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線裡煩人的噪音竟是創世的第一縷光?

2020-10-26 北京科學中心

審核專家:魯暘筱懿

行星物理學博士、國家遙感中心副研究員


熟悉北京科學中心的小夥伴一定知道,在主展館的地下有一個酷炫的區域——「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


「小球大世界」能利用空間立體展示技術,將地球上大氣的運動、陸地的變遷、冰雪的消漲、海洋的流動,以及宇宙中天體的運轉逼真地重現在我們眼前,極具視覺衝擊力。


今天,我們又搞了個新花樣,你知道下面這個花花綠綠的大球是什麼嗎?


上圖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全天空的分布,越紅表示輻射對應的溫度越高,越藍則代表輻射的溫度越低,輻射平均溫度約2.7開爾文,範圍在平均溫度上下萬分之二開爾文。原始數據與圖像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項目(NASA WMAP Science Team)

來源|北京科學中心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

說出它的「身世」你可能會嚇一跳,它是宇宙誕生後發出的第一縷光,穿越了約138億年時光被我們觀測並描繪了出來,學名叫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你知道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無處不在,時時刻刻「縈繞」在我們身邊,當你仰望天空,它就正以光速向你衝來。


這創世的第一縷光到底是怎樣的存在?138億年裡它都經歷些什麼?是誰第一個發現了它的存在?


這還要從80多年前那兩個掏鴿子窩的無線電工程師說起……

消除不掉的神秘噪音

上世紀六十年代,貝爾實驗室的兩名無線電工程師,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正被一種神秘的噪音搞得焦頭爛額。


那時,他們正在調試一臺位於新澤西州的喇叭天線,試圖用它接收從衛星傳來的微波信號,想用微波來實現地面與衛星之間的通信。為了讓接收到的信號更清晰,實現高效的通信,他們首先要儘可能地將幹擾消除,把噪聲降到最低。

阿諾·彭齊亞斯、羅伯特·威爾遜,以及Holmdel 喇叭形天線

來源|Bell Labs

一開始還算順利,但隨著工作的進行他們發現在4080MHz的頻率附近,總能收到一種奇怪的噪音。這個頻率的噪音對應的能量相當於一個3開爾文的理想黑體輻射出的能量。

阿諾·彭齊亞斯、羅伯特·威爾遜,以及Holmdel 喇叭形天線

來源|NASA

更奇怪的是這種鬼魅般的噪音似乎是憑空出現的,沒有一個明確的源頭,無論他們將天線對準天空的哪個方向,都能偵測到同樣強度的噪音。


他們一度懷疑噪音來自天線裡的鴿子窩以及鴿子在天線上留下的糞便,阿諾·彭齊亞斯還將鴿子糞稱為「白色的介電物質」。


於是,他們一舉「端了」鴿子窩,趕走了鴿子,清洗了天線上的鴿子糞,還順便重新組裝了天線,給設備的裡裡外外做了一次大掃除,把周邊可能影響到信號質量的雜物都清理一空。

鴿子:咕咕咕?就知道把鍋甩給我!

來源|unsplash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這種神秘的噪音依然存在。


莫非這個噪音不是來自地球,而是源於浩瀚的太空?


這時,一位來自普林斯頓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注意到了這兩個人,並且覺得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他的名字叫羅伯特·亨利·迪克。

迪克:我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來源|Wikipedia

1965年,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將他們關於神秘噪音的發現發表在了《天體物理學報》上,論文題目是《在4080兆赫上額外天線溫度的測量》。隨後,迪克和其他天體物理學家對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描述的現象做出了解釋。


其實,天線裡煩人的噪音正是天體物理學家苦苦追尋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個發現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小小的噪音裡,暗藏著宇宙起源之謎。


小夥伴們是不是跟不上節奏了?怎麼噪音就成揭示宇宙秘密的關鍵了?這就不得不說起那篇愚人節發表的「搞笑的論文」。

「諧音梗」論文與被玩壞的第二作者

1948年4月1日愚人節,一篇詭異的文章赫然出現在了《物理評論》中,文章的作者分別是:阿爾菲、貝特和伽莫夫,正好與前三個希臘字母α、β、γ諧音。


其實,對這篇文章真正有貢獻的只有伽莫夫和他的學生阿爾菲,不過當發表日期與作者署名同時映入伽莫夫的腦海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他竟然把一個從未參與到他們研究的人名強行加到了第二作者的位置,這個人就是漢斯·貝特。這可以算是學術界最著名的惡作劇之一了。(這段故事我們曾在去年愚人節介紹過,點擊這裡看看科學家們還有哪些趣事)

