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恐龍科普書專業有趣

2021-01-16 是秀逗呀

據不完全統計小道消息報導,孩子喜歡恐龍,對孩子的智商有很大的幫助。具體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又有什麼科學依據,咱不知道,也不深究了,但是就孩子喜歡恐龍這件事,有孩子的媽媽肯定感同身受,沒有孩子不喜歡恐龍的,連我們鄰居家的小姑娘都對恐龍比對芭比娃娃喜歡。

有一次看《侏羅紀公園》,裡面有些片段還是蠻血腥的,但是孩子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即使害怕,也想看下去,時不時的還問我這是什麼恐龍,那是什麼恐龍。

媽媽群裡還有孩子小學做恐龍課題,而她無從下手,剛好最近入手了一本關於恐龍的科普說,知識講解專業詳細,圖片清晰逼真,重點是非常符合孩子們的閱讀特點,吸引孩子。

這本《神奇的恐龍世界》是萬物編輯部叢書中的其中一本。萬物編輯部是《環球科學》旗下《萬物》雜誌的運營部門。《萬物》雜誌是一本為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的科普雜誌!以普及科學知識為宗旨,通過令人讚嘆的超酷圖片、逼真的三維原理大解構、腦洞大開的思維挑戰,讓孩子們在閱讀中不知不覺迷上科學。《萬物》雜誌匯集全球頂尖的科學作者資源,用簡明易懂的文字介紹各種科學知識,為青少年傳遞智慧的結晶。

這本書從史前世界、恐龍能力大比拼、走近恐龍三個方面,從宏觀到微觀的了解恐龍,觀察恐龍,全方位的認識恐龍,讓孩子對恐龍有個深刻的認知。

史前世界,曾經地球的統治者

讓孩子了解恐龍來自哪裡,他們是來自2.3億年前的爬行動物,恐龍生活的時間比歷史上任何動物的時間都要長。恐龍有四腳恐龍和兩腳恐龍,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習性不同,所以他們進化成了不同的樣子。

恐龍生活在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三個時代,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溫度的不斷下降,恐龍也開始繁衍生息。三疊紀時期的火熱氣侯,開始有一些爬行動物出現,到了侏羅紀和白堊紀,地球環境越來越溫和,恐龍也越來越多。

恐龍能力大比拼,深入了解那些明星恐龍

書中列舉了22種孩子們比較熟悉的也比較知名的恐龍,比如霸王龍,劍龍、三角龍、腕龍、梁龍等。從恐龍身體構造各項能力,生活區域和能力指數還進行剖解,讓孩子對恐龍有對比的進行了解。每一隻恐龍旁邊還配了一條「真相」,給孩子進行科普。伶盜龍在《侏羅紀公園》裡出現過,但實際上電影中和實際發現的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在電影中伶盜龍看上去比較高,還長著鱗質皮膚,實際上它的大小更接近於大型鳥類,比電影中的形象小了很多。

每一隻恐龍旁邊都有一副小小的比例對照圖,以一個成年男性的身高為基準,向我們展示了恐龍的實際大小,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比標出實際尺寸要好得多,讓孩子在腦海中對恐龍的大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想像。

通過看這一副副恐龍能力大比拼,小朋友很直觀的就可以發現食肉和食草恐龍的區別在哪裡?以前除了霸王龍以外我一直分不清什麼是食草的,什麼是食肉的,看了這一章節,直接就明白了。

走近恐龍,解剖恐龍

這一章節就更詳細地對恐龍知識進行了大解剖。這一章節的內容相對前面兩章更加專業和複雜。通過對恐龍化石的解剖與介紹,讓孩子了解恐龍的構造。

原來電影中的伶盜龍被誤會了,他們不是合作性的獵手,有時甚至還會在覓食時相互鬥爭。他們的鐮刀狀爪子除了把獵物撕開,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像鳥一樣捕捉獵物。在這一節裡除了有比例對比,也標記出了實際尺寸,數據科學比較嚴謹。

整本書透露著科學嚴謹的科普性,每一頁的頁眉處還會出現一個科普小知識,令人驚嘆的酷炫圖片,逼真的三維結構,絕密的PK資料,通過這本《神奇的恐龍世界》,讓我們一起穿越到了恐龍時代,探古望今,了解我們不曾看到過到時代,那個神奇的恐龍時代,和孩子一起走進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相關焦點

