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們被迫自殺的心碎瞬間,BBC紀錄片告訴我,平民窟海象有多難

2021-01-10 易安舒

擁擠的海灘,消逝的浮冰,陡峭的懸崖,一望無際的海洋,這是海象們真實生存的地方。高高的懸崖峭壁上是搖搖欲墜的海象,懸崖的下面是數百海象屍體。

心猛地一揪,一噸重的它,本就視力不佳,忘記置身懸崖,就這樣踏空,失去重心,重重地滾落,狠狠地摔在堅硬的巖石上,靜靜地等待死亡。

無可奈何,心疼不已,只剩嘆息。

俄羅斯北部海岸,世界上最大的海象聚集地,一片小小的海灘上,近十萬隻海象就這樣擁擠著,緊挨著,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褐色,只剩下那白色的牙齒能讓人勉強辨認,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它們才能謀得方寸之地,甚至來不及喘息。

如若引起不適,抱歉

何以為家?那裡又有家?

近兩天讓世界網友廣泛關注的印度貧民窟,也讓人操碎了心,怎麼不擔心呢?印度,面積不足中國的1/3,人口卻達到了13億,單就孟買而言,貧民窟人數就佔到了60%,人均年收入不過6000元的人怎麼擔負得起7萬一平方的房價呢?買不起又要生存,只有貧民窟可去了。

在國際疫情形勢異常嚴峻的今天,檢測不便,隔離有限,有房可居、有口罩可帶都已成為奢望,人均不過1平方米的印度貧民窟居民,何以對抗病毒?怎對抗得了病毒?

一如身處同一個世界遠方的海象們,該去哪裡覓食?又該去哪裡謀得生存之路?

眼前的景象,殘酷地宣告「你們無路可走,你們退無可退」。

海象原本的生存習性是覓食在水中,在浮冰上休息,可現在的情況大家有有目共睹,全球氣候普遍升高,冰山消融,浮冰褪去,留給野生動物們的生存空間,更是狹小不已。

即便在無人的島上,它們也被迫承受中由人類帶來的間接傷害,難道就因為它們不會說話?它們不夠聰明?就應當被如此對待?

當僥倖被戳破,當暴行被揭開,赤裸裸展現在眾人面前的,只剩貪慾。

當海象們基本的生存都難以維持,前路一片渺茫的它們,該從哪裡尋找希望?

我原以為,野生動物離我們很遙遠,遠到很難見上一面或是產生什麼關聯,直到

華南海鮮市場的暴露。

原來在華麗城市的陰暗處,真的有人,罔顧野生動物保護法律,真的有人,出於獵奇和虛榮,肆意消費野生動物。

本來應該在各自世界安好的人,冥冥之中,繫上了紐帶,我們與野生動物之間,冥冥之中早就息息相關,還記得當初有專家報導嗎,連無人的深海魚類體內都發現了塑料顆粒,未來的某一天,這些我們曾給予自然的傷痛,是否未來的某天,以另一種方式再次施加於我們身上。

當疼痛無法用言語表達,你願意為它們發聲嗎?

或許,我們是很普通的人,但普普通通的我們,也可以幹大事。

雲南釣老虎項目取消,野生動物知識廣泛普及,史上最嚴禁食野生動物法……小小的我們,正努力改變那個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世界。

