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昆蟲都是我國著名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大家認識一下

2020-11-22 天地瞬間

目前世界上約有100萬種以上的昆蟲,七星瓢蟲、半黃赤蜻、大草蛉、中華大刀螳這四種昆蟲都是我國著名的捕食性天敵昆蟲。1992年6月28日,正值第19屆國際昆蟲學大會在北京召開之際,郵電部發行了《昆蟲》特種郵票,全套4枚。

(4-1)為「七星瓢蟲」。描繪了「七星瓢蟲」的形象。它以捕食棉蚜、豆蚜、槐蚜、桃蚜、草蚜為主,是我國北方小麥、棉花、花生等作物上蚜蟲的主要天敵。

七星瓢蟲

(4-2)為「半黃赤蜻」。描繪了「半黃赤蜻」的形象。捕殺害蟲的能手。

半黃赤蜻

(4-3)為「大草蛉」。描繪了「大草蛉」的形象。用以防治棉鈴蟲、蚜蟲等農業害蟲。

大草蛉

(4-4)為「中華大刀螳」。描繪了「中華大刀螳」的形象。捕殺害蟲的能手。

中華大刀螳

相關焦點

  • 這些昆蟲小英雄你都認得嗎?
    面對這樣的蝗災,也引起我們對昆蟲的重新認識和重視,認識它們能更好地防治和利用。 1992-7 昆蟲 七星瓢蟲、半黃赤蜻、大草蛉、中華大刀螳這四種昆蟲都是我國著名的捕食性天敵昆蟲
  • 捕食性天敵——虎甲
    虎甲科全世界已知約2000多種,我國已知約120餘種。多數分布在亞熱帶或熱帶地區,常出現在陽光下的道路或沙地,在地上爬行速度很快或作短距離低飛。 虎甲身體狹長,體長11-22mm,體常具有金屬光澤。頭大,複眼大而突出,觸角細長,絲狀,上顎發達。鞘翅底色深綠色,前緣具寬橫帶,鞘翅常有各式各樣的條紋或斑點。足細長。
  • 走進北京天敵昆蟲繁育基地
    本報記者 李銳  赤眼蜂,一種不到1毫米的寄生性微小昆蟲,個頭雖小,卻是生物防治技術應用的「寵兒」。三十多年來,由繁育廠升級為繁育基地,由單一赤眼蜂繁育擴展到10種寄生性、捕食性天敵昆蟲繁育,由人工生產發展到機械化生產,北京市有害生物天敵昆蟲繁育與應用走向了專業化、標準化、機械化、商品化的發展之路。
  • 駐馬店市探索利用天敵昆蟲防治天牛危害
    天牛屬於完全變態昆蟲,有卵、幼蟲、蛹、成蟲四種蟲態,這四種蟲態只有成蟲存在於樹體之外,其它三種蟲態都存在於鑽蛀的樹體蛀道內,防治起來比較困難。同時,在河南省森防站的牽線搭橋下,同漯河市天敵繁育研究中心在確山、遂平等地探索開展花絨寄甲、腫腿蜂等天敵昆蟲防治天牛危害的實驗。花絨寄甲是天牛、吉丁蟲等蛀幹害蟲的捕食性天敵,是目前已發現的防治天牛最為有效的天敵昆蟲之一,具有壽命長、寄主廣和釋放期長等三大特點,是天牛類害蟲的剋星。
  • 天敵昆蟲的規模化繁育是生物防治的關鍵
    化學防治,即用噴灑農藥的方式殺死害蟲,仍是目前我國農作物害蟲防治的主要方式;生物防治,即利用大自然的生物鏈系統,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操縱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的方法,主要指的是用各種寄生性蜂或捕食性蜂操縱害蟲。   化防治標生防治本   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的統一在於:都是為了操縱害蟲。
  • 科學網—天敵昆蟲產業:「知本」變現幾多難
    起步中的天敵昆蟲產業 天敵昆蟲分為捕食性和寄生性兩類,在我國的天敵昆蟲以寄生性為主,其中赤眼蜂應用最為廣泛,一年可達1.4億畝次,相關的技術研發也有數十年。 然而,大多數技術目前還處在示範階段,有些甚至停留在實驗室裡。天敵昆蟲產業現狀如何?要實現產業化,究竟還有多久?
  • 昆蟲怎樣應對天敵
    大多數昆蟲喜歡與天敵玩躲貓貓。不信的話,請看下面這些圖片,你能否找出圖片中的昆蟲嗎?        怎麼樣,你有沒有發現它呢?它其實就在蘭花上待著,它就是著名的蘭花螳螂!是不是長得很像蘭花呢?它很擅長偽裝,就算你走到這顆蘭花前,也不免會錯過它。
  • 昆蟲世界的「魔鬼」 中華單羽食蟲虻
    霸道的空中掠食者  這種昆蟲學名叫中華單羽食蟲虻,又稱中華盜虻,是我國最常見的食蟲虻之一,分布廣泛,喜溫熱潮溼地區。日本、朝鮮等國也有分布。在昆蟲分類學上,食蟲虻屬於雙翅目食蟲虻科,和我們熟知的蚊子蒼蠅是同一家族的,分布於世界各地,目前已知的種類約有7100多種,我國有250多種。食蟲虻的幼蟲通常取食植物。
  • 昆蟲分類大全
    蟲害一直是限制作物高產的一大難題,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昆蟲的分類,只有掌握好昆蟲的生活習性及類別,才能對症下藥,為作物健康生長及豐收創造良好保障
  • 天敵昆蟲如何實現量產?
    據了解,昆蟲天敵消滅害蟲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捕食,一種是寄生。去年,在防治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草地貪夜蛾時,北京市植保部門就使用了螟黃赤眼蜂、東亞小花蝽、大紅犀獵蝽和異色瓢蟲等天敵進行防治,而這些天敵昆蟲,在北京本地的昆蟲企業都有生產。
  • 葡萄種植園有益昆蟲,養好可以抵禦害蟲,如何來保護好呢?
