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處理「情緒垃圾」

2021-01-15 中國數字科技館

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中難免有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悲傷、焦慮、恐懼、失望等。不過,大部分時候隨著事物的變化和心理的調適,不良情緒會在短期內消散;但如果負面事件很重大或持續存在,超過了心理耐受程度,那麼這些「情緒垃圾」就會積累起來,導致寢食難安、嘔吐、便秘、疼痛等生理方面的不適(心身反應),甚至引發心腦血管方面等嚴重的心身疾病。普通人尚且如此,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朋友就更難處理這些「情緒垃圾」了。

現在我國提倡垃圾分類,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情緒垃圾」也要分類處理。

查找誘因,消除誘因

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常常覺得沒人能懂得自己,這樣就容易產生孤獨、悲傷和憤怒的情緒。當這類老人產生不良情緒的時候,家人應該想辦法試著去理解他們,爭取透過看似奇怪的話語、表情和動作去解讀老人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或者身體不適。這時,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查找誘因、消除誘因,或巧妙地轉移注意力。

用愛好轉移注意力

由於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世界和一般人不同。而我們也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有時絞盡腦汁也搞不懂老人為什麼又生氣了、沮喪了、過度緊張了……那麼,最好的辦法是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因為這類老人通常非常健忘,變換一下環境,他們可能就忘掉煩惱了。常用的做法是把老人帶到戶外散散步,或到另一個房間幹點喜歡的事情,又或者給他吃些愛吃的東西。

家人要包容和陪伴

一些既找不到誘因又不能成功消除的「情緒垃圾」,建議進一步分類再處置。這類「情緒垃圾」可分為「有害垃圾」和「無害垃圾」。「無害垃圾」是指對老人本身和周圍的人沒有明顯傷害的。大部分時候,阿爾茨海默病老人情緒多變,不會長期處於某種不良情緒和異常行為之中。如果這些情緒和舉動對人對己沒有什麼傷害,那麼我們要做的可能只是包容地陪伴、安撫和照顧,靜靜地等烏雲散去。「有害垃圾」則指可能對老人本身和周圍的人產生急迫傷害的不良情緒和異常行為。比如影響了老人吃飯和睡覺,嚴重幹擾周圍人的生活,甚至有自傷或傷人的危險,那麼就需要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了。因為阿爾茨海默病老人的「情緒垃圾」容易「傳染」給家人,使其連帶出現不良情緒。

