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萬物復甦。
春暖花開,人們戶外活動也增多了,戶外遊玩時,經常會看到一些長得非常漂亮的「蝴蝶」。小孩子很喜歡玩,見到各種飛蟲、蝴蝶、好看的花朵,好奇心都會把他吸引住,看見非常漂亮、飛來飛去的昆蟲,都會追著它跑。有些「蝴蝶」會使人產生過敏,儘量不要讓孩子去碰它。
我對於「蝴蝶」的印象,好像是我6、7歲的時候。那一次,我去外婆家那裡玩,外婆家旁邊有很多漂亮的花花草草,裡面剛好有幾隻蝴蝶。在花草叢中飛來飛去、好奇心使我看見「蝴蝶」就追著它跑來跑去,有一隻蝴蝶終於被我追上,我看了蝴蝶身上的花紋五彩斑斕,覺得好看,我就伸手去抓它,剛好碰到蝴蝶的翅膀。沒有抓住它,蝴蝶就飛走了,我覺得好失望。沒過多久,我就覺得我的手不舒服,趕緊去找媽媽。媽媽問我怎麼了,我向媽媽說了全部的事情,並且說了我看見蝴蝶非常漂亮,覺得好玩,有一隻蝴蝶被我追上,我用手去抓它。沒過多久,我的手就這樣了。媽媽聽了,覺得是過敏,趕緊帶我去看醫生。去到醫院,醫生看了看說:「這是過敏的現象。」醫生開了點藥就回家了。
從那時候,我再也不敢碰蝴蝶了。所以我對蝴蝶的印象不怎麼好。大家如果不小心碰到蝴蝶,產生了有什麼不舒適的現象,請儘早及時讓醫生看看。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幾種「蝴蝶」吧。

大紫蛺蝶:為大型蝶種,翅展約86~110mm。翅紫黑色,有白色斑點點綴其中,雄蝶的翅具強烈紫色虹彩,其餘部分暗褐色,後翅臀角具粉色斑。雌蝶體型較大,但是沒有藍紫金屬光澤。
原產於東亞的蝶類。幼蟲取食榆科之樸樹,成蝶喜好吸食樹汁及發酵水果或於地面吸水。
大紫蛺蝶原本數量不多,但人們大量砍伐樸樹,培養香菇及環境破壞,數量更為稀少,已列入臺灣瀕臨絕種之保育類昆蟲。該蝶色彩美麗,十分惹人喜愛。在日本被選定為國蝶。

螯蛺蝶是一種節肢動物,化蝶後其生存期只有二十多天,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

菜粉蝶,別名菜白蝶,幼蟲又稱菜青蟲,是我國分布最普遍,危害最嚴重,經常成災的害蟲。已知的寄主植物有9科35種之多,嗜食十字花科植物,特別偏食厚葉片的甘藍、花椰菜、白菜、蘿蔔等。在缺少十字花科植物時,也可取食其他寄主植物,如菊科、白花菜科、金蓮花科、百合科、紫草科、木犀科等植物。

窄斑鳳尾蛺蝶:別名鳳蛺蝶,蛺蝶科,尾蛺蝶屬中型蝶類,雄蝶翅展65-70mm,雌蝶翅展70-75mm雌雄同型,翅中部淺綠色,外側有褐色寬邊,後翅外緣有小尾突。
窄斑鳳尾蛺蝶在廣東一年可發生多個世代,幼蟲以含羞草科的銀合歡等為寄主,成蟲少訪花,喜歡吸食樹汁,爛果汁,動物糞便等,飛行速度快,路線不規則,常活動於林下、林緣開闊地。

尖鉤粉蝶:鱗翅目粉蝶科。分布區域:東北、河北、浙江、四川、北京等。雄蝶前翅濃黃色,頂角突出成鉤狀;翅中室端部各有1橙黃色斑點;雌蝶的翅面顏色較之雄蝶要淡。

金斑蝶:那些有毒或難於下咽的蝴蝶常有醒目的色斑,以顯示它們的存在,使捕食者容易識別它們。在它們被其天敵攻擊前就被識別為不可食者是非常有利的。為此,它們常利用黑、紅、桔黃、黃和白等顏色混合而成的醒目色彩。鳥類或其它捕食者一旦誤食一次這些蝴蝶,此後就再不捕食具有類似花紋和顏色的蝴蝶。在具有這種境界的蝴蝶中,也許最常見的種類就是金斑蝶了。金斑蝶含有從幼蟲取食的馬利筋中吸收來的卡烯內酯(對心臟有毒)而令捕食者望而生畏。

柑橘鳳蝶:是鳳蝶科,鳳蝶屬的蝴蝶。體、翅的顏色隨季節不同而變化,翅上的花紋黃綠色或黃白色。前翅中室基半部有放射狀斑紋4-5條,到端部斷開幾乎相連,端半部有2個橫斑;外緣排列十分整齊而規則。後翅基半部的斑紋都是順脈紋排列,被脈紋分割;在亞外緣區有1列藍色斑,有時不十分明顯;外緣區有1列彎月形斑紋,臀角有1個環形或半環形紅色斑紋。翅反面色稍淡,前、後翅亞外區斑紋明顯,其餘與正面相似。
成蟲有訪花習慣,經常在溼地吸水或花間採蜜。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是完全變態的昆蟲。
主要分布於緬甸、中國、韓國、日本、菲律賓等亞洲的國家地區,棲息於空曠地帶、林地、花園、公園和柑橘種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