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有趣的滅絕動物圖鑑,絕對刷新認知

2021-01-21 星星悅讀會

大概五六歲的孩子是最難纏的吧,成天滿腦子小問號,隨時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最近我們家小朋友突然迷上了動物滅絕的話題,老是問我:

「媽媽,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啊?」「媽媽,人類什麼時候會滅絕呀?」

呃,這些問題超綱了呀,為母的知識儲備顯然捉襟見肘了。咋辦?惡補吧!——於是,我遇到了這本超級有趣的動物滅絕科普書——《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以下簡稱《哎呀》)。

光聽書名就覺得有點意思,聽這口吻,似乎帶著兩分無奈、三分遺憾、五分不甘吧。事實上,這本由多位日本動物學家、動物圖鑑作家、插畫家聯袂創作的滅絕動物圖鑑,一面世就收穫了超高的人氣,入選2020年日本第2屆小學生「童書總決選」Best 100,獲評日本電視臺「世界第一想上的課」。

看完這本書,我也忍不住發出感慨四連:哎呀,原來物種滅絕也不儘是悲傷的事兒!哎呀,原來動物滅絕的原因如此五花八門!哎呀,原來關於動物滅絕的科普書可以如此有趣!哎呀,活著的人類可要長點心吧!

01.哎呀,原來物種滅絕也不儘是悲傷的事兒!

一說起「物種滅絕」,第一反應總會覺得這是一件慘絕人寰的悲傷事件,太慘了!但是,慘歸慘,另外還有兩個事實也不容忽視。

第一個事實,《哎呀》告訴我們:迄今為止,地球上誕生的不計其數的生物之中,有99.9%的物種都已經滅絕。凡是地球上誕生的生物,都註定早晚有一天要滅絕,能夠倖存下來,反倒是例外。換句話說,物種滅絕是「大勢所趨」,既然如此,悲傷就沒必要逆流成河了。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實:滅絕也不全是壞事,沒有滅絕就沒有進化,滅絕推動進化。因為地球上的資源始終是有限的,能夠容納的生物也是有限的,就像玩搶凳子遊戲一樣,如果沒有老物種騰出空位,就不會有新物種的一席之地。例如,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就不會有鳥類和哺乳類的爆發性進化;如果沒有森林消失、草原出現導致類人猿大面積滅絕,就不會有倖存的類人猿進化成人類。

滅絕,就是大自然的一種機制,所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是這個理兒。

02.哎呀,原來動物滅絕的原因如此五花八門!

在詳細講述動物滅絕的原因之前,《哎呀》首先總結了生物滅絕的三大原因,其中,佔壓倒性第一名的就是地球本身所引發的滅絕,比如火山爆發、隕石墜落、異常炙熱或極度嚴寒等地球環境的巨大變化,往往會導致「大滅絕」。其次是更能適應環境的競爭對手出現,導致「不適者」淘汰。排名第三的原因則是拜人類所賜。雖然比起前兩種原因而言,人類的殺傷力似乎不夠強大,但是,人類幹預下的滅絕與大自然引發的滅絕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人類造成的物種滅絕並不能帶來新物種的進化,這才叫可怕。

當我們對生物滅絕有了宏觀的認識之後,《哎呀》便詳細介紹了60種滅絕動物和10種倖存動物滅絕(或倖存)的原因。雖然60種動物各有各的「死法」,但是歸結起來,也可以分為四種:麻痺大意、長到極致、笨手笨腳、運氣太差。

所以,如果你再問「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啊」,我倒要先反問一句「是哪種恐龍呀」?因為,不同的恐龍滅絕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呢。比如,霸王龍,就是因為隕石撞地球慘遭滅門(運氣太差了吧);棘龍則是由於離不開江河湖泊的生存環境,在同類增多、獵物減少的情況下坐以待斃(麻痺大意了唄);馬門溪龍則是因為脖子長得太長,無法活動自如,最終沒來得及擴大棲息地就滅絕了(長到極致、過猶不及了啊)。

其他諸如動作太遲鈍滅絕的渡渡鳥、下巴太笨重滅絕的鏟齒象、胃口超級大滅絕的副巨犀、貿貿然上岸滅絕的魚石螈、身陷巖漿地獄滅絕的海蠍等等,滅絕原因如此五花八門,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03.哎呀,原來關於動物滅絕的科普書可以如此有趣!

