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蘇作的富集之地,蘇州吳中區不僅擁有香山營造、緙絲、刺繡、核雕、玉雕、蘇扇等十多種門類的非遺技藝,更有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世界級、國家級非遺項目數量位列江蘇區縣前列,這裡的鄉土充滿生機。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青年藝術愛好者也紛紛加入到手工藝創作的行列,區域手工藝文化和產業的發展呈現出蓬勃的生機,成為吳中區推動綠色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質量的重要力量。
蘇州吳中區高度重視青年鄉土人才的培養和扶持,注重導入資源,為青匠人才發展賦能:聘請了數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擔任導師,連結「時尚圈兒」、時尚雜誌等文化傳媒和專家資源,引領開展「揚梅吐器·青春好市」、「當大運河遇上塞納河」等重磅品牌活動,積極參與中法文化論壇、蘇作文創峰會等國內國際重要文化盛會。
同時,他們首次將青年手藝人納入了青年拔尖人才範疇,通過人才評定和專項經費激勵,啟動長三角青年手工匠人發展基地和百家「青匠心」工作室培育計劃,鼓勵青匠人才在傳承弘揚吳文化、開展品牌活動、培育青年文化人才、參與公益事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其中,吳中區青年手藝人協會的「青·匠心」品牌,有幸與「時尚圈兒」牽手,參與到這場時尚盛會中來,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和喜愛傳統手工藝。
2020年,吳中區青年手藝人協會在吳中區團委的指導下,在2019年長三角友好城市發展大會的基礎上,致力於將長三角青年手工匠人發展聯盟實體化運行,打造了「揚梅吐器·青春好市」,走進了蘇州中心、上海正大廣場、杭州大悅城等長三角地區,推廣吳文化和非遺手作。
首站蘇州中心站,他們邀請到央視主持人大賽新聞類銀獎的選手帶貨,並作為此次活動的首席嚴選官。短短一個小時的直播,幫助青年手藝人帶貨破萬,累計觀看量破13.2萬人次。「這樣的成績可真把我們樂開了花。」吳中區青年手藝人協會核雕手藝人許靜健說。
青年人才是創新發展、永續發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聚焦吳中區智能製造與機器人、生物醫療及大健康兩大主導產業,2020年5月,吳中區團委聯合區人才辦、區科技局啟動了「青年企業家接力棒」工程,以各大中型民營企業接班人,符合吳中產業導向進行獨立創業中的80後、90後為主要培養對象,採取「點單式」培訓,聚焦青年企業家需求,通過「紅色領航」「理論學習」「參觀考察」「主題沙龍」「政企座談」等環節,進一步增強青年企業家凝聚力,同時解決了外來創業的青年創一代和本土接班的青年企二代感情溝通、信息暢通、資源融通的問題,更好地完成青年企業家產業接力使命、家族接班責任。
通過培養青年企業家的政治素質、經營能力、社會責任和文化修養,使青年企業家成為「政治上有站位、經營上有策略、責任上有擔當、文化上有內涵」的優秀企業家,並由這些優秀青年企業家為核心凝聚培育一批標杆性企業,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轟足油門。
同時,為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來吳中就業創業,營造「人到蘇州才無憂,才至吳中吳更優」的良好氛圍,打造青年人才就業創業首選城市,吳中還積極參與了「校園蘇州日」系列活動,集聚名校優才,導入優勢資源,創新搭建了與各地高校合作橋梁,在常規人才對接「必答題」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校地深入合作的「加分項」。
王同學是西安交大的一名在讀研究生,此前已經在吳中區某企業找到工作,「這次現場又了解了吳中的引才政策,更加堅定了我選擇蘇州吳中的信心。到時候準備讓女朋友也來吳中,真正把家安在吳中。」
通過宣傳解讀吳中人才政策、發布企業創新需求,開展現場對接等,推進了校地校企在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全方位合作,實現了高校人才優勢與吳中企業共建共享,為吳中引才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同時,聯合區人才辦,吳中區團委通過盤活現有資源,推出了「青才居」項目,為來蘇州吳中區就業創業的青年大學生提供短期免費住宿、就業諮詢等綜合服務。
此外,他們結合青年需求,定期推出聯誼、「青享匯」等活動,擴大來蘇青年大學生朋友圈,充分激發青年人才活力,努力打通服務青年人才的最後一公裡,讓青年人才充分釋放創新能量。
(數據、圖片和信息來源:蘇州吳中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