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疫苗大品種時代開啟!國內外疫苗產業發展現狀分析研究

2020-11-23 健康界

由於疫苗的使用,天花從地球上消失,脊髓灰質炎也幾近消失,麻疹、風疹、白喉等傳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的人均壽命得以大幅延長,一方面由於清潔用水的使用,另外一方面也得益於疫苗的普及。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強力促進了疫苗行業持續性發展,眾多重磅產品或將在2020年底迎來收穫期。

一、疫苗產業簡介

疫苗是指將各類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細菌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製成的一種醫療用生物製品,通過讓接種者主動暴露再安全性可控的抗原中,觸發身體免疫技能並留下免疫記憶,最終實現對某一種或某一類特定疾病的預防。

隨著免疫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和分子微生物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疫苗的技術路徑在近百年時間裡不斷發生迭代,從最開始的第一代傳統疫苗包括減毒疫苗、滅活疫苗等,發展到第二代疫苗包括由病原體裂解或分解製成的亞單位疫苗和將能激發免疫應答的成分基因重組而產生的重組蛋白疫苗,再到當前以DNA疫苗、mRNA疫苗、重組載體疫苗等為代表的基因疫苗,未來新一代疫苗品種也將不斷不斷問世,以應對臨床需求。

表1 按照技術路徑劃分的疫苗分類情況

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根據我國政策,一般將疫苗分為一類疫苗與二類疫苗(2019新版《疫苗法》稱之為「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和「未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疫苗」)。一類疫苗為國家規定強制接種的疫苗品種,由政府免費為公民提供注射,包括B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等11種兒童常規接種疫苗和出血熱疫苗、鉤體疫苗、炭疽疫苗等3種重點人群接種疫苗,可預防B型肝炎、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等15種傳染病,由於施行國家招標採購,通常定價較低、盈利性一般,廠家以計劃免疫時期的國企為主。二類疫苗為公民自費自願接種的品種,採取完全的市場化定價模式,盈利性較強,近年來增速明顯更快,「爆款品種」頻出。

二、全球疫苗產業發展現狀

自2000年以來,全球疫苗市場持續處於高速增長狀態,隨後在2010年前後逐漸趨於平緩。根據《EvaluatePharma WorldPreview 2020》披露,2019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約325億美元,在所有治療領域中位列第四位,市場份額約3.6%,並且隨著更多的多聯多價疫苗以及新型疫苗陸續上市,未來全球疫苗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預測2026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將達到56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8.1%。

圖1 2017-2026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及增長速度

數據來源:EvaluatePharma,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疫苗市場已經形成了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2019年葛蘭素史克(GSK)、默沙東、輝瑞和賽諾菲四大疫苗巨頭的疫苗業務分別實現收入84.81億美元、79.67億美元、67.16億美元、65.04億美元,合計佔有全球疫苗市場超90%的市場份額。2019年疫苗業務銷售額增長速度相較於往年有所加快,主要是由於GSK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上市,以及默沙東的HPV疫苗在中國上市後銷售額實現了大幅增長。儘管過去幾年間,全球前四大疫苗企業之間的排名會隨著新品种放量而略有變化,但總體上前4巨頭地位長期穩固。

圖2 全球疫苗市場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新型疫苗與多聯多價疫苗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疫苗行業是品種驅動的行業,目前全球銷售額前10大重磅疫苗產品均為新型疫苗與多聯多價疫苗。其中,HPV疫苗系列、DTaP及其聯苗系列、肺炎疫苗系列等往往是盛產重磅品種的搖籃。2019年,輝瑞的13價肺炎疫苗與默沙東的HPV疫苗分別以58.47億美元、37.37億美元的銷售額在2019年全球疫苗銷售額TOP10產品榜單蟬聯第一和第二;此外,GSK的新型充足帶狀皰疹病毒疫苗在上市後展現出新型疫苗放量的爆發性,以22.98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三。

表2 2019年全球銷售額TOP10疫苗品種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進行整理

三、我國疫苗產業發展現狀

我國疫苗市場整體上穩步增長。疫苗的適用對象為健康人群,因此疫苗市場的規模與人口規模直接相關。我國人口基數龐大,2018年總人口約14億人,預計2030年人口將達到14.6億人,疫苗市場龐大。2018年,國內疫苗市場規模約為336億元人民幣,僅為全球疫苗市場規模的16.39%。隨著我國二胎政策開放,未來每年新生兒約1800萬人以上,並且國內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老齡人口更容易受到某些傳染病的幹擾,因此我國日益增長的新生嬰幼兒人群與龐大的老年人群將為疫苗行業提供新的市場空間,預計2030年達到1161億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9%。