其實這是我感慨最大的點!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其實,有知識含量的科普書也是比比皆是,有趣味性的科普書卻是萬裡挑一。能把動物滅絕知識寫得這麼生動有趣的,目前為止,我只看到《哎呀》一本(當然得承認,我讀書少,可能見得不多)。

《哎呀》到底有多有趣呢?想必從前面提到的動物滅絕原因的分類就能品味出絲絲趣味吧,如果你再仔細翻閱,就會發現無論是排版還是插畫還是文字,隨處可見各種搞笑、無釐頭的幽默元素,活生生地把嚴肅科普打造成了「開心麻花」(歡樂小品)。

每一種滅絕動物的「肖像畫」都有各自的表情,或是難以置信,或是始料未及,或是悔不當初,或是委屈巴巴……歸根結底,沒有一種動物是心甘情願走向滅絕的。所以,當腦洞大開的作者們拋開科普文慣用的第三人稱的視角,而是將科普知識的主人公直接請上講臺,以第一人稱視角現身說法,「親口」講述滅絕的原因,效果和「笑果」都凸顯出來了。

奇蝦——牙齒軟弱無力,滅絕(聽到最後有驚喜~~)

01:00來自星星悅讀會

當你情不自禁地把《哎呀》這本書的內容朗讀出來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本「有聲書」才對!反正我在給小朋友讀奇蝦的滅絕「臺詞」時,兩個人都笑出了眼淚。簡直不能更好哈!

04.哎呀,活著的人類可要長點心吧!

前面也已經提到,在導致生物滅絕的三大原因當中,人類的惡行似乎遠沒有地球巨變和競爭對手出現的殺傷力大,但是,在地球環境日趨穩定、生物進化日趨緩慢的當下,人類不當行為所引起的物種滅絕情況似乎越來越多。

在《哎呀》中也屢屢提及,由於人類肆意改變環境,導致動物滅絕。比如,美麗絕倫的藍馬羚就是因為人類貪圖它藍色的皮毛而滅絕;沒有天敵的史蒂芬島異鷯也是因為人類帶貓上了島,導致滅絕;微笑天使白鰭豚則是因為人類汙染了江水而銷聲匿跡……

恩格斯早在《自然辯證法》中就曾發出警示,「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所以,活著的人類可要長點心吧,別再肆意妄為了!

哎呀,一遇到有趣好玩的書,我就有點叨叨得停不下來,總覺得還有諸多亮點沒來得及悉數呈現。不過,再有趣的書,如果不親自去閱讀,始終沒辦法感同身受。所以,我也不多囉嗦啦,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己去看《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哦!

