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下留情:英國科學研究表明螃蟹也有痛感?

2020-12-05 愛活網

蟹膏、蟹黃、蟹粉小籠...餐桌上的蟹肉大餐讓你垂涎欲滴,但在你大快朵頤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螃蟹的感受?等等,這個問題似乎有點怪——這種八條腿橫著走揮舞著鉗子賣萌的動物,真的有「感受」嗎?

2005年,挪威食品安全科學委員會發表的報告認為龍蝦、螃蟹不太可能能感到疼痛,其理由是它們的神經系統過於簡單,看不出有大腦,沒有感知疼痛的功能。而現在,這個結論要被推翻了,英國人的最新研究表明,螃蟹也是會感覺到痛的。

據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生物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螃蟹、蝦等其他甲殼亞門動物會產生某種應激反應,其表現與疼痛相一致。動物保護主義者認為,這可能意味著有必要重新考慮甲殼類動物在食品工業中接受處理的方式。

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生物科學院的教授鮑勃•埃爾伍德(Bob Elwood)和巴裡•馬吉(Barry Magee)用輕微電擊刺激普通濱蟹( Carcinus maenas ),並對普通濱蟹的反應和經受衝擊後的行為進行了觀察。這項研究於1月16日發表於《實驗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實驗中用到的普通濱蟹,身上纏繞了電線以給予輕微的電擊。埃爾伍德教授說:「這項實驗進行了精心設計,以區分疼痛和被稱為『傷害性感受』的反射現象。感到疼痛有助於在未來避免造成疼痛的來源;而傷害性刺激的條件反射只提供即時的保護,沒有意識性,也不會對長期行為的改變產生影響。

學界普遍認為傷害性刺激幾乎存在於所有的動物身上,但疼痛卻並非如此。尤其是甲殼類動物是否會體驗到疼痛這一點,仍然存在著廣泛的爭論。」這項最新的研究表明,普通濱蟹願意放棄某 種對它們而言有價值的東西——在實驗中則意味著黑暗的庇護所——以此來避免在將來觸電。

埃爾伍德教授在對實驗工作進行解釋時說:「螃蟹重視巖石底下黑暗的藏身之處,在那裡它們可以躲避捕食者。利用這個偏好,我們的研究通過觀察它們是否能學會放棄一個有價值的黑暗的藏身之處來避免遭受輕微的電擊,以此來測試螃蟹是否感到了疼痛。我們把90隻螃蟹一隻一隻地單獨放入一個水箱中,箱裡有兩個黑暗的庇護所。在它們選擇住處的時候,一些螃蟹遭到了電擊。經過一些休息時間後,每隻蟹又被重新放回到水箱中。絕大多數普通濱蟹仍然回到了它們第一次選擇的那個住所,然後又一次經受了電擊。然而,在第三次被放入水箱中時,大部分承受過電擊的螃蟹選擇了另一邊不會受電擊的庇護所。那些沒有被電擊過的普通濱蟹依然會走向它們偏愛的庇護所。在經歷了兩輪電擊以後,螃蟹學會了迴避它們會在那裡遭受電擊的庇護所。它們願意放棄自己的安樂窩,以避免可能會造成痛苦的來源。」

埃爾伍德教授說,他的研究強調了有必要探討如蟹、蝦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在食品工業中接受處理的方式。他說:「數十億的甲殼類動物被捕獲或用於食品工業的水產養殖。與哺乳動物不同,甲殼類動物被給予了極少或是根本就沒有保護,因為我們假定它們感受不到痛苦。我們的研究得出了於此相反的結論。有必要對處理這些動物的方式給予更多的考慮,因為我們有可能忽略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從哲學的角度看,絕對地展示一個動物經受痛苦是不可能的。然而,關於經歷痛苦後,我們會得到什麼預期表現,人們已經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標準。女王大學的研究測試了這些標準,並且得到了與疼痛的概念相一致的數據。因此,我們的結論是甲殼類動物有很大可能性會感覺到痛,人們需要考慮這些動物的福利問題。」埃爾伍德教授這樣說道。

