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earch | 孫麗明/胡蘋合作報導程序性細胞壞死的全新功能...

2021-01-10 網易

  程序性細胞壞死(necroptosis,以下簡稱細胞壞死)是一種依賴於RIPK1和RIPK3激酶活性的細胞死亡方式【1-4】。死亡信號誘導RIPK3激酶的激活,進而磷酸化細胞壞死的特異性執行蛋白MLKL【5-6】。磷酸化的MLKL(p-MLKL)發生寡聚化並轉位到細胞的膜結構上導致細胞膜和細胞器膜的破壞,以致細胞死亡和胞內物質的外漏【7-10】。

  敲除細胞壞死關鍵蛋白MLKL或者RIPK3的表達並不影響小鼠的發育【11-13】。傳統上普遍認為,過度的細胞壞死會通過釋放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DAMP)引起大量炎症反應,介導免疫因子風暴導致的免疫性損傷等有害的病理反應【14-17】。因此細胞壞死一直被認為扮演著對機體有害的角色。然而,在生理條件下發生的細胞壞死所釋放的胞內分子是否含有有益於機體維持穩態的因子的可能一直被忽略。

  成體的骨骼肌具有極強的損傷修復能力。肌肉組織在損傷後會迅速啟動被肌纖維包裹的肌肉乾細胞(muscle stem cells, MuSCs)的激活、增殖和分化,進而形成新的肌纖維細胞在數天之內快速完成修復。因此,肌肉組織是用於研究成體組織損傷後修復的極佳模型。在肌肉損傷修復過程中,肌肉乾細胞的激活擴增受到微環境中多種因素的調控【18】。肌纖維的細胞壞死是否參與損傷後修復,以及壞死所釋放出來的因子是否構成促肌肉乾細胞增殖的微環境都是未知的。

  2020年8月24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孫麗明研究組和胡蘋研究組合作在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Myofiber necroptosis promotes muscle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via releasing Tenascin-C during re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該研究首先發現在肌纖維細胞中阻斷細胞壞死的發生會破壞肌肉的修復能力,進一步發現壞死的肌纖維能夠釋放促肌肉乾細胞增殖的因子。利用生物化學純化結合質譜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損傷後的肌纖維細胞瞬時高表達細胞壞死關鍵蛋白RIPK3和MLKL,發生依賴於p-MLKL的細胞壞死;壞死的肌纖維細胞同時上調Tenascin-C (TNC)蛋白的表達並在MLKL介導的細胞膜破裂後將TNC釋放到肌肉乾細胞的微環境中。TNC通過其N端的EGFL結構域結合併激活肌肉乾細胞的EGFR受體,促進肌肉乾細胞的增殖,推動修復。

  

  為了探究Necroptosis在肌肉損傷修復過程中的功能,研究人員在小鼠中敲除Mlkl 基因使細胞壞死受阻,繼而發現Mlkl-/-成體小鼠的骨骼肌在損傷後修復有明顯障礙。RIPK3和MLKL蛋白在正常的肌纖維細胞中表達量極低,但在損傷後表達量顯著上調;同時MLKL被高度磷酸化,表徵著細胞壞死信號通路的激活。而後肌肉乾細胞大量增殖,組織修復正式啟動。而肌纖維細胞特異性敲除Mlkl基因的MCK-Cre;Mlklf/f 小鼠失去了正常的肌肉損傷修復功能,肌肉乾細胞增殖受阻。體外幹細胞培養實驗發現,誘導發生壞死的肌肉細胞可以釋放直接促進肌肉乾細胞增殖的因子,且擴增的肌肉乾細胞保持著乾性。通過生物化學純化的方法結合質譜分析,研究人員鑑定到一種主要的促增殖因子——Tenascin-C(TNC),它的N端EGFL結構域能夠結合併激活肌肉乾細胞表面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從而促進肌肉乾細胞的增殖。而後小鼠體內實驗驗證了TNC在健康的成體肌纖維細胞中幾乎不表達,而在損傷後的肌纖維細胞中瞬時高表達,該過程依賴於MLKL誘發的程序性細胞壞死的發生;TNC-EGFR這一軸心對於激活肌肉乾細胞擴增扮演著重要角色。