圖3 2011-2020年中國疫苗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疫苗市場格局相對分散。不同於全球疫苗市場的高集中度,由於我國疫苗產業進入市場化僅短短不到20年時間,故我國的疫苗市場格局相對分散。截至2020年9月底,我國當前共有334個國產疫苗批件,分散在53家疫苗企業手中(不考慮母子公司、關聯企業的情況),其中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生集團)下屬北京、上海、武漢、成都、長春、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包攬了186個批件,佔國內全部疫苗獲批批件的55.69%。進口疫苗獲批批件70個,分布在GSK、賽諾菲、輝瑞、默沙東等8家跨國藥企手中。

圖4 疫苗獲批企業分布

數據來源:火石創造資料庫

全國疫苗批籤總量整體平穩。2019年,國內籤發的疫苗共52種,疫苗批籤發總量約為57540萬支,同比增長6.36%。2020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較大影響,但我國疫苗批籤發並未因此而停滯,上半年累計獲批疫苗為28162萬支,同比增長22.03%。

圖5 2016-2020年上半年我國疫苗批籤發情況(單位:萬支/萬瓶)

數據來源:中檢院,火石創造資料庫

一類疫苗仍是我國消費主流。從2019年我國獲批的前十大疫苗品種來看,第一為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獲批籤發量7955.98萬支,其次為腦膜炎球菌疫苗(包括流腦A和流腦A+C疫苗)和B型肝炎疫苗,獲批籤發量分別為6372.92萬支、6323.11萬支,一類疫苗的數量高居榜首。而海外主流的疫苗大品種,如13價肺炎疫苗、HPV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在我國量還相對較小,但隨著國內企業的持續研發積累,國產大品種疫苗逐步上市,2020年1月廈門萬泰滄海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商品名為馨可寧)與沃森生物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商品名為沃安欣)相繼上市,開啟國產疫苗大品種時代。

圖6 2019年我國前十疫苗產品批籤發數(單位:萬瓶/萬支)

數據來源:火石創造資料庫

重磅產品近幾年將迎來爆發。2018年至今,國內共有228項疫苗臨床試驗,其中99項為臨床試驗Ⅲ期和Ⅳ期,包括口服六價重配輪狀病毒活疫苗、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重組三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流腦A+C疫苗等,佔比達43.42%。2020年,廈門萬泰滄海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沃森生物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長春百克鼻噴流感疫苗先後獲批上市,另外,沃森生物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智飛生物母牛分歧分歧桿菌疫苗(肺結核疫苗)、康泰生物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科興生物EV71疫苗等多個重磅品種正處於審評審批中,預計將於2020年底獲批上市。

國產新冠疫苗取得突破。根據WHO統計,截止目前全球有超過190種候選新冠疫苗正在研發,其中我國有22個,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的36個,並且我國多種疫苗研發處於國際第一方陣,其中國藥中生滅活疫苗(武漢所和北京所兩款)、康希諾/軍科院腺病毒載體疫苗、科興中維滅活疫苗已進入Ⅲ期臨床,與海外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康泰/阿斯利康/牛津大學)、mRNA疫苗(復星/輝瑞/BioNTech)亦進入Ⅲ期臨床。

融資方面,2015年至今,我國疫苗行業累計發生了40起融資事件,11個省份22家疫苗企業獲得融資,其中華蘭生物和康泰生物先後於2020年上半年獲得了20.7億元與30億元的超大額融資。從融資金額上看,根據披露的數據,2015年至2020年9月份共發生了9起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的融資事件。

表3 2015-2020年9月我國疫苗行業融資1億元以上事件列表

數據來源:火石創造資料庫

四、疫苗產業發展制約

一是疫苗產品的研發周期長,投入成本大。疫苗臨床研究與創新藥相似,但不同於新藥研發的是,由於疫苗通常適用於健康人群,尤其是兒童和嬰幼兒,因此相比治療性藥物,疫苗研發的安全性和倫理學方面要求更高,疫苗新品的臨床試驗通常也要求規模更大,時間更持久。一個創新疫苗從概念到上市整個過程一般需要8~12年(流感疫苗14年,HPV疫苗23年,B肝疫苗38年)。較長的研發周期和高額的費用投入使得只有大型製藥公司能夠負擔新型疫苗的研發。

二是大規模產業化存在一定難度。在大多數情況下,諸如疫苗企業的專有細胞系、毒株和內部改進的生產工藝等先進技術,比專利保護更有價值,原液生產對於疫苗企業而言,不僅是產品質量的保證,更是最核心的商業機密。同時疫苗起始材料菌株/毒株來源於活的生物體,具有複雜分子結構,並且疫苗行業的產能利用率較低,一條生產線通常只能生產一種配方的產品,導致其在大規模產業化方面有一定難度。除此以外,疫苗產業質控要求高,須控制生產全過程,有效保證產品質量。

