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丨王志綱等15位政商學界「腕兒」帶你《暢想中國》未來10年

2020-12-03 浙報融媒體

每到一個時間節點,總會有人願意在紛擾的信息大潮和匆忙的前行腳步中,放緩步伐,思考未來的國家與個人命運。未來十年,國運走勢該如何?個人該怎麼布局發展?

為了解開這些謎團,「正和島」(進入中國微信500強的中國商業自媒體,現有220萬高端政商用戶)總編輯陳為遍訪名家,將觀察和訪談記錄集結成《暢想中國——未來十年的國運與人運》,

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涉及王志綱、柳傳志、劉永好、鄭永年、吳曉波、秦朔等15位政、商、學界行業領軍人物。全書分商界體驗、政界觀感、學界前瞻三部分,對政情、商情、中國未來發展走向等眾人關注的話題予以了關注。

中國的改變與進步全世界有目共睹,但為什麼經濟快速發展了,部分中國人反而越來越焦慮?王志綱在對話中提到:「中國人在物質條件達到一定程度後,到底要什麼樣的精神追求,這可能真的是個大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當下時代嬗變之中,中國企業的發展到了什麼新節點,有哪些新特徵,將去往什麼新方向?訪談對話者之一秦朔關注到:「從20後到現在00後,這樣普遍的創業、創新狀態,在人類歷史上是罕見的。」但是,新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劉永好提出:「民企要取得實質性平等待遇還需要一定時間」,「希望國家將既定的有關民營企業的大政策落到細處、落到具體處。」

就當下而言,新一代地方官員如何驅動公務員實心做事、認真辦事、大膽擔事是一個現實難題,各地主政官員都想辦法出招破解。吉林省省長景俊海的方法是「榮譽股份制」——讓大家都參與進來,努力做好,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陳為認為景俊海的探索讓眼前一亮:「當官就要做事,做事才能體現你的價值」。

改革40多年後的今天,依然行走在風雨江湖中的柳傳志對未來信心滿懷。「要求上進,聰明勤勞」是他認為的中國企業家精神特質。企業家精神與大市場和後發優勢相激蕩,將中國託舉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只要機制好了,「營商環境高度法制化,中國人聰明才智釋放出來的能量將是不得了的」 。

作為個人,浙商徐愛華也道出了自己的觀點:「現在進入新時代,市場上的打法已經不一樣。如果企業家的思想還是很老舊,他就不能理解高層的核心思想,也就不能與國家同頻共振。現在是讀懂政策,比等政策更重要。現在我們國家在哪個位置,你自己在哪裡,你要有清醒的認識,然後做好自己。」

這個國家的未來,神秘而又動人。很多人都想找到關於它的一把鑰匙,藉以打開一扇希望之門。 訪談中閃耀著這些佼佼者的思想光芒。他們的經歷和看世界、看社會的角度將帶給讀者不一樣的啟迪,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一切誠如陳為在序言中所寫:「這本書的期望,便是努力為你找到這把鑰匙」,「我相信,他們中的某個人、某句話,或許會擊中你,讓你有所悟,有所行。」

【浙江新聞+】

《自序:十年之後,你在哪裡?》

陳為

1932年,上海《東方雜誌》策劃了一次「新年的夢想」活動,向各界人士徵集他們的夢想。

問題有兩道,分別是「中國夢」和「個人夢」:1、先生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2、先生個人生活中有什麼夢想?

1932年的中國風雨如晦,昏天黑地。但即便在刺刀下,在苦海中,在冬夜裡,人們也免不了做夢。

活動反響熱烈,140多人參與,總共描畫了244個夢想。作者名流雲集,胡適、梁漱溟、徐悲鴻、鬱達夫等人均在其中。

但畢竟,壞時代難以有好夢,亂世難以有安穩的夢。

這些夢是悲觀的。畫家錢均匋說,未來的中國是一團糟,「我們的生存的苦,將跟著逐漸加濃」。

作家老舍說:「我對中國將來的希望不大,在夢裡也不常見著玫瑰色的國家。」即便在夢境裡,他們也難得解脫,現實的困苦磨難化為冰錘,將本該美好溫暖的幻影世界打碎,吞噬折磨著人心。

清華大學教授俞平伯說,即使我有了夢,也還只是大大小小的噩夢。

作家巴金說:「我只感到冷,覺得餓,我只聽見許多許多人的哭聲。這些只能夠使我做噩夢。」

嶺南大學教授謝扶雅也說:「我是很少做夢的,如做,一定是噩夢。」他關於國家的噩夢是,中國將來無非兩途:不是日本獨佔就是國際共管。

開明書店編譯所所長夏丏尊亦是如此,他所做的關於中國的夢都是噩夢,「驚醒時總要遍身出冷汗」。

這些夢也是卑微的。安全與衣食這些基本條件成了他們的奢侈品與大嚮往。

燕京大學教授洪業的夢想是,全國的人,都有飯可食,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人可愛。

