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類的生活都非常富足,很多人會購買魚缸在家裡飼養魚。不過很多人對於魚類的認知卻都停留在淺表,只根據魚類的外貌來選擇飼養的品種。但是魚類所生活的水下世界其實是非常神奇的,不同的魚類在它們的社會中也會有不一樣的職責,它們也像人類一樣各司其職。在它們身上存在著很多有趣的現象。
第一:喜歡聊天
人類是群居動物,聚在一起就很喜歡聊天,魚類也有這一愛好。只不過和人類不同的是,魚類是利用不同的聲音進行交流。紐西蘭一位海洋學家曾發現,若將不同種類的魚放在一個魚缸中並用錄音機記錄。結果顯示魚會發出砰砰、啾啾、呼嚕等聲音,這些聲音就是魚類在"聊天"時使用的語言。
魚類聊天的目的也多種多樣,或是為了恐嚇掠食者,或是為了讓自己更吸引異性,又或者是為了給自己找路等等。在眾多魚類中,最喜歡聊天的要屬魴魚了。這種魚總是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算是魚類中的話癆;而最寡言的則是鱈魚,只有在產卵的時候才能聽到它的聲音;完全不會聊天的則是寵物金魚。
第二:沒有痛感
在人類的各類感覺中,痛覺是非常折磨人的一種。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每個人能夠感受到的痛感也不一樣。因此很多人也會好奇,在處理魚的時候,魚總是會奮力掙扎,是因為魚感覺得到痛嗎?早前,美國一位動物學家利用一群鱒魚進行了實驗,將蜂刺刺進鱒魚的下頜,觀察它們的反應。
結果顯示,這些鱒魚在被蜂刺扎到之後,並沒有出現任何掙扎不適的反應。從該實驗中,我們發現鱒魚確實沒有辦法感受到痛感。而我們平時處理魚類時看到魚掙扎的原因則是魚的本能反應,並不是它們感受到疼痛。
第三:魚也有"醫生"
和人類社會中的醫生一樣,在眾多魚類中,也有一種魚擔負著"醫生"的職責,它就是裂唇魚。這種魚天生就會在各種大魚身上捕捉寄生蟲和汙垢,很好的保持了大魚的健康,被人類稱為"醫生魚"。可以說這種"醫生魚"和大魚是共生關係,互相幫助對方以更好的生活。
綜上所述,魚類確實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存在。雖然它們構造簡單,但是卻各有各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