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平面上升呈加速趨勢

2020-12-05 中國網

日前,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在廈門組織召開了「2018年度全國沿海海平面變化影響調查及評估工作會議」。會議總結、梳理和科學評價了近十年海平面變化影響調查成果,給出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對海岸帶災害、濱海生態系統以及海岸工程等的影響狀況。自然資源部相關部門、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各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海洋廳(局)的有關人士參加了會議。

會上,有關負責人介紹了2009年~2017年全國沿海海平面變化影響調查及評估情況。統計結果顯示,2009年~2017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約為5.5毫米/年,呈現加速上升趨勢。海平面上升加劇了軟質海岸蝕退,重點沙質監測岸段平均蝕退距離2.48米/年;渤海和黃海沿海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嚴重,分布範圍一般距岸20千米~30千米。部分圍填海區地面沉降嚴重,其中防護堤年沉降最大達到20釐米。60%以上的特大颱風、風暴潮過程影響期間恰逢季節性高海平面和天文大潮,抬升了基礎水位,加大了致災程度。

會議指出,在海平面調查方面,目前存在調查布局不完善、調查和監測手段不規範、調查信息時效性差等突出問題,建議進一步理順從國家到沿海省市縣的四級海平面變化影響評估工作,加強組織管理,強化調查與評估,合理布局調查站位,規範調查方法和流程,提高信息的填報質量。

各單位參會代表就海平面變化影響調查工作開展過程中所取得的經驗和發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交流,並在專業隊伍建設、提高數據質量、技術人員培訓、觀測手段優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海平面上升是導致鹹潮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據悉,長江口、珠江口和錢塘江口鹹潮呈現來的早、去的晚的特點,長江口每年9月至翌年5月、珠江口每年9月至翌年4月、錢塘江口每年的7月下旬至11月上旬出現鹹潮入侵現象。我國沿海城市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天津、浙江、廣東、廣西等地,其中廣東最多,發生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11月,其中8月最多。國家海洋信息中心針對沿海海平面上升影響開展了風暴潮、海岸侵蝕等專題評估分析,編制了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風險區劃,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該項成果對科學評估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對海岸帶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我國海岸帶自然資源管理以及沿海發展規劃提供了科學支撐。

