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蘇州釋放強大人才「磁力」

2021-01-17 中國青年網

  前幾天,江蘇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登上了「三大法寶青年傳承、兩個標杆青年衝鋒」——「張家港精神」青春宣講會的講臺,向青年介紹永聯村從「最小圍墾建村」變成全國名村的發展歷程。

  在他看來,永聯村的蝶變,正是得益於「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

  張家港精神和崑山之路、園區經驗,是蘇州人引以為豪的「三大法寶」。這是蘇州人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培育、塑造的一種艱苦創業精神,也是蘇州保持永久青春的秘訣。

  「敢於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是蘇州發展的滾燙血液。」團蘇州市委書記萬利介紹,目前團蘇州市委發起的「三大法寶青年傳承、兩個標杆青年衝鋒」主題實踐活動,就是要用「三大法寶」典型人物的奮鬥故事激勵青年成長,引導蘇州廣大團員青年以先進同志為榜樣,弘揚「三大法寶」,衝鋒「兩個標杆」,踐行「三敢三勇」新時代蘇州共青團奮鬥精神,為再創一個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年代,展現蘇州青年的有力作為。

  精準施策聚人才

  作為一家成立一年多的高科技企業,蘇州偉信奧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寧沒想到公司能在中國青創板(江蘇)區域中心掛牌。對劉寧而言,青創板是個重要的展示平臺。該公司的「基於計算機視覺3D光學檢測系統」項目,填補了國內3D檢測市場的部分空白。今年,公司全年將實現銷售額2500萬元。

  去年,第五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在蘇州舉辦,「青創板」也落戶蘇州,背後的運營主體太湖金谷是蘇州高新區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籤約共建的新型金融服務平臺。目前,該中心已完成33家企業的青創板掛牌工作,另有9家企業已計入中證審核流程。截至11月,累計掛牌企業及項目95家。

  承辦全國青年「雙創」頂級賽事,揭牌成立「國字號」青年綜合金融服務重點載體,是近年來蘇州團組織服務青年創業的一個縮影。此外,蘇州市已連續舉辦了11屆青年精英創業大賽,吸引4060個優秀創業項目參賽,363個項目獲獎,其中172個獲獎項目落戶蘇州,累計資助資金超1100萬元。

  今年暑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副主席查雨其回鄉參加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學子看蘇城」活動,「蘇州近幾年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分迅猛,產業園區建設如火如荼,更加堅定了我畢業回鄉工作的信心。」

  近年來,團蘇州市委「請進來」與「走出去」互為驅動,積極為海內外學子創造發展空間,全面打造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第一站」。面向全國「雙一流」建設高校,蘇州有針對性地引進一批優秀應屆畢業生到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形成人才「蓄水池」。同時,積極走訪國內知名高校,向優秀大學生拋出「橄欖枝」。

  「蘇州的人才政策和就業環境在全國都是一流的。」中國科技大學學生何婷婷說。去年,團蘇州市委選拔出28名「蘇創」校園使者,何婷婷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各類創新創業平臺的搭建讓青年人才集聚,也使蘇州吸引國內外人才的「磁力」更加強勁。

  築巢搭橋育人才

  2012年,吳江人李濤退伍後選擇回到父親的企業從基層幹起,幾年後,他漸漸對企業內部「了如指掌」。成為公司總經理後,他開始對公司進行工藝改造,一年下來公司投入幾千萬元,沒想到回報幾乎為零。

  李濤並不服輸。2017年4月,公司被一家國外企業「相中」,出現「爆發式」增長,2018年整體營收突破7.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45%。

  如今,像李濤這樣的「創二代」群體也成為團組織的幫扶對象。2018年3月,吳江率先實施「創二代薪火工程」計劃,致力於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創二代」企業家。隨後,張家港團組織推出「新菁英計劃」、蘇州高新區團組織實施「新生代企業家融創計劃」。

  作為「三大法寶」發源地之一的崑山,則「另闢蹊徑」,成立「青年科創學院」,瞄準光電、半導體、小核酸及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四大主導產業發力。「崑山市產業科創青年突擊隊」應運而生,他們被賦予勇擔高質量發展「熱血尖兵」的重任,創唯一、爭第一,勇闖「無人區」,開闢新時代「崑山之路」。

  近年來,蘇州實施了青年企業家「先鋒接力」計劃,加強對青年企業家的政治引領,推進企業黨建帶團建工作。目前,蘇州青商會擁有市區兩級會員超1400名,擁有上市企業5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200餘家,總產值超7000億元。

  針對在蘇大學生,蘇州成立思政青年導師團,開展「青馬公開課」等課程,總覆蓋面達81萬人次。此外,太倉團組織培育「新農菁英」群體,讓青春在農村閃閃發光;吳中團組織幫扶青年手工藝人,讓他們為「天工蘇作」代言……

  「今年下半年,蘇州市委提出『三大法寶』核心內涵包含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的團結精神,敢於爭第一、勇於創唯一的創造精神,吃苦不言苦、處難不畏難的擔當精神,甘為孺子牛、造福千萬家的奉獻精神。」萬利說,這些精神正是推動蘇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勇當「兩個標杆」的精神支柱和內在動力。

  各盡其能用人才

  前不久,一段無人駕駛的自動停車視頻在網上火了,一輛黑色轎車慢慢駛入地下停車場,遇到前方相遇車輛自動避讓停車,熟練地把車倒進狹窄停車位後自動熄火。視頻發布者是蘇州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0歲的夏炎是該公司合伙人兼研發總監。