    據統計,我國葡萄上的主要害蟲超過40種,如危害葉片的葉蟬、蠟蟬、金龜子、鱗翅目幼蟲、害蟎;危害果實的癭蚊、桃蛀螟、果蠅;危害芽和花器的綠盲蝽;危害枝蔓的透翅蛾、虎天牛等。不過在這其中,只有少數種類會連年造成危害,多數屬於偶發性的,究其原因則是由於園區有天敵生物的存在,抑制了害蟲的爆發。如果能夠將一些有益昆蟲進行保護,並適當讓你繁殖,這對於減少農藥使用,以及減少生產成本都是有幫助的,對於農戶和消費者來說,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 以蟲治蟲 利用天敵昆蟲可防控草地貪夜蛾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針對草地貪夜蛾蔓延危害的緊急情況,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開展田間和室內試驗,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並取得成效。植保所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草地貪夜蛾目前可防可控,主要將以「以蟲治蟲」和「以藥治蟲」為主。
  • 這些田間益蟲你都認識嗎?防蟲害時千萬別錯殺了「友軍」
    雖然農田裡昆蟲的種類很多,但很少見到某一種害蟲數量超多,單獨猖獗成災。原因是昆蟲們也是分陣營的,他們種群之間既相互鬥爭又相互依賴、相互制約,形成了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農作物害蟲的天敵,大家看到時要注意,可別誤傷了「友軍」。
  • 這四種昆蟲很多農村80、90後都玩過,看看你還認識幾個
    在農村的野外有各種各樣的昆蟲,以前農村的小孩子家裡窮,沒零花錢用,也沒玩具玩。很多80、90後的農村小孩為了找樂,都會跑到野外去捕抓各種各樣的昆蟲。小便也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農村生活很有感情。以前還小的時候也經常和村裡的小夥伴去山上抓各種昆蟲。
  • 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昆蟲
    大約在3億年之前,昆蟲作為地球上最早的飛行家而升入空中。而會飛的爬行動物和鳥類在這1億多年以後,才出現於地球之上。自然科學家是通過昆蟲的翅膀來識別古代的許多昆蟲種類的,因為它們柔軟而多汁的身休,在風吹、雨打、日曬等自然環境下,是不太可能作為完整的化石而保存下來的。
  • 夏秋季野外昆蟲上演「模仿秀」 市民增添觀賞樂趣
    夏秋季節,野外觀察昆蟲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看似平靜的樹叢草地,當人走過,四處驚起的蚱蜢、蝴蝶或螳螂,或許會嚇你一跳。而在這些被你驚起的小昆蟲背後,可能還有等候它們多時的捕食性昆蟲。當然,如果不是刻意尋找,那些已經和環境融為一體的昆蟲,你或許怎麼也找不到。這就是自然界的擬態,它們通過模仿不同的形態,躲避風險或伺機捕食。
  • 科學網—昆蟲產業悄然「蝶變」
    昆蟲在現代農業中的角色和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昆蟲發展已經融入人口、資源、生態、環境、經濟發展這一鏈條裡,貼「害蟲」標籤的時代已經過去,一些「害蟲」反而搖身一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劉玉升看來,這就需要對昆蟲資源進行多種類的開發,從過去養蠶養蜂到現在養殖黃粉蟲、白星花金龜、蝗蟲、瓢蟲、蟋蟀等,開發的種類越來越多。不過,面對上百萬種昆蟲資源,科學家們開發的仍然只是鳳毛麟角。
  • 了不起的昆蟲:精彩紛呈的昆蟲日常
    目前已知的昆蟲種類已經超過一百萬種,佔已知生物物種(包括菌類、植物和其他動物)的一半以上。特別是陸地環境中,昆蟲佔物種的絕大多數。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什麼是昆蟲。昆蟲是動物界的一個族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節肢動物的特徵是骨包肉,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就是肉包骨了。昆蟲的軀體大致分為頭部、胸部、腹部三段,有三對足,大部分昆蟲都長有兩對翅膀。
  • 爬行速度最快昆蟲,若按照比例,虎甲蟲不輸獵豹,讓昆蟲難於逃走
    在動物世界中,陸地上跑得最快的動物,獵豹是公認的速度第一,獵豹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20公裡每小時,但實際上很多動物瞬間速度都能很快,只不過受限體型,讓它們看起來跑不遠,例如昆蟲界,爬行速度最快昆蟲之一的——虎甲蟲,若按照比例,虎甲蟲不輸獵豹。
  • 北京「以蟲治蟲」防控害蟲 可年產天敵昆蟲3000億頭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 通訊員 侯崢嶸 謝愛婷)今年5月1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正式施行,記者從北京市植物保護站了解到,北京市利用天敵昆蟲,通過「以蟲治蟲」的方式來防控害蟲,效果良好。據悉,目前北京市擁有14條生物天敵生產線,能生產20餘種生物天敵,年產天敵數量達3000億頭。2019年,草地貪夜蛾成為禍害糧食的首要害蟲。北京植保部門第一時間開展了應用天敵昆蟲防控草地貪夜蛾的相關研究,篩選出能夠大量供應的本地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