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磷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關鍵一步:轉型升級 做精磷產業

2020-12-01 人民網

今日觀察

伴隨著推進綠色發展,晉寧作為雲南省重要磷礦資源聚集地,搶先謀劃,邁出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堅實步伐。

一方面大量淘汰落後產能、關停滇池流域礦山,修復治理植被;另一方面,堅持走磷產業可持續、綠色發展,做長產業鏈,通過創新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10月28日,中國磷交所在昆明市晉寧區上線運營,並完成首次網際網路競價銷售活動。這標誌著雲南省磷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了關鍵一步。

發 展

從小散亂走向新型工業化

磷礦是磷化工產品的主要原料。我國的磷資源主要以磷塊巖為主,主要分布在雲、貴、川、湘、鄂五省。其中,雲南晉寧的磷礦質優量大,是世界四大磷都之一,居中國「三陽磷礦」之首,已探明磷礦儲量8.4億噸。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晉寧磷礦石就開始了開發利用,雲南磷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粗放開採到標準化開採的歷史性跨越。但在過去,磷礦資源由於沒有得到科學合理的綜合利用,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資源優勢沒有真正轉化為經濟優勢。為此,晉寧開始了磷資源整合工作。

2010年底,晉寧磷資源整合工作完成,正式結束了多年來開採主體較多、產能較低、管理混亂等局面,使晉寧磷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可持續發展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目前,晉寧境內的磷礦資源只設兩個整合主體,即:雲南磷化集團有限公司和昆明市晉寧區磷都礦業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兩家開採主體採用先進技術,標準化開採,規模不斷擴大,科學設計、管理,使磷資源的開採走入正軌。截至2018年底,晉寧兩家開採主體共計開採磷礦石超過5000萬噸,有力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日前,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第一批授牌的21家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名單,以磷化工等為主導產業的晉寧工業園區入選在列。園區現有磷化工主導產業企業有38家,規模以上企業18家。2018年磷化工主導產業銷售收入65.59億元,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61.91億元。有國家級磷資源研發機構3家,省級研發機構4家。

據介紹,近年來園區企業與武漢大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密切合作,與國內多家磷化工骨幹企業合作開展磷礦採選、磷化工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企業生產力,為企業創收創效。

下一步,晉寧工業園區將加快發展磷化工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科技進步,把晉寧打造成為雲南省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基地、科技創新啟動區和產城一體化的示範區。

謀 變

新定位下的可持續發展

2017年2月以來,撤縣設區深刻改變了晉寧發展格局。「國際康養旅遊新區、古滇鄭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濱宜居新城」的新定位,促進了晉寧區傳統支柱產業的創新升級。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晉寧區完成滇池流域範圍內52個礦山關停任務,並讓裸露的山體重新披上綠裝。自啟動關停礦山修復治理工作至今,共計完成滇池流域關停礦山修復治理面積2401.44畝。與此同時,晉寧區加快了提升改造磷化工等傳統產業,堅定不移地走轉型升級之路,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

「關停礦山後,粗放式的開採模式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態環境得到了恢復,但資源型的性質並沒有改變,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磷產業做大做精,做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真正打響晉寧的『中國磷都』這個品牌。」昆明市晉寧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鴻飛說,中國磷交所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經過努力籌備,昆明市晉寧區國有資本運用有限公司攜手雲南中磷林資源交易服務有限公司,打造了國內首家磷化工產業鏈垂直細分電子商務平臺——中國磷交所,通過對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了磷化工行業與網際網路的跨界深入融合。

「中國磷交所的成立,將提升磷化工產品交易效率,有效推動農業、工業及倉儲物流的發展,助力磷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楊鴻飛稱,如果說過去兩年雲南磷化工產業轉型蛻變的關鍵時期,調整產品結構,那麼磷交所的成立則是引領雲南省磷化工產業走向互聯時代,具有歷史性意義。「我們要像打造鬥南花卉交易中心一樣,把磷交所打造成全國有影響力的電子交易平臺。」

創 新

磷產業走向網際網路時代

「未來晉寧將不再是簡單的粗放式資源輸出。」玉溪市磷化工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飛龍認為,通過磷交所的融合運營,未來的晉寧將成為全國磷產業聚集地,覆蓋與之相關的產品、信息、裝備製造、科研成果、物流、金融等。目前,他們協會50多家企業已經全部入駐平臺。