相關焦點

  • 全球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
    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較2018年高8.5毫米《藍皮書》顯示,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溫度上升趨勢明顯,過去十年(2010—2019年)平均值高於1870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十年,2019年比常年(1981—2010年,下同)高0.27℃。1955—2019年,全球0—700米海洋熱含量增長速率為3.1×1022焦耳/10年~3.8×1022焦耳/10年。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我國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近日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資料圖)藍皮書介紹,全球平均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趨勢,上升速率從1901~1990年的1.4毫米/年,增加至1993~2019年的3.2毫米/年。據介紹,1980~2019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 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導致上升的因素有哪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 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 3.4 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 自然資源部: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導致上升的因素有這些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 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 3.4 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 中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央視:必須高度重視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的《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4毫米/年,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據悉,海平面監測和分析結果表明,導致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的主要因素是:海平面上升,是由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增溫膨脹、陸源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等因素造成的。
  • 我國沿海海平面呈波動上升趨勢 2016年為1980年以來最高位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劉詩平)國家海洋局22日發布的《2016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2016年為1980年以來的最高位。我國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為易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脆弱區。其中,濱海城市和濱海低地尤其應制定海平面上升應對策略。
  • 自然資源部: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
    2019年,我國沿海共發生風暴潮過程11次(統計範圍為達到藍色及以上預警級別的風暴潮過程),其中「利奇馬」颱風風暴潮造成沿海多省較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我國近海共發生有效波高4.0米(含)以上的災害性海浪過程39次,其中颱風浪15次,冷空氣浪和氣旋浪24次。2018/2019年冬季,渤海及黃海北部的冰情為較常年明顯偏輕。
  • 海平面上升對我國沿海產生嚴重影響
    海平面上升加重了遼寧沿海地區的海水入侵災害,錦州、葫蘆島、大連等地區的鹽漬災害尤其嚴重。 河北土地發生鹽鹼化    河北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0.7毫米。儘管該海域海平面上升速率不高,但仍然加劇了海水入侵災害。
  • 科學家警告:美國東海平面加速上升,2200年全球海平面或上升10米
    科學家對美國緬因州至阿拉斯加沿岸的32個監測站近51年水位觀測結果進行分析,發現海平面上升速度遠超歷年水平,呈明顯上升趨勢。科學家警告稱,這對紐約、休斯頓等低海拔城市來說意味著災難的降臨……VIMS 2019年報告單顯示,在美國東、西海岸的32個監測站中有27個海平面上升,其中25個站點的水位上升速度高於2018年。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許多人會說從2014年開始,每年上升3.2毫米——這一數字載入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上一份報告。但近日,《科學》網站報導稱,這是據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衛星測量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長期平均值。在此期間,上升速率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它是在勻速增長還是在加速。「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許多人會說從2014年開始,每年上升3.2毫米——這一數字載入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上一份報告。但近日,《科學》網站報導稱,這是據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衛星測量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長期平均值。在此期間,上升速率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它是在勻速增長還是在加速。「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
  • 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發布 氣候系統多項指標呈加速變化趨勢
    藍皮書顯示,氣候系統多項關鍵指標呈加速變化趨勢。中國作為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氣候極端性增強,降水變化區域差異明顯、暴雨日數增多;生態氣候總體趨好,但區域生態環境不穩定性加大。藍皮書指出,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10年都比前一個10年更暖。
  • 中國海平面上升速度超全球平均水平 35年來已上升11釐米
    3月22日,國家海洋局公布2015年《中國海平面公報》與《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5年,中國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9釐米,較2014年低2.1釐米,為1980年以來的第4高位。近30年,中國沿海的十年際海平面呈明顯上升趨勢。
  • 海洋局: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 超全球平均水平
    7月4日,國家海洋局對外發布《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上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2011年,我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2.7毫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近3年海平面處於歷史高位。
  • 海洋局: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 超全球平均水平(圖)
    7月4日,國家海洋局對外發布《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上呈波動上升趨勢。1980年~2011年,我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2.7毫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近3年海平面處於歷史高位。
  • 我國海平面總體波動上升,速率高於同時段全球平均水平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繼去年首發海洋環境質量簡況後,5月7日,生態環境部再次發布我國海洋環境質量情況。2019年,我國一類水質海域面積佔97.0%,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為28340平方千米,同比減少4930平方千米。
  • 中國沿海氣溫和海溫近3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圖)
    中國沿海氣溫和海溫近3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圖)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國家海洋局日前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了《2011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指出,中國沿海氣溫和海溫近30年來均呈上升趨勢,升速分別為0.04℃/年和0.02℃/年。
  • 《氣候變化綠皮書》:世紀末上海相對海平面上升可能超1米
    綠皮書指出,本世紀末,上海相對海平面上升有可能超過1米,這將對上海社會經濟等產生顯著影響。  綠皮書指出,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海平面出現加速上升趨勢,近30年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最快的階段。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分布不均,我國東南沿海海平面上升顯著,近5年來上海海平面上升明顯加速;預計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最低幅度為0.3米,最高上升幅度可能超過1米,極端上升幅度可能超過2米;由於全球海平面上升與地面沉降疊加等因素,上海本世紀末相對海平面上升有可能超過1米。
  • 格陵蘭島融冰加速 將導致海平面上升
    世界上10個最大城市中的8個是沿海城市,全球40%至50%的人口居住在易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地區,對於地球上的低洼島嶼及沿海城市來說,這一研究結果可能會產生嚴重影響。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地球動力學教授麥可·貝維斯認為,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人類或許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階段。「現在已經無法改變事實,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適應並減緩進一步的全球變暖。
  • 如果海平面上升60米,我國哪些地方會被淹沒?有你的家鄉嗎?
    如果海平面上升60米,我國哪些地方會被淹沒?有你的家鄉嗎?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多數人卻表現出了事不關己的態度。我國土地遼闊,即使海平面逐漸上升,依舊會有人類可以生存的地方,事實上我國受到海平面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根據最新的報告顯示,中國部分沿海的海平面總體呈現的趨勢是逐漸上升的,每年大約是3.4毫米比全球平均水平要高很多,這個數字也直接說明了海平面上升的事實。3.4毫米在我們眼中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尤其是一些生活在內陸的人,更是無法直接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