如此看來,螃蟹是會感覺疼痛的,這有助於它們避害趨利,更好地生存。知道了這一點,你是否會用更仁慈的方法殺死螃蟹,或者乾脆不忍再吃螃蟹?(來不及思考:狗不能吃,豬不能吃,雞不能吃,螃蟹也不能吃,嗯,對於動物保護主義者來說,最環保綠色低碳的方式大概只能吃人了)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魚類也有痛感 並且與人類相似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西媒稱,許多人認為魚類既不會難過,也沒有痛感,但利物浦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打破了這一「神話」:魚類也有痛感,而且其感覺疼痛的方式與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相似。她是全球魚類痛感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斯內登說,痛感是整個動物王國的共同特徵,是解釋動物們所有與避免和減輕疼痛有關行為的基礎。她說:「當魚類遭受痛苦感時,它們會表現出不良的行為變化,例如暫停進食和活動減少等,而為它們提供能緩解疼痛的藥物則可以防止這些情況的發生。」
  • 瑞士宣布活煮龍蝦違法,研究:龍蝦螃蟹等無脊椎動物有痛感
    英國今日華聞網1月12日刊文稱,當地時間1月10日,瑞士有關部門宣布,烹飪龍蝦時將其活煮將屬違法行為,殺死龍蝦之前需先將其電擊至無意識。新規定宣布後,不少人對於如何烹飪龍蝦感到茫然。文章摘編如下:在近年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包括龍蝦、螯蝦和螃蟹在內的無脊椎動物可以感受到痛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哲學系助理教授喬納森·博奇(Jonathan Birch)將「痛苦」定義為:「令人反感的感覺和感受,會實際帶來或可能帶來組織傷害」。
  • 英國女子因基因發生突變 一生沒有痛感且心態樂觀
    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導 美媒稱,由倫敦大學學院聯合牽頭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蘇格蘭一名女性由於一個此前未經確認的基因發生突變,而幾乎失去了痛感
  • 最新研究稱魚類沒有痛感其神經系統無法感受疼痛
    一項最新實驗結果表明,魚類沒有痛感。魚類到底有沒有痛感?有動物權益保護者堅稱魚類有痛感,因而釣魚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呼籲那些釣魚愛好者能夠「放下釣竿、立地成佛」。不過,動物權益保護者的上述觀點日前被推翻了。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近日報導,科技期刊《魚和漁業》刊發的一份實驗結果顯示,魚類並沒有痛感。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動物及生理學教授吉姆·羅斯負責主導了本次實驗,他和其他科研小組成員把蜂刺插入彩虹鱒魚的下頜,觀察其反應。
  • 植物也有痛感?以色列科學家:是的,而且會發出刺耳尖叫
    春暖花開時節,閒來無事,總會去一些花園逛逛,隨手捏來的幾朵花,放在鼻下,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然而看似不經意間的舉動,但你做夢都想不到,被你捏掉的幾朵花它們也會感到到痛,這種痛絲毫不亞於骨折。如果說人類有痛感,那麼植物也會有痛感麼?
  • 美實驗顯示:魚類無痛感
    魚類到底有沒有痛感?這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辯題。有動物權益保護者堅稱魚類有痛感,因而釣魚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呼籲那些釣魚愛好者能夠「放下釣竿、立地成佛」。不過,動物權益保護者的上述觀點日前被推翻了。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12日報導,科技期刊《魚和漁業》刊發的一份實驗結果顯示,魚類並沒有痛感。
  • 7個螃蟹冷知識,你個螃蟹居然也這麼流氓
    原標題:7 個螃蟹冷知識,你個螃蟹居然也這麼流氓!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中秋前後,愛吃螃蟹的人就撒歡了,特別是靠河靠海生活的人們,每天的娛樂活動就是拿個盆,裝滿蒸好的螃蟹吃上半天。不吃螃蟹的人,大多是覺得吃螃蟹麻煩。輕攏慢捻抹復挑,費半天勁弄出的蟹肉還不夠塞牙縫,遠不如吃一大口牛肉實在。然而,吃蟹的精髓卻恰恰在於此——看著眼前那堆沒了肉、卻依舊十分完整的蟹殼,會有一種強烈的、不知道打哪裡來的成就感。吃蟹,需要耐心、細心和恆心,三種品質缺一不可。挑不出完整的螃蟹肉,就不算是真正的吃蟹人。
  • 美實驗顯示魚類沒有痛感
    魚類到底有沒有痛感?這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辯題。有動物權益保護者堅稱魚類有痛感,因而釣魚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呼籲那些釣魚愛好者能夠「放下釣竿、立地成佛」。但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12日報導,科技期刊《魚和漁業》刊發的一份實驗結果顯示,魚類並沒有痛感。
