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背面行走不容易
自古以來,中秋節就流傳著「嫦娥奔月」的傳說。而現在,我國在月球上有了真正的「嫦娥」和「玉兔」。它們開創了許多個「世界首次」,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加美好的中秋記憶。
在今年的1月3日,在月球背面迎來了兩位特殊的旅客:中國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它們還在月球背面傳回了一張自拍照,照片裡五星紅旗極為奪目,這也是首個在月球背面閃耀的國旗!
如今,「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行走了284.6米,刷新了我國太空飛行器月球行駛距離的新紀錄。不過,這個紀錄得來可不是那麼容易。這個中秋,我們一起來看看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發生的故事。
眼前的這張路線圖就是玉兔二號在月背行走的路線。上面每一個圓圈就代表著月球表面的一個坑,可以看到嫦娥四號的著陸點附近,幾乎被大大小小的坑包圍了,這讓玉兔二號從起步開始,就遇到了不小的挑戰。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玉兔二號巡視器遙作業系統主任設計師 彭松:當時著陸之後下去環境比我們預想的要惡劣。剛下去就南面有個坑,北面在十米左右也有個坑。那塊的分析的坡度也是比較大的,如果車過去了之後會有危險。
儘管玉兔二號希望自己能夠儘早地投入工作,但是在它駛向遠方之前,還需要完成一項重要的任務——給嫦娥四號著陸器拍張帶國旗的正面照。
玉兔二號與著陸器分離之後,兩個人其實是「背對背」的。也就是說它需要在這「四面環坑」的情況下,找到一條平穩、安全的路,從而走到著陸器的正面拍照。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玉兔二號巡視器遙作業系統主任設計師 彭松:當時規劃的時候也是非常緊張的。這邊可以看出來,這幾個點都有很大的坡度。沒有別的選擇餘地,當時選的應該是基本上是唯一的互拍點。
準確地走到了唯一的拍照位置,玉兔二號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項任務,也讓我們看到了在月背上閃耀的第一面國旗。
不過還來不及驕傲,它就要獨自面對更多的難關了。
這是它在月球上第三個月晝時走過的路。相比較於之前還會留些空隙,這裡的圓圈基本上是相切的。也就是說,坑與坑幾乎連在了一起,玉兔二號不得不沿著坑的邊緣上下爬坡。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玉兔二號巡視器遙作業系統主任設計師 彭松:你看基本上沿著這坑過去的。就走這一步路的時候特別小心。
記者:現場的圖像是?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玉兔二號巡視器遙作業系統主任設計師 彭松:(玉兔二號)巡視器自己拍的,然後確定行走路線。
為了自己的安全,玉兔二號會第一時間將自己看到的信息傳回給地面。這點上它要比自己的「姐姐」玉兔號幸運得多。
相比較於嫦娥三號任務,這次我們擁有了海外的阿根廷測控站,加上國內的佳木斯和喀什兩個測控站,可以實現對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和保護。
嫦娥四號任務測控系統總設計師 李海濤:嫦娥三號每天大概工作14個小時左右,就說我們當時只有佳木斯和喀什兩個深空站,這樣的話喀什出站以後相當於就沒有測控了,這個時候就這個工作基本上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這個任務是24小時不間斷的一個連續的一個工作。只要是在月晝,我們就連續的工作大概一般都在十天左右,所以這個是非常辛苦的。
這個中秋,月球上又進入了月夜,小兔子和地面的師傅們也可以休息一下,等到進入新的月晝,繼續充滿能量地開始新一輪的月背探險。
帶著姐姐未完成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