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網膜母細胞瘤細胞自噬及凋亡研究獲新突破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20日對外透露,該院眼科專家在「視網膜母細胞瘤細胞自噬及凋亡」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怎麼引起的 4歲女童求安樂死
據了解,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性質最嚴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種惡性腫瘤,俗稱「眼癌」。多發生於3歲以下,常發生於單眼,亦可雙眼發病,確切的發病原因不明,具有家族遺傳傾向,眼球摘除是早期治療視網膜母細胞瘤最主要的方式。 陝西旬邑農村趙利鵬夫婦在女兒2歲時發現其眼睛紅腫,之後左眼長出一直徑約10釐米腫瘤,疼痛難忍,最終被確診是眼癌。
-
Oncogene:靶向TGF-β受體家族成員可有效遏制視網膜母細胞瘤侵襲
2018年11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兒童中最常見的眼部癌症,原發腫瘤可以通過局部或系統性化療進行有效治療,但是一旦發生轉移癌細胞就會抵抗治療,因此這種癌症是導致兒童癌症死亡的首要類型。
-
視網膜母細胞瘤治療史:從不治之症到九成治癒率
這種腫瘤就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它是最常見的兒童眼部惡性腫瘤。中國每年大約有1100位孩子被新診斷為這一疾病。其實,人類很早就對這一腫瘤有所認識。在19世紀以前,視網膜母細胞瘤一直都可以說是不治之症。但如今,它卻是治癒率最高的兒童癌症。從不治之症到治癒率最高,200多年間人類為了打敗視網膜母細胞瘤到底做出了怎樣的努力?
-
兒子患視網膜母細胞瘤 母親願用命保住兒子的眼睛
8個月的寶寶患了視網膜母細胞瘤 來杭打拼的安徽人陳笛音夫妻今年4月6日生了個可愛的兒子李洋,陳媽媽非常高興,經常上錢報網「親親寶貝」論壇曬自己寶寶的靚照。「哇,可愛的寶寶,好漂亮的眼睛!」看到網友們對孩子由衷的讚美,陳媽媽覺得非常開心滿足。 幸福在11月27日這天戛然而止。
-
刻在血緣中的詛咒:遺傳慘劇與抑癌基因的發現
克努森醫生(BMJ)當然,單靠著這一個缺陷基因是不會發展出腫瘤的,腫瘤的發生,還要等到第二次的基因突變——這種基因突變的門檻並不高,細胞每天都在分裂到了1980年,科學家們已經把決定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基因定位到了第13號染色體的q14片段上了。不過,想要真正揪出罪魁禍首還是一個難題。人類基因的平均長度是2萬個鹼基對,而在q14這截小小的片段中,共有五百萬對鹼基對。另外,有研究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有一個特殊之處:它其實是一個「好」基因,是突變讓它喪失了抑癌的功能,從而導致了腫瘤的發生。
-
初心學【眼部超聲筆記】|視網膜母細胞瘤|玻璃體|眼球壁|視網膜|眼球
七、視網膜母細胞瘤【超聲表現】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聲像圖表現為在玻璃體內可見呈不規則、類圓形、半圓形或月牙形等形態的實質性腫塊。腫塊大小視病和而定,晚期整個玻璃體可被腫塊填滿。腫塊的內部回聲表現為強弱不等的中等偏強回聲,其間可見散在鈣化點、鈣化斑回聲,部份可伴聲影,腫瘤內出現鈣化斑回聲是超聲診斷視網膜母細胞瘤的主要聲學特徵之1、視網膜母細胞瘤常伴視網膜剝離。2、CDFI可顯示視網膜母細胞瘤由視網膜中央動脈供血,可見視網膜中央動脈直接進入腫瘤呈分支狀分布,彩色信號為朝向探頭流動的紅色血流。
-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九)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發現
他選擇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作為研究對象,那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在家族中一代代發作的眼癌。視網膜母細胞瘤有兩種不同的變體。一種是遺傳的「家族」形式,另一種是分散的形式。在第一種裡,發病的兒童擁有家族史,其父母、兄弟姐妹、堂親表親和後代中都有發病的。且他們一般是雙眼都會發病。但是,沒有家族史的兒童也會發病,而他們一直是單眼發病。
-
3歲女童患眼母細胞瘤離世 眼母細胞瘤能治癒嗎?
原標題:3歲女童患眼母細胞瘤離世 眼母細胞瘤能治癒嗎? 近日,一篇名為「王鳳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文中稱河南省太康縣一2歲半女童被診斷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其母在獲得15萬捐款後卻未救治眼球已脫出眼眶的女兒,反而去北京高端民營醫院為兒子治療兔唇。5月4日,不到3歲的女童離開人世。
-
我國試管嬰兒孕前基因診斷首次攔截家族癌症
我國試管嬰兒孕前基因診斷首次攔截家族癌症 2015-09-29 中國科學報 成舸 董雷 【字體:大 中 小】 據悉,這是我國首次將試管嬰兒的孕前基因診斷範圍擴大至惡性腫瘤領域並取得成功,不僅意味著PGD技術的應用範圍被拓寬,打開了癌症相關基因篩檢的大門,也標誌著我國在遺傳性腫瘤基因檢測及孕前診斷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這一被「阻斷」的致癌基因是位於人類染色體13q14位置的RB1。它本是一個抑癌基因,但時常因發生突變而「失活」,失活後極可能導致視網膜母細胞瘤。
-
膠質母細胞瘤的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另外,具有一定的預後價值,多項研究顯示與化療±放療的效果有關。攜帶1p/19q共缺失患者生存期更長,即使在腫瘤復發後。某些研究指出,1p/19q共缺失是少突膠質細胞瘤(oligodendroglioma,OD)的早期分子改變,存在於1/3的攜帶OD成分的GBM,而不存在於無OD成分的GBM。
-
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的區別
細胞程序性死亡 概念:細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常常被稱為細胞凋亡,是生物體發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個由基因決定的細胞主主動的有序的死亡方式。
-
Nature:比凋亡更快!邵峰院士團隊發現細胞焦亡新機制
細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種最近發現的細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相比於細胞凋亡(apoptosis),細胞焦亡發生的更快,並會伴隨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Caspase- 3 則可被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或化療藥物所激活,引起細胞凋亡;如果此時細胞中也存在 GSDME 蛋白,則會使細胞從凋亡迅速轉入焦亡的進程,或者直接走向細胞焦亡。在人體的許多正常細胞中,都會有 GSDME 蛋白表達。
-
DCC基因誘導癌細胞凋亡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12月12日發表公報說,法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一個名為DCC的基因可通過誘導癌細胞凋亡來抑制結腸和直腸癌發展,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癌症的效果。
-
出生前已排除家族傳遞致癌基因突變 首例「無癌寶寶」在長沙誕生
人民網長沙9月24日電 (記者 林洛頫 通訊員 董雷)今天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盧光琇教授發布消息,稱國內首例在胚胎階段就接受基因篩檢,排除家族中傳遞的癌症致病基因突變的嬰兒在長沙誕生,並稱其為「無癌寶寶」。
-
細胞的衰老、凋亡以及癌變
(1)概念:在基因控制下,細胞編程性死亡(相當於自殺)。 (2)細胞凋亡的意義的具體表現 清除「多餘」細胞。比如,人的肢體發育過程中,早期的手和足好像是掌型,只有多餘的細胞凋亡了,才能發育成正常的手指和腳趾。 清除無用細胞。蝌蚪演變成青蛙過程中尾巴的消失,就是尾部細胞凋亡退化的結果。 清除發育不正常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