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城鄉共飲「一碗水」 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

2020-12-03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杭州6月19日訊(記者 王世琪 通訊員 徐鶴群 梅林蓉 錢李源) 擰開水龍頭,看著乾淨的自來水流出,常山縣芳村鎮芙蓉湖村村民丁連介笑了,這水他等了16年。

  6月18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常山縣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並通過驗收銷號,實現「城鄉共飲『一碗水』」。

  「這碗水」事關民生之本。2003年,我省實施「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2018年啟動新時代「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升級版——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變化正在之江大地發生。丁連介的家就在芙蓉水庫邊,以前守著常山縣主要飲用水源地,卻常年喝不上「放心水」。「輸水管道就埋在村子下面,但周圍沒有自來水廠,水庫的水只去不回。」他說,村民用水靠山頂的一個用來存儲山泉、溪水的蓄水池,一到下雨天,水龍頭流出的水渾濁不堪,枯水期則無水可用。

  為解決芙蓉湖村等7個村子的飲水問題,2019年,常山縣新建芙蓉水廠,鋪設供水管網,水庫邊的村民終於喝上了水庫水。

  據了解,常山縣通過城鎮供水管網延伸、建設單村水廠、安裝小型淨化消毒設備3種方式,解決了全縣29.2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問題,實現城鄉同質飲水全覆蓋。「目前,全縣供水由縣水務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統一管理,解決了『一村一價』『水質不穩』等問題,降低了農村居民用水成本。」常山縣林業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說。