依次是阿爾菲、貝特、伽莫夫

來源|francis.naukas.com

比論文署名更讓人吃驚的是文章的內容,伽莫夫和他的學生們發展了牧師、天體物理學家勒梅特的學說,認為宇宙最初是一個體積不大的「大火球」,「大火球」不斷變大、冷卻,形成了各種化學元素,最終演變成今天的宇宙。


同為物理學家的但持反對觀點的弗雷德·霍伊爾給這個學說起了一個名字——大爆炸(Big Bang),這便是宇宙大爆炸這個詞的來源。


伽莫夫等人根據自己提出的假說推算出了宇宙中的氦元素豐度,並預言現今宇宙中存在背景輻射,輻射的能量相當於溫度為5至10開爾文的理想黑體。


說到這兒,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反應過來了,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觀測到的噪聲難道就是伽莫夫預言中的背景輻射?


答案正是如此,物理學家苦苦追尋多年的宇宙背景輻射就這樣被兩位無線電工程師誤打誤撞地發現了。


這個發現鼓舞了天體物理學家,一代代科學家與工程師開始投入到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更精細的測量工作中。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也因此獲得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nobelprize.org

目前,主流的學術觀點認為在宇宙誕生後的大概第38萬個年頭,光子「解脫了束縛」(物質與輻射退耦合)得以向外輻射,那時的輻射相當於一個溫度約3000開爾文的黑體。隨著宇宙的膨脹,輻射向外傳播,由於紅移效應,現在的宇宙背景輻射僅相當於一個溫度約3開爾文的黑體。

更精細的觀測

自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之後,天體物理學家開展了一系列更精細的觀測,其中有三個探測器最為矚目,它們分別是1989年至1996年運行的宇宙背景探測者衛星(COBE);2001年發射2010年退役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2009年升空的普朗克衛星(Planck)

COBE、WMAP、Planck得到的結果對比,隨著技術進步,人們得以觀測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更多的細節

來源|NASA/JPL-Caltech/ESA

正如之前所講,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用微波天線觀測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天空的各個方向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十分地均勻。這也與人們猜想基本一致,來自早期宇宙的光在宇宙膨脹的同時基本上是均勻地向外輻射的,光的頻率也隨之降低。


然而,以COBE、WMAP、Planck為代表的更精細的觀測發現,宇宙微波背景在黑體輻射光譜的平均溫度約為2.72548開爾文,並且它不是完全均勻的,而是在不同方向有著微小的起伏,起伏的範圍在平均溫度上下萬分之二開爾文之間。

人們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並不是均勻的,並通過更精細的觀測一步步發現了它的細節

圖中央溫度較高的信號來自銀河系,可通過一些手段消除

來源|NASA

可別小看「不均勻」三個字(物理學上叫做各向異性),這些細微的不均勻性是由於光子在旅途中與天體發生了相互作用,它們也因此攜帶了這些天體的信息。如同信使一般,為我們帶來宇宙深處的消息。從這上下萬分之二開爾文的起伏之間科學家可能解讀出宇宙演化過程中的秘密。


對此,物理學家提出了許多理論與假說,比如有些物理學家提出宇宙中的高能電子可能會把自己的一部分能量轉移給微波背景輻射中的光子,使得這些光子的能量增加(這個過程叫逆康普頓散射),解釋了微波背景輻射中為什麼有一部分區域溫度更高,這被稱為Sunyaev-Zel'dovich效應


此外,物理學家還拓展了觀測的頻率範圍,觀察了幾個典型波段下輻射的溫度分布。

幾個典型頻率下的背景輻射,中央的溫度較高的信號來自銀河系,越紅表示輻射對應的溫度越高,越藍則代表輻射的溫度越低

原始數據與圖像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項目(NASA WMAP Science Team)

來源|北京科學中心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


把球面展開來看幾個典型頻率下的背景輻射,中央的溫度較高的信號來自銀河系,越紅表示輻射對應的溫度越高,越藍則代表輻射的溫度越低

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項目(NASA WMAP Science Team)

光波本質是電磁場振蕩的傳播,而振蕩是有方向的,這被稱為光的偏振。人們意識到來自不同方向的背景輻射的偏振情況也是不同的,於是出現了大量關於背景輻射偏振情況分布的研究。

包含偏振信息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全天空的分布

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項目(NASA WMAP Science Team)

來源|北京科學中心小球大世界主題展教區

雖然人們已經從微波背景輻射中發現了許多宇宙的秘密,但是關於宇宙的大尺度結構與宇宙的起源仍有許多未解之謎,我們至今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模型來描述我們的宇宙。


曾有學者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比作宇宙學研究的「富礦」。隨著普朗克衛星的發射,我們能看到微波背景輻射中更多的細節,然而人類目前從中解讀出的信息可能依然只是「冰山一角」,在宇宙138億年的歷史中,仍有許多「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對宇宙的奧秘充滿好奇呢?快隨我們來到「小球大世界」去了解更詳細的知識吧!

