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掉地上!佛羅裡達冬天的鬣蜥,太難了

2021-01-10 網易

  今年美國南佛羅裡達州迎來了1999年後最冷的一個聖誕節,

  在以往,每當這兒遇到寒流預警時,就會出現唯一一個全球特有的現象——「下」鬣蜥!

  正如美國國家氣象局(NWS)最近在推特上發布的這一非正式警報:

  「大新聞!今年聖誕節將會大幅降溫!

  屆時30-40華氏度(約-1℃-4.4℃)的低溫,可能會出現鬣蜥掉落的情況!

  請大家多留意天氣預報動態,做好保暖!」

  

  這裡說的鬣蜥,其實是一種原產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熱帶爬行動物,

  對於混合著亞熱帶氣候的佛羅裡達州來說,它們是屬於通過寵物貿易方式到達的外來入侵物種!

  

  本來生活在熱帶地區的鬣蜥,從來都體會不到過冬是啥感覺,可來到佛羅裡達州之後就大不一樣了,

  雖說當地被稱為避寒聖地,但也並不是每年冬天都能保持平均11℃的氣溫,

  一旦碰上寒流來襲,那溫度降到零下也是常事兒!

  根據氣象學家Chirs Michaels的說法,鬣蜥會在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身體僵直並從樹上掉落下來:

  「在溫度降至50華氏度(約10℃)以下時,鬣蜥就會開始變得昏昏欲睡!

  再到40華氏度(約4.4℃)或者更低溫度時,它們體內的血液就會循環得很緩慢,以至於從樹上掉下來...」

  

  其實,曾在2018年1月份時佛羅裡達就出現過大量鬣蜥掉落的現象,當時網友們還紛紛在網上分享出了這一「奇觀」——

  「今年佛羅裡達的冬天可太冷了,郊區的鬣蜥都從棲木上掉下來了!」

  

  「南佛羅裡達州的鬣蜥們不習慣這種寒冷的天氣,都被凍僵了!

  隨著氣溫的下降,還出現了另一個不尋常的現象——『下』鬣蜥...」

  

  「在這個南佛羅裡達州40華氏度(約4.4℃)的早晨,我家後院的遊泳池邊上出現了這麼一幕——

  一直被凍僵了的鬣蜥!」

  

  然而可千萬別以為它們這是已經死掉了,人家鬣蜥只是被冷得躺屍「假死」而已!

  因為作為冷血動物的它們,在氣溫低於身體所能適應的溫度區間時就會處於休眠狀態,

  看似是已經死掉了,但其實它們仍然保持著呼吸,關鍵的身體機能也在繼續運作著!

  

  它們有的會掛在樹上搖搖欲墜...

  

  有的則是不小心掉進了別人家院子裡...

  

  這傢伙躺屍的姿勢可謂是千奇百怪,形象啥的早就沒得了...

  

  

  還有一些倒黴的會掉到馬路上,很可能一個不小心就被車給碾過去了...

  

  

  於是就有不少熱心的佛羅裡達州居民把處於休眠狀態的它們給裝到車上,帶到安全的地方,

  甚至還有人直接將其帶回家,生怕它們在外面遇到不測...

  

  但相關的動物人士則建議最好不要這麼做,否則鬣蜥們非但不會感激你,反而可能會上演一出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

  因為當周圍環境升溫使它們醒過來時,會感到有生命威脅而咬人!

  

  不過要是連續80多個小時都保持著40華氏度(約4.4℃)的話,那鬣蜥就得面臨生命危險了,

  好在如今不少生活在佛羅裡達州的鬣蜥們都已經「入鄉隨俗」,學會了通過打深洞來禦寒!

  

  因此相關機構也表示,在擔憂鬣蜥們的處境之前還是先擔心下自己吧,

  畢竟這群傢伙可能時不時就會從樹上掉落,給開車及走在路上的人們一個大驚喜!

  而有的成年雄性鬣蜥身長可達到5英尺(約1.52米),體重也能達到20磅(約9公斤)!

