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動態】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再創...
【學會動態】學會期刊《Protein & Cell》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再創新高 2020-07-01 0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ell雜誌封面文章報導ProteinSimple 超靈敏細胞因子檢測系統Ella
細胞因子(cytokine)是由細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質的統稱。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細胞因子在免疫調節、炎症應答、腫瘤轉移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細胞因子的檢測不僅是基礎免疫研究的有較手段,同時在臨床疾病診斷、病程觀察、療效判斷及細胞因子治療監測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
The Plant Cell:餘迪求等擬南芥WRKY57轉錄因子研究獲進展
植物葉片衰老受到多種發育因子和環境因子所調控。外源植物激素茉莉酸(JA)處理可以誘導葉片細胞迅速進入衰老程序,而生長素(Auxin)卻可以有效地抑制該過程發生。眾所周知,植物激素JA和auixn介導的信號途徑之間存在著交叉調控通路,並在植物發育和抵抗病原菌侵染等生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調控功能。
-
A T-cell–redirecting bispecific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
and create meaningful and long-lasting clinical responses.4,5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class 5 member D (GPRC5D) is a type-C 7-pass transmembrane receptor protein that is predominantly expressed in
-
這本Cell子刊創刊兩年,影響因子可能達10分
作為一個今年剛獲得影響因子的新期刊,《iScience》 首個影響因子就達到4.447分。 4 影響因子和分區 >《iScience》今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4.447分。但願能穩定到10,目前來看第一個影響因子很難到10了,但前景不錯,看了該期刊上化學相關文章質量還不錯。
-
這本國產SCI期刊,院士主編,免版面費,影響因子已超10分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Protein & Cell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10.164,2019年影響因子(JCR2018)是7.575,而JCR2017是6.228。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www.protein-cell.org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國刊榮光!cell research IF首次突破20分!
想必科研界的各位都已經獲悉,就在昨天,科睿唯安公布了最新版(2019 年)SCI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
Protein&Cell|核纖層蛋白對染色質高級結構等調控
但是,研究者對於隔離與定位A/B區室和染色體領地的調控因子與機制認知較少,同時對影響染色質運動狀態的因素了解有限,染色質高級結構與運動狀態的關聯性尚不清楚。此外,敲除lamin B1蛋白對TAD的位置和結構無明顯影響。
-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標誌著Cell Research作為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學術期刊,已穩居國際頂尖期刊行列,在提升我國學術話語權和影響力,推動我國科學文化更好更快走向世界,促進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原始創新方面發揮重要引領作用。Cell Research 是以英文形式出版高質量原創性研究論文、權威綜述及快報的國際性學術月刊。
-
Cell:高熱休克因子1對高度惡性腫瘤的貢獻
在正常細胞中,各種壓力包括熱、缺氧、毒素會激活熱休克因子1(HSF1),導致所謂的熱休克或伴侶蛋白質表達增加,以保持應激細胞內穩態。Heat-Shock Factor 1 (HSF1), master regulator of the heat-shock response, facilitates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cancer cell survival, and proliferation in model systems.
-
【科技前沿】Protein & Cell綜述:前列腺癌中先鋒轉錄因子FOXA1的...
二、FOXA1的編碼突變引起轉錄因子活性改變有研究報導,影響Forkhead Wing2 loop的突變,例如M253K,FENG254-7> C和F266S可以降低FOXA1的DNA結合親和力。這些突變體表現出功能喪失的表型,比如在野生型FOXA1敲低的LNCaP細胞中,它們無法恢復FOXA1介導的基因表達。
-
研究發現CRISPR轉錄的關鍵抑制因子
研究發現CRISPR轉錄的關鍵抑制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6 14:14:30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Alan R.
-
iCMR 2017特邀報告:Developing NMR Methods to Study Protein...
報告時間:2017年12月5日 報名地址: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MR2017/ 報告人簡介: 2010年加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獲科學院
-
JCS:FOXO3a轉錄因子並非腫瘤生長抑制因子
研究發現,在未分化甲狀腺癌中,FOXO3a轉錄因子不抑制促癌基因,而是致命腫瘤的生長刺激因子。在人類未分化甲狀腺癌的實驗室模型中,FOXO3a沉默後,腫瘤細胞生長緩慢,但是當它重新恢復表達時,腫瘤細胞會生長得更快。FOXO3a是一已知的腫瘤生長抑制因子,因為其能通過開啟細胞核內的基因、觸發細胞死亡來響應所有細胞應激形式。
-
四、細胞核轉錄因子的分離和鑑定
四、細胞核轉錄因子的分離和鑑定 信號轉導的結果是細胞核內一些轉錄因子同DNA上某些特定的序列結合,調節轉錄活性和基因的表達水平。因而分離鑑定細胞內核轉錄因子在信號轉導研究中具有獨特的意義。根據核轉錄因子可與一些特定的核甘酸序列結合的特點,將其特定的核苷序列標記上同位素,來鑑定信號轉導中的核轉錄因子。
-
Cell Research | 孫麗明/胡蘋合作報導程序性細胞壞死的全新功能...
敲除細胞壞死關鍵蛋白MLKL或者RIPK3的表達並不影響小鼠的發育【11-13】。傳統上普遍認為,過度的細胞壞死會通過釋放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引起大量炎症反應,介導免疫因子風暴導致的免疫性損傷等有害的病理反應【14-17】。因此細胞壞死一直被認為扮演著對機體有害的角色。
-
該雜誌首獲SCI影響因子5分,正在擴刊
1影響因子FCDB雜誌於2016年被收錄進Web of Science,今年6月獲得首個SCI影響因子,高達5.206分!相比許多新晉SCI的生物醫學類雜誌,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綜述文章的比例高達57%,影響因子的偏高也比較正常。首發就如此高,明年又會有怎樣的波動?
-
2020 年 SCI 影響因子發布,速看你投的雜誌今年表現如何
今天,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終於正式出爐了!這裡所說的2020年期刊影響因子,就是期刊在2017-2018年發表的論文在2019年獲得被引頻次,與2017-2018年發表論文的比值。SCIENCE影響因子與去年相比有所上升,NATURE和CELL則與去年基本持平,總體來看三大刊依舊共同攜手保持穩定。
-
JMCB:朱學良等發現轉錄因子Nanog新作用機制
該研究發現幹細胞轉錄因子Nanog可通過下調下遊基因Thymosin β4和Rnd3的表達來抑制細胞的遷移,提示Nanog等轉錄因子能夠在調控胚胎幹細胞乾性的同時影響細胞的遷移能力。細胞遷移對胚胎發育的組織、器官形成等有重要貢獻。幹細胞需要在一些特定的轉錄因子的作用下才能維持其乾性,在細胞分化的過程中這些轉錄因子的表達會被抑制。細胞分化往往也會伴隨細胞遷移能力的變化。
-
【PAF專欄】血小板活化因子研究進展
Differential modulation of cell death proteins in human brain cells by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J].JNeursciRes, 2008, 54 ( 4) :530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