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最美的縣,乾坤灣中國龍圖騰的原形,紅軍東徵抗日從這裡開始

2021-01-21 小蘋果旅遊達人

山西省許多人一想到它就會覺得是一個煤礦資源特別豐富的省份,往往忽略了這裡美麗的自然風光。別忘了,這裡有我們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最美的景色。它就在山西永和縣位於呂梁山脈南麓,黃河中脈晉陝大峽谷東岸,黃河在這裡流經69公裡,自北向南鬼斧神工般畫出七個「s」大灣。

通過攝影師航拍的圖片從空中俯瞰乾坤灣,我們可以看到曲曲折折的黃河,就像是一條蜿蜒盤旋的黃色巨龍。據傳伏羲部落的發源地就在乾坤灣旁,他們的部落圖騰,有可能是根據乾坤灣形狀,描繪而成。

這也是中華民族最早龍形的直觀體現,慢慢的龍圖騰成為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這裡每年吸引大量的攝影師前來拍攝黃河的美景的美景。永和縣除了自然美景,還是毛主席舉行會議決定將「渡河東徵、抗日反蔣」,改變為「回師西渡,逼蔣抗日的策略的會址紀念館。

它位於永和縣閣底鄉東徵村,館內珍藏大量紅軍東徵時期的歷史文物,被授予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永和縣同時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叫做望海寺,它位於永和縣打石腰鄉小包山上。寺廟中有一座樓叫魁星樓,方形兩層。

下為石拱上為磚木小閣,非常的具有歷史研究價值。還有一個無名殿,屋頂上已經長滿了古柏,可見其歷史之久。牆壁上有精美壁畫描繪著八百羅漢,惟妙惟肖,不得不讓人感慨,古代的工匠手藝是那麼的精湛。

