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時代·產業篇①]城鐵拉通經濟大走廊 鹹寧成產業雙向聚集地

2020-12-06 荊楚網

  武鹹城際鐵路建成開通,鹹寧率先進入高鐵、城鐵、普鐵的「三鐵」時代。江城與香城的產業互動更加親密和頻繁。

 

  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在兩地市場交流和融合,鹹寧在承接中升級,在轉移中創新,與武漢進行良性的生產要素再配置。

 

  一條嶄新的經濟大走廊正在形成,「香城泉都」鹹寧正步入「城鐵經濟」新紀元。

 

  城鐵成招商「金字招牌」

 

  「武鹹城際鐵路開工以來,我們接到投資、合作的電話日益增多,城鐵成了招商工作的金字招牌,項目洽談成功率也提高了。」一位鹹寧經濟開發區工作人員介紹。

 

  在臺企光寶電子,企業負責人介紹,光寶集團旗下有多個產品門類。在大陸20多家工廠中,鹹寧基地專門負責變壓器生產,這是所有電源供應器中必不可少的關鍵部件,這一生產線位於整個公司產品布局的前端。「我們看中的就是貫通東西南北的地理位置。」

 

  2013年,中美馳派達高端重卡轉向系統項目落戶鹹寧,將在鹹寧打造年產15萬臺的大型商用汽車轉向器及轉向系統零部件產業園。而精明的投資者最看中的就是鹹寧對接武漢的交通優勢。

 

  中美馳派達湖北轉向系統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鹹寧的生態環境好,交通便利,既有高鐵,又有城鐵,這有利於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此外,元田製衣在鹹寧經濟開發區設廠,黃鶴樓酒業將萬噸釀酒基地搬到鹹寧,武漢東湖開發區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均在鹹寧布點「園外園」,鹹寧正成為武漢城市圈內產業調整與沿海產業轉移的雙向聚集地。

 

  鹹寧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說:「大多數企業看中了武漢在全國『九省通衢』的位置,而城鐵讓武漢和鹹寧更加緊密,他們願意把生產基地和銷售產地建在鹹寧,共享兩地科教、人才、資本等優勢資源,來打開中部市場。」

 

  產業轉移 集聚效應「明顯」

 

    除了便捷的交通網線和較低的生產成本,「香城泉都」良好的生態環境也讓鹹寧區位和資源優勢日益提升,無論對外資企業還是沿海企業來說,鹹寧都是產業轉移的首選。

 

  年產12億罐的「紅牛」、年產近10億瓶的「今麥郎」等大批飲料企業相繼落戶鹹寧。與之相伴的,是接踵而至的飲料罐體、瓶體生產廠家,以及包裝廠家等配套產業鏈條。

 

  「食品飲料生產企業特別是飲料生產企業來產業園投資,在產業配套、水質、原材料供應等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鹹寧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局負責人說。

 

  紅牛飲料配套的易拉罐生產廠,可為礦泉水、茶飲料、果汁等飲料生產企業,配套生產各類瓶體。今麥郎飲品落戶後,其配套的紙罐生產企業,可為飲料生產企業提供包裝紙罐。已落戶產業園的臺資企業——鹹寧嘉明包裝製品有限公司,可為各類食品飲料企業生產外包裝所需的PE熱收縮膜。產業園內建設的印刷城項目,也可滿足食品飲料生產企業的外包裝紙箱和彩印業務需求。

 

  「鹹寧的水質優,產業園區內地下水豐富,今麥郎和紅牛飲料生產基地即使用地下水作為生產用水。而且鹹寧豐富的桂花、茶葉和水果資源,為食品飲料企業供應充足的原材料。」

 

  城際鐵路作為城市圈快速融合的突破口,將為產業一體化提供一個媒介。鹹寧正成為武漢城市圈內產業調整與沿海產業轉移的雙向聚集地。

 

  鹹寧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局負責人表示:城鐵給武漢和周邊城市圈的產業轉移和優化帶來了契機,以加工、製造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往鹹寧集中,而生物、電子等高科技產業以及大型金融公司則會快速向城市中心聚攏。

 

  產業轉型 綠色步伐「快」

 

  作為武漢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之一,鹹寧緊緊圍繞綠色資源優勢,堅持以「兩型社會」建設引領新型城鎮化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積極探索符合鹹寧實際的綠色發展道路。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鹹寧市市長丁小強接受荊楚網獨家專訪時表示,在產業發展上突出綠色、生態、循環,打造低碳城市。鞏固發展食品飲料等傳統產業,同時大力發展光電、信息、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進一步提高準入門檻,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提高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從開發區的產業結構可見一斑。電池企業能一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傳統鉛酸電池生產不同,它生產的是綠色、無汙染的新型聚合物鋰電池。公司剛研發出凝膠態電解質鋰離子動力電池清潔生產技術,已申報了2013年度工信部清潔生產示範項目。