相關焦點

  • 《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從物種的滅絕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
    對於個體來說,死亡是一個沉重的主題,對於一個種群來說,滅絕更是異常的嚴肅,在整個地球的歷史中,是最值得研究和引以為戒的。但是這樣沉重的主題,如何能夠讓孩子們理解呢?日本的動物學家、作家,今泉忠明,就以此為主題,主編了一本為孩子們介紹物種滅絕的書,——《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
  • 探尋動物滅絕之謎,讓孩子愛上這本超有趣的滅絕動物圖鑑
    今天,無意中看到了《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這本童書時,瞬間勾起了我一探究竟的興趣。02本書由日本動物學家今泉忠明主編,動物圖鑑作家丸山貴史撰稿。併入選2020年日本第2屆小學生「童書總決選」Best100,日本電視臺「世界第一想上的課」,TBS電視臺「東大王」等超人氣綜藝節目推薦!
  • 恐龍為什麼滅絕?你絕對想不到!
    恐龍為什麼滅絕?你絕對想不到!恐龍這類龐然大物因何走向滅絕?短短5分鐘,便蔓延整個地球將其籠蓋,它似乎在刻意的「掩藏」地球此時發生的火風暴慘狀,植被們被燃燒殆盡、河水也被蒸發的面目全非,被燒焦的動物們屍橫遍野,整個地球宛如地獄一般,令人震驚的是,這次慘痛的撞擊事件,僅僅用了3分鐘,就令地球上75%的物種走向滅絕,也令90%以上的恐龍物種在地球上徹底銷聲匿跡,令人詫異的是,這次撞擊事件中,僅有小型動物們有倖存活,恐龍們也是如此,它們在高山洞穴、峽谷裂縫的
  • 肉食動物比植食動物更易滅絕?新研究顛覆認知,人類確實錯了
    該團隊通過研究發現植食動物滅絕的風險要比肉食動物要高一些,這顛覆了人類對於肉食動物的傳統認知。人類對肉食動物的傳統認知是怎樣的?在該新發現被提出之前,人們普遍認為肉食動物滅絕的風險要大於植食動物,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植食動物的食物來源比較固定,而且食物量比較充足,因此它們往往不需要為食物而發愁。而肉食動物的食物是會移動的動物,這意味著它們的食物來源並不穩定,導致它們需要通過一定的獵捕策略來獲取食物,增加了獲取食物的成本和風險。
  • 肉食動物比植食動物更易滅絕?新研究顛覆認知,人類確實錯了
    在這其中,人類活動因素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人造垃圾對陸地和海洋環境的汙染,商業開發森林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等等,因此我們每年幾乎都能看到有野生動物的生存情況告急。根據報導,來自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特麗莎·阿特伍德領導了一支研究團隊對自然界中超過2萬種動物進行生存狀況調查,並將調查和研究的結果發表在了《科學進展》期刊上。
  •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無畏龍是地球上最大陸地動物-動物...
    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99%物種已滅絕消失,無畏龍是生活在0.77億年前的一種恐龍,是迄今地球體型最大的陸地生物;旅鴿在過度捕殺之前曾是北美洲數量最多的鳥類;雖然當前動物滅絕危機並不明顯,但是多種跡象表明地球正處於另一場動物大滅絕。
  • 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吃的蝦竟然是地球霸主?
    接下來幽幽就帶大家了解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古蜥鯨竟是從樹上跑下來的?一、滅絕的遠古巨獸古蜥鯨世界上最早的鯨魚:古蜥鯨。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大傢伙,祖先竟然會是一種個體很小,身上披毛生活在樹上的哺乳動物。根據最近發現的化石告訴我們,大約在5000萬年前,海洋中出現了最早的鯨魚,也是海洋中唯一的哺乳動物。
  • 恐龍大滅絕後,出現的動物大盤點,顛覆你的認知
    但歷史的長河不會忘記曾經出現的生命,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恐龍滅絕後曾經出現過的的生命,顛覆你的認知。 愛爾蘭麋鹿 愛爾蘭麋鹿也稱大角鹿,大角鹿生存於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歐亞大陸,由愛爾蘭至貝加爾湖東。最近年代的化石約為屬於7700年前。大角鹿的大量化石現正在愛爾蘭都柏林的愛爾蘭自然歷史博物館展覽。
  • 那些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壽命僅29年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99%物種已滅絕消失,無畏龍是生活在0.77億年前的一種恐龍,是迄今地球體型最大的陸地生物;旅鴿在過度捕殺之前曾是北美洲數量最多的鳥類;雖然當前動物滅絕危機並不明顯,但是多種跡象表明地球正處於另一場動物大滅絕。
  •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人類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但由於各種人類和自然災害,有大量動物逐漸滅絕。人類的濫捕亂獵是導致一些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受人類的影響而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那麼,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呢?