摒棄漠不關心,取而代之的是憐憫、關心、協助、保護。它們沒有能力為自己謀得生存,但我們可以帶來希望,哪怕是遠離一點水深火熱,也好啊。

相關焦點

  • 無家可歸的海象們,被迫爬上高高的懸崖,卻又狠狠的摔下
    導語:無家可歸的海象們,被迫爬上高高的懸崖,卻又狠狠的摔下。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幾百隻海象爬上高高的山上,之後,只有極少數的會原路返回,大部分都會直接從懸崖上掉落。這一讓人心碎的一幕,出現在《我們的星球》這一熱播紀錄片之中。
  • Topic:海象成為氣候變化令人心碎的新形象,這背後只有環保問題嗎
    擠滿海象的海邊,來自紀錄片截圖十萬海象的海灘,來自紀錄片截圖鏡頭接著拍攝到俄羅斯遙遠的東北海岸,這是地球上最大的海象聚集地,紀錄片拍攝到了十萬頭海象密密麻麻在海灘的情景。由於海冰減少,冰面退卻到更為北邊的地方,海象們棲息在這片距離它們捕食區最近的海灘。緊張的棲息區域導致了海象的互相廝打,「踩踏事件也可能突然發生」。
  • 數百頭海象跳崖自殺,10萬頭無家可歸,人類正將動物逼上絕路
    影片中看到,在俄羅斯北部的一個海岸上聚集著世界上最大群的海象,實在是令人們難以想像,單單這樣一個海灘就居住了超過10萬頭海象。很殘忍的事實是這些數以萬計的海象聚集在一起並不是由衷的選擇,而是對環境的絕望。原因是這些海象原本的家園在海冰上,迫於地球升溫後海冰被推到更北的地方,俄羅斯的這個小島就成了海象們最適合捕食的狩獵場和最適宜休息的地方。
  • 海象們跳下80米懸崖,屍體在崖底堆疊,這背後是對生存的哀嚎
    從第一次有了火種,有了衣服,有了工具,人類逐漸學會了怎麼利用大自然賜予的豐富資源創造文明,到現在建立的高樓大廈,器械槍炮,人類依靠著自然擁有了現在的一切 。然而對於現在人類的活動和發展,似乎每前進一步都會對其他物種造成影響,人類也見證了一個個物種的消失。
  • 海象自殺式跳崖、北極熊開始吃幼崽……這些照片讓人背脊發涼
    大量的浮冰導致企鵝們既不能暢快的在海裡遊泳又不能在冰上順利走動還要隨時躲避海豹的突然襲擊簡直是鵝生艱難海 象抱歉以這樣的形式了解海象年初在家,被這樣一條關於海象的視頻刷屏了海象生活在氣候寒冷的北冰洋地區這裡有大面積的冰面它們可以在冰面下潛水,覓食
  • 一年兩部9.8分紀錄片!BBC御用團隊拍的動物世界,憑啥讓我們欲罷不能?
    從來不讓我們失望的BBC又收集了不少動物的有趣瞬間。企鵝和海豹對吼,竟然讓天敵放棄捕食,滑回大海。仿佛聽到畫面傳出聲音:「你瞅啥?」「瞅你咋地?」你會發現,鏡頭中的動物朋友十分立體,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喜怒哀樂。為了地球的未來,他們記錄了信天翁、海象、紅毛猩猩令人心碎的鏡頭相比此前的自然紀錄片,這部有什麼不同之處?此前是驚奇和驚嘆,時刻想截圖的歡喜,現在則變得有一些沉重。也許是因為一直奔波在探索地球的路上,這群拍攝紀錄片的人,比我們更為敏銳地發現了這個星球的創傷,並為此心痛、焦急、行動。
  • 10萬海象被逼上絕路,250頭用鰭爬上80米懸崖,集體跳崖自殺
    這是俄羅斯北部一個海岸上聚集的世界上最大群的海象,單單一個這樣的海灘就居住了超過10萬頭海象。它們原本的家園在海冰上,地球升溫海冰退到更北的地方後,俄羅斯的這個小島就變成了海象們最適合捕食的狩獵場和最適宜休憩的地方。然而,這些數以萬計的海象聚集在一起不是出於選擇,而是因為絕望。全球變暖加劇北冰洋的海冰變得越來越稀薄,更是在2017年—2018年創下歷史新低。
  • 重達數噸的海象接連跳崖自殺,生物學家:人類的行為逼迫他們
    生物學家大衛·愛登堡(David Attenborough)將這一事件歸咎於海象生活的北極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他說隨著地球氣候變化,海冰逐年退去,海象無法在海冰上休憩,只能被迫擁擠在小海灘上。那麼,是否因為氣候變化導致海象爬上了懸崖?海象跳崖並非人們第一次記錄到的海象大規模死亡事件。早在1996年,阿拉斯加野生動物官員就報告了幾乎史無前例的事件,近60隻雄性海象在該州60米的懸崖邊墜亡。當時,海冰的範圍還沒有大規模萎縮,研究人員並未將海象死亡歸咎於氣候變化。他們感到困惑,沒有找到解釋海象行為的可靠答案。
  • 數萬頭海象齊齊自殺!「兇手」令人好奇,這部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不過有一部來自網飛的紀錄片,不僅一上映就打破了BBC的記錄,還直接拿下了豆瓣9.8的評分。這部驚豔的紀錄片是什麼呢?就是艾雷斯泰·法瑟吉爾(Alastair Fothergill)執導,解說的記錄片《我們的星球》。只有8集的紀錄片,卻耗時3500個工作日,600多名工作人員參與。從山川到海洋,從森林到戈壁,足跡遍布50多個國家的自然保護區。
  •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異常海象群聚現象?-虎嗅網