  2018年4月,夏炎團隊從北京遷到蘇州高鐵新城。這裡吸引她的,既有地處長三角、23分鐘可直達上海虹橋的便利交通,還有優越的產業環境,特別是近兩年落戶了40多家智能駕駛相關企業。

  「蘇州一直致力於為我們搭建開放的國際性舞臺,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成功企業家和行業巨頭,感受全球商業前沿的強勁浪潮。」夏炎在相城區舉辦的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峰會上說。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英文名「BioBAY」,年輕人喜歡稱這裡為「B村」。目前,村內已聚集430餘家生物醫藥高科技創新企業、近萬名高層次科技人才。

  「B村」的服務團隊將落戶人才稱為「客官」,將自己比作「小二」,這些親商服務理念源於蘇州「三大法寶」——園區經驗。園區的親商環境、服務意識,一直口碑相傳。今年9月1日,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在蘇州工業園區掛牌,這裡的青年人才們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這些年來,蘇州牢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機遇,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實幹環境,讓青年人才的潛能充分釋放。

  今年,蘇州深入尋訪挖掘各級各類先進集體和個人,確定91家團組織為2019年蘇州市「三敢三勇」團組織,101名團幹部為2019年蘇州市「一心五同」團幹部,141名青年為2019年蘇州市「三新四創」好青年,積極鍛造青年幹部人才隊伍新標杆。

  在萬利看來,蘇州青年要積極樹立和強化市委提出的「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理念和「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的工作方法,以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用「闖關奪隘、勇當尖兵」的飽滿姿態踐行新發展理念,助推思想再解放、開放再出發、目標再攀高。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蘇州吳中區:讓青年人才充分釋放創新能量-中青在線
    蘇州吳中區高度重視青年鄉土人才的培養和扶持,注重導入資源,為青匠人才發展賦能:聘請了數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擔任導師,連結「時尚圈兒」、時尚雜誌等文化傳媒和專家資源,引領開展「揚梅吐器·青春好市」、「當大運河遇上塞納河」等重磅品牌活動,積極參與中法文化論壇、蘇作文創峰會等國內國際重要文化盛會。
  • 強大的引力能夠扭曲時空形成黑洞,那麼磁力呢?
    既然引力足夠強大時能夠扭曲時空形成黑洞,那麼當磁力足夠強大時,能夠產生什麼效應呢?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磁力。什麼是磁力?兩塊磁鐵之間相互吸引、排斥的力就是磁力。在中子星中,磁力最強的被稱之為磁星。物質的密度大,磁荷的密度也大,磁力自然也就變得非常強大。中子星擁有這麼強的磁力也就不難理解了。由此可見,磁場和磁力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磁力無所不在。通常來說,磁荷的密度越高,磁力也就越強。
  • 秭歸縣流動黨組織釋放「磁力效應」
    秭歸縣流動黨組織釋放「磁力效應」發布時間:2019年04月23日 15:58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4月23日電 (郭曉瑩 周華山 李莉)中共秭歸縣歸州鎮宜昌城區流動黨員支部委員會、中共秭歸縣九畹溪鎮宜昌城區流動黨員支部委員會23日正式授牌。
  • 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造就創新發展硬核
    康寧傑瑞董事長兼總裁徐霆博士榮獲第六屆「蘇州傑出人才獎」,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蘇州藥物創新研究院蔣華良院士團隊、蘇州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楊清華博士團隊獲評蘇州市頂尖人才(團隊),邁博斯、信諾維、思必馳等入選姑蘇重大創新團隊。當下的蘇州工業園區,正以人才「引擎」驅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聚變,吹響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衝鋒號」。
  • 磁力啟動器的特點_磁力啟動器由什麼組成
    打開APP 磁力啟動器的特點_磁力啟動器由什麼組成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1-20 10:08:07   磁力啟動器概述   磁力啟動器是一種用在CCS的標準大於0.5KW電機上的起動裝置。
  • 人工智慧人才搶手 螞蟻金服是如何形成強大磁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烏鎮12月5日訊(記者 馬常豔)隨著人工智慧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工智慧人才緊俏。如何吸引人工智慧的人才到「碗」裡來,成為企業思考的問題。阿里巴巴合伙人、螞蟻金服首席技術架構師胡喜在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的咖薈上介紹了他們的經驗。
  • 2019江蘇蘇州大學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告
    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古城園林甲天下,姑蘇富饒冠江南」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擁有近120年歷史,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劃」首批入選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蘇省政府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蘇州大學位居中國內地高校並列第15名。
  • 蘇州:緊抓「六個圍繞」,用強大產業鏈「連結世界」
    雲上對接全球產業鏈,蘇州開放再出發布下關鍵一子!  5月18日,蘇州產業鏈全球合作雲對接活動在線上和線下同步舉行。  當天的活動圍繞蘇州的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智能裝備、新型顯示、汽車及零部件、軟體和集成電路等5條千億級產業鏈,發布了包括原材料保障、技術攻關、融資服務、人才引培、產品供銷、交通物流、產業鏈協作配套等眾多合作需求,催生出一大批投資項目和合作訂單的籤約,涉及金額近4000億元。
  • 快手磁力聚星創作者獨特創意助力傳播,釋放美妝個護領域營銷潛力
    作為快手官方唯一的創作者生態營銷平臺,磁力聚星自上線以來,始終以磁力聚星創作者的豐富多元,專業獨特的創意營銷能力持續賦能品牌營銷。在快手磁力聚星服務的超200個細分行業中,美妝個護作為重點領域,依託於創作者智慧種草,吸引消費者關注,藉由消費者情感共鳴建立情感連結,實現高效品牌營銷轉化。
  • 讓「人才蓄水池」