相關焦點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創世的第一縷曙光
    (圖片來源:ifa.hawaii.edu)創世的第一縷曙光神說:要有光。於是創世38萬年後,終於有了光。1964年,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 Arno Penzias 和 Robert Wilson 正在調試一臺天線,發現無論如何都有一種背景噪聲,無論天線朝向哪個方向,甚至是清理了天線上的鳥糞、重新組裝了天線,都揮之不去。與此同時,有一夥天文學家卻在苦苦追尋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所預言的宇宙背景輻射而求之不得。
  • 貼在玻璃上消除煩人的噪音 Sono「滅聲器」
    貼在玻璃上消除煩人的噪音 Sono「滅聲器」 2013年12月09日 02:47作者:張彬彬編輯:張彬彬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宇宙「第一縷曙光」
    在最新的《自然》期刊中,美國科學家成功捕捉到了再電離時期的21釐米中性氫原子信號,探測到了宇宙的「第一縷曙光」。在整個宇宙中,一絲可見光都沒有,因此天文學家把這個階段稱為「宇宙的黑暗時代」。根據目前的宇宙演化理論,之後又過了數億年,在引力的作用下,暗物質和普通物質聚集起來,形成了星系和恆星,第一代恆星發出的輻射讓黑暗的宇宙迎來了黎明,同時輻射中的紫外線也逐漸讓周圍氣體中的氫原子重新電離,因此天文學家也把這個階段稱作「再電離」。
  • 看,這第一縷曙光!
    千餘名國內外遊客匯聚琿春防川國家級景區,迎接新年第一縷曙光,許下美好願望。  據介紹,2019「新年祈福節」活動,由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琿春市人民政府主辦,活動共設新年文藝演出、民俗體驗、傳遞祝福、燃放焰火、新年祈福、迎接第一縷曙光和升旗儀式等內容
  • 大興安嶺漠河迎來2021年第一縷「北極之光」
    1月1日清晨,北極消防救援站的8名戰士來到神州北極廣場,拉起國旗,迎接2021年「神州北極」的第一縷陽光。(焦洋、王景陽)圖片由漠河市攝影家協會陳德成、馬春勇拍攝(責編:李忠雙、張丹)【來源:人民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創世之光》:晝夜交替 萬物始生
    其實世界各地都有關於創世的神奇而又有趣的傳說。「盤古手持神斧開天闢地」的傳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而在西方,聖經中關於「上帝六天創世」的記載,也是人盡皆知的。《創世之光》 9cm×12.5cm 2014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 收音機雙線圈中波磁棒天線,美國公司出品,了解一下?
    在不用室外天線的情況下,傳統的增強中波接收性能的方法是利用環形天線。此類環形天線可大可小,或者用線材敞開繞制,或者是一個稍小的磁棒天線。有的天線是帶放大功能的(即有源的),有的則不是(即無源的)。最成功的環形天線之一就是Select-a-Tenna天線。
  • 「新世紀第一縷曙光」之爭白熱化
    今天(10月29日),臨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專程趕來的紫金山天文臺專家在會上宣布:新世紀第一縷陽光將照射在臨海市括蒼山上。而兩天前,北京天文臺名譽臺長、中科院院士、中國2000年委員會主席王綬琯也在北京宣布:祖國大陸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照射點在溫嶺市石塘鎮。
  • 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何處?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昨日透露,由於有關測算尚未完成,紫金山天文臺將於10月28日公布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最早觀測地最終結果。  北京青年報引述紫金山天文檯曆算部何玉囡研究員的話說,「所謂第一縷曙光是指太陽上端邊緣和地平面相切只有一個交點。
  • 十餘個最佳攝影點送來2021新年第一縷暖陽的問候:青島,你好
