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巖鬣蜥,了解一下!

2021-01-09 大話快樂站

藍巖鬣蜥全長達2米及重14公斤。 體長51-76釐米,尾巴與體長相若。趾是互相緊扣,有利於挖穴及攀樹。

雄蜥較雌蜥大三分之一。 成年雄蜥的皮膚呈深灰色至藍綠色,雌蜥則呈橄欖綠至淡藍色。

幼蜥呈深褐色或綠色,有一些較深的斑紋。 初出生幼蜥的背上,由頸部至臀部的冠上有八道深色的山形斑紋。

斑紋隨幼蜥1歲大後逐漸消退,變成灰色及奶白色,最終退成藍色。

成年藍巖鬣蜥一般呈深灰色,配合周邊喀斯特地形的巖石顏色。 當它們保護地盤發出警示時就會轉變為藍色。 雄蜥的藍色較為明顯。 它們的腳呈黑色,與身體顏色形成對比。

雄蜥大腿上有結節可以釋放費洛蒙。 雌蜥沒有結節,背冠不明顯。 藍巖鬣蜥的眼睛有金色的瞳孔及紅色的鞏膜。 有極好的視覺,可以偵測遠程的形狀及運動。 由於藍巖鬣蜥只有少量的視杆細胞,在昏暗環境下的視覺很差。有雙重的錐狀細胞,對顏色非常敏感,甚至可以看見紫外線。 這種能力對於它們曬太陽以吸收紫外線來生產維他命D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藍巖鬣蜥知識科普,這些不能錯過,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藍巖鬣蜥的頭頂上有一個光敏的器官,稱為顱頂眼。 顱頂眼只有基本的視網膜及晶體,不能生成影像。,只會對光暗敏感,並用來偵測運動。藍巖鬣蜥在食性上都以植物性食料為主,幼體階段可以偶爾餵食昆蟲等動物性食餌,隨成長而逐漸轉變為全素食蜥蜴。但有時也會攀樹達5米或以上。藍巖鬣蜥棲息地接近赤道,陽光一年四季都很強烈,對紫外線的需求很高,每天日照的時間也十分長。
  • 狼牙棒刺尾鬣蜥了解一下
    今天來講講前段時間風靡朋友圈的狼牙棒刺尾鬣蜥吧。
  • 你了解鬣蜥嗎?這裡有一些你可能想知道的關於鬣蜥的趣事~
    大開曼鬣蜥圖自:Frontpage/Shutterstock綠鬣蜥是目前美洲最常見和分布最廣的一種鬣蜥,但你知道嗎,鬣蜥的形狀、顏色和大小其實有很多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開曼鬣蜥,也被稱為藍巖鬣蜥大開曼鬣蜥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天然的藍色動物之一,它也是所有鬣蜥中體重最重的。雖然大開曼鬣蜥曾經大量分布於大開曼島,但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家貓的捕食,其物種數量在過去幾個世紀裡一直在穩步下降。它們目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野外僅存少數個體。
  • 適應海島鹹水生活的藍色鬣蜥,全球僅17家動物園有幸飼養
    那麼~今天也算是拖到頭了,我就來給大家絮叨一下刺尾家族的顏值巔峰——烏蒂拉刺尾鬣蜥(總是打成「無敵啦」)Ctenosaura bakeri而我們說的刺尾鬣蜥則是美洲鬣蜥科櫛尾蜥屬的傢伙,櫛就是梳子,指的是這些傢伙尾巴上密密麻麻像梳子一樣的小刺,而烏蒂拉刺尾鬣蜥我們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中文正名,烏蒂拉櫛尾蜥。
  • 飼養筆記——中美鬣蜥飼養總結
    說到中美洲刺尾鬣蜥(下文簡稱中美鬣蜥)不得不說說紅極一時的綠鬣蜥,其價格低廉 易於飼養以及成年後健壯的體型,成為新手入門品種之一。卻因被收入保育物種名錄,國內不能無證合法飼養,導致近些時日在市場上幾近銷聲匿跡。
  • 鬣蜥和壁虎怎麼啦?
    主人飼養了一條小巧可愛的鬣蜥,這天晚上,主人出去了,忘記把它放回飼養箱了。鬣蜥吃完水果,便呆在原地休息,哪兒也沒去。一隻壁虎從外面爬了進來,走一會兒停一會兒,眼睛四處張望了一下,徑直往鬣蜥住的那個房間爬去,它想爬到那個房間的牆上去,晚上那兒蚊子多,可以飽餐一頓。
  • 中美刺尾鬣蜥
    中文學名:刺尾鬣蜥拉丁學名:Ctenosaura similis別    稱:黑刺尾鬣蜥界:動物界科:鬣蜥科屬:ctenosaura分布區域:中美洲(墨西哥至巴拿馬間)        Ctenosaura屬的鬣蜥共有十四種之多,幾乎全部分布在中美洲各國,尤其以墨西哥分布最多種類.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長滿棘刺的尾巴.其中以C. similis在寵物市場最為常見,因為在原產地已經有大規模的商業繁殖.而刺尾鬣蜥本身也有兩個亞種C.s. similis和C.s. multipunctata.但是一般在市場上並未加以區分.
  • 加拉帕戈斯陸鬣蜥你了解嗎?看看這些再說話
    加拉帕戈斯陸鬣蜥,拉丁學名是Conolophus subcristatus,又叫科隆群島陸鬣蜥,屬於脊索動物門、爬行綱、美洲鬣蜥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Common Land Iguana,命名時間是1831年,命名人為Gray。
  • 烏提拉刺尾鬣蜥
    而國內前期關於刺尾鬣蜥的資料是少之又少,只有「我喜歡恐龍」這位前輩所寫的部分簡介,所以這也是我想寫刺尾鬣蜥這方面資料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國內目前流行一股巖鬣的熱流 很多人也只知道這些一兩個比較熱門的品種 一些鬣蜥卻還分不清楚 天天只會喊著犀牛 犀牛的。
  • 刺尾鬣蜥雜說
    刺尾鬣蜥刺尾鬣蜥為草食傾向較強的雜食性鬣蜥,唯幼體的食餌中,反以肉食的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