  要是不小心被它們砸到的話,那傷害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災難降臨緊急預警動物入侵 南有澳洲毒蜘蛛 北有美國睡鬣蜥
    美國政府預警小心頭頂的鬣蜥美國國家氣象局已經向美國南方各州發起預警,要他們在路過樹林時小心自己的頭頂,因為保不齊什麼時候一頭大鬣蜥就會砸在你的腦袋上。鬣蜥在平時是一種溫順懶散的動物,一天除了吃、睡就是曬太陽享受生活。
  • 你了解鬣蜥嗎?這裡有一些你可能想知道的關於鬣蜥的趣事~
    大開曼鬣蜥圖自:Frontpage/Shutterstock綠鬣蜥是目前美洲最常見和分布最廣的一種鬣蜥,但你知道嗎,鬣蜥的形狀、顏色和大小其實有很多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開曼鬣蜥,也被稱為藍巖鬣蜥大開曼鬣蜥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天然的藍色動物之一,它也是所有鬣蜥中體重最重的。雖然大開曼鬣蜥曾經大量分布於大開曼島,但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家貓的捕食,其物種數量在過去幾個世紀裡一直在穩步下降。它們目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野外僅存少數個體。
  • 鬣蜥和壁虎怎麼啦?
    主人飼養了一條小巧可愛的鬣蜥,這天晚上,主人出去了,忘記把它放回飼養箱了。鬣蜥吃完水果,便呆在原地休息,哪兒也沒去。一隻壁虎從外面爬了進來,走一會兒停一會兒,眼睛四處張望了一下,徑直往鬣蜥住的那個房間爬去,它想爬到那個房間的牆上去,晚上那兒蚊子多,可以飽餐一頓。
  • 「永遠陽光明媚」:今年冬天,佛羅裡達有5個可嘗試的目的地
    冬天是一年中訪問佛羅裡達的最佳時間。清新的空氣和冬季的藍天將佛羅裡達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天堂。溫度溫和,溼度降低,夏季突然傾盆大雨過去了。這個冬天考慮佛羅裡達州的五個精緻的度假勝地。佛羅裡達群島原始的水域和豐富的野生動植物使佛羅裡達群島成為美國最獨特的地區之一。這條島嶼鏈通過橋梁相連,最終通向美國最南端的基韋斯特島。漁民和水上愛好者將發現無盡的娛樂時間。購物,音樂和用餐是放鬆身心的完美之選。古雅的住宿加早餐旅館或豪華度假勝地可根據您的喜好提供理想的晚間住宿。
  • 爬行寵物評價之——黑刺尾鬣蜥
    今天我就來講講最近很火的黑刺尾鬣蜥(Ctenosaura similis),俗稱中美洲刺尾鬣蜥。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刺尾鬣蜥,也有著十分霸氣的長相(和綠鬣很多地方十分相似)。這篇文章我會用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這種蜥蜴是否適合家養。    首先這篇文章原不在我安排的計劃之內。
  • 刺尾鬣蜥雜說
    刺尾鬣蜥刺尾鬣蜥為草食傾向較強的雜食性鬣蜥,唯幼體的食餌中,反以肉食的比例較高。
  • 烏提拉刺尾鬣蜥
    而國內前期關於刺尾鬣蜥的資料是少之又少,只有「我喜歡恐龍」這位前輩所寫的部分簡介,所以這也是我想寫刺尾鬣蜥這方面資料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國內目前流行一股巖鬣的熱流 很多人也只知道這些一兩個比較熱門的品種 一些鬣蜥卻還分不清楚 天天只會喊著犀牛 犀牛的。
  • 中美刺尾鬣蜥
    本種為草食傾向較強的雜食性鬣蜥,唯幼體的食餌中,反以肉食的比例較高。 分 布:中美洲(墨西哥至巴拿馬間)。
  • 網購這些鸚鵡、鬣蜥做寵物?你可能已經違法了!
    綠鬣蜥美洲鬣蜥屬所有種(犀牛鬣蜥、綠鬣蜥等)同樣不可以買賣及無證飼養。但是,有些動物不是想養就能養,有的可能來自野外或是野生種源人工繁育的後代,有的可能「漂洋過海」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甚至還有可能是被列為瀕危保護範圍的野生物種,一不小心收買飼養就有可能觸犯法律。
  • 鮑魚與海鬣蜥的介紹