  • 6本通俗易懂的科普好書推薦,有趣又不乏專業知識,推薦給大家
    好書推薦第197期:科學是人類精華的體現,但是有時候,太專業的科學知識似乎離我們太遠,不適合普通大眾,因為這些東西太過深奧,不循序漸進的訓練,很難體會其中的奧妙,但是科學發展史中,也有一些有趣的通俗讀本,這些書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解釋科學中的種種有趣現象和理論。
  • 韓寒主編畫冊《它們》 比一般科普書「更文藝」
    說其「低調」,是這本書本可以發售得更為熱鬧,因為它是由韓寒主編的一本科普書。  不止讓自己女兒看到  「策劃這本書出版,是因為韓寒的女兒很喜歡趙闖的恐龍畫。」楊楊說,兩年前,他們把趙闖的畫製作成一本內部畫冊送給好朋友韓寒,「韓寒的女兒當時只有一歲,表現出對恐龍特別的興趣,韓寒覺得不應該只有自己女兒看到這麼好的書,其他人也應該看到」。
  • 《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有趣的滅絕動物圖鑑,絕對刷新認知
    最近我們家小朋友突然迷上了動物滅絕的話題,老是問我:「媽媽,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啊?」「媽媽,人類什麼時候會滅絕呀?」呃,這些問題超綱了呀,為母的知識儲備顯然捉襟見肘了。咋辦?惡補吧!——於是,我遇到了這本超級有趣的動物滅絕科普書——《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以下簡稱《哎呀》)。光聽書名就覺得有點意思,聽這口吻,似乎帶著兩分無奈、三分遺憾、五分不甘吧。
  • 有趣、有料的少兒科普書,孩子一看就停不下來!
    今天淘媽就給大家推薦這樣一套書——《寫給孩子的天文啟蒙》本套書是專為6~12歲的少兒設計的,專注於孩子的成長科學啟蒙,包含天文、哲學、邏輯學、生命科學和地理這五個主題,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圖文結合,用兒童聽得懂的方式,用生動又有趣的語言進行介紹,將知識性、趣味性與實用性合為一體,幫助孩子感受科學的好玩之處。
  • 10本適合寒假閱讀的科普書,讓這個寒假有意義
    一改科普類書籍的晦澀艱深, 這10本書, 可是有趣又乾貨滿滿。 《恐龍在中國》主畫冊選擇了在中國出土的有代表性的近百種恐龍,創造了書中這個完全虛構的世界。在這個屬於恐龍的世界裡,來自不同時代的恐龍和其他一些史前動植物共聚一堂。
  • 科學網—什麼書算是科普書
    圖書分類需要專業造詣很深的圖書館員,書店的圖書分類也需要文化素質較高的店員。但我們知道,文化素質較高的人在哪裡都是比較稀缺的。有人問書店的店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賣嗎?」答曰:「到冶金類圖書那裡去找。」我本人問過書店的店員:「《馬橋詞典》有賣嗎?」答曰:「自己到工具書書架看看去!」 什麼書算是科普書?這是很難劃分的。
  • 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科普書,原來長這樣子
    現在小學階段已經將科學課跟其他主課一樣放在了基礎課程的位置,除了學校學習的課本內容,我們還要給孩子準備一些課外的科普書,趁熱打鐵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早前入手的系列科普書,大寶特別喜歡,連我家1歲的小寶翻起來也津津有味,忍不住要推薦給大家。  這套科普書總共是60本,共10個系列,一個系列有6本書,因為大寶對動物特別感興趣,所以首先選了動物科學主題系列的。
  • 世界十大最好看的科普書排行榜,這些最具價值的書籍,你看過嗎?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世界十大最好看的科普書,快來看看吧。5、果殼中的宇宙詳細介紹:《果殼中的宇宙》是由史蒂芬·霍金所著的書籍,這本書以宇宙學作為重點,從多個方面進行講述,還涉及到了廣義相對論、黑洞、時間旅行以及超引力等概念。
  • 【科普】恐龍主題:All about Dinosaurs
