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獲3.6億美元融資,線上健身巨頭Keep能否擺脫流量焦慮?

2021-01-12 新浪科技

來源:AI財經社

文/蔣澆

編輯/孫明

對於Keep而言,拿到新輪融資之後,如何持續增長和盈利,是接下來最重要的命題。

1月11日,Keep宣布完成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本輪融資後估值20億美元,這距離2020年5月E輪融資時的10億美元估值翻了一倍。對於最快今年IPO傳聞,Keep相關負責人否認稱,暫時未有IPO計劃。

作為健身賽道的獨角獸,Keep收穫3億多用戶和1000萬會員的同時,也飽受盈利變現之困。縱觀近幾年Keep的商業化探索,從內容社區,到實物電商,再到開設線下健身空間,以及推出健身直播課和智能硬體,幾乎每年Keep都會探索有效的流量轉化途徑,但效果卻並不理想。

2020年疫情影響下,家庭健身熱潮興起,Keep用戶與營收大幅度增長。受益於此,Keep於去年3月已實現整體盈利。但隨著疫情好轉,線下健身房回流,Keep能否持續增長和盈利?

頻繁探索新業務背後:Keep的流量焦慮

迄今為止,Keep已共計完成了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6億,是網際網路健身領域估值最高的公司。

Keep所屬的北京卡路裡科技有限公司由王寧於2004年創立。彼時,正是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的黃金時代,流量野蠻生長、資本也不差錢。作為後來者,Keep瞄準健身小白用戶,憑藉免費和課程、自帶社交屬性的產品,迅速脫穎而出。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2月上線後,Keep僅8天用戶就突破了百萬。2018年Keep用戶規模過億,2019年6月突破2億。對於很多人來說,Keep成為了其最常用的健身打卡社區。

隨著Keep體量的逐漸增大,單一的盈利方式無法支撐其進一步擴張,尋求多種流量變現渠道,探尋明朗的商業化模式,成為最為迫切的問題。

2016年4月,Keep開始上線商城,向運動平臺轉型。經營一段時間後,Keep電商業務表現一般,不能完全撐起商業化。2018年,Keep開始增加服務場景進行商業化探索,嘗試打造線下空間Keepland。隨後,Keep還推出了智能硬體、運動手環,以及KeepLite 輕食,不斷拓展自身的業務邊界。

頻繁的商業化探索,Keep的模式越來越重,多元化經營的弊端也顯現出來。2019 年 10 月,Keep 裁掉了員工總數 800 人的 10%-15%。對此,Keep 解釋稱,優化人才結構提升組織效率,是公司長期發展的管理必要項。

屋漏偏逢連夜雨。疫情衝擊下,上海三家Keepland線下運動空間因門店運營效率低、成本高昂,於2020年3月被迫關閉。此外,小綠格蕾沙拉、沙綠輕食、甜心沙拉等輕食業務也早已銷聲匿跡。

除了線下業務折戟外,Keep的線上拓展也面臨困難。Keep離職員工在《Keep的困頓與終局》文章中指出,雖然在流量方面可以通過渠道投放持續的採購,但是採購回來的流量留存不住,花出去的錢ROI是不划算的。用戶使用時長呈現下降趨勢,已經跌至2016年水平,說明產品本身和服務,漸漸變得留不住用戶。

裁員、關店,用戶流失,Keep一度面臨經營危機。

後疫情時代,能否持續盈利?

不過,黑天鵝扭轉了局勢。居家健身熱潮下,Keep迎來了數據暴漲。根據QuestMobile調查報告顯示,疫情高峰期間,Keep日活用戶規模上漲60%至613萬。受益於此,Keep於2020年3月已實現整體盈利。

「現在我們商業化的方向很清晰,一個是運動消費品,一個是線上的服務,但我們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在運動解決方案上面去產生一些增值服務」。2020年6月,Keep合伙人、副總裁劉冬談及商業化時如此表示。

對於Keep商業化模式,劉冬將其描述為,由A、B、C三大象限構成的商業格局——A是指App的2億用戶規模,C是指運動消費品的10億 GMV年銷售規模,而B則是在A和C基礎上為用戶提供運動解決方案的增值業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會員以及內容付費。

目前,Keep的營收則來自四部分,包括運動產品收入、廣告收入、APP會員、Keepland運動空間。據劉東透露,消費品為Keep貢獻的收入已超一半,一年接近年10億的規模。其中,智能硬體佔35%,訓練裝備佔40%,食品佔25%;收入貢獻第二的是會員;隨後是廣告;營收佔比最少的Keepland。不過,雖然消費品營收佔比過半,但是實際利潤率並不算高,利潤率最高的是廣告業務。

整體盈利後,Keep的更深層次問題是,如何實現持續增長?若流量不再增長後,Keep商業化模式能否持續?