    海鬣蜥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岸上,棲息著一種和史前動物長得非常相像的爬行動物,乍一看,它那古怪的樣子著實令人生畏。有人把它稱做「龍」,但其實它並不是龍,而是海鬣蜥。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能適應海洋生活的鬣蜥,它和魚類一樣,能在海裡自由自在地遊弋,它喝海水,吃海藻及其他水生植物。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鬣蜥共分7種。這種爬行動物的身軀比較長,最長可達150釐米以上。
  • 「趣聞冷識」看完你會喜歡它——走近「地獄惡魔」海鬣蜥
    海鬣蜥要問著有《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最討厭什麼動物,那想必是他在科隆群島發現的海鬣蜥。達爾文不吝筆墨,形容海鬣蜥為「世界上最笨拙、最令人噁心的蜥蜴」,還稱它為「來自地獄的惡魔」。這位惡魔究竟長什麼樣子,能讓閱物無數的達爾文都不忍直視?讓我們來一起看下吧。
  • 佛羅裡達十大最佳去處
    華特迪士尼世界度假酒店,奧蘭多,佛羅裡達毫不誇張地說,沃爾特·迪斯尼應該將他的奧蘭多主題公園迪斯尼宇宙甚至迪士尼星系命名。在沃爾特·迪斯尼世界度假區是如此之大,事實上,這是很難縮小它的四個主要的主題公園和兩個水上公園,使時間,更不用說是否住在酒店度假村範圍內或節約使用成本附近的度假勝地住宿。
  • 達爾文錯過的粉色鬣蜥現身
    粉色鬣蜥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粉色鬣蜥,這是一種達爾文和很多其他科學家都不曾見的動物,它們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一座火山附近。吉尼迪勒和同事們收集了36隻分析了粉色鬣蜥的血樣並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粉鬣蜥的基因序列和島上的黃色陸鬣蜥巴靈頓陸鬣蜥(Conolophus pallidus)和加拉帕哥斯地鬣(Conolophus subcristatus)的基因序列相差很多。這一基因結果暗示,粉色鬣蜥大約570年前就脫離了黃色陸鬣蜥。
  • 2020年「震撼人心」動物攝影大賽——鬣蜥勇奪優勝獎
    結果,共有1萬3千多張照片被提交到比賽中,優勝者由印尼攝影師的「鬣蜥」拿下,而這個獲得優勝獎的鬣蜥作品,應該就是因為作品畫面漂亮精彩而得獎。鬣蜥體背橄欖棕色或灰色或淺棕黑色,可隨環境及光線強弱改變體色,通常具有灰色或淺黃鑲黑邊的斑點以及三條斷續的縱紋。先天條件優越,拍起寫真自然會十分亮眼。
  • 藍巖鬣蜥,了解一下!
    藍巖鬣蜥全長達2米及重14公斤。 體長51-76釐米,尾巴與體長相若。趾是互相緊扣,有利於挖穴及攀樹。雄蜥較雌蜥大三分之一。 成年雄蜥的皮膚呈深灰色至藍綠色,雌蜥則呈橄欖綠至淡藍色。幼蜥呈深褐色或綠色,有一些較深的斑紋。
  • 海鬣蜥被魚群圍困海底,嚇得不敢爬動,海鬣蜥長得很兇狠卻很溫順
    在蜥蜴動物中,蜥蜴作為一種冷血爬行動物,在具有體型優勢時,捕食也非常兇猛的,但海鬣蜥卻偏偏是食素的,長得很兇猛,個性卻溫順。在科隆群島附近海域中,曾拍攝到:一隻體型龐大的海鬣蜥被魚群圍困海底,嚇得不敢爬動,非常害怕的樣子。
  • 海鬣蜥竟會「縮骨大法」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科學家新發現一種正常、健康的成年物種海鬣蜥身體竟然可以收縮,越長越小,而後不久又能繼續長大。難道動物界有懂得「縮骨大法」的物種?  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態學家馬丁•威克爾斯基注意到,其研究近20年的加拉帕哥斯群島海鬣蜥(Galapagosmarineiguanas)的身體似乎一年一年都在發生變化時,他並不十分相信這一結果。
  • 冬天養榕樹要注意,反應慢一拍,葉子就掉沒了!
    但是榕樹有時候不是很好養,一不小心就會落葉,葉子動不動就變黃了,其實了解了榕樹的習性之後,養護起來很簡單。榕樹的造型很獨特,長得又比較小巧,因此常常被放在客廳或者書房的桌子上,就容易不見陽光,長期下去,葉子就容易變黃,這是缺少光照的表現。見光少了,榕樹就容易掉葉,葉子逐漸沒有那麼黃了,特別影響觀賞。
  • 飼養筆記——中美鬣蜥飼養總結
    說到中美洲刺尾鬣蜥(下文簡稱中美鬣蜥)不得不說說紅極一時的綠鬣蜥,其價格低廉 易於飼養以及成年後健壯的體型,成為新手入門品種之一。卻因被收入保育物種名錄,國內不能無證合法飼養,導致近些時日在市場上幾近銷聲匿跡。
  • 狼牙棒刺尾鬣蜥了解一下
    今天來講講前段時間風靡朋友圈的狼牙棒刺尾鬣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