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體系基本成形!鹹寧一張綠圖畫到底

2021-01-08 荊楚網

圖為:經過實施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有效舉措,鹹寧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新鮮。圖為鹹寧城區淦河兩岸風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勇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萌

11月中旬,生態環境部公布今年前10個月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狀況,鹹寧位列第16位,成為我省唯一躋身前20名的城市。

坐高鐵遊覽鹹寧,香城碧空如洗、山林聳翠、清泉沸波、淦水歡歌……

鹹寧市委書記丁小強說,鹹寧歷史悠久、山川形勝,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社會滄桑巨變,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鹹寧的特色,那就是——「綠」!

從興工強市到綠色崛起

1989年夏天,大學畢業分配到鹹寧工作的鄭福漢背著行囊來到溫泉市區。一下車他就愣住了,以中心花壇為圓心的市中心竟然只有一橫一縱兩條路,連商鋪都沒幾個。「當時心裡涼了半截。」

1965年我省設立鹹寧地區,1998年撤地建市。改革開放初期,鹹寧城市規模偏小、經濟底子薄。建市後,鹹寧市提出「興工強市、特色農業、科技創新、旅遊帶動、城市推進」五大戰略。依託本地楠竹、薴麻、礦山等資源,機械、紡織、印刷、冶金等產業逐漸興起,但生態破壞、資源減少的束縛如影隨形。市場大潮的衝擊下,原有納稅榜上的資源性企業逐漸名落孫山。

鹹寧的出路在哪裡?

2007年鹹寧市第三次黨代會召開,要求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其深層次的思考是,工業基礎偏弱是劣勢也是優勢,可以較小代價擺脫傳統工業的路徑依賴,依靠發展現代綠色產業實現工業化階段的跨越。

2012年,省第十次黨代會提出,支持和推動鹹寧綠色崛起,建設鄂南強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重要樞紐城市。

2015年1月,鹹寧在全國率先編制出臺綠色崛起發展規劃,謀劃未來15年發展,從構建「綠色產業—綠色城鎮—綠色生態—綠色文化—綠色管理」五位一體的發展體系入手,實現綠色崛起。

一年後,鹹寧綠色崛起的思路再次升級。鹹寧市第五次黨代會舉行,「建設中國中部綠心和國際生態城市」的宣言,成為鹹寧對中國綠色發展貢獻的最新註腳。

綠色產業在曲折中成長

鹹寧市市長王遠鶴說,要實現綠色崛起,關鍵在於發展綠色產業。

鹹寧煤、釩、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全市小煤礦、小釩廠、小水泥廠、小鞭炮廠、小紙廠曾遍地開花,汙染嚴重且存在安全隱患。

2001年,鹹寧市提出炸封市內的小煤窯,同時關停「五小」企業。消息一出就「炸了鍋」。不少企業是鄉鎮的就業和稅源大戶,且還有少數機關工作人員入股小煤窯,礦主拼命阻攔,關閉難度可想而知。

鹹寧頂著壓力幹,全市200多個小煤窯全部炸封,其餘「五小」企業也被陸續關停。「穿新鞋、走綠道」。2005年,紅牛飲料在中部的生產基地落戶鹹寧,並迅速成為龍頭企業。紅牛之後,一大批國內乃至世界級的項目紛至沓來。

奧瑞金公司研發出僅重23克的螺旋蓋纖體鋁罐,代替進口用於高檔飲料包裝,加上馬口鐵飲料罐,在鹹寧基地的年產能超過30億罐,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飲料包裝基地。

南玻光電在國內研發出0.2毫米厚的超薄電子玻璃,遠低於市場上的0.5毫米厚的電子玻璃,最新技術成果落戶鹹寧基地,將與日本旭硝子、美國康寧等國際一流企業同臺競技。

立邦塗料(湖北)有限公司打造國內塗料智能樣板工廠,引入全球最先進的乳膠漆自動化生產系統,可實現投料零誤差,倉頂除塵系統排放達到歐盟標準。

從螺旋蓋纖體鋁罐到3D玻璃蓋板,從超薄電子玻璃到雷射半導體晶片,從納米纖維材料到超長應急機械化橋,鹹寧綠色產業在集聚中茁壯成長。

先進位造業壯大,現代旅遊業騰飛。

鹹寧山青、水秀、竹翠、泉溫,尤其溫泉資源堪稱一絕。2009年,首屆鹹寧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舉行,10120人在七大溫泉景區同時沐浴溫泉,創下基尼斯紀錄。如今,每到冬季,鹹寧各大溫泉酒店人頭攢動,已成為湖北旅遊一景。

今年,鹹寧旅遊再上臺階,三國赤壁古戰場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成為鹹寧首家5A級景區。嘉魚開心農場、崇陽柃蜜小鎮、赤壁俄羅斯方塊小鎮、梓山湖松鼠部落相繼開園,通山九宮山、隱水洞改造升級,際華園、「落雁湖·未來城」加快建設,「香城泉都」品牌在全國叫響,主要旅遊指標跨入全省第一方陣。

