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實驗顯示魚類沒有痛感

2020-12-04 海峽網

魚類到底有沒有痛感?這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辯題。有動物權益保護者堅稱魚類有痛感,因而釣魚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呼籲那些釣魚愛好者能夠「放下釣竿、立地成佛」。但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12日報導,科技期刊《魚和漁業》刊發的一份實驗結果顯示,魚類並沒有痛感。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動物及生理學教授吉姆·羅斯負責主導了本次實驗。他表示,即使剛剛接受過「外科手術」,彩虹鱒魚也能在術後幾分鐘內恢復正常活動。對於魚類沒有痛感的原因,羅斯解釋稱,這可能是因為魚類沒有能夠感受痛感的大腦系統或者其神經細胞裡缺少足夠的感應器。

(中國日報網站特稿)

相關焦點

  • 美實驗顯示:魚類無痛感
    魚類到底有沒有痛感?這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辯題。有動物權益保護者堅稱魚類有痛感,因而釣魚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呼籲那些釣魚愛好者能夠「放下釣竿、立地成佛」。不過,動物權益保護者的上述觀點日前被推翻了。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12日報導,科技期刊《魚和漁業》刊發的一份實驗結果顯示,魚類並沒有痛感。
  • 最新研究稱魚類沒有痛感其神經系統無法感受疼痛
    一項最新實驗結果表明,魚類沒有痛感。魚類到底有沒有痛感?有動物權益保護者堅稱魚類有痛感,因而釣魚是一種殘忍的行為,呼籲那些釣魚愛好者能夠「放下釣竿、立地成佛」。不過,動物權益保護者的上述觀點日前被推翻了。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近日報導,科技期刊《魚和漁業》刊發的一份實驗結果顯示,魚類並沒有痛感。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動物及生理學教授吉姆·羅斯負責主導了本次實驗,他和其他科研小組成員把蜂刺插入彩虹鱒魚的下頜,觀察其反應。
  • 研究表明:魚類也有痛感 並且與人類相似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導西媒稱,許多人認為魚類既不會難過,也沒有痛感,但利物浦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打破了這一「神話」:魚類也有痛感,而且其感覺疼痛的方式與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相似。該研究指出,有關魚類感覺不到疼痛的說法是錯誤的。實際上,研究人員發現,魚類在經受痛苦之後,可能會出現過度換氣、食欲不振甚至長期行為紊亂等狀況。這篇論文的作者是利物浦大學生物學家琳恩·斯內登。她是全球魚類痛感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斯內登說,痛感是整個動物王國的共同特徵,是解釋動物們所有與避免和減輕疼痛有關行為的基礎。
  • 魚類家族的有趣分工,分工有序職責明確,和人類社會有的一拼
    不過很多人對於魚類的認知卻都停留在淺表,只根據魚類的外貌來選擇飼養的品種。但是魚類所生活的水下世界其實是非常神奇的,不同的魚類在它們的社會中也會有不一樣的職責,它們也像人類一樣各司其職。在它們身上存在著很多有趣的現象。第一:喜歡聊天人類是群居動物,聚在一起就很喜歡聊天,魚類也有這一愛好。只不過和人類不同的是,魚類是利用不同的聲音進行交流。
  • 語言刺激能激活腦部痛感處理區域
    德國耶拿大學3月26日發表公告說,該校研究人員發現,不僅打針或受傷等疼痛的感覺能激活腦部處理痛感的區域,與疼痛相關的語言刺激也同樣會激活相關區域。
  • 辣椒是一種痛感?人們就是離不開這種痛感啊!
    你沒有考慮過,辣椒為什麼這麼辣?因為它叫辣椒麼?當然不是!你有沒考慮過,吃辣椒為什麼會上癮?因為它是毒品麼?當然不是!辣椒到底只是一種植物,和我們這些具有智慧的人相比,簡直沒有迴旋之地。好了,即使辣椒再辣,也永遠不乏人類的佼佼者發起挑戰。所以,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很多不怕死的小夥伴們吃下一大把、一大盆鮮紅的辣椒,之後的慘狀就不一一描述了。
  • 植物也有痛感?以色列科學家:是的,而且會發出刺耳尖叫
    如果說人類有痛感,那麼植物也會有痛感麼?植物又不會說話怎麼能有痛感呢?」我們都知道一盆植物經過光合作用之下,在溼潤的土壤中茁壯成長,當有一天你無視它的時候,沒有再像從前一樣精心呵護照顧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的葉子會逐漸泛黃,慢慢的就會枯萎。其實植物出現這種反差,說明它能夠感知到外界環境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通過植物自身兩條途徑傳遞信息。一種就是從植物的質外體傳遞到植物細胞內部,另外一種就是植物的局部細胞內部發出的信號。
  • 植物也能感受痛感?以色列科學家:是的,而且會發出刺耳尖叫
    如果說人類有痛感,那麼植物也會有痛感麼?植物能夠感覺到外界環境變化,真的能感受到痛感嗎?很多網友看到這種問題不禁會問到:「這不是無稽之談嗎?植物又不會說話怎麼能有痛感呢?」我們都知道一盆植物經過光合作用之下,在溼潤的土壤中茁壯成長,當有一天你無視它的時候,沒有再像從前一樣精心呵護照顧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的葉子會逐漸泛黃,慢慢的就會枯萎。
  • 英國女子因基因發生突變 一生沒有痛感且心態樂觀
    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導 美媒稱,由倫敦大學學院聯合牽頭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蘇格蘭一名女性由於一個此前未經確認的基因發生突變