作家葉聖陶構想的未來中國也是「個個人有飯吃,個個人有工作做」;

而章依萍,一個函授學社的社長,心聲也是類似,「我理想中的中國,最低的限度,要大家有飯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路可走。我們不要像甘肅一帶人民一樣,吃草皮樹根,十六七歲的大姑娘還沒有褲子穿便好」。

雜誌主編施蟄存說,對於中國未來的情形,我們還敢有什麼希望,「能夠苟全性命已經是很滿足的了」。

這便是1932年中國人的中國夢。

舊夢重溫,穿越歲月風雲,我們看到了侵略者的刺刀鐵騎,看到了老百姓的愁雲慘霧,聽到了餓肚子的咕咕叫,聽到了無助無望的哭泣……

2012年,中國領導人首提「中國夢」。

整整80年過去,當年參與這個話題的民國諸君都已墓草久宿。

他們如果地下有知,或會驚詫、欣慰於這個國家今天的富強繁盛。

她是安全放心的一個所在。人們可以坦然在大街上漫步,在賓館裡休息,而不用擔心槍炮戰亂。近年勃興的電子支付,甚至讓小偷幾近絕跡。

她是生存有保障的一個地方。人均GDP已經逼近1萬美元,當政者誓言要在近年「消滅貧困」,大部分農民已經不用再為衣食發愁,都市中的人更關心的是減肥話題。

她已經四方通行無礙。河道、大橋、公路、高鐵正在編織匯聚成一張高效、便捷的交通大網。當年我從陝南縣城翻過秦嶺到北京上學時,每次要用好幾天,而現在從北京到老家不過幾小時。

她是生態向好的一方田園。霧霾治理已有明顯成效,很多荒漠變成了綠洲,很多原來的臭水溝、黑水河,開始逐漸清澈、清秀。

她的經濟具有活力。世界十大網際網路公司中國佔據近半,全球網際網路上市公司TOP30中國收穫1/3;全球獨角獸公司數量,中國已超過美國;世界500強公司榜單中,中國企業數量也在2019年首超美國,佔據第一。即使2019年世界經濟「入冬」,中國依然是全球希望之地。

中國人的速度、努力與運勢讓人驚異。在漢學家費正清的名著《中國與美國》中清楚地記述著,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工業發展水平只相當於1900年的俄國。

幾十年之後,天翻地覆,換了人間。

和平興盛的歲月裡,中國人終於可以踏踏實實、安安心心地做夢了。魯迅說,夢是美的,否則錢是緊要的。

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

根據經濟學界的普遍預測,按照正常情況,10年後,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那時候,這個國家將站上全球經濟舞臺的中心點。

國家的強大,必會增進國民的福祉;而為民眾謀幸福的國,才是真正值得愛的國。

1917年,19歲的周恩來東渡日本留學前曾給同學豪邁留言:「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如今,中華崛起,騰飛有望。

作為一個「大國國民」,你準備好了嗎?10年之後,你在哪裡?

時代是一條河,個人在其中的際遇,既可以如漂萍,在風吹浪打之中沉浮不定;也可以奮起弄潮,搏擊風浪,會當水擊三千裡,自信人生二百年。

但這自信須是清醒的自信。今天的中國,還遠未到達理想的模樣。

當年「新年的夢想」活動中,歷史學家周谷城寫下一段粗俗而美好的話,作為他的夢想:「我夢想中的未來中國之首要條件便是:人人能有機會坐在抽水馬桶上大便。」今天,很多鄉村的居民已經買了車,蓋了樓,但他們的屁股仍未享受到現代文明的成果,農村的廁所依然是很多人的噩夢。

我們今天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只有48%,相當於美國的一半;金融體系仍然脆弱,不少老百姓的養老錢、救命錢在各種P2P陷阱中被洗劫一空;一些民企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多年積累、積澱,一朝坍塌;很多核心技術依然是短板,與西方先進國家差距較大;反腐動了真刀子,一些地方卻出現了不作為的現象……

周其仁曾用「水大魚大」四個字概括2008年到2018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但他也在幾年前就開始提醒,「水落石出」的時候即將到來。

通往遼闊之地的,是一條荊棘密布、曲折艱險的道路。

只有堅定的行動派才能讓美夢成真,讓理想變成現實。在登峰的途中,我們該如何看清大勢,看清自己?