綠色生態體系基本成形

2017年的春節,居住在鹹寧市區的人們發現,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基本消失。從2016年9月1日起,鹹寧市城區由原來的限鞭改為禁鞭,該市環衛部門負責人介紹,往年春節清掃量相當於平時2個月,如今輕鬆多了。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之濱的鹹寧,擘畫生態保護大藍圖。

斧頭湖、西涼湖是我省第四、第五大湖泊,自上世紀80年代末起,鹹寧「兩湖」水域開始圍網養魚,面積最多達17.09萬畝,水質變差、水草減少。2016年7月,鹹寧市打響拆圍發令槍,去年底全市所有湖庫圍網全部拆除,水產大市鹹寧終結了30年的圍網養殖史。自然湖庫回歸人放天養,一湖清水流向長江。

赤壁市赤壁鎮原有砂石轉運碼頭。在附近工作的謝蕾萍回憶,幾年前卡車一過,塵土漫天。一天不擦桌子,都可以按出手掌印來。現在,碼頭拆除了,天天都是好空氣。像這樣的鹹寧沿江37處非法碼頭如今已全被拆除,原址新栽的竹柳林迎風搖曳,成為市民健身遊玩的好去處。

從治理空氣汙染到拆除長江非法碼頭,從清除湖庫圍網到大規模建設鄉鎮汙水處理廠,從逐步關閉非煤礦山到高標準修復山體,鹹寧生態保護體系逐步成形。

今年,鹹寧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驗收,生態環境綜合指數持續位居全省前列。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披露,鹹寧生態城市競爭力排名全國第8位。

站在改革開放的新起點,鹹寧又在謀劃新的綠色發展大計,力爭到2020年,以綠色為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綠色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90%以上。未來,鹹寧要率先建成全省特色產業增長極,一座美麗宜居的長江流域公園城市崛起在湖北之南!

