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2019年的時間已經過半,我國的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自去年12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至今已經升空近八個月,1月3日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之後,兩器便有條不紊地展開了人類首次月背探索,力圖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雖然近七個月的時間僅揭開了一角,但別忘了,因為潮汐鎖定,月球永遠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所以它自轉一圈所需的時間與繞地球公轉一圈所需的時間相同,即月球上過去一個晝夜,地球上已經過去近一個月。
也就是說我們6月9日進入月夜休眠模式的嫦娥玉兔,其實才剛完成6個月球日的工作,而今大半個月過去,月球的黎明再一次降臨,嫦娥玉兔也在陽光作成的「鬧鐘敲響」之際第七次甦醒,並且二兔剛睡醒就從月背傳回了一份捷報——巡視總裡程成功突破200米,已累計行駛212.99米,這一數據再次刷新了人類紀錄。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27日發布的信息,嫦娥四號巡視器(即玉兔二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分別於2019年6月26日13時26分和27日9時45分接受到足夠光照,完成自主喚醒,進入到第7月晝工作模式。第7月晝期間,巡視器將按規劃路線繼續在月背前行,搭載的紅外光譜儀、全景相機、中性原子探測儀、測月雷達等有效科學載荷也將繼續開展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分、周邊環境等科學探測工作。
著陸器的狀態與月球車相差無幾,除了體積比月球車玉兔二號大,需要更多的陽光以蓄積能量因此甦醒晚了一點之外,其地面設置開展正常,載荷數據接收也正常。進入第7月晝工作後,嫦娥四號著陸器搭載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低頻射電頻譜儀等科學載荷將按計劃陸續開機,繼續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低頻射電天文觀測等科學探測工作。
至此我們的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已經超期服役近三個月,兩器不斷深入的探測工作,也如廣大科研工作者所願,開始揭開了月背的神秘面紗,期間我們看到了人類史上第一張月背的照片,並且嫦娥四號就位光譜探測所得的數據,還成功證明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欖石和低鈣輝石為主的深部物質,這是美蘇登月都未能找到的,它初步證實了月幔的物質組成,為長期困擾學術界的月球形成演化過程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相信隨著兔二行進的距離越來越遠,必定會有更多月背的秘密被我們發現。
霍金臨走前留下的五大預言,一個比一個可怕,其中一個即將來臨
人類首次進入地球11034米深處,到底看到什麼嚇得他們差點掉頭?
火星發現「舞男」,提著腿在跳舞,專家:不是石塊,也不是虛景!
月球可能是人造衛星?瑪雅人發現了什麼?一組數據讓人大驚失色
學者:外星人早已潛伏地球數千年,曾經兩次引領人類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