過去幾年,我遍訪名家高手,向他們求教,如何研判國運的走勢和個人的未來。

王志綱、柳傳志、劉永好、鄭永年、吳曉波、秦朔……我見到的他們是成功者,更是探索者;我所對話的他們是思考者,更是行動者。

他們身份不同、經歷不同,走過的路和眼中的世界也並不相同。

但我相信,他們中的某個人、某句話,或許會擊中你,讓你有所悟,有所行。

這個國家的未來,神秘而又動人。很多人都想找到關於它的一把鑰匙,藉以打開一扇希望之門。

這本書的期望,便是努力為你找到這把鑰匙。

是為序。

相關焦點

  • [人物特寫]王志綱:「指點江山」的人
    放眼今日之神州,大至一個區域和城市,中至一個行業和企業,小至芸芸眾生,不論你是否情願,是否理解,是否承認,只要你想少走彎路,你都必須科學、準確地做出回答。按照西方的說法,即所謂的戰略定位,而我則稱之為———找魂。」———王志綱  如果你不了解王志綱,一定以為他是一個純粹鑽研學問的學者,才會說出如此深奧得有些「離題」的話。
  • 王志綱與秦朔:兩個中國知識分子之間的對話——最後的江流
    作者:智綱智庫編者按:本文為1998年王志綱工作室首次出版文集中《行成於思》一書的序言,它系統闡述了王志綱老師個人在創立工作室前的人生經歷和思想軌跡。當時邀請時任南風窗總編的秦朔先生擔任本套文集的主編,本文為秦朔先生與王志綱老師的對話。
  • 政在問答丨中國氣象局解讀強颱風「瑪莉亞」
    政在問答丨中國氣象局解讀強颱風「瑪莉亞」 2018-07-11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領巾」暢想2035@未來的自己——科技騰飛
    從關注自身的成長和蛻變,到暢想2035年科技方面的巨大飛躍,隊員們的思路愈加開闊,腦洞大開,盡情繪製未來圖景。瞧,2035年機器人漸漸普及,為交通、科研、農業、社會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生活更加便捷,處處彰顯著智慧......趣味十足、創意無限的作品,飽含了隊員們對科技創造的憧憬,對祖國騰飛的希冀,以及向著夢想前行、創造美好未來的決心。
  • 2020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將在桂林舉行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記者 餘璐)7月16至18日,2020(第二屆)中國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態發展大會將在廣西桂林舉行,來自中國水環境與水生態領域的專家學者與產業界人士。據了解,本屆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主辦,今年主題為「疫情之下的水環境與水生態安全」。揭曉2020年度「水環境與水生態勳章獲得者」,並發布水分會牽頭制訂的團體標準。
  • 異聞帶政哥哥堪稱無敵,他與蓋提亞相比,存在多大差距?
    政哥哥身為中國異聞帶的王,在2.3劇情中瘋狂放水,儘管如此大家還是能從「與冠位相媲美的靈基強度」「環繞全球的長城守護」等諸多描述中感受到政哥哥的強大。那麼問題來了,異聞帶政哥哥堪稱無敵,他與蓋提亞相比,存在多大差距?
  • 博鰲暢想:未來的生活可能是啥樣? 5G+AI 讓你擺脫信息焦慮
    △ 嘉賓暢想未來的交通 大河報博鰲特派記者 段偉朵 周世龍 文圖 核心提示|未來的生活可能是啥樣? 昨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現場,多場分論壇以「未來」為主題, 暢想未來的交通、未來的生產、未來的通信。
  • 廣西師大社11月新書書訊丨買書如沽酒,讀書如慢酌
    原創 新書書訊 廣西師大出版社 收錄於話題#廣西師大出版社32#廣西師大社新書書訊4#新書書訊6買書如沽酒讀書如慢酌一月一度新書書訊又來啦本月依舊沿襲傳統《齊白石師友六記》不同於慣常從齊白石作品出發的解讀角度,選擇了與齊白石藝術歷程息息相關的六位關鍵人物:胡沁園、王闓運、陳師曾、釋瑞光、梅蘭芳、徐悲鴻作為切入點,正是在不同的階段中的不同的生活際遇,才構成了完整的齊白石。書中輯錄的六篇文章,分別由六位藝術史學者所撰寫。
  • 中國女排兒童節多渠道送祝福,朱婷談未來暢想
    昨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中國女排的教練和隊員們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為小朋友們送上了祝福。談到推遲的奧運會,隊長朱婷認為未嘗不是機遇,她同時表示希望自己能堅持打完2024年奧運會。視頻中,朱婷談到了自己對於未來的暢想,「我個人希望是能打3屆奧運會,所以可能還需要五六年的時間。我希望這種高水平的競技能力能夠一直保持,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鍛鍊,讓所謂的低谷儘量往後推一些。」現年25歲的朱婷是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排比賽的最有價值球員,那是她的第一次奧運會之旅。昨天,朱婷更新了社交媒體,為孩子們送上兒童節祝福。
  • 梅德韋傑夫暢想2050年的中俄兩國:強大而繁榮
