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計劃延展一下自己的業務。據彭博社報導,它準備在未來幾年向製藥業發展,專門針對某些特定疾病進行治療。
23andMe的測試過程十分簡單,只需要將裝有唾液的試管寄給公司,花上99美元即可進行基因檢測。最終報告在六到八周即寄出,涉及超過240項健康狀況的分析,包括病史、家譜、遺傳性狀等特點。
目前,公司表示已經和 Pfizer Inc.和Genentech等製藥廠取得合作。這也就意味著,如果23andMe準備進軍製藥業,它將和合作商形成直接競爭關係。董事長Andy Page表示,和製藥廠的合作並不會讓二者關係受到影響。
CEO Anne Wojcicki 則表示這會加速藥品的發展:
「藥廠實際上和顧客並沒有直接聯繫,因此將它們聯合起來並協同製造藥品,能夠讓研發擁有強大的背景。」
23andMe's的製藥團隊將由Genentech的前領導者Richard Scheller負責。在今年春季,公司將為其藥品部門籌資。
23andMe自2006年開始,已經獲得1260萬美金的融資。Wojcicki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產品獲得FDA的許可,我們便能更好地發展,也希望自己能在未來突破各種局限。」
但是,基於基因檢測的特殊性以及各項法律法規的差別,在世界上不同的國家,23andMe也受到不同的待遇。
英國和加拿大:welcome!
14年10月,The Globe and Mail 指出,23andMe將業務延展到了加拿大,並且和英國公司合作。也就是說,一次檢測,兩份報告。但目前,Health Canada尚未對檢測的準確性作出回應。
在14年年底,據衛報指出,23andMe業務進駐英國,並且已經獲得科學倫理研究會(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的許可。
英國公共關係部長Catherine Afarian不願對23andMe的藥物拓展業務作出回應。她表示:
「只有英國居民才有權利享受23andMe的健康分析服務,美國方面可能可以作出讓步,顧客只允許購買未經分析的原始基因數據。」
美國:sorry, but...
23andMe在美國可吃了閉門羹。根據theverge去年的報導,2013年12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出面叫停了23andMe在美的檢測服務,因為按照規定,這樣的基因檢測需要有相應的設備證明自身的權威性(而通常這需要多年的科學研究,而且非常燒錢),但FDA並未全面禁止其運營,仍允許23andMe為用戶提供血統報告和原始基因數據。
23andMe一直標榜自己是為病人「做好防禦的第一步」的公司,幫助用戶「減少嚴重疾病的風險」。公司也在14年六月聲稱,它已經獲得FDA授予的一份健康報告的許可,指出它能讓用戶注意自身患布魯姆症候群((一種可能導致身材矮小並伴隨高發性癌症的疾病))的潛在可能性。
但紐約時報記者Kira Peikoff指出,她在三家公司各做了一份基因檢測,結果顯示23andMe的結果和另兩家權威機構的有很大出入。
這還沒完。除了檢測真實度有待考證,其DNA檢測也給某些家庭帶來了麻煩。9月份,Fast Company報導稱,一位生殖生物學家接受測試後,發現他有一位同父異母還是同母異父的兄弟,直接引致父母離婚。
關於基因,關於倫理,一直都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倘若基因檢測的相關藥物能造福人類,這自然是極好的;但其中涉及的道德隱私問題,人們又該如何自適呢?
via theverge & bloomberg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