三是政策監管嚴格。《新疫苗法》和《藥品管理法修正草案》的出臺,規定了疫苗企業不允許進行委託生產/CMO外包,並且接納了國際慣性的「無過錯原則」,即規定只要「不能排除」屬於異常反應,疫苗生產企業或保險制度就予以補償。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明確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則,將對疫苗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

小結

隨著人口老齡化、二胎政策開放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疫苗行業市場空間巨大。而隨著行業監管趨嚴以及眾多國產重磅品種的上市,一些小型疫苗生產企業將逐步萎縮,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未來龍頭企業將顯著受益。

*聲明:本文為火石創造原創文章,作者揭陽,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2020-2026年中國動物疫苗佐劑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動物疫苗佐劑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動物疫苗佐劑進入動物體後,通過與甘露糖、核苷酸!聚糖樣受體或Toll樣受體等抗原識別受體相結合,提高細胞因子的產量,進而促進樹突狀細胞的成熟,提高對抗原的傳遞能力,使動物機體T細胞B細胞產生大量的特異性抗體,而達到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的目的。
  • 新冠疫苗捷報頻傳,疫苗概念再站風口,這些概念股請收好丨火線解讀
    疫苗行業監管的趨嚴將推動行業進入整合、優勝劣汰的時代;我國大品種滲透率提升空間大,國產大品種如2價HPV、13價肺炎疫苗等將帶領行業進入國產大品種驅動的大時代,此次疫情對於居民的健康意識的提升,對疫苗的認知度有望大幅提升,從中長期看有利於非規劃疫苗接種率的持續提升;此外,新冠肺炎疫苗開發受到重視,研發如火如荼,相關公司加大研發力度和技術引進,有利於推動行業技術平臺建設,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 國產九價宮頸癌疫苗最新進展!生產基地在廈門這裡…
    廈門萬泰  創新型疫苗企業  2008年落戶海滄的廈門萬泰,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創新型疫苗企業。  除了國內首支國產二價宮頸癌疫苗(馨可寧),廈門萬泰與廈門大學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個戊型肝炎疫苗--益可寧。
  • 國產新冠疫苗在阿聯正式上市,與美國疫苗比,哪個更安全有效?
    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哪個更好?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公布出來的有效性  進口疫苗根據輝瑞公司III期臨床試驗數據表明,有效率為95%,而國產疫苗有效率為86%,具有99%的中和抗體轉陽率和100%預防中度和重度新冠肺炎的有效性。看起來國產疫苗比進口疫苗有效率小了9%。
  • 國產HPV疫苗和進口疫苗相比有什麼優勢?
    HPV疫苗作為「世界上第一支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2020年1月,我國首個國產HPV疫苗於日前獲批上市,4月,國產HPV疫苗正式上市,5月可預約接種。整個事件流程歷經18年,我國成為了繼美國、英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個實現HPV疫苗自主供應的國家。
  • 新冠病毒疫苗專題報告:mRNA疫苗究竟是「何方神聖」?
    近年來隨著 mRNA 合成、化學修飾和遞送技術的發展, mRNA 的穩定性和翻譯效率大幅提高,免疫原性逐步可控,在腫瘤免疫 治療領域和突發傳染病領域顯示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mRNA 疫苗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 抗體和疫苗生物製造的原材料及裝備現狀
    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並保障產品質量,從而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中掌握市場主動權、產品話語權和定價權。抗體和病毒疫苗生產中生物反應器是最重要的核心裝備,它必須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細胞株的潛能和工藝技術水平。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歐美等發達國家就率先建立了基於生物反應器系統和動物細胞大規模培養技術的病毒疫苗工業化生產工藝,口蹄疫、狂犬、流感等人畜禽疫苗相繼實現了高效工業化生產。
  • 傳染病疫苗與抗體研發、發展「線上醫療」……未來5年重慶這樣布局...
    4月30日,重慶市政府發布《重慶市促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國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努力將重慶打造成國家醫學名城、西部醫療高地、國家重要醫藥基地和國際知名康養勝地。
  • 2020-2026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生物製藥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認為,近年來在國家出臺的《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護航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迅速,我國生物製藥行業已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展與會有機互動,上下遊產業結合。通過多年努力,在將已有的展覽打造成國內外矚目的專業展覽的同時,還打造了兩個會議品牌。