    摘要:10月31日17時,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德米特裡·阿納託利耶維奇·梅德韋傑夫應邀做客人民網,與中國網友進行以「推動中俄關係發展 夯實世代友好根基」為題的在線交流。受訪時,他暢想了2050年中國與俄羅斯的樣貌,認為兩國將成為強大、繁榮的現代化世界大國。主持人我們期待雙方能夠有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的合作。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上提出了到本世紀中葉的中國發展目標。有網友問總理,在您腦海中,2050年的中國會是什麼樣子?
  • 未來30年上海會怎樣?——有關"上海2050"的十個暢想
    2014年對於上海來說,是一個「規劃大年」。當前,上海正同時開展三大戰略規劃研究:針對2020年的「十三五」規劃研究,針對204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研究,針對2050年的「面向未來30年」發展戰略研究。
  • 社科文獻2021年1月書訊丨新書單
    新時代特大城市社會結構研究:基於10個特大城市的數據分析張海東 等 著2020年12月 / 128元本書基於2019年「新時代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狀況調查、發布的第10部中國地方政府效率研究年度報告,基於地方政府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等方面的最新實踐,通過不斷完善的指標體系測度我國所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3000多個地方政府(含31個省級政府、333個地級政府、1873個縣級政府、832個國定脫貧縣政府)的效率及防貧效率,持續發布2020年中國地方政府效率排行榜:中國效率「十高省」「百高市」「百高縣」及防貧效率「百高縣」。
  • 騰訊成立18周年 暢想未來世界
    (攝影:柴華)2016年11月11日是騰訊成立18周年紀念日,生日當天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向員工授予每人300股騰訊股票,預計本次授予股票總價值約達17億港元(約15億元人民幣)。 11月12日,一場盛大的騰訊成人禮嘉年華活動在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舉行,接近五萬人次的騰訊員工及家屬、合作夥伴參加。
  • 【展未來】你好2021!丨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21年活動計劃表
    丨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21年活動計劃表 2020-12-0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繪本閱讀與繪本暢想:2019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活動推薦
    繪本閱讀與繪本暢想:2019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活動推薦 方曉燕 整理 2019-11-14 14:56 來源:澎湃新聞
  • 2018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行榜來啦!甘肅前三是...
    蘭州大學(在三個榜單中分別位居 30 位、35 位、32 位)、西北師範大學(在三個榜單中分別位居 140 位、105 位、131 位)蘭州交通大學(在三個榜單中分別位居 168 位、174 位和 189 位)分別均位居甘肅高校排名前 3 位。
  • 經典重讀、秘境探索、人間觀察|企鵝蘭登5月書訊
    1985年7月的一個晚上,一個中年男子孤單地站在莫斯科一條大街的中央。過去的十年中,他為英國情報局提供了無數來自蘇聯內部的情報。沒有人像他一樣的給克格勃帶去更多的破壞,現在等著他只有最後一項任務,就是從蘇聯出逃。這是一個冷戰時期的間諜故事,其中包含了背叛、勇氣,當然還有驚險和刺激。
  • 潘建偉:未來10-15年有望研發出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今天舉行的2020騰訊科學WE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在展望量子領域未來發展時提到:「我們希望通過10到15年的研究,能夠研發具備基本功能的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來初步探索對密碼分析
  • 這些科幻大片裡的未來科技,竟然都一一實現了
    1982年的電影《銀翼殺手》中,人們對2020年的未來生活進行了大膽的暢想,所有的一切都實現了智能化、語音化;2011年的《鐵甲鋼拳》,到2020年拳擊運動已經被高科技的機器人互搏取代;2015年的《火星救援》中,2020年開始在一顆無人星球上種植土豆;
  • 《頭號玩家》曝「未來可期」預告 暢想未來世界
    《頭號玩家》曝「未來可期」預告 暢想未來世界 今日片方發布一款「未來可期」預告,史匹柏攜一眾主演暢聊影片中酷炫的VR技術以及對於未來科技發展的憧憬與想像。 《頭號玩家》的故事發生在未來世界。那時,科技高度發達,但現實世界卻破敗不堪,人們都沉迷於虛擬遊戲「綠洲」,只要戴上VR設備,就能暫時逃離失意的現實,在虛擬世界裡體驗不一樣的奇幻人生——結交新的朋友、與女神談戀愛、成為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