  這項民生工程,也是富民工程。常山縣何家鄉黃岡村是「民宿村」,當地民宿曾飽受「供水難」困擾。「因為經常無水可用,顧客大都吃餐飯就走,不會留宿。」民宿「黃岡一號」負責人琚美衛說,他在5公裡外的山泉水源自建了供水管道,但水質水量都不穩定。去年12月,隨著「黃岡一號」作為當地試點實現供水,生意有了起色,今年5月,顧客的留宿量同比翻倍。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評價說,浙江省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城鄉融合發展的理念,走在全國前列。「這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問題,我們將於今年在全省範圍內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任務。」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高標準垃圾分類示範小區500個 確保全省農村居民喝上達標飲用水
    新時代美麗鄉村全面創建。新增A級以上景區村莊3018個,其中3A級429個。新增中國歷史文化名鎮7個、名村16個。實施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1140萬畝。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建制村覆蓋率76%,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資源化利用率85%,全面實現無害化處理。新建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12000公裡,新增珍貴樹木2400萬株。新增522萬農村人口喝上了達標飲用水。
  • 年內無錫將完成48家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1日下午,全省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現場推進會在無錫舉行。從會議獲悉,「十三五」以來,無錫共完成深化排水達標區建設5156塊,完成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46條,48家城鎮汙水處理廠提標也將於年內完成。目前,無錫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和精準攻堅「333」行動已全面啟動。
  • 天台白鶴:全面推行城鄉供水一體化 讓百姓喝上「放心水」
    為加快實現城鄉聯網供水,解決飲水困難,增強廣大村民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近期,天台縣白鶴鎮持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確保群眾喝上放心水。據悉,左溪村及左一村位於白鶴鎮西北部,地形偏遠,村民飲用水主要來源於山中泉水、地下井水或附近水庫,飲用水質得不到根本保證,同時,不規範的取水行為也存在汙染水庫的問題。
  • PM2.5年均值指標江蘇最優,水環境質量全省第一,南京怎麼做到的?
    截至10月底,南京全市22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逐月達標率100%,重點水功能區達標率100%,所有指標均提前達標,水環境質量穩居全省首位。在今年1-9月全省縣域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中,南京市浦口區、六合區、高淳區、江寧區水環境質量分列全省1-4名。
  • 城鄉供水一體化讓農民吃上放心水
    飲用水直接關係到群眾的生活質量和飲水安全,然而位於黃泛衝積平原的嘉祥縣歷來就有水質硬、含氟高等問題。「以前水質差到啥程度?一村的人普遍黃牙根,主要是長期喝不達標的水造成的。」曹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殿斌介紹。
  • 仙居:白塔鎮自備水 待規範
    飲用水是群眾的「生命線」,為了加快實現農村群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轉變,2018年,台州市正式啟動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專項行動,保障百姓飲水安全。我們欄目聯合台州市水利局,共同推出「百鄉千村問水安」新聞行動,重點關注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工作,曝光問題,推動落實。今天我們來關注仙居縣白塔鎮的情況。
  • 合肥河湖水質持續向好,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改善
    我市全面啟動「三達標一美麗」水利建設,聚焦圩口達標、灌區達標、水庫達標和美麗河流示範建設,計劃分6年投資118億元,2020年項目已全面啟動,目前2個圩口、20個灌區、125座水庫、3條河流正在實施,已完成投資13.3億元。環巢湖國開行1~4期14個水利項目加快推進,累計完成投資18.63億元。龍河口水庫引水工程、巢湖市長江供水工程等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截至目前,新光村共開創店鋪50餘家,引入大學生創客87名,非遺傳承人8名,促進回鄉青年82人在家創業,帶動就業人員500餘人次。去年共舉辦了「中國大學生鄉村振興直播賽」「中國好聲音」「茜溪漢服國潮節」等大小活動百餘場,吸引遊客紛至沓來。新光村還推出了「夜遊新光」「茜溪消暑季」等夜間遊玩活動,茜溪夜遊精品線入選全省十二條夜遊精品線之一。
  • 靈山縣:提升農村飲用水水質 助力決勝脫貧攻堅戰
    」到「有安全水飲」的轉變,今年以來,靈山縣著力在農村飲水集中供水水質提升、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建設、強化為民服務暢通社會監督等工作上持續發力,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飲水安全戰役提供有力的保障。部門聯動,推動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常態化「以前有時候下大雨,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就會變得渾濁,現在整治後,水變得又乾淨又清澈。」石塘鎮鎮安村委貧困戶黃正明邊開水龍頭洗菜邊說道,這是靈山縣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
  • 「水十條」將出 強調水質、水量和水生態一體化管理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峰會上透露,目前「水十條」已基本編制完成,《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在加快推進,專家預計大氣、水和土壤這三大環保行動計劃涉及環保投資需求將超過6萬億元。在三大環保行動計劃中,《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任務艱巨。
  • 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新聞發布會
    按照《江蘇省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全省去年共發布7次黃色預警、3次橙色預警。二是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納入國家《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地表水環境質量考核的104個斷面中,年均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的斷面比例為77.9%,無劣Ⅴ類斷面,水質優Ⅲ類和劣Ⅴ類比例均達標。與2018年相比,優Ⅲ類斷面比例上升8.7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降低1.0個百分點。
  • 三月份地表水質達標指數全省第一
    河北日報訊(記者黃清標)河北省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2020年3月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情況通報,邢臺市國省考斷面、重點縣(市、區)考核斷面、重點涉水企業排放達標率均為100%,達標指數在省內各市中排名第一,按照省相關規定被獎勵300萬元。
  • 我市順利完成2020年飲用水監測項目 城市自來水完全達到生活飲用水...
    記者昨(3)日從市疾控中心獲悉,我市已順利完成2020年飲用水監測項目,城市自來水完全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為保障城鄉居民飲水衛生安全,全面推進健康四川行動,按照省、市衛健委下達的飲用水監測方案要求,從今年1月開始,德陽市、縣兩級疾控機構認真組織開展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同時調查城鄉飲用水基本情況、水樣實驗室檢測能力。
  • 無錫汙水處理將再提標 提標後三廠COD削減量再增3500噸
    17家汙水處理廠明年年內完成提標河湖相連。入湖河道水質好了,太湖水就乾淨。主城區三大汙水處理廠蘆村、城北、太湖新城汙水處理廠要處理全市一半以上的生活汙水,處理後的水直排入河,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河道水質。太湖新城汙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建成於2005年。
  • 汙水排放提標 城更美水更清(圖)-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城更美,水更清」是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其背後,少不了汙水處理廠環保技術人員的付出。  經過8個月的提標改造,11月19日,寧都縣汙水處理廠的出水渠,清澈的尾水奔湧而出。此刻,特意趕赴此地的洪城水業副總經理、洪城環保董事長曹名帥,緊盯著儀表上顯示的水質數據,心中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寧都縣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順利完成,尾水完全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
  • 河源:做好「六水文章」 築牢灣區生態屏障
    圍繞「水系、水運、水能、水資源、水產業、水環境」六大方面,把「六水文章」作為河源培育生態環境競爭力的主戰場、主攻方向,既集中精力,充分運用行政和市場的力量堅決做好水環境保護工作,又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系統考慮、科學謀划水資源、水繫結構、水運能力、水能、水產業、萬綠水城建設等問題,讓河源的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到城鄉發展建設中,進一步激活發展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