  • 科學研究表明,腦容量與認知能力之間可能存在顯著聯繫
    多年來的科學研究發現,腦容量和認知能力之間存在著顯著的聯繫。英國有一句成語叫「眉骨高的人聰明」就是來源於聰明人的物理描述,可能是由於眉骨高的人腦容量大,這源於人們長期以來對大腦大小和智力之間存在聯繫的信念。早在20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這種聯繫。
  • 英國再現巨大螃蟹照片:舉螯潛伏2兒童附近
    2014年10月23日訊,據英國《鏡報》10月22日報導,英國肯特郡惠特斯特布爾(Whitstable)港口附近水域日前再現「巨型螃蟹」身影。照片上顯示,這隻巨蟹就潛伏在岸邊,距離2個正在垂釣的孩童僅數米之遙。
  • 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
    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人類是地球上進化最為成功的智慧生物,擁有獨立思考的大腦,具備創造產物的能力。經過200多萬年的演化,有了不少分支,包含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等等,人類屬於智人,智人在這極為殘酷的競爭中,毅然而然的倖存下來,人類被統稱為是智人的後代。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不短了,樹立牢固的根基。
  • 辣椒是一種痛感?人們就是離不開這種痛感啊!
    我們精選幾個關於辣椒的奇趣問題,幫大家更好地了解下生活中最常見的辣椒。第一、辣椒為什麼這麼辣?辣椒這麼辣,本質上和人們拒陌生人於千裡之外,是一樣的道理,它是為了保護自己。你可能會瞠目結舌,覺得這是天方夜譚。其實這是真的!
  • 世界上最大的4種螃蟹,這些螃蟹有你喜歡吃的嗎?
    這青蟹很多地方都有,尤其是東南亞一帶和印度,這是他們最常吃的一種螃蟹了。青蟹的個頭長得也是很大的。最大的能達到5斤多! 因為它喜歡吃椰子,這大概是螃蟹中名字取得最有味的一個了,從名字中也暴露出椰子蟹是一個吃貨了,能夠以它的食物來命名,這不是吃貨是什麼呢?椰子殼夠硬吧,沒有技巧的人,都很難用刀剁開,而椰子蟹則是能夠輕易的用鉗子給弄開,然後美滋滋的吃到裡面的椰肉,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吃貨螃蟹,還是有著自己的資本的,想來椰子蟹的鉗子也是相當美味吧!
  • 廣西境內山螃蟹泛濫,比蜘蛛略大密密麻麻,隨意丟棄無人吃
    在廣西欽州地區,有一種個頭不大的螃蟹,被當地人嫌棄,不管是漁網撈起,還是地籠捕獲,亦或者釣魚人釣起,都會毫不留情的扔在岸上,任其自身自滅...這種螃蟹長不大,當地又叫土螃蟹和山螃蟹,跟我們經常吃的青蟹、大閘蟹不是一個種類。聽當地人說,這種螃蟹食用價值很低,個頭比蜘蛛略大一點,渾身都是甲殼,沒有一點肉質,黑漆漆的爬在河底。
  • 科學網—方舟子:螃蟹究竟有沒有痛覺
    在我品嘗過的十幾種螃蟹中,味道最佳的還是家鄉產的青蟹。這種海蟹生長於江河入海口的灘涂中,身上沾滿了泥土,所以煮之前要將其刷洗乾淨,否則就會有海泥的臭味。而為了能刷洗乾淨,就要將青蟹殺死,通常的做法是用筷子(或折下一條蟹腿)從最後一條蟹腿與殼連接的地方斜斜地插入,也有的則是從眼睛插入,聽上去都很殘忍。但是如果像蒸河蟹那樣,活活地扔進鍋蒸死,難道就不殘忍了?
  • 專科學校裡的「螃蟹效應」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是爬不出來的。因為當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爬,但簍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
  • 英國驚現最大的螃蟹 15米長
    惠特斯特布爾小鎮或許一直因牡蠣而聞名,但最近因為一張不可思議的照片,大批遊客蜂擁而至,卻是希望能捕到英國最大的螃蟹。   它的形狀就像是平時常吃的那種螃蟹,在英國水域中也經常能見到,一般長到5英寸(約0.13米)大小。   The photograph was posted on a website called Weird Whitstable - an online collection of strange and unusual sightings in the town.
  • 甲殼類動物——螃蟹
    螃蟹是甲殼類動物,它們全身都是青灰色,身上長有硬殼就像是盔甲一樣,圓溜溜的眼睛和兩隻大鉗子,這兩隻大鉗子是它們的武器,身體兩側各有4條腿,它們的腿上長有毛,它們靠鰓呼吸,生活在海裡或者靠海的地方,喜歡吃小魚蝦,一般對食物不是很挑剔,只要自己能抓到的都吃,但是也有許多天敵,所以它們在產卵時會下很多來保障成活率
  • 科學研究表明,或關乎太陽壽命
    經過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存活時間是和太陽息息相關的。回想起6500萬年前,恐龍正處於鼎盛時期,但後來的它就突然消失了。也有許多生物比恐龍幸運,一直存活到今天。其實地球的生態系統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會發生變化,許多生物會因為無法適應環境而變得過時。
  • 秋風習習話螃蟹
    ○戴勤鋒  吃螃蟹和吃其他東西一樣也有季節性,比如人們常說的「冬鯽夏鮊」等。吃螃蟹最好是在涼風習習的金秋時節。俗話說「西風起,蟹腳癢」此時的螃蟹體壯膏滿、肉質鮮美,絕對是酒席上最時令美味的珍品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