  • 瑞士宣布活煮龍蝦違法,研究:龍蝦螃蟹等無脊椎動物有痛感
    文章摘編如下:在近年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包括龍蝦、螯蝦和螃蟹在內的無脊椎動物可以感受到痛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哲學系助理教授喬納森·博奇(Jonathan Birch)將「痛苦」定義為:「令人反感的感覺和感受,會實際帶來或可能帶來組織傷害」。
  • 為何人們痛感不一樣?美媒:或源於基因特定突變或缺失
    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導美媒稱,在求醫時,患者抱怨最多的症狀是疼痛。在通常情況下,疼痛是受傷的信號,自然而然的反應是保護人們自己,直到康復、疼痛減輕。但令人遺憾的是,人們在感受疼痛、忍受疼痛以及對疼痛作出反應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而且他們向醫生述說疼痛的方式以及對各種治療方式的反應也不相同。
  • 三文魚養殖的福音,科學家實驗用魚類清理海蝨
    挪威正在實驗將以海蝨等寄生蟲為食的魚類用於鮭魚養殖業中,如果成功大規模投放將會大大減少鮭魚養殖中抗蟲藥類的使用。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養殖魚類生產國之一,該國養殖最大的魚類是大西洋鮭魚,另外還要一種產自大西洋的圓鰭魚也越來越受到挪威漁民的喜愛。
  • 美最新實驗顯示倭黑猩猩會與陌生者分享食物
    但是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構建人類社會的無私行為早在人類社會存在之前就已進化形成。美國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倭黑猩猩具有無私利他行為,能夠主動將食物分享給陌生者與陌生者分享事物在動物王國中並不常見,尤其是分享食物。在黑猩猩群體中,它們會與同伴分享,但對外來者持有警惕態度。
  • 子彈蟻到底痛感多劇烈
    它們上顎強壯有力,並且有厲害的尾刺。它們在地下築巢,特別是植物的根部,捕食小昆蟲。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螞蟻種類之一,這些一英寸長的昆蟲的名字是根據它們的毒刺命名的,被它們叮後產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彈射中一樣,它們會分泌一種毒素,昆蟲和小型的蛙類都是它們捕食的對象。子彈蟻主要分布在亞馬遜地區的雨林中,而且樣子和外貌與黃蜂的祖先相似,數百萬年來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 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劉建康逝世
    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劉建康逝世 劉建康院士  《楚天金報》資料圖>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魚類學家和淡水生態學家,我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長、名譽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建康先生因病於北京時間2017年11月6日22時整在武漢逝世,享年100歲。
  • LED點陣顯示實驗
    實驗要求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121.htm編程實現中英文字符的顯示。二.實驗目的1.了解LED點陣顯示的基本原理和實現方法。實驗電路及連線點陣顯示模塊WTD3088的(紅色)列輸入線接至內部LED的陰極端,行輸入線接至內部LED的陽極端(若陽極端輸入為高電平,陰極端輸入低電平,則該LED點亮)。發光點的分布如圖22-0所示。
  • 海洋魚類可以生吃,難道海洋魚類真的沒有寄生蟲?
    現生魚類共2萬餘種,其中海洋魚類約有1.2萬種,為魚類中最繁盛的類群。海洋魚不是沒有寄生蟲,而是寄生蟲比較少。寄生蟲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終身寄生在宿主體內的寄生蟲。但是在海洋中,這一類寄生蟲幾乎沒有。●海洋的魚類,雖然生活在鹹水中,但是魚肉並不鹹。而且我們知道海水是非常鹹的,1千克海水裡面有35克的鹽,而典型的生理鹽水的鹽度只有0.9%,只相當於海水鹽度的1/4。
  • 西媒:研究表明魚類睡眠早在4.5億年前就已出現
    參考消息網7月12日報導西媒稱,一項發表在英國《自然》周刊上的最新研究顯示,魚類也存在睡眠階段。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對斑馬魚展開了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魚類和人類一樣,早在4.5億年前就存在睡眠了。
  • 辣居然是一種痛感 可為什麼許多人無辣不歡呢?
    原標題:辣居然是一種痛感 可為什麼許多人無辣不歡呢?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貴州人辣不怕」這樣的話語我們並不陌生,可見,辣在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健康時報》介紹,辣椒的成分中含有辣椒素,在我們的口腔和皮膚上,有一些特定的神經受體,與辣椒素結合後會產生「熱」和「疼」的訊號,於是,人體就會感受到高溫灼熱的感覺,其實就是一種痛感。那麼,為什麼有些人面對這種痛感卻如上癮一般,無辣不歡呢? 據《健康時報》報導,喜歡吃辣椒的人,在他們剛開始嘗試吃辣椒時,都是覺得不太舒服的。
  • 一生無痛感、能「嘗」到文字的味道、聽見血液流動的聲音……這些...
    有些人折斷體內骨頭都無痛感,有些人能「聽到」眼睛在腦袋裡轉動,還有些人甚至能「嘗」出文字的味道。一生無痛感的兄妹來自英國埃塞克斯郡的保羅·沃爾特斯和他的妹妹生來就患有先天性痛覺缺失症,由於各種原因,大腦中某個地方通常攜帶疼痛「警告」的信息不知何故被打斷了。這種病非常罕見,據信全世界只有幾百人患有這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