  • 【 10大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 】
    9、霍加皮:霍加皮是產於剛果的一種有趣動物,它有著長頸鹿一樣的長脖子,它的後部又長著像斑馬一樣的條紋。1901年才被發現,但因其生性孤僻,在被發現後的五十餘年中關於霍加皮的研究寥寥若無,甚至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直到1959年8月才被確認為現存物種,如今的數量也在急劇下降。
  • 有望「復活」的滅絕動物,最後一個滅絕動物已被成功「復活」
    當然滅絕的動物有很多,今天我們主要要聊的是有望「復活」的一些動物。不過人類的好奇心和科技的進步使得這個地球上很多已經徹底消失的動物有著復活的可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有望被復活的5種動物。1、洞獅 ,滅絕與一萬年前。
  • 全新世滅絕的5種動物,其中一種滅絕於4千年前,多國制定復活計劃
    說起史前生物,人們可以找到各種它們滅絕的理由,說它們的滅絕與人類毫無關係是絕對正確的,因為那個時期人類還未誕生,但是進入全新世時代以後,很多物種的滅絕要想在歸結於大自然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全新世時代是指公元前1.1萬年到至今,也就是說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至今的時期,今天列舉5個全新世時代滅絕的物種
  • 為什麼有些科學家們說滅絕的動物還會出現?
    為什麼有些科學家們已驗證滅絕的動物還會出現,比如,銀背鼷鹿,銀背鼷鹿是世界上最小的有蹄類生物,在1910年時,人類首次發現了它,並記錄了它的形態特徵。但由於棲息地被破壞,銀背鼷鹿很快就瀕臨滅絕,自從1990年之後再也沒有人見過它們。
  • 宣布滅絕80年的動物或回來了!滅絕生物重現有沒有依據?
    宣布滅絕80年的動物或重現一般來說,動物宣布滅絕了是不可能再次出現的,而這次說的是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哺乳類動物。背上布滿條紋,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這就是——「袋狼」,該生物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該生物最初的時候是生活在紐幾內亞熱帶雨林、澳大利亞草原等地,分布十分的廣泛,也就是隨處可見的生物種群。
  • 美國新研究:植食動物滅絕風險高於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
    &nbsp&nbsp&nbsp&nbsp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中,植食動物滅絕風險高於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這一發現挑戰了傳統認知。&nbsp&nbsp&nbsp&nbsp美聯社8月5日報導,猶他州立大學生態學家特麗莎·阿特伍德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2166種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數據,發現25.5%的植食動物屬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定的生存受到威脅動物,而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這一比例分別為17.4%和15.8%。
  • 被人吃滅絕的三種動物,最後一位從發現到滅絕,僅用了二十六年
    動物滅絕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情,從古至今,有無數種動物被自然界所淘汰,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但隨著人類的發展,這種規律被慢慢打破,它們沒有被自然界淘汰,反而滅絕於人手,越來越多的動物因為人類的捕殺、環境的破壞而走向滅亡……生物學家發現地球歷史上總共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現象,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恐龍大滅絕
  • 科學家:人類是大型動物滅絕的罪魁禍首!
    究竟是人類還是氣候變化導致上個冰河世紀末期大量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大型動物的滅絕進行了首次全球分析,結論顯而易見——人類才是罪魁禍首。這項最新研究明確地指出人類是過去10萬年間導致全世界各地大型動物大規模滅絕的主要原因。「我們的研究結果認為人類在全世界的擴張導致了大型動物的大量消失。」
  • 白鱘滅絕,人類必須反思與動物的關係了
    2020年,第一個讓人感到難過的新聞竟然來自一種動物。有學者宣布,被稱作「淡水魚之王」的白鱘滅絕了。這件事一下子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超過5億。然而這其實不是一個新聞,只不過我們這些圈外人剛剛知道。早在2005年的時候,白鱘的數量就已經少到無法延續種群的地步,種群滅絕只是個時間問題。
  • 那些已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短命 壽命僅29年
    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99%物種已滅絕消失,無畏龍是生活在0.77億年前的一種恐龍,是迄今地球體型最大的陸地生物;旅鴿在過度捕殺之前曾是北美洲數量最多的鳥類。雖然當前動物滅絕危機並不明顯,但是多種跡象表明地球正處於另一場動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