磷交所啟動當天就有314家企業入駐,363家註冊會員,涵蓋了全國30%的磷化工企業,預計在3年內涵蓋全國所有磷化工企業。商品涵蓋初磷產品、磷酸鹽、磷復肥、原輔產品、行業設備5大類500餘種磷化工產業鏈上的產品。

這個國內首家磷化工全產業鏈垂直細分的電子商務平臺,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網際網路技術,磷交所為產業鏈上的生產經營及消費加工企業提供集生產加工、貿易物流、信息資源、倉儲物流等一系列生產、消費及配套服務。中國磷交所面向的客戶群體為磷化工產業鏈中的生產、加工、貿易、代理流通企業等。通過產業鏈資源整合,為上遊生產和貿易企業打通新的銷售和貿易渠道,為下遊企業提供更廣的採購和行情資訊。

記者在中國磷交所網站看到,除了各類磷產品,還有武漢工程大學的「脫出溼法磷酸中金屬離子的工藝」等技術。「高校進駐平臺,可為企業提供技術諮詢和技術轉讓。」工作人員介紹,中國磷交所整合了磷化工產業鏈上的各類資源,從磷化工行業最上遊供應商、技術專利、行業設備,到中間代理商,到下遊買家,實現了產業鏈服務的全面覆蓋;從線上競拍、詢價、比價、採購、訂立合同,到倉儲、物流、交貨、結算,完成了交易流程的全覆蓋;並提供可定製的物流、倉儲、技術諮詢等多種服務。

「僅僅憑著磷交所提供交易數據分析,就可以核定中小微企業的授信額度,也就是說銀行可以為入駐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融資服務,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國農業銀行昆明晉寧區支行行長楊俊說。目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富滇銀行、農信社與昆明晉寧國資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李飛龍說,中國磷交所的正式建立,填補了磷化工產業鏈目前線上交易的空白,將傳統的線下交易模式移植到線上,實現了磷化工產業的電商化交易模式,可實行線上競價銷售,實現了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性。據悉,中國磷交所為涉磷企業提供各類磷產品和生產設備的最新信息,將充分滿足企業的不同生產經營需求。同時磷交所平臺也能接受企業的供、需委託,為委託企業及時地找到所需貨物或買家。

業界認為,中國磷交所的建立與運營,不單單是晉寧的磷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對全省乃至全國磷產業產生深遠影響,它將徹底改變國內整個磷化工市場的交易模式,為所有磷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廣的市場、更大的發展空間。

「通過大數據分析,引入科研機構,未來磷交所的潛力還將不斷釋放。」楊鴻飛表示,步入網際網路時代,磷交所將通過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虛擬經濟與實力經濟、線上能力與線下資源的深度融合,搶抓發展先機,未來還將藉助昆明的區位優勢,走向南亞東南亞。(張雁群)

(責編:徐前、朱紅霞)