  • 科普| 「超齡」不能接種9價HPV疫苗?國產疫苗年齡覆蓋將大增
    一、影響疫苗接種年齡的因素1.各年齡段的發病率分析不同年齡分布的客觀原因,對於我們了解疾病的整體情況很有幫助,其中各年齡段的發病率是一個重要和常用指標,對於死亡率極低或不致死的疾病尤為重要,反映得該病的風險。
  • 關於mRNA新冠疫苗的10個答疑解惑|mRNA疫苗|新冠疫苗|疫苗現狀|...
    近期,輝瑞和Moderna新冠mRNA疫苗獲批上市,是mRNA疫苗首次大規模使用,關於其技術和安全性存在各方質疑,藉此展開對這種新型mRNA疫苗的討論,列舉了10條大家對該疫苗的疑問,我們進行了解答,同時介紹一下我國的疫苗現狀。
  •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在多年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生物醫藥產業園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生物醫藥產業園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王春來:細菌菌影疫苗取代傳統滅活疫苗指日可待
    針對行業的需求,近年來動物疫苗產業的研發集中在新型佐劑、抗原純化、細胞株或病毒株的高通量篩選、懸浮培養等熱點。2013年生物谷在中國醫藥城成功舉辦首屆動物疫苗發展論壇,來自全國各地90多家企業單位,近20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得到了參會企業及嘉賓的一致好評。
  • 印尼開啟疫苗大規模接種計劃,總統將接種中國疫苗
    【環球時報記者 王逸】印尼衛生部長古納迪5日宣布,該國將於1月13日開啟新冠疫苗全國大規模接種計劃。計劃將在首都雅加達啟動,總統佐科將第一個接種疫苗。「美國之音」印尼頻道5日稱,印尼總統秘書處負責人布迪當天證實了該消息,並表示佐科總統將接種的是中國北京科興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他表示,佐科總統將與公眾和軍隊代表一起接種疫苗,該活動將通過電視轉播,以供民眾見證,增強對疫苗的信心。
  • 疫苗開發進入快車道 釋放生物醫藥產業潛能
    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不僅給疫情防控帶來新希望,也為生物醫藥產業自身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許多行業造成了不小的衝擊,生物醫藥產業卻是一個「異數」,成為疫情陰霾下「一抹亮色」。許多生物醫藥企業不僅助力抗疫,同時也實現了逆勢增長,展現蓬勃生機。以廣州為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州上市公司中盈利且同比增長的企業有39家,醫藥生物企業就佔了7家。
  • 從首針國產2價HPV疫苗注射看疫苗質量控制
    回顧HPV疫苗研發和使用  2020.5.18 湖北武漢10歲女孩「可可」首例國產「2價」HPV疫苗接種;  2020.4.21 廈門萬泰滄海HPV疫苗(馨可寧,Cecolin)獲得CFDA的生物製品批籤發證明;
  • 國產新冠疫苗上市在即,14個疫苗研發進度一覽
    早在疫情爆發初期,我國就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近日頻頻傳來國產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已有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研究。據武漢晚報報導,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做《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關於疫苗,未來一至兩周將有大消息公布。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來了,下周開始銷售!國產疫苗12月底開打?
    」BioNTech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Ugur Sahin說,「英國的緊急使用授權將標誌著沒有參加試驗的公民第一次有機會接種COVID-19疫苗。我們相信,疫苗接種項目在英國的推廣將減少高風險人群住院的人數。我們的目標是在獲得批准後將安全有效的疫苗帶給需要疫苗的人。提交給世界各地監管機構的數據是科學嚴謹和高度道德的研究和發展項目的結果。」
  • 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究的現狀及進展!
    自COVID-19疫情發生後,中國的科學家們分別從滅活病毒疫苗、減毒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五大技術方向推進SARS-CoV-2疫苗設計和研發。對於五大疫苗的研發,國內的研究人員已經相繼開展臨床前研究並啟動了相應的臨床試驗。
  • 國產二價宮頸癌疫苗在巴中開打
    ,稱她之前在社區預約了進口的四價宮頸癌疫苗,現在到貨有國產二價宮頸癌疫苗,詢問她是否願意接種。「之前看新聞就了解到有國產二價疫苗,聽說預防效果不錯,價格還『親民』。」接到社區的電話後,胡女士果斷選擇了接種國產二價宮頸癌疫苗。她說,自己3個月前到社區預約的四價疫苗,當時準備預約九價疫苗,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說九價疫苗很難到貨,一般不建議預約,於是她便預約了四價疫苗。「身邊很多朋友都接種了,還有的人到香港等地方接種的。」胡女士說,現在大家對健康的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都有接種疫苗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