    青島高新區嶗山石老人 攝影:劉明元青島前海青島奧帆中心的2021年第一縷陽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棟 攝石老人的2021年第一縷陽光。觀海攝影師 王華 攝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連三島迎接2021年第一縷陽光。
  • 魚缸裡的各種噪音,對於觀賞魚有無傷害,噪音來源都在哪裡?
    很多魚友對於自己的觀賞魚確實是真心喜歡,熱愛的程度已經上升到了,擔心魚缸噪音能否影響到觀賞魚的成長問題。據我多年的經驗和實踐來看,除非是我們的魚缸裡整天像拖拉機似的響個不停,那樣的話,那個噪音我們自己也受不了的,而輕微噪音對於觀賞魚基本無礙。如果是因為魚缸裡的水泵或者水流有點聲響,觀賞魚就受不了的話,那麼室內的各種聲音豈不是也能把觀賞魚給嚇死?
  • 「紅色」硅藻的超級捕光天線與「光系統I」
    硅藻的捕光天線是獨特的巖藻黃素-葉綠素a/c蛋白(fucoxanthin-chlorophyll a/c protein: FCP),其特殊色素組成可以使硅藻在水下弱光時捕獲更多的藍綠光用於光合作用。a, PSI-FCPI在類囊體膜基質側的俯視圖,外圍結合24個FCPI天線亞基;b, PSI-FCPI 的側視圖,基質側發現新的PsaS亞基。真核光合生物的PSI都結合了一定數量的外圍捕光天線蛋白,在高等植物PSI反應中心外圍發現了4個捕光天線蛋白 (Lhca) 輔助捕光,在綠藻中發現了多達10個捕光天線蛋白 (Lhca)結合。
  • 中國大陸新世紀第一縷曙光照射點確定
    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 陳靜)二00一年一月一日早上六點四十六分,只有在浙江省溫嶺石塘的人們才看到,祖國大陸照亮二十一世紀的第一縷陽光。  中國二000年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綬琯今天在此間說,根據國際天文學界通用標準和計算方法測算出中國領土第一縷陽光地理經緯點為南沙群島海馬灘;祖國大陸新世紀第一縷曙光的地理經緯點為浙江溫嶺石塘。  據悉,這一計算結果得到了國際天文界權威機構格林尼治天文臺和美國海軍天文臺的證實。
  • 大亂鬥最煩人的幾個英雄都有誰,提莫不算啥,他們才是真正煩人的
    沒有補兵和線上發育的壓力,只需要不停的打架打架就可以了,所以非常多的玩家都很喜歡這個模式,那麼在這個模式中,最煩人的英雄都有哪幾個呢?第1位提莫說到煩人的英雄,就不得不說提莫。不管是在哪個模式中,提莫都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英雄。
  • 往溫嶺石塘迎第一縷曙光
    隨著2000年1月1日中國大陸新世紀第一縷陽光照射在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溫嶺開始漸漸進入中外遊客的視線。 據悉,石塘三面環海,海岸蜿蜒曲折,綿延迂曲數十裡,分上中下三段,共有七十二岙,景觀比比皆是,美不勝收。
  • 新年第一縷曙光 2020中國(溫嶺)曙光節舉辦
    台州市委常委、溫嶺市委書記徐仁標等出席活動,和眾多遊客一起迎接2020中國新年第一縷曙光。活動由中共溫嶺市委、溫嶺市人民政府主辦,溫嶺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石塘鎮人民政府承辦,浙江廣電集團民生資訊廣播執行。  台州市委常委、溫嶺市委書記徐仁標向遊客朋友們致以誠摯的新年問候,並在曙光中作新年致辭。新徵程時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奮進。
  • 可將光轉化成電的整流天線
    可將光轉化成電的整流天線  阿發 • 2015-10-10 11:39:53 整流天線是在天線上組合整流用二極體(rectifier),將電磁波轉換成直流電的器件。發電原理跟利用半導體pn結的太陽能電池完全不同。
  • 居民的新年禮物,竟是從水龍頭裡流出來的?
    居民的新年禮物,竟是從水龍頭裡流出來的?2020年12月22日,梅六小區新水泵房正式啟用,水龍頭裡清澈潔淨的自來水,成為了居民迎接新年的最佳禮物。
  • 外國神話的五大創世神靈,和盤古比如何?
    (北暮帶你看神話第22期)文|小井有話說關於中國神話的創世神靈自然非盤古莫屬,他用盤古斧開闢出了新天地,天地這才分開,並且犧牲了自己讓天地煥發了生機。可以說,盤古是具有中國神話特色的一位創世神靈。那麼外國的創世神靈又是什麼樣子呢?和盤古比又有何不同呢?一、塔耳塔洛斯地獄深淵神,卡俄斯之子。五大創世神之一,可以說是地獄冥土的創造者,深淵的本體。他出生在大地該亞之後,在該亞的下面,後來和該亞生了該亞最小兒子的就是怪物提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