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農村冷知識:螳螂卵你吃過嗎?它的用途可不小
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昆蟲,如馬蜂。螞蚱、蜜蜂、蜻蜓等這些都是兒時在農村最為常見的,這些昆蟲有些是益蟲有些是害蟲,不管它們是好或是壞都逃不過小孩子的嘴,像是螞蚱、馬蜂的蛹都是可以烤熟來吃,吃起來是相當的美味的。今天要說的是一種農村常見的昆蟲卵,那就是螳螂卵。
螳螂
螳螂是比較常見的昆蟲,因為它長的外形奇特,孩子們常常會捉來當做玩物,螳螂的壽命是十分短暫的,但是它產下的卵卻是值錢的「寶貝」。螳螂卵在農村又稱為走尿狗、猴兒包、刀螂籽或是螞螂扛列蛋子,在醫學上螳螂卵又被稱為螵蛸(piao,xiao)。
螵蛸在農村經常在桑樹上或是矮灌木的樹枝上見到,顏色一般是褐黃色的,形狀有圓柱形的也有長條形狀的。別看這種東西的外表不是那麼的好看,但是在農村卻有很大的價值,在農村有很多小孩愛尿床,大人們覺得這是小毛病,一般不會帶到醫院去治療,而是在家採取一些土辦法,就是在樹枝上摘幾個螵蛸,回來之後放在瓦片上烘乾,然後研磨成粉末給小孩拌在飯裡水中,孩子吃了尿床的毛病就會好轉,這就是農村經常使用的治療小孩尿床的偏方,因此螵蛸在農村又被稱作走尿狗。
然而有許多時候螵蛸被小孩子當做解饞的零食來吃,把採摘到的螵蛸用柴火烤熟,剝開后里面是金黃色的,吃進嘴裡面是軟軟糯糯的,滿嘴的焦香味。那時候的小孩子沒有什麼可以解饞的零食,可以說螳螂卵就是最好的解饞利器了。
那麼螵蛸是怎麼形成的呢?有什麼作用呢?
雌性螳螂在產卵之前,首先會在樹枝上分泌出一種泡沫狀的黏液,之後再將受精卵產在裡面、許多卵分行排列,乾燥之後就會形成一種卵蛸,就是所謂的螵蛸。在中醫中將產在桑樹上的螵蛸稱之為桑螵蛸,認為這種入藥最好。長螵蛸一般產在蘆葦蕩中,而短螵蛸往往產在槐樹、柳樹等灌木上。
別小看了樣子醜醜的螵蛸,它其實是一味價值很高的中藥材。可以固精縮尿、補腎助陽,主要用於治療遺精滑精,遺尿頻頻,小便白濁,這樣看來農村的偏方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不過大家還是諮詢過醫生才能使用。
螵蛸曾是很多80後朋友小時候的美食,你吃過嗎?歡迎大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