健身行業分析師Max認為,內容聚合已經不再是門檻,更何況B站、YouTube等很多免費視頻分走了一部門流量。想要留存用戶,keep必須在內容上發力,抓住潛在的初級健身用戶,而這部分用戶粘性較低。

B站數據顯示,Fit健身App的粉絲為10.1萬,Keep移動健身App粉絲為1.3萬。而知名健身博主周六野Zoey擁有608.9萬粉絲。此外,Pamela Reif、CholeTing等海外博主的一則搬運視頻的播放量就達十餘萬。而且,這些視頻內容永久免費。

除了線上服務面臨激烈競爭外,佔比過半營收的消費品,也同樣面臨問題。無論是健身器械,還是服裝產品,Keep不僅要面臨對應領域的專業化競爭對手,還要承擔多元化經營的風險。

軟體起步的Keep,在利用硬體產品切入線下產品時,消費者的接受度相對於較低。Keep的大型智能硬體定價區間為一兩千人民幣,經常會進行促銷發打折扣券,但銷量遠到不了能夠反向給用戶輸送流媒體內容、影響某個大樣本群體的程度。而Keep的服裝和健身配件較為親民,但對於用戶而言,吸引度不及阿迪耐克等折扣款。

對於再獲融資的Keep而言,想要持續盈利面臨的挑戰還不小。

相關焦點

  • 再獲3.6億美元融資,估值半年翻倍,網際網路健身巨頭Keep能否擺脫流量...
    1月11日,Keep宣布完成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本輪融資後估值20億美元,這距離2020年5月E輪融資時的10億美元估值翻了一倍。對於最快今年IPO傳聞,Keep相關負責人否認稱,暫時未有IPO計劃。作為健身賽道的獨角獸,Keep收穫3億多用戶和1000萬會員的同時,也飽受盈利變現之困。
  • F輪融資3.6億美元,Keep能撐起20億美元的估值嗎?
    去年12月底,keep完成了F輪3.6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蔻圖資本跟投,成為近年國內運動科技領域融資的最大金額,keep估值成功站上20億美元大關,這距離上一輪融資時的10億美金估值翻了一倍。萬千健身軟體,Keep憑什麼殺出重圍?融資完成之後,關於Keep考要IPO的傳言也喧囂塵上,但Keep真的對得起資本的估值嗎?
  • Keep 獲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重新拆解這隻獨角獸的三次升級
    Keep 獲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重新拆解這隻獨角獸的三次升級 1月11日,國內運動科技公司Keep宣布已於去年年底完成3.6億美元
  • 軟銀願景基金領投,Keep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
    記者 | 吳夢玥居家健身市場火爆,軟體平臺再獲投資方青睞。2021年1月11日,運動科技公司Keep披露已經完成3.6億美元的F輪融資。此輪投資是Keep截止目前投資方數量最多、交易金額最高的一輪。據悉,融資完成後Keep的估值將達到20億美金。與E輪相比,過了僅僅不到八個月,Keep的估值已經翻了一倍。迄今為止,Keep已累計進行了8輪融資,獲得超過了6億美元的支持。天眼查公布的信息顯示,公司目前最大股東為王寧,持股比例85.44%,為最終受益人。
  • Keep最新消息 Keep已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
    運動科技公司Keep昨日宣布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VisionFund)領投,高瓴資本(HillhouseCapital)、高都資本(CoatueManagement)跟投。
  • Keep熬過冬天,但網際網路健身的生意依然不好做
    文/鍾微編輯/葉麗麗昨日,Keep宣布完成了3.6億美元的F輪融資。 線上健身發展多年,已經走到了應該拿出盈利實力的節點。 在美國,被稱為「健身圈網飛」的Peloton,掙扎多年後,終於在2020年Q4首次實現了盈利,淨收入約9000萬美元,毛利率47.6%。 該公司也在告股東書中表示,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營收增幅達到172%,各項業務收入綜合超過6億美元。
  • Keep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軟銀願景基金領投
    1月11日,國內運動科技公司 Keep 宣布完成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高都資本 跟投, GGV 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時代資本以及 BAI 資本等老股東繼續追加投資。本輪融資後, Keep 在運動健身行業地位將進一步鞏固。
  • Keep獲巨額融資,健身進入內容為王時代
    僅僅在去年Q3,Peloton 的收入就達到了5.2億美元,季度增長三分之二,付費會員增長比例跟盈利基本持平,達到17萬人之多。他們的主打產品線是動感單車,通過設備分期付費+流媒體課程包月訂閱的方式, Peloton 的用戶可以以最低每個月87$(差不多600塊人民幣)左右的成本,無限次在家參加動感單車課程,以及線上教練教學,各種健身指導和定製。
  • Keep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 估值20億美元 回應稱暫無IPO計劃
    來源:時刻頭條1月11日,Keep完成了3.6億美元F輪融資,軟銀願景基金領投,估值超20億美金,Keep上線以來,該公司已累計進行8輪融資。對於網傳的IPO,Keep公關總監李若名則回應表示:暫時沒有IPO計劃。