  綜上,在肌肉損傷修復過程中,肌纖維細胞通過發生細胞壞死,在死亡的同時高表達有益於組織修復的TNC,為肌肉乾細胞的增殖提供了有利的微環境。這項研究為理解細胞壞死通過釋放蛋白因子直接激活組織幹細胞增殖,進而推動組織修復,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據悉,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孫麗明研究員和胡蘋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周伸奧為本文第一作者。研究過程中得到香港中文大學王華婷研究員、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陳涉研究員等來自多家單位的專家們的大力協助。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0-00393-6

  製版人:琪醬

  向上滑動閱覽參考文獻

  1 Holler, N. et al. Fas triggers an alternative, caspase-8-independent cell death pathway using the kinase RIP as effector molecule.Nature immunology1, 489-495, doi:10.1038/82732 (2000).

  2 He, S. et al.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3 determines cellular necrotic response to TNF-alpha.Cell137, 1100-1111, doi:10.1016/j.cell.2009.05.021 (2009).

  3 Cho, Y. S. et al. Phosphorylation-driven assembly of the RIP1-RIP3 complex regulates programmed necrosis and virus-induced inflammation.Cell137, 1112-1123, doi:10.1016/j.cell.2009.05.037 (2009).

  4 Zhang, D. W. et al. RIP3, an energy metabolism regulator that switches TNF-induced cell death from apoptosis to necrosis.Science325, 332-336, doi:10.1126/science.1172308 (2009).

  5 Sun, L. et al.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mediates necrosis signaling downstream of RIP3 kinase.Cell148, 213-227, doi:10.1016/j.cell.2011.11.031 (2012).

  6 Zhao, J. et al.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is a key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 downstream component of TNF-induced necrosi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09, 5322-5327, doi:10.1073/pnas.1200012109 (2012).

  7 Dondelinger, Y. et al. MLKL compromises plasma membrane integrity by binding to phosphatidylinositol phosphates.Cell Rep7, 971-981, doi:10.1016/j.celrep.2014.04.026 (2014).

  8 Wang, H. et al.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MLKL causes necrotic membrane disruption upon phosphorylation by RIP3.Mol Cell54, 133-146, doi:10.1016/j.molcel.2014.03.003 (2014).

  9 Cai, Z. et al. Plasma membrane translocation of trimerized MLKL protein is required for TNF-induced necroptosis.Nat Cell Biol16, 55-65, doi:10.1038/ncb2883 (2014).

  10 Chen, X. et al. Translocation of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to plasma membrane leads to necrotic cell death.Cell Res24, 105-121, doi:10.1038/cr.2013.171 (2014).

  11 Newton, K., Sun, X. & Dixit, V. M. Kinase RIP3 is dispensable for normal NF-kappa Bs, signaling by the B-cell and T-cell receptors,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 and Toll-like receptors 2 and 4.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24, 1464-1469, doi:10.1128/mcb.24.4.1464-1469.2004 (2004).

  12 Newton, K. et al. Activity of protein kinase RIPK3 determines whether cells die by necroptosis or apoptosis. Science 343, 1357-1360, doi:10.1126/science.1249361 (2014).

  13 Wu, J. et al. Mlkl knockout mice demonstrate the indispensable role of Mlkl in necroptosis.Cell Res23, 994-1006, doi:10.1038/cr.2013.91 (2013).

  14 Linkermann, A., Stockwell, B. R., Krautwald, S. & Anders, H. J. Regulated cell death and inflammation: an auto-amplification loop causes organ failure.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14, 759-767, doi:10.1038/nri3743 (2014).

  15 Pasparakis, M. & Vandenabeele, P. Necroptosis and its role in inflammation.Nature517, 311-320, doi:10.1038/nature14191 (2015).

  16 Yuan, J., Amin, P. & Ofengeim, D. Necroptosis and RIPK1-mediated neuroinflammation in CNS diseases.Nat Rev Neurosci20, 19-33, doi:10.1038/s41583-018-0093-1 (2019).