相關焦點

  • 蛇曲龍行,折轉迴旋 黃河在這裡一口氣拐了七個彎丨山西晚報...
    原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山西攝影家協會主席王悅的一幅乾坤灣航拍照片,以「黃河龍」命名,刊登在2013年5月的《求是》雜誌封底,並被編入由人民畫報、中國外文出版局出版發行的《美麗中國、美麗俄羅斯》國禮畫冊開篇第一幅圖片;央視《朝聞天下》《大國崛起》《國家相冊》《將改革進行到底》《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厲害了,我的國》等系列專題片都把乾坤灣作為黃河代表性景觀展現給全國人民。
  • 山西黃河中華龍旅遊推介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山西黃河中華龍旅遊推介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發布時間:2019-12-09 21:42:46      來源:貴州網   12月6日,「山西黃河中華龍旅遊推介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 延川勝景 遊九曲黃河乾坤灣
    乾坤灣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東南部的乾坤灣鎮,與山西省永和縣隔河相望。   黃河九曲,曲曲都是天地奇觀。黃河在延川境內形成的五個S形大轉彎,這五大彎由北向南依次為: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乾坤灣和清水灣,乾坤灣是其中彎度最大的。
  • 在民族危亡關頭凝心聚力——我黨在山西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故事
    這些輝煌的勝利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對閻錫山的統戰工作。  太原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楊雲龍介紹說,從紅軍自身發展、山西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當時閻錫山「守土抗戰」的主張考慮,紅軍東徵後,毛澤東不斷致信閻錫山及其部下,要求「密切合作,共挽危局」。  「隨著日軍染指綏遠,步步緊逼山西,閻錫山召開會議徵求意見,結果31票對7票形成決議,贊成聯合紅軍抗日。」
  • 陝西和山西各有一個城市,縣名相反,字相同讀音不同,很多人讀錯
    太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地,各種資源也是十分豐富。山西境內也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像五臺山、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壺口瀑布等都是來到山西不可錯過的地方。不過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這兩個省份各自的一個城市,它們名字漢字一樣,可是讀音卻不一樣。這就是山西省的長子縣和陝西省的子長市。
  • 公示|「天下黃河第一灣——乾坤灣」全國攝影大賽揭曉
    風起雲湧乾坤灣 王雪峰(山東濟寧)蒼龍臥嶺震乾坤 尚建周(山西運城)乾坤灣晨曦 尚建周(山西運城)黃河岸畔 尚建周(山西運城)龍行天下 尚建周(山西運城)龍行黃河乾坤灣 尚建周(山西運城)乾坤生輝 趙學榮(山西鄉寧)俯瞰乾坤灣 黃克義(甘肅華池)乾坤晨曦 黃克義(甘肅華池)
  • 追尋山西呂梁山抗日模範村「石像村」
    這裡,山腰上窯洞呈梯狀密布,抗戰村子舊貌仍現,70年前,這裡曾是一片培養革命志士的沃土。 這不是個普通的小村落。抗戰初期,石像村僅有百戶人家,就有108位村民主動參加抗戰,23位血灑疆場,為國捐軀,用生命和熱血在這塊紅色大地上,譜就了一曲又一曲民族壯歌,鑄就了紅色孝義的一個又一個忠魂。
  • 二萬五千裡長徵勝利後,中共險些又開始「第二次長徵」!
    徐向前後來在《徐向前元帥回憶錄》一書中,詳細記錄了「第二次長徵」的計劃:「……第三,(紅軍造船準備東渡入晉)如此時我與蔣閻之妥協成功,則依協定行動。如此時妥協不成,則實行東徵。入晉後如能依照妥協條件參加抗日,則實行抗日。
  • 龍圖騰在中國文化的演變,最開始竟然是條蛇
    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龍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關於龍的起源上世紀40年代聞一多給出了解釋,在他看來原始人崇尚圖騰,龍顯示中確實沒有這種動物,而是一種組合體。龍傳說漢族人祖先崇拜的圖騰是蛇,漢族人祖先在發展的過程中先後打敗了不同的部落,這些部落分別是鷹、牛、魚、狼等。漢族的原始部落把其他部落打敗,將這些部落圖騰的一部分加到了蛇的圖騰上,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龍。龍那麼聞一多的說法是否正確呢?目前學界並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是通過實物或許能夠加深人們對於中國龍的了解。
  • 乾坤灣與馬蹄灣之比較
    流經到延川境內形成了S形大彎,這種S形的大彎在延川縣境內共有五個,分別是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乾坤灣、清水灣,自北向南排列,其中最為壯觀的就是乾坤灣。乾坤灣景區要想看到乾坤灣的全貌和雄姿,就要登上乾坤亭向下俯瞰,乾坤灣像一幅天然的太極圖,鋪灑在廣袤的大地上。
  • 自古中國標誌性的圖騰「龍」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標誌性的圖騰,也是上古神話中的主角,更是自古以來帝王最喜歡的圖騰,因為它象徵著權力以及地位,它就是龍。自古龍就是帝王的象徵,皇帝被稱之為「真龍天子」,而且龍在中華文化裡面也是主要的圖騰、主要的象徵。
  • 河南發現3700年前的「中國龍」,證明了中國的龍圖騰!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的圖騰——龍,就已經深深的烙刻在了每名華夏兒女的心中,那麼,龍圖騰究竟起源於何時呢?又有什麼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呢?下面的這件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成的「超級國寶」或許能給我們解開這些千年未解之謎。
  • 作為中國圖騰的龍是否存在?鮮為人知的1944年黑龍江墮龍事件
    ,而其他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精神圖騰,比如滿族人信奉烏鴉,而回族人因為信奉古蘭經所以不吃豬肉,蒙古人以狼為圖騰,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可以找到例子的,那麼龍到底是傳說中的生物還是真的確有其事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中國到底有沒有龍存在。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著名學者聞一多在 20 世紀 40 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型,據其考證,龍圖騰的最初原型是蛇圖騰,在消滅了牛圖騰、鹿圖騰的氏族之後,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頭上,後來又加上了豬的頭或馬的頭,再加上了虎或鱷魚的腿、鷹的爪子、魚的鱗、花的尾巴,經過長期的發展,眾多圖騰的集合就形成了中華龍圖騰的形象。聞一多之後,不少學者也都認為龍的原型是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