文/呂繼輝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相關焦點

  • 我們家的「情緒垃圾」分類
    我們家的垃圾分類一直做得很好,因為老伴是個「財迷」,苦日子過來的,別說自己家裡的垃圾了,就是垃圾桶裡的垃圾他沒事也扒拉一下,看到有用的也撿出來拿回家變廢為寶。連我們家的孫子孫女也知道垃圾分類:廢紙箱、用過的本子放一塊兒,喝過的飲料也會區分哪些可以當廢紙賣,哪些是廢鐵,哪些是廢鋁,當然老伴也跟他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哪些可以回收再利用,哪些是有害垃圾,如何安全處理等。一天我和老伴因為一件瑣事發生了爭吵,孫女突然冒出了一句:「情緒垃圾如何分類?」
  • 如何像垃圾分類一樣,做好情緒分類、管理
    最近網上宣傳得熱熱鬧鬧的上海垃圾分類可能愁壞了不少人,很多網上的朋友都在說一杯奶茶的杯蓋屬於什麼類型的垃圾,杯子和珍珠又屬於什麼類型的垃圾。還有很多人都在調侃說還是不要喝奶茶了。甚至現在還有網友將上海的垃圾分類整理出了一句話。
  • 防疫「心聲」丨負面情緒也需「垃圾分類」
    相信很多家長已經感受到:孩子長時間地待在一個固定的空間,長時間地面對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就很容易出現情緒低落、焦躁、抑鬱等負面情緒。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從小鍛鍊出一個穩定平和的心態呢?
  • Hi,你的情緒學會「垃圾分類」了嗎?
    人的社會性,讓我們總是在關係中去看見自己的意義與價值,這樣的結構任誰都逃不開情緒的桎梏。我有情緒,是錯的嗎?當然不是!曾經走過的300多天,我們突然明白:沒有人不害怕苦難,但消沉過後就越發明白,情緒製造的只會使新的問題,而騰不出精力去解決眼前的困境。「垃圾分類」是為了地球的明天,情緒垃圾卻決定著每一刻現實的幸福感。
  • 《垃圾情緒分類圖鑑》:消除情緒垃圾的9個妙招,學到就是賺到
    垃圾分類的精髓在於「實用性」,比起填鴨式的垃圾分類口訣,情緒垃圾分類更加抽象。畢竟佛洛依德也沒教過這事,歷史上也只有「巴普洛夫的狗」,可沒有豬的什麼事兒。但是!我們畢竟是一個走在時代前沿的心理學公眾號。
  • 垃圾處理加速 紹興嵊州實施垃圾分類新模式
    浙江在線11月24日訊(通訊員 施葉亮 記者 陳婷)垃圾分類,關鍵在於終端分類處理。近年來,紹興嵊州市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垃圾分類工作「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總體思路,大力加強生活垃圾末端處理系統設施建設,三年內通過完善末端處理體系,倒逼前端垃圾分類,實現垃圾分類工作大變樣,基本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
  • 垃圾分類處理科普小知識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如紙張、塑料、橡膠、玻璃、瓶罐、金屬以及廢舊家用電器等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2為什麼要垃圾分類?垃圾通過分類收集後,便於對不同類垃圾進行分類處置。
  •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方法探究
    ,人民在生活中造成的垃圾越來越多,因此,垃圾分類及有機垃圾處理受到了較高的關注。垃圾分類及垃圾處理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環境,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國家在建設中逐漸認識到垃圾分類處理的重要性,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居民,進而提高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應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控制,並根據現有垃圾分類的方式對相關工作進行改進,進而提高我國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水平。
  • 生活垃圾分類現狀及處理策略分析
    1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狀1)管理職能部門缺乏協調合作。目前生活垃圾的清運、處理由市政部門負責,環保部門參與的積極性不足。除北京市可回收物管理併入城管委、上海市生活源可回收物納入環衛體系外,其餘城市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貯存、處理職能沒有進行明確劃分。2)分類處理設施能力不足。
  • 在太空中也需要垃圾分類?太空垃圾怎樣分類怎麼處理?
    在太空中也需要垃圾分類?太空垃圾怎樣分類怎麼處理?但這仍給我們日益活躍的空間探測敲響了警鐘——來自地球的垃圾可能要先人一步在月球「建立基地」了。事實上,不僅是月球,凡是衛星、探測器能夠到達的地方,也將面臨同樣的風險。人們越來越重視地面垃圾的分類處理,那麼太空垃圾怎樣分類?又該怎麼處理?
  • 垃圾分類離我們越來越近 新三板垃圾處理企業大掃描
    北極星固廢網訊:導語:不得不說,繁華背後的一些行業真的具備投資價值,垃圾分類、垃圾處理就是其中之一。正文6月18日晚間,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孫新軍在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提案辦理面對面」直播訪談節目時表態,將推動垃圾分類立法,新修訂的條例將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
  • 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三化」處理工作綜述
    2014年,我市同步參與省級試點村建設,先後啟動實施了95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試點建設;2015年,在全市範圍內啟動實施了「一縣一鎮、整鄉整鎮」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三化」處理……  靚麗新家園,美景入畫來。「綠色革命」的探索步履,正逐漸遍及台州大地。
  • 廚餘垃圾最後去了哪裡?我市大力規範廚餘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
    華貿天地內100多家餐飲單位都在實施垃圾分類晚上8時30分,市區下角的黎記大排檔送走最後一撥客人後,夥計們熟練地將餐餘垃圾放進專門的垃圾桶。晚上9時,專門回收廚餘垃圾的垃圾車來到店裡的後廚回收,最終駛向廚餘垃圾處理點,利用綠色養殖黑水虻處理廚餘垃圾。 在惠城區,這樣的場景每天在各地上演。
  • 【垃圾分類 重在行動】垃圾分類小課堂
    減少環境汙染 通過填埋或者焚燒處理垃圾,即使遠離生活場所對垃圾進行填埋,並且採用了相應的隔離技術,也難以杜絕有害物質滲透。這些有害物質會隨著地球的循環而進入到整個生態圈中,汙染水源和土地,通過植物或者動物,最終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 在垃圾分類過程中處理廢棄塗料得正確方法
    隨著政策的推進,不少城市都開始實行了垃圾分類這一舉動,標著分類標誌的各色垃圾桶出現在家門口,讓我們在扔垃圾時變得謹慎小心,「你是什麼垃圾?」也成為了一句流行語。那麼垃圾分類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呢?
  • 垃圾處理填埋不是最好方式 分類利用是唯一出路
    對此陳立平表示,政府工作卓有成效,但垃圾處理問題任重而道遠。垃圾分類是個前提雖然北京力爭垃圾處理實現「四三三」,即40%焚燒,30%堆肥,30%填埋,但在著名環保人士、自然大學創辦人馮永峰看來,填埋和焚燒皆非長策,分類綜合利用是垃圾問題的唯一出路,「填埋是把垃圾藏在地下,焚燒是把垃圾扔到空中,都是一種汙染轉移。」
  • 垃圾分類現狀及如何垃圾分類的思考
    垃圾分類現狀及如何垃圾分類的思考我自認為自己很環保,儘量不用一次性的塑膠袋,出門也儘量使用公交電動或者自行車,但當我騎自行車經過一個垃圾處理基站的時候,我才覺得,環保這個詞對現代人類來說還是太陌生了這幾年
  • 通州區再生能源發電廠 高效處理分類垃圾
    分好類的垃圾最終歸向何處?日前,記者走進通州區永樂店鎮的再生能源發電廠,探究垃圾變廢為寶的全過程。記者郭萍萍:「各位觀眾,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位於永樂店鎮的再生能源發電廠的地磅房,大家看到我身後陸陸續續有各種的垃圾轉運車來到了這裡,這些垃圾車都是從我區的各個鄉鎮還有街道轉運到這裡,大家可以看到,垃圾將會通過這個轉運棧橋到達我們的卸料大廳,那這些垃圾將如何變廢為寶轉變為電能的,接下來就請大家跟隨我們的攝像機鏡頭到現場去實地查看。」卸料大廳8個卸料門下是垃圾池。
  • 汙水處理、垃圾分類、溼地修復,建世界級生態島崇明超拼的
    3月2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每月一訪」活動上獲悉,在生活汙水處理方面,崇明區創新工作模式,於2018年底建設完成19.2萬戶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提前兩年實現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全覆蓋。除此之外,在生活垃圾分類及東灘溼地生態修復項目上,崇明也不斷探索,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 廢電池、廢螢光燈管等有害垃圾分類處理如何「落地」
    有害垃圾分類處理如何「落地」   □ 本報記者   杜  曉  □ 本報實習生 王梓丁  有害垃圾指含有害物質,需要特殊安全處理的垃圾,產生源主要是居民家庭。  早在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中,要求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據了解,北京從2017年起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有害垃圾也被納入分類全覆蓋的範疇,越來越多的社區和單位實施有害垃圾分類收集。  然而,現實中有害垃圾收集情況並不樂觀。在近日舉辦的冬季垃圾分類市民論壇上,業內人士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