  17 He, S. & Wang, X. RIP kinases as modulators of inflammation and immunity.Nat Immunol19, 912-922, doi:10.1038/s41590-018-0188-x (2018).

  18 Feige, P., Brun, C. E., Ritso, M. & Rudnicki, M. A. Orienting Muscle Stem Cells for Regeneration in Homeostasis, Aging, and Disease.Cell Stem Cell23, 653-664, doi:10.1016/j.stem.2018.10.006 (2018).

相關焦點

  • 專家點評Cell Res | 程序性細胞壞死的全新功能:創造組織修復的微環境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孫麗明研究組和胡蘋研究組合作在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題為「Myofiber necroptosis promotes muscle stem cellproliferation via releasing Tenascin-C during re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
  • Cell Research | 孫麗明/胡蘋合作報導程序性細胞壞死的全新功能——創造組織修復的微環境
    Fas triggers an alternative, caspase-8-independent cell death pathway using the kinase RIP as effector molecule. Nature immunology 1, 489-495, doi:10.1038/82732 (2000).
  • 細胞凋亡、自噬和壞死之間的獨立性與相關性
    浙江理工大學付彩雲課題組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發表了題為「細胞凋亡、自噬和壞死之間的獨立性與相關性」的研究論文,其中回顧了不同類型細胞死亡之間機制和聯繫的最新研究。
  • 「CSCB細胞死亡研究分會」Webinar第三期精華紀要
    ,本期講座通過線上平臺「騰訊會議」進行,主講人為孫麗明教授,講座由何蘇丹教授和莫瑋教授主持,並特邀俞立教授,沈漢明教授,劉海坤教授以及朱大海教授作為評論嘉賓,共同探討細胞壞死通過釋放蛋白因子直接激活組織幹細胞增殖,進而推動組織修復的重要生命現象、生理意義以及分子機制。
  • 李詠生團隊揭示程序性壞死關鍵蛋白RIPK3在腫瘤免疫調控中的新功能...
    RIPK3是受體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家族成員之一,與RIPK1形成壞死小體,激活MLKL,誘發細胞程序性壞死。RIPK3作為細胞程序性壞死的關鍵調控分子,在炎症和腫瘤中都發揮重要作用【3,4】。其可以促進炎症性腸病(IBD)腸道黏膜的修復,抑制炎症相關性結直腸癌的形成【5】。
  • 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的區別
    細胞程序性死亡 概念:細胞程序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也常常被稱為細胞凋亡,是生物體發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是一個由基因決定的細胞主主動的有序的死亡方式。
  • Nature:科學家揭示程序性壞死如何影響腫瘤微環境促進胰腺癌
    之前認為癌化的胰腺上皮細胞通過caspase8依賴性細胞凋亡發生死亡,而化療藥物也被認為是通過促進腫瘤發生凋亡來發揮殺傷作用。而與此相反,有研究發現癌細胞經常擾亂細胞凋亡過程維持自身存活。除了細胞凋亡還有另外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程序性壞死,但目前對於這一過程在胰腺導管腺癌(PDA)中的作用仍不明了。
  • Cell reports:細胞壞死引起多發性硬化
    雖然目前對於多發性硬化的研究有很多,但少突膠質細胞的減少的機制目前依然不清楚。由於少突膠質細胞的死亡會引起髓磷脂的減少以及神經軸突的退化,從而造成不可避免的神經退化,從而對少突膠質細胞死亡機制的探索有助於我們為多發性硬化患者提供臨床上的治療方法。最近,哈佛大學醫學院Junying Yuan研究組在《cell report》雜誌發表了他們對於少突膠質細胞死亡的機制的研究。
  • Cell:細胞死亡的複雜途徑
    該項研究對一種細胞的降解過程——自我吞噬有了新的了解。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Cell雜誌上。 自從二十世紀60年代發現程序性細胞死亡以來,來自世界各地各個學科的研究人員對這個過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作為發育和動態靜止的一個關鍵機制,細胞程序性死亡能夠清理細胞內已不需要的或受損的細胞。