相關焦點

  • 彭水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
    伴著初冬的暖陽,行走在烏江縣城河堤兩岸,流水悠悠、碧波蕩漾,水清岸綠生態美的畫卷在彭水徐徐展開。近年來,彭水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推進「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切實轉變發展理念,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綠色發展,紮實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優化生態格局,切實為綠色發展築牢生態屏障。優化生態規劃管控體系。
  • 山東蒙陰:一張生態藍圖繪到底
    此後,蒙陰縣抓住列入「全省山區開發重點縣」機遇,實施連片治理,治山治水、荒山綠化,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黨的十八大以來,蒙陰縣3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優先位置。昔日的窮山僻壤已成為生態山、花果山,蒙陰縣由此書寫了一部從綠起來到美起來、富起來的生態文明史。
  • 資興市生態教育「綠少」基地:打造綠色香花小學,把愛鳥融入教育|...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為了讓學校的孩子們從小開始了解什麼是觀鳥、觀鳥的目的和意義、了解鳥類科學分類基本知識、掌握觀鳥的基本技能、樹立愛護鳥類、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香花學校德育副校長龐翰榮於近期申請建設中國綠髮會綠少基地:資興市生態教育綠少基地,和中國綠髮會綠少工作組一起努力,共同開展「野生鳥類科普——保護動物 珍愛生命」等系列主題活動。香花學校一直以來就將愛鳥、護鳥、觀鳥文化融入教育體系當中,極力推動學校的科普和科技創新教育發展,追求將香花學校打造成綠色特色校園。
  • 我來說說:新變化 新感受 | 「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帶來的綠色...
    近年來,我市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聯動,把握問題導向、創新思路,四級河湖長組織體系不斷健全、制度建設逐步完善,河湖實現了從「沒人管」到「有人管」,從「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轉變,全市水資源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水汙染綜合防治成效明顯,河流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水生態修復持續推進,綜合執法監管更加嚴格,實現了「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
  • 綠色生態 讓耕地更美
    根據國家《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以綠色生態為導向、促進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如今,各地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僅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還通過綠色生產和生態修復,使大量耕地恢復了健康。
  • 東營墾利:為了「綠紅黃藍」圖畫更加美麗
    現如今,曾經寸草不生的鹽鹼灘,成為黃河入海口一座綠色的新城,吸引了許多野生動物在此繁衍棲息,形成了一幅綠(樹)、紅(赤鹼蓬)、黃(野生動物)、藍(海洋)交織的美麗圖畫。  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不法之徒,視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高於一切,置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的長遠根本利益於不顧,昧著良心,無視大家共同的居住生活環境,打起了生態資源的歪主意。
  • 我市紮實推進森林城市生態、產業、文化、管護「四大體系」建設
    茂名網訊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按照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要求,牢牢把握森林城市建設的著力點,加快城鄉綠化步伐,增加森林資源總量,擴大城市生態空間,豐富生態產品供給,弘揚優秀生態文化,全面鋪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建設森林城市生態、產業、文化、管護「四大體系」,著力推進宜居宜業森林城市建設
  • 堅持綠色發展 綻放生態之美
    滻灞將秦嶺與滻、灞、渭三河有機融合,實施「截汙、圍湖、修堤、增綠、碧水、美景」六大生態工程,並著力加強對滻河、灞河流域綜合治理,巧用沙坑、引水造湖開闢生態公園;同時,聚攏建築垃圾,覆土為山製造小終南,就地取材、順勢而為。「城市建設留白」讓綠色融入城市。
  • 防止環境破壞 夯實生態屏障——內蒙古加快綠色礦山建設
    在排土場復綠的同時,企業在煤礦採剝、破碎、運輸、存儲、裝車等生產環節中,儘可能減少揚塵等汙染,採煤產生的疏幹水也全部回收利用。  目前,勝利能源以「露天礦、發電廠、輸煤系統」為主體的「兩輪一軸」煤電一體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礦區成為具備工業、文化、旅遊功能,兼具草原特色風情的大型煤電開發、環境治理與觀光旅遊一體化的「生態、環保、綠色」示範區。
  • [同城時代·產業篇①]城鐵拉通經濟大走廊 鹹寧成產業雙向聚集地
    2013年,中美馳派達高端重卡轉向系統項目落戶鹹寧,將在鹹寧打造年產15萬臺的大型商用汽車轉向器及轉向系統零部件產業園。而精明的投資者最看中的就是鹹寧對接武漢的交通優勢。   中美馳派達湖北轉向系統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鹹寧的生態環境好,交通便利,既有高鐵,又有城鐵,這有利於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 【民法典專欄】民法典:綠色理念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民法典開篇即規定了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將環境保護作為基本原則加以規定的民法典,宣示了民法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省政研規劃院從民法典綠色原則出發,搜集各分編中的綠色條款,梳理出民法典的綠色規則體系,並結合我省實際,就民法典對生態環境管理所產生的綠色影響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 腳底沾滿泥土 還人民一片綠色 ——記青海省國土綠化先進集體青海...
    「林草人就是綠色種子的播種者、植綠者、守護者」; 「我們的腳底必須沾滿泥土,踏遍每寸荒蕪的土地,讓每粒種子在我們的腳下生根發芽,還人民一片綠色,給人民一個希望。」近年來,我省林草部門始終把建設國家公園示範省作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以創新舉措推進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新青海精神激勵廣大幹部、各族群眾接力奮進,建設生態家園,裝點大美青海,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做出了樣板、提供了示範。
  • 鹹寧十部門聯合開展雲直播活動
    香城都市報訊(記者陳志茹 通訊員明聰)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我市被選定為湖北省5.22國際生物多樣性主題宣傳雲直播活動四個直播點之一,當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科協等九部門在潛山森林公園廣場開展「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宣傳雲直播活動。
  •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鹹寧打造「納米農業」品牌
    鹹寧網訊(香城都市報記者陳婧  通訊員張敏  喻建勇)「用了這項技術,水質真的得到了改善?機器的運行成本怎麼樣,養殖戶是否負擔得起……」1月7日,在鹹安區湖北金隆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對該公司在農業、科技等部門支持下,引進的「納米」魚生態養殖項目,有關領導、專家發出「靈魂三問」。  據悉,納米農業是將納米技術和材料運用於農業領域,研究納米尺度的物質在農業中的創新與應用的科學。
  • 馬龍扎牢生態根底拓展綠色版圖
    在馬龍區王家莊扯度生態走廊,樹木蔥蘢,花草繁盛,宛如一條蜿蜒的玉帶,與道路沿線山水林田湖等自然景觀,構成一幅徐徐展開的生態畫卷……這是近年來該區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縮影。該區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裡、落實在行動上,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不斷擴大城鄉綠色空間,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扎牢生態根底,將「森林馬龍」建設向縱深推進。
  • 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範例(砥礪奮進的五年·綠色發展 綠色生活)
    這萬頃林海,和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連成一體,築起一道綠色長城,成為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風沙屏障、水源衛士。   在國家的重要生態區位上,塞罕壩人肩扛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創造了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蹟,鑄造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範例,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生動寫照。
  • 【砥礪奮進的五年·綠色發展 綠色生活】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範例
    這萬頃林海,和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連成一體,築起一道綠色長城,成為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風沙屏障、水源衛士。  在國家的重要生態區位上,塞罕壩人肩扛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創造了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蹟,鑄造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範例,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生動寫照。
  • 河湖清親兩岸綠
    ■ 河湖是大地之脈,不僅滿足著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需要,還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綠色是生態文明的主色調,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  ■ 打造「河湖清親兩岸綠」的良好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須扛起時代使命,統籌兼顧、系統施策,做綠色發展堅定的實踐者、有力的行動者。
  • ...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制度建設行動方案》。形成統一的生態環境管理架構,推動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促進一體化示範區經濟社會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為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有效的制度示範和創新引領。   (二)基本原則   堅持系統謀劃、分步突破。
  • 全景展現廈門綠色生態畫卷 用生態畫筆描繪美好明天
    ,帶狀公園成為市民樂享綠色生態的好去處。以綠為美 持續打造「怡人的綠」「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如今生活在廈門,推窗望綠、行路見蔭、移步異景。綠色,已經成為美麗廈門的底色。不過,廈門的綠,並非與生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