉,《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共4個章節,分別介紹了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概念、發展現狀、總體架構和關鍵技術以及加快發展我國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的建議。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表示:「人工智慧計算中心未來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
  • 中國的未來需要的是「數智經濟」而不是「數字經濟」!
    未來的發展驅動力,來自於數智的利用和發展,它必須能推動生產效率,合理化引導生產力整合和提升,也必須要能控制資本走向和利潤合理分配,數智經濟簡單說就是帶有智慧的數位化控制調配系統,是升級淘汰我們熟悉的落後的數字經濟,糾正修改數字經濟錯誤的新型模式。
  • 央行透露,未來中國的數字貨幣體系是這樣的
    比如,區塊鏈技術將在未來10年迅速發展,扮演網際網路通行證角色,在金融領域將推進貨幣無紙化進程以及其他應用場景的落地等。  業內預計,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相關市場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  數字貨幣漸行漸近  2019年6月18日,美國臉書公司(Facebook)發布了Libra加密貨幣白皮書,正式進軍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