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小道消息報導,孩子喜歡恐龍,對孩子的智商有很大的幫助。具體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又有什麼科學依據,咱不知道,也不深究了,但是就孩子喜歡恐龍這件事,有孩子的媽媽肯定感同身受,沒有孩子不喜歡恐龍的,連我們鄰居家的小姑娘都對恐龍比對芭比娃娃喜歡。
有一次看《侏羅紀公園》,裡面有些片段還是蠻血腥的,但是孩子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即使害怕,也想看下去,時不時的還問我這是什麼恐龍,那是什麼恐龍。
媽媽群裡還有孩子小學做恐龍課題,而她無從下手,剛好最近入手了一本關於恐龍的科普說,知識講解專業詳細,圖片清晰逼真,重點是非常符合孩子們的閱讀特點,吸引孩子。
這本《神奇的恐龍世界》是萬物編輯部叢書中的其中一本。萬物編輯部是《環球科學》旗下《萬物》雜誌的運營部門。《萬物》雜誌是一本為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的科普雜誌!以普及科學知識為宗旨,通過令人讚嘆的超酷圖片、逼真的三維原理大解構、腦洞大開的思維挑戰,讓孩子們在閱讀中不知不覺迷上科學。《萬物》雜誌匯集全球頂尖的科學作者資源,用簡明易懂的文字介紹各種科學知識,為青少年傳遞智慧的結晶。
這本書從史前世界、恐龍能力大比拼、走近恐龍三個方面,從宏觀到微觀的了解恐龍,觀察恐龍,全方位的認識恐龍,讓孩子對恐龍有個深刻的認知。
史前世界,曾經地球的統治者
讓孩子了解恐龍來自哪裡,他們是來自2.3億年前的爬行動物,恐龍生活的時間比歷史上任何動物的時間都要長。恐龍有四腳恐龍和兩腳恐龍,因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習性不同,所以他們進化成了不同的樣子。
恐龍生活在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三個時代,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溫度的不斷下降,恐龍也開始繁衍生息。三疊紀時期的火熱氣侯,開始有一些爬行動物出現,到了侏羅紀和白堊紀,地球環境越來越溫和,恐龍也越來越多。
恐龍能力大比拼,深入了解那些明星恐龍
書中列舉了22種孩子們比較熟悉的也比較知名的恐龍,比如霸王龍,劍龍、三角龍、腕龍、梁龍等。從恐龍身體構造各項能力,生活區域和能力指數還進行剖解,讓孩子對恐龍有對比的進行了解。每一隻恐龍旁邊還配了一條「真相」,給孩子進行科普。伶盜龍在《侏羅紀公園》裡出現過,但實際上電影中和實際發現的還是有一些區別的,在電影中伶盜龍看上去比較高,還長著鱗質皮膚,實際上它的大小更接近於大型鳥類,比電影中的形象小了很多。
每一隻恐龍旁邊都有一副小小的比例對照圖,以一個成年男性的身高為基準,向我們展示了恐龍的實際大小,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比標出實際尺寸要好得多,讓孩子在腦海中對恐龍的大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想像。
通過看這一副副恐龍能力大比拼,小朋友很直觀的就可以發現食肉和食草恐龍的區別在哪裡?以前除了霸王龍以外我一直分不清什麼是食草的,什麼是食肉的,看了這一章節,直接就明白了。
走近恐龍,解剖恐龍
這一章節就更詳細地對恐龍知識進行了大解剖。這一章節的內容相對前面兩章更加專業和複雜。通過對恐龍化石的解剖與介紹,讓孩子了解恐龍的構造。
原來電影中的伶盜龍被誤會了,他們不是合作性的獵手,有時甚至還會在覓食時相互鬥爭。他們的鐮刀狀爪子除了把獵物撕開,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像鳥一樣捕捉獵物。在這一節裡除了有比例對比,也標記出了實際尺寸,數據科學比較嚴謹。
整本書透露著科學嚴謹的科普性,每一頁的頁眉處還會出現一個科普小知識,令人驚嘆的酷炫圖片,逼真的三維結構,絕密的PK資料,通過這本《神奇的恐龍世界》,讓我們一起穿越到了恐龍時代,探古望今,了解我們不曾看到過到時代,那個神奇的恐龍時代,和孩子一起走進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