相關焦點

  • 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供求關係明顯改善,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經濟運行質量效益不斷提高,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 張佔斌 杜慶昊:把「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
    202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需求側管理」被首次提及。供給和需求是構成市場的兩個不可或缺的方面。沒有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供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得不到滿足。沒有需求側的消費需求牽引,供給也無法實現。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把「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是大勢所趨。
  • 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摘 要]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創新。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通過提高源頭創新能力,催生發展新動能,通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帶動「雙創」蓬勃發展,通過強化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區域創新高地,通過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創新產出績效,通過加強國際創新合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完善科技政策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科技創新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 習近平: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
    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出後,一些人馬上提出,改革的理論基礎來自於西方的供給學派。對此,習近平指出:「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藉機製造負面輿論。」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國務院供給側改革報告:分類處置「殭屍企業」 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
    國務院供給側改革報告:分類處置「殭屍企業」 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 2017年04月24日17:56  來源:人民網-中國人大新聞網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趙恩澤) 「2016年度化解粗鋼產能6500萬噸以上和煤炭產能2.9億噸以上,」今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收到《國務院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工作情況的報告》。
  • 增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耦合性
    原標題:增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耦合性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穩定經濟增長的治本之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改革,目標是通過改革發揮好市場和政府「兩隻手」的作用,從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使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相適應。   一方面,深化市場體制改革可以克服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障礙。
  • 要素有效聚合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強大動力
    、信息化、標準化、制度化和組織化水平,推動農業、牧業、林業、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再轉型、再升級,是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主要工作,也對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實現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 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什麼,如何改
    原標題: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什麼,如何改 編者按:隨著國民收入水平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普遍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有了更加多元和更高的需求。與此同時,國家經濟轉型升級,人力資源強國、創新型國家建設,脫貧攻堅等等,都需要數以億計的各類勞動者在理念、思維、知識、技能等多方面接受多種形態的教育培訓。
  • 從慈谿企業十強榜單五年變化看 供給側改革重塑「慈谿製造」
    十八大以來,我省按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快進鍵」,著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浙江經濟加快轉型升級。一些傳統工業強縣由此煥發出新活力,這其中,慈谿是一個典型樣本。  在過去5年裡,慈谿的規上工業產值從2012年的1608.98億元提升到2016年的2350.2億元,增長46%。
  • 防城港丨創新生態環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 進博之鏡映射供給側改革新期待 伴隨著新一輪開放
    歷史經驗表明,單純的需求刺激無法給經濟帶來可持續的內生性增長,低端供給相對過剩、中高端供給相對不足的結構性矛盾等問題必須得到解決,結構性改革的到來具有歷史必然性。我國消費需求持續增長進博會的到來,照亮了改革之徑。來自全球各地的優質商品集聚於此,參展商和採購方談交易、聊合作,進博會成為各國產品展示、交流、合作的平臺,供銷對接、適銷對路。生產要素由此被盤活了,資源配置由此被優化了。
  • 供給側改革:樂清經濟騰飛的翅膀—— 民營經濟在樂清的生動實踐與...
    德力西和胡成中的資本之路,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範例。環宇:環視兩個市場 創新創造發展強調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從生產、供給端入手,調整供給結構,為真正啟動內需、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尋求路徑。事實上,環宇集團決策層在傳統電器產品利潤一降再降、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困惑中,早有轉型升級的想法,並專門成立了環宇浙江高科有限公司。2013年底,環宇高科開始涉足新能源電器和應用於高鐵配套的產品的研發生產,向「高精專」轉型升級。在去年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後,環宇集團更加大了生產、研發、銷售等的改革力度,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 供給側改革的核心需激活生產要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近期成為經濟改革領域的高頻詞,也成為最高經濟決策機構,在宏觀調控方面的一個新的思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著勞動力供給量減少,勞動要素成本上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結構的不合理以及資本投資效率下降等問題。
  • 鄧聿文:供給側改革也是制度改革
    會議對2016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部署,提出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主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通過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擴大有效供給,以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等,促進社會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其中主線,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新聞聯播常提到的「供給側結構改革」是啥意思?
    經常看到和聽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詞,什麼意思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對市場而言。市場有兩個基本方面組成,就是供給和需求。說白了就是,當我們種出了蔬菜,糧食等農產品要到市場去賣,我們就是供給者,屬於供給側;而購買你的農產品的人就是需求者,屬於需求側。
  • 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十個問題看懂其前世今生
    供給側改革的前世與今生:  「供給側改革」橫空出世,成為近期高層講話中的高頻詞。究竟何謂供給側改革?需求側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為何要進行供給側改革?
  • 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加快不鏽鋼產業轉型升級
    他指出,戴南不鏽鋼製品產業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副市長張小兵、市政府秘書長沈明剛參加調研。  戴南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1200畝,總投資20億元,計劃通過實施產業轉型、城建提升、生態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實現物流、熔煉、酸洗、市場、質檢「五集中」。史立軍來到園區,詳細了解園區建設發展情況。
  • 槓桿、地方債、外儲、資本市場都在變,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麼改?
    銀行投資或參股證券公司能不能做試點?創業板交易制度能不能有所創新?這些問題是4月1日召開的「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年會(2019)」的討論重點。如何深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2019年中國經濟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中國金融的結構性問題是啥?
  • ...注重短期調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解決結構性問題,注重激發...
    原標題:●2021年經濟運行合理區間應是在需求不足的矛盾得到不斷克服的背景下,供求總量向著平衡方向發展 ●只有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才能在變局中站穩腳跟,育先機、開新局 ●需求側管理重在解決總量性問題,注重短期調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解決結構性問題,注重激發經濟長期增長動力以高質量發展開好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談2021
  • 水火相濟賦動能 轉型升級展活力
    構建高質量電力供給體系 電力清潔高效發展,轉型升級是關鍵。貴州具有水火相濟的能源優勢,能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2020年6月,為認真貫徹落實《貴州省十大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縱深推進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做強做優清潔高效電力產業,促進十大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貴州又出臺了《貴州省十大工業(清潔高效電力)產業振興專項資金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