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劉閃 通訊員胡勇 章晟)今天,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歷經4小時的採集,鹹寧一家塗料公司車間主任杜先生捐出225毫升造血幹細胞,救助華南一名白血病女患者。
按照國際慣例,造血幹細胞捐贈遵循「雙盲原則」,這意味著,杜先生與受捐者對彼此信息互不知曉。面對楚天都市報記者,杜先生淡淡的說:「我不需要受捐者知道,救人一命比什麼都重要。」
接到通知毫不猶豫答應
杜先生今年43歲,來自四川廣元。5年前,他來到鹹寧嘉魚一家塗料公司打工,從普通的塗料工做起,後被提拔為車間主任。由於逢年過節往返湖北、四川兩地,杜先生經常在車站附近看到獻血車,每次只要看到,就會去無償獻血。幾年來,他在兩地獻血近十次。
前幾年春節前夕,杜先生從鹹寧回到廣元市劍閣縣,在當地的採血點獻血時,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今年9月,正在車間上班的他,接到四川省紅十字會的電話通知,告知他的造血幹細胞與一個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徵詢他的意見,是否願意捐獻。
「我沒問題!」聽完工作人員的話後,杜先生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他擔心妻子不同意,接著說:「不過我要跟家人商量一下,你等我回電話。」
說服家人堅持捐獻骨髓
果不其然,杜先生遠在老家的妻子有不少顧慮。「我是家裡的頂梁柱,她怕影響我的身體健康。」杜先生說,妻子以前貧血,住院時做過穿刺檢查,當時疼痛難忍。加上她對造血幹細胞捐獻一無所知,誤以為捐獻骨髓是直接抽骨髓,對人體有傷害,因此才反對。
杜先生跟妻子耐心解釋,他說,捐獻骨髓就跟獻血差不多,沒有什麼危險,對身體也沒危害。見妻子猶豫不決,杜先生又說:「全國那麼多人,人家跟我配型成功,說明跟我有緣,我捐一次骨髓,能救人一命。好不容易配上了,要是不救,人家該有多絕望啊!」
聽說捐骨髓能直接救回人的生命,丈夫又這麼堅持,善良的妻子動搖了,轉而支持丈夫的舉動。「家裡沒問題,支持我捐獻。」杜先生立刻給紅十字會回了電話。
白血病患者寫給杜先生的感謝信
「我只是為了救人」
得知杜先生目前在湖北鹹寧工作,四川省紅十字會就把他的資料轉到湖北省紅十字會。不久,湖北省紅字會工作人員與杜先生聯繫,嘉魚縣紅十字會為他安排進行高配。高配通過後,他又接到通知,11月8日,請假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體檢。又等了一周,體驗結果合格,杜先生一直等待具體的採集時間。
12月9日,杜先生再次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始準備捐獻,醫生給他打了動員針。昨日上午9時採集開始,醫生將輸液管連接到杜先生的手臂,珍貴的造血幹細胞被血細胞分離機一點一滴地採集起來。「你們報導不要寫我的名字,我只是為了救人。」面對記者,他淡定的說。
中午12時,妻子給杜先生打來電話,工作人員幫他拿著手機。「現在什麼感覺?」妻子關心的問他。「跟獻血差不多,就是時間有點長,兩個手平躺著不能動,有點不舒服。」杜先生說。妻子鼓勵他堅持一下,採集完回家好好休息。
杜先生所在公司的負責人胡先生本來打算來醫院陪同,但臨時接到通知召開會議沒有趕來。他打來電話向杜先生致敬:「你是全公司的驕傲和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