 

  鹹寧經濟開發區高標準、高起點、生態立園的戰略,吸引一批生態型優質企業向鹹寧經濟開發區不斷聚集。

 

  以紅牛為代表的食品飲料業,以潔麗雅家紡為代表的紡織服裝業,以三環方向機為代表的機械製造業,以光寶電子為代表的電子信息業,以南玻玻璃為代表的新材料與節能環保業,以及惠生藥業為代表的醫藥醫療器械業,六大產業集群競相發展。

 

  據悉,2013年鹹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30.17億元,增長13.6%;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6家,總數達到780家。隨著崇陽釩產業進入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一縣一集群」格局形成。高新技術企業41家,其中新增19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6.61億元,增長16.8%。

相關焦點

  • 四川5地共建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 打造全省全國毗鄰黨建...
    在啟動儀式上,這五地共同籤訂了《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戰略合作協議》,發布了合作內容,印發了合作機會清單(第一批),集中釋放城市協同發展政企需求。  同時,召開了黨建聯盟第一次圓桌論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賈晉等專家與五地產業功能區(產業園區)、企業家代表就共建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相關話題等進行深入交流討論。
  • 海南優化產業結構,十二大重點產業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文 | 南國都市報 黃婷 許文玉在海南澄邁老城經濟開發區,坐落著擁有100萬平米產業載體的海南生態軟體園。這裡匯集了騰訊、百度、華為等4400餘家企業。從放牛荒地起步,經過十年的發展,成為海南網際網路產業主要載體和平臺,探索出一條產業基礎薄弱條件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發展之路。
  • G60科創走廊兩年兩升級 7大先進位造業形成產業集群
    今天,「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首站來到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誕生四年多,如今的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得如何,給松江經濟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測溫消殺機器人、氣凝膠隔熱太空衣材料、電子行業高精度小負載機器人……在G60科創走廊規劃展示館,一組組先進位造業成果展示引人注目。
  • 為蘭西城市群發展架起數字產業「走廊」
    海東市作為我省的「東大門」和國務院批覆「蘭西城市群」發展的重要「走廊」,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規劃下,緊抓機遇,以統籌國土開發和生態保護,統籌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統籌區域發展和融入國家戰略,以遵循城市群發展客觀規律為出發點,加大構建數字產業發展,將其培育成為又一極具競爭力的新興產業。
  • 積極推動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高質量發展 中巴經濟走廊「皇冠上的珍珠...
    遠景規劃 深化合作布局產業中國經濟導報:目前,由於疫情等因素疊加,國際外部環境發生很大變化,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國際形勢越來越複雜,您認為作為中國企業未來應如何應對「一帶一路」包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將會面臨的不可預期的外部環境變化?
  • 「代表委員訪談」肖英:打造蘭花產業走廊
    打造蘭花產業走廊——訪市政協常委、民建隨州市委專職副主委肖英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王聰瑩「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形勢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疫情的嚴重衝擊,但隨州蘭花產業卻得到空前發展。我們應該把握好時機,充分挖掘隨州作為中國蕙蘭之鄉的優勢,打造蘭花產業走廊。」1月6日,市政協常委、民建隨州市委專職副主委肖英說。 據介紹,隨州有著「中國蕙蘭之鄉」的美譽,野生蘭花存量巨大,尤其隨州蕙蘭在世界蘭花界享有盛譽,存量、名品佔全國的80%左右。隨州蘭花產業前景廣闊、市場活躍,從業人員已有6萬人,其中不乏外地客商前來投資。年交易額達10億元以上,蘭花產業已悄然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 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分為三期規劃,一期位於齊魯科創大走廊未來產業...
    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分為三期規劃,一期位於齊魯科創大走廊未來產業創新圈大眾日報記者 王健2020-11-27 12:51:22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11月27日,記者從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
  • 高鐵通了,人才走了:虹吸效應下,梅州該何去何從?
    踏入高鐵時代的梅州,似乎迎來了經濟大增速大發展,其實不然。 激動了一段時間之後,部分梅州人慢慢開始被一個叫「虹吸效應」的詞,搞得「磨心磨思」。然而,高鐵通車後,核心城市的聚集效應將會愈發加強,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經濟、財政和收入反而會被加速掏空。 「強者會越來越強,弱者會越來越弱。或者說,贏家通吃,競爭將更加殘酷。」這就是,中國高鐵時代的馬太效應。 說好的「借雞生蛋」呢?怎麼還被「虹吸」了?等等,這事有點亂,讓小九理理...
  • 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未能讓松江區大發展,G60科創走廊才是動力之源
