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人就是綠色種子的播種者、植綠者、守護者」; 「我們的腳底必須沾滿泥土,踏遍每寸荒蕪的土地,讓每粒種子在我們的腳下生根發芽,還人民一片綠色,給人民一個希望。」
……
在今年4月召開的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三年行動暨全省國土綠化動員表彰大會上,當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南從省委省政府領導手中鄭重地接過印有燙金大字「先進集體」的獎牌時,臺下傳來的陣陣掌聲讓人激動不已,這掌聲既是鼓勵,也是鞭策,讓青海林草人有更大的決心和信心將青海國土綠化進行到底!
讓荒蕪的土地披上綠裝是林草人的初心也是使命。近年來,我省林草部門始終把建設國家公園示範省作為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以創新舉措推進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新青海精神激勵廣大幹部、各族群眾接力奮進,建設生態家園,裝點大美青海,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做出了樣板、提供了示範。同時,圍繞國家公園省建設持續開展國土綠化、實施三北防護林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沙治沙、草原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三年累計完成國土綠化82.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增加近1個百分點,達到7.26%,全省藍綠空間佔比突破70%,創造了營造林規模最大、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城鄉綠化速度最快的新紀錄。真正實現了生態逆襲。
從城鎮到農村,從南北山到湟水國家森林公園,一座座山頭綠波湧動,一片片林海一望無垠。「這裡10年前還是一片片荒山禿嶺,我們以營造林工程建設為突破口,在這裡全部栽了樹,如今這裡是多樹種混交,一片蔥蘢。」省林草局辦公室主任方順寶興奮地說。行走在青山綠水間,展現在眼前的一片片綠茵茵的樹木,構成了一幅幅山清水秀的美麗圖畫。
栽種重要,養護更重要。每一株苗木栽種下去後,都需要人工澆水施肥,並隨著天氣變化進行不定期養護。正是在這樣科學的栽種與精心呵護下,苗木成活率不斷提高,如今西寧市的苗木成活率能夠達到80%以上。 「栽上一棵樹,播種一片綠,為生態建設添一塊磚,為環境保護獻一點力。」
看得見的綠化成果「、言傳身教」的宣傳,現如今,到造林基地義務植樹已成為全省各族群眾的自覺行為。每年的植樹節活動人人參與,爭先植綠,已經形成了一種新常態「。年初栽一棵樹,第二年來看看自己栽的樹,看到片片綠色,很有成就感。」西寧市民武盛發自肺腑地說。
「立足全省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始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三個最大』的省情定位,高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旗幟,緊盯『一優兩高』戰略目標,自覺扛起保護『中華水塔』、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光榮使命,以有力的舉措推動國土綠化鞏固提升行動目標的實現。」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南說。
2019年8月,我省成功舉辦首屆國家公園論壇並形成了《西寧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向論壇發來賀信,為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在建設國家公園示範省的進程中,我省全力推動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去年在全國10個國家公園綜合考評中分列第一、第二。
此外,我省積極探索推行「林長制」 「草長制」和先造後補、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網際網路+」等國土綠化新機制,激發新動能,造新活力。注重數量和質量並舉,堅持質量優先,確保總量不減、質量提升,走科學、生態、集約、高效的林草發展之路。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更高效的手段保護森林、草原、溼地及野生動植物資源。加強林草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以林草信息化促進林草治理現代化,提升綜合服務保障能力。注重對外合作,學習借鑑先進理念和管理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林草事業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春天風吹沙起,夏季暴雨成洪,荒山禿嶺圍城的惡劣自然環境,讓林草局幹部朱洪傑難以忘懷。「從缺林少綠到綠水青山,可以說,南北山的每一株樹木,每一片綠地,都浸透著全省各族幹部群眾和林草局幹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朱洪傑說。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我省破解「種棵樹比養孩子還難」等諸多挑戰,讓林地面積不斷增加,西寧市南北兩山森林覆蓋率從最初的7.2%提升到現在的79%,西寧地區揚沙天數明顯減少,空氣品質得到明顯改善,南北兩山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如今漫步在西寧市的南北兩山,綠化效益日漸顯現,在湛藍天空的映襯下,呈現出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象。生物多樣性也得到有效保護,常常可以看到環頸雉、高原兔、嘎拉雞等身影,喜鵲、啄木鳥、噪鶥穿梭林間,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成為我們的鄰居,優美的山林向城市滲透,構成了大規模的城市風景線和綠色屏障,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葉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