  • 【學術前沿】Protein & Cell | 韓家淮/帥建偉合作揭示細胞壞死小...
    細胞壞死是細胞死亡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病毒感染、炎症反應等過程中具有重要生理學意義,同時在急性胰腺炎、神經退化、缺血性傷害、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腫瘤壞死因子(TNF)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能夠特異性殺死癌細胞並抑制其增殖功能的最強生物活性因子,但由於其還會引起組織壞死,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並對周圍組織造成破壞,從而極大地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1】。
  • 細胞壞死、凋亡、壞死性凋亡、焦亡與自噬
    ▌細胞壞死
  • RIPK1剪切對抑制細胞凋亡和壞死起重要作用
    RIPK1剪切對抑制細胞凋亡和壞死起重要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2 13:50:47 美國加州南舊金山基因技術公司Vishva M. Dixit和Kim Newton等研究人員近日合作取得一項成果。
  • Cell:細胞壞死狀凋亡分子機制
    2005年7月,袁鈞英博士帶領的課題組發現了一種化學物質Nec-1,它不能對細胞調亡起到抑制作用,它可以對一種程序性壞死樣細胞死亡(programmed necrosis-like death)起到特定的抑制作用。她將之稱為necroptosis(necrosis + apoptosis,壞死狀凋亡),是一種新的細胞死亡方式。
  • 死亡——細胞命運之終點
    2005年第一屆細胞死亡學術命名委員會(NCCD)對細胞死亡做出了較為清晰的定義:不同於頻死細胞(dying cell)的可逆細胞狀態,死亡細胞(death cell)是指細胞到達生命終點,處於不可逆轉的狀態。如同樹葉從樹枝上凋零下那一刻開始,細胞開始死亡,到其徹底的腐爛,才是死亡的細胞。
  • Cell Research:生殖細胞克隆新技術
    2015年3月3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一期的《cell research》雜誌上,來自洛克菲勒大學幹細胞系的 我們都知道生殖細胞是一類十分特殊的細胞類型。在胚胎發育的早期,生殖細胞便已經開始發育:原始生殖細胞(PSC: Primodial Germ Cell,即精子或卵子的前體)在原腸胚時期開始發育。 在此之前,由於人源生殖細胞的限制,我們對於生殖細胞的分化方面的研究是建立在小鼠模型的基礎上的。
  • 張志斌/劉志博/邵峰等揭示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方面的全新功能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細胞焦亡(Pyroptosis)是最近受到廣泛關注的一種程序性細胞壞死 (Programmed Necrotic Cell Death)。研究表明GSDM A-E 都具有膜穿孔(Pore-forming)活性,能夠在細胞中誘導細胞焦亡【4】。但除了GSDMD,其它的GSDM 蛋白如何被激活,以及它們的生物學功能都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GSDME 能夠被Caspase-3 切割激活,從而導致細胞凋亡到細胞焦亡的轉換【5,6】。
  • 研究發現RIPK3蛋白RHIM結構域調控細胞死亡和炎症的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小鼠RIPK3蛋白V448P突變破壞C端RHIM結構域導致RIPK1-RIPK3相互作用缺失從而抑制體外、體內細胞程序性壞死(necroptosis)的發生;同時在FADD敲除小鼠中RHIM結構域的V448P突變還導致嚴重的全身系統性淋巴增生特徵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ystem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而進一步敲除RIPK1基因可以緩解系統性的淋巴細胞增生的發生
  • 沒事,邵峰組一樣繼續發Nature揭示細胞焦亡通路新發現丨Bio...
    (pyroptosis或pyroptotic cell death)或炎性壞死是一種程序性細胞壞死,表現為細胞不斷脹大直至細胞膜破裂,導致細胞內容物的釋放進而激活強烈的炎症反應【1】。 三種細胞死亡(凋亡、壞死和焦亡)的形態特徵。
  • 死亡——細胞命運之終點--中國數字科技館
    2005年第一屆細胞死亡學術命名委員會(NCCD)對細胞死亡做出了較為清晰的定義:不同於頻死細胞(dying cell)的可逆細胞狀態,死亡細胞(death cell)是指細胞到達生命終點,處於不可逆轉的狀態。如同樹葉從樹枝上凋零下那一刻開始,細胞開始死亡,到其徹底的腐爛,才是死亡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