    ,恐龍玩具、恐龍書,開生日派對也是恐龍主題。雖然沒有人見過活著的恐龍,但恐龍化石的發現和科學研究讓很多人著迷,也許正是因為沒有見過,讓人有無限充滿創意的的想像。原來恐龍的生存環境並不那麼舒適,每天尋找食物,保護家園,逃避捕食者,還要照顧恐龍寶寶。想像一下你生活在恐龍時代,或者恐龍來到我們的城市,會是一種什麼場景呢 ?人類可以和恐龍共存嗎?3. 今日資源1. 視頻資源14集2. Crafts  手工3. Lapbook 彩色和黑白兩個模板4.
  • 孩子3-4歲看什麼科普書,這篇全告訴你
    最近大家約好的麼,每天都有人來問科普書.....其實這幾年陸續分享過很多科普書。大概兩歲之後,叮噹的好奇心開始爆發,對萬事萬物產生興趣,什麼月亮為什麼離地球那麼遠?恐龍為什麼會滅絕?白云為什麼會變成烏雲......老母親經常被問得瑟瑟發抖。還好有科普書這種神器。從最簡單的認知書,到大部頭DK,只要他感興趣的,我都會盡力從中找到合適地解答。
  • 所有好奇心都值得被滿足:10本你不能錯過的科普書
    選擇科普書需要注意什麼?面對市場上品類繁多的科普書,我們該如何選擇出呢? 在此,小編整理出北京大學出版社10本暢銷的科普書,以供廣大讀者朋友擇書時參考。 01 《生命是什麼?》
  • 為什麼孩子喜歡恐龍?這四種解釋都很有說服力,家長要理解
    向對孩子和恐龍的強父代學習,這對對孩子非常強大。 因此當孩子們玩恐龍時,他們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強有力的保護,這是一種無形的方式,給孩子們強烈的依賴性,讓孩子們有一個非常充足的安全感。
  • 呈現栩栩如生的恐龍世界(專業知識可以很親近)
    原標題:呈現栩栩如生的恐龍世界(專業知識可以很親近)   趙闖在整理自己製作的恐龍模型   當時汪筱林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化石——遠古翔獸,需要找人繪製復原圖,他找到了經常在網上發表恐龍繪畫作品的趙闖。不斷溝通後,趙闖創作出一幅兩人都很滿意的作品,隨著論文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的發表,這幅繪畫作品也刊登在《自然》雜誌的封面上,這是中國人的繪畫作品第一次登上《自然》的封面,而趙闖也正式踏上了古生物復原繪畫的道路。
  • 每個孩子都喜歡的恐龍,在這本書裡可以直接按地圖探秘
    但要是問起,這些恐龍誰跟誰會因為獵物發生爭鬥,哪類獵食恐龍能捕捉這類植食性恐龍為食,誰又跟誰是鄰居,想必孩子們可能就一頭霧水了吧。這也是孩子們可能會犯「關公戰秦瓊」的錯誤,讓暴龍和特暴龍打起來的主要原因。20世紀90年代起,風靡世界的系列電影《侏羅紀公園》是很多人認為的最好的恐龍題材的科幻電影。
  • 趙闖:重述恐龍故事(3)
    後來讀到關於野生動物進化的科普書,裡面有一張霸王龍的插圖,註解說:霸王龍是生活在6500萬年前、身長15米、兇猛的食肉動物。「那一下就把我給吸引住了。」趙闖說他對那個瞬間印象深刻。他從小喜歡畫畫,也愛大型動物,此前還是痴迷於犀牛、河馬、大象,但作為遠古世界統治者的恐龍一出現,就把他的「舊愛」們取代了。他對恐龍的痴迷近乎瘋狂,利用一切機會去畫恐龍、做模型。
  • 所有好奇心都值得被滿足:10本你不能錯過的科普書
    選擇科普書需要注意什麼?面對市場上品類繁多的科普書,我們該如何選擇出呢?在此,小編整理出北京大學出版社10本暢銷的科普書,以供廣大讀者朋友擇書時參考。是一本了解西方博物學文化的入門讀物,對中國博物學的建構有啟發意義。博物學,是對自然事物進行分類、描述、命名的一門學問,也是人與自然打交道的一種日常實踐。掌握一些博物學知識,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故鄉和他鄉,尊重自然,與世界萬物和諧共生。
  • 徐星同學,你被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錄取了
    32年前的暑假,因為當年北京大學在新疆不招物理學專業,高中生徐星被調劑到了「古生物學專業」,沒有金榜題名的喜悅,而是帶著迷茫,開始了與古生物專業的磨合。徐星與古生物學專業是「先結婚後戀愛」,日久生情,不離不棄,最終會白頭到老的故事。今天的徐星,已經是世界上命名恐龍有效屬種最多的古生物學家之一,這個冷門專業背後的他是一位儒雅而細膩的學者,在《我的藝術清單》科普課的現場,他給孩子們爆了一個冷知識:鳥類、禽類都屬於恐龍,「雞、鴨、鵝,鴿子,老鷹、鴕鳥。所有我們看見這個世界上活著的長羽毛的動物都是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