  • Keep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進一步鞏固運動科技領域獨角獸地位
    2021年1月11日,國內運動科技公司 Keep 宣布完成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 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領投,高瓴資本 (Hillhouse Capital)、高都資本 (Coatue Management) 跟投, GGV 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時代資本 (Jeneration
  • 家庭健身市場亢奮期後,Keep選了一條什麼路?
    文|施然當中國主流投資人對網際網路健身賽道越來越謹慎時,擁有3億用戶的在線健身公司Keep又完成了新一輪融資。2021年1月11日,Keep宣布已於去年12月完成3.6億美元F輪融資,這是Keep的第F輪(第8次)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高都資本等多家老股東追加投資。Keep的上一輪融資發生在2020年5月,距此不到7個月。
  • 「作業幫」獲超16億美元融資,在線教育巨頭高維度競爭加劇...
    2起◆「作業幫」獲超16億美元E+輪融資,在線教育巨頭競爭進入下半場◆「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將持續鞏固專業壁壘◆醫療器械商「邁迪頂峰」宣布獲得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英國晶片公司「Graphcore」融資2.22億美元,瞄準全新人工智慧IPU晶片◆基因組測序服務提供商「23andMe」獲得8250萬美元F輪融資
  • 健身應用Keep回應IPO傳聞:暫無計劃 完成了F輪融資
    原標題:健身應用Keep回應IPO傳聞:暫無計劃,完成了F輪融資   1月11日,據報導,健身應用Keep考慮最快今年IPO(首次公開發行),募集3.6億美元,
  • Keep 完成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 運動消費品年銷售額實現 100%增長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淯心 1月11日,國內運動科技公司 Keep 完成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領投,高瓴資本 (Hillhouse Capital)、高都資本 (Coatue Management) 跟投, GGV 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
  • 【松樹薈投融資日報】KK館獲1億美元D輪融資;核桃編程獲5000萬美元B輪融資;Sandbox VR獲1100萬美元戰略融資
    2、KK館獲1億美元D輪融資,投資方為eWTP生態基金、五嶽資本、經緯中國、黑藻資本。KK館是一家O2O全品類電商平臺,擁有線上商城和線下門店,雙線購物。線下門店採用「前店後館」的模式,將線下的消費場景融合進便利店和咖啡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用戶可以在店內直接消費,也可以掃碼下單,將商品直郵到家中。
  • AI藥物研發公司晶泰科技獲超3億美元C輪融資,家庭金融科技創企...
    86起;海外融資事件50起,其中國內機構參與3起◆AI藥物研發公司「晶泰科技」完成3.188億美元C輪融資◆「太美醫療科技」完成超過12億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雲天勵飛」完成新一輪超10億人民幣戰略融資◆聚焦腫瘤早篩產品,「康立明生物」完成6億人民幣C輪融資◆「Nuvia」完成2.4億美元新一輪融資,目標打造基於ARM的伺服器
  • 百奧賽圖融資9.7億元?瑞典支付平臺Klarna融資6.5億美元|全球投...
    來源:創業邦本周投融資亮點:◆本周國內融資事件58起;海外融資事件52起,其中國內機構參與9起◆百奧賽圖完成9.7億人民幣D+輪融資◆「京頤科技」完成4.3億人民幣的D輪融資◆樂樂課堂獲C輪4,000萬美金融資,全球最大教育科技投資基金Owl Ventures領投◆支付平臺Klarna融資6.5
  • Keep完成F輪融資 數據算法成增長引擎
    2020年年底,國內運動科技公司 Keep 完成 3.6 億美元 F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領投,高瓴資本 (Hillhouse Capital)、高都資本 (Coatue Management) 跟投, GGV 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時代資本
  • 出海日報|共享出行巨頭Gojek獲12億美元融資;美國平臺將佔據拉美流...
    東南亞共享出行巨頭 Gojek 獲12億美元融資。據彭博社,東南亞共享出行巨頭 Gojek 獲得12億美元的融資,以進行擴張迎戰 Grab 。彭博社獲得的一份內部備忘錄顯示,本輪融資過後,該公司的融資總額略低於30億美元。(新浪科技)Grab 與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合作,推出本地加速器計劃。
  • 貨拉拉5.15億美元E輪融資;猿輔導3億美元融資|創投周報
    過去一周焦點:「貨拉拉」獲5.15億美元E輪融資,紅杉中國領投;猿輔導獲雲鋒基金3億美元融資;碧桂園創投2億增資蒙娜麗莎廣西公司,將持股13.5%;「小象大鵝」香港公司獲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