    這就要取決於它們從多高的地方摔下來了——2017年秋,Netflix紀錄片《我們的星球》團隊在俄羅斯東北部的海邊拍攝時,親眼目睹了海象摔下懸崖的景象。「這一場景是氣候變化造成的結果」,《我們的星球》製片人Sophie Lanfear說道,「這太令人心碎了」。海象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水區,儘管身軀龐大,它們卻不擅長追逐式的獵捕,它們喜歡吃的是棲息在海底的無脊椎動物,例如螺貝或是蝦蟹。
  • 人類太絕情了,10萬頭海象被逼上絕路,集體奔向懸崖自殺
    那就是今年四月份開播的大型紀錄片《我們的星球》,裡面的畫面有世界各地的神奇景觀,比如,無邊無際的非洲大草原、無人到達過的神秘幽靜的大海底,美輪美奐,贏得無數的稱讚。然而,攝影如果說只是用最普通的鏡頭記錄最真實的一面,那不如把鏡頭切換到曾記錄到的大自然很殘酷的一角。
  • 鏡頭下250頭海象集體跳崖,人類還要犯下多少罪行,才能反思?
    還記得《我們的星球》這一紀錄片嗎?鏡頭從最偏遠的北極荒野到神秘莫測的幽深海底,從廣袤無垠的非洲平原到蒼翠茂密的南美熱帶雨林,畫面是如此的美輪美奐,令人讚嘆。與其說影片記錄了最原始最美麗的自然界,還不如說攝影團隊為世界展現了大自然不為人知的最殘酷的一面。俄羅斯北部的一個海岸上聚集著世界上最大群的海象,就是這樣的一個海灘就居住了超過了10萬頭海象。
  • 250頭海象爬上80米懸崖,集體跳崖自殺
    在俄羅斯北部的一個海岸,就生活著一群受到人類間接傷害的海象。很多自然現象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奇特和美好,但當我們長期對一種現象進行細緻觀察的時候,現象背後的真實原因往往讓人類感到害怕。今年四月份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8分的紀錄片《我們的星球》在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的同時,還讓人類思考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
  • 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
    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時間:2018-03-30 21: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國海象被迫上岸 海象不是大象的近親海牛才是 2018年3月29日訊,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海冰融化迫使成千上萬的海象聚集海岸。
  • 在人類的逼迫下,10萬隻海象走上絕路,用鰭爬上懸崖集體跳崖
    陸地上有大象,在海洋中也有一種大象,被稱作「海象」。海象身體龐大,皮厚而多皺,長著兩枚長長的象牙,因為生活在水中,所以它們的四肢都已經完全退化了,無法如同大象一般在陸地上行走,只能依靠著自己的後鰭腳朝前彎曲,同時利用自己的獠牙,在冰上匍匐前進。
  • 海象體重重達一噸多,看看它們是如何對抗北極熊的
    這裡是快樂的大拇指,今天帶大家看北極熊如何捕食海象的。海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豹科動物,他們體重重達一噸多,而象牙則有一米多長。這個時候隨著冬季的來臨,北極熊必須儘快的恢復體力,來迎接大凍結的到來。這個時候海象就成為北極熊最佳的獵殺目標。
  • BBC有史以來最棒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它們吹的哨聲我們聽見了嗎?
    BBC出品,必屬精品這句話許多人都知道,而今天介紹的紀錄片不只是精品,很多看完之後的人說:它是BBC有史以來最棒的野生動物紀錄片。 它就是《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 俄一男子演奏手風琴吸引海象聚集聆聽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6日報導,近日,俄羅斯一位手風琴演奏者用悅耳的曲子把一群海象聚集在一起。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在俄羅斯北冰洋的新地島海岸。手風琴演奏者用悅耳的曲子把一群海象聚集在一起。新地島群島周圍的地區是大西洋海象的聚集地,不久,一些海象在聽到音樂後就出現了。亞歷山大繼續演奏,很快,他的船周圍就擠滿了海象。海象們對這種不同尋常的聲音感到興奮,伴著亞歷山大的演奏吠叫著,隨著音樂上下擺動,就像是音樂會上的粉絲。亞歷山大演奏完畢後,他的朋友們哈哈大笑,紛紛為這奇異的景象鼓掌,然後從海象聚集的地方揚帆而去。
  • BBC紀錄片中猩猩對抗的這一幕讓人心碎
    大衛·艾登堡的最新BBC紀錄片中有一幕令許多觀眾心碎——一隻大猩猩無力地阻止推土機毀滅它的家。這部名為《氣候變化·事實》的紀錄片於周四晚上播出,其中有一個畫面是一隻靈長類動物試圖與一輛破壞其棲息地的挖掘機抗爭,而這一幕發生的原因是人們對棕櫚油的消費需求。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