    G60科創走廊勢頭正猛:軌道交通對於上海市松江區反而不太重要上海市松江區近十多年的發展,可謂是嚴重的過山車:當松江區通了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原本以為松江將引領上海郊區,但其實卻迎來了數年的消沉期當上海郊區各個都通了軌道交通
  • 成德眉資服務同城化啟動 70項政務服務五地通辦
    11月18日,成德眉資政務服務同城化(第一期)金(堂)廣(漢)中(江)仁(壽)安(嶽)啟動儀式在金堂淮州新城舉行。當天,五地正式籤訂政務服務 同城化通辦協議,將居民身份證遺失補辦、社保卡查詢掛失、醫師執業註冊多機構備案、申報納稅、護照換發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70個政務服務事項納入第一批跨區域通辦範圍。
  • 聚集優勢資源,皮料網打造中部地區最大的電商產業中心
    產業園條件優越近年來,南昌依託獨特的區位和交通優勢,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不斷做大做強進出口貿易、產業雙向投資、口岸平臺建設等綜合優勢,建設連接「一帶一路」大通道、開放型經濟試點示範區、國際貨物集散地、產業雙向合作示範區。
  • 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出爐
    到2035年,甬江科創大走廊將建設成為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平臺完善、創新企業匯聚、創新人才雲集、創新文化活躍、創新服務便捷、創新氛圍濃厚、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的科創大走廊,力爭在新材料和智能製造領域培育出一批全球高端製造業佔據主導權的製造類企業,成為全球新材料與製造領域極具特色的一流產業技術創新基地、全國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新高地,成為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核心支撐。
  • 張磊:傳統企業如何打造產業網際網路時代「超級物種」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張磊:擁抱實體經濟,傳統企業如何打造產業網際網路時代「超級物種」經濟觀察網記者 高若瀛「過去五年裡,新技術紅利正在從消費網際網路轉向蓬勃發展的產業網際網路。」在4月23日2020年貝殼新居住大會線上發布會上,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就產業網際網路下的投資邏輯做出如上判斷。
  • 川渝籤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
    4月10日,四川省經濟合作局、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在重慶籤署產業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將對標國內發達地區,加強招商引資政策的研究分析,相互學習借鑑形成政策合力。圍繞汽車、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打造等重點領域,研究產業協作的空間、重點、前景,謀劃推動產業協作的機制、辦法、平臺。協同開展雙向集群招商、產業鏈互補招商,聯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融合。
  • 2018「智能時代國際服貿產業創新與技術標準」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2018年8月26日,2018「智能時代國際服貿產業創新與技術標準」高峰論壇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區活動中心成功舉辦。她指出,面對數據時代的激蕩、消費群體的劇變,以及網際網路共享經濟帶來的顛覆,首旅利用線下龐大的資源優勢,主動擁抱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打造首客首享平臺,平臺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以營銷為切入點,致力打造線上生活方式聚集地、生活方式服務業智能經濟體。
  • 產業協同勾勒優江拓海黃金線——江海聯動論壇系列觀察①,南通網...
    產業協同勾勒優江拓海黃金線——江海聯動論壇系列觀察① 2020-12-02 09:32:37 來源: 南通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
  • 環市東路謀變廣州創新走廊 劃分七大產業功能園區
    32棟商務樓宇轉型成「矽樓」、打造七大產業功能園區……這個曾經最繁華的商業圈迎來復興!金羊網記者 劉雲昨日,記者從廣州越秀區獲悉,一條長達3公裡的「廣州創新長廊」將在環市東路出現。
  • 雲南省磷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關鍵一步:轉型升級 做精磷產業
    今日觀察 伴隨著推進綠色發展,晉寧作為雲南省重要磷礦資源聚集地,搶先謀劃,邁出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堅實步伐。 一方面大量淘汰落後產能、關停滇池流域礦山,修復治理植被;另一方面,堅持走磷產業可持續、綠色發展,做長產業鏈,通過創新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 時代風口,產業集聚!看合景生命科谷的創新潛力!
    生物經濟時代大浪潮爆發灣區進入產業發展黃金期不難發現,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都正進入到一個生物醫藥產業時代。從全球市場的情況看,生物醫藥產業在技術進步與需求增長的雙向驅動下,已經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在生物經濟時代的大浪潮下,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呈聚集發展態勢回到國內,同樣如此。
  • 鹹寧一張綠圖畫到底
    坐高鐵遊覽鹹寧,香城碧空如洗、山林聳翠、清泉沸波、淦水歡歌……鹹寧市委書記丁小強說,鹹寧歷史悠久、山川形勝,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社會滄桑巨變,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鹹寧的特色,那就是——「綠」!從興工強市到綠色崛起1989年夏天,大學畢業分配到鹹寧工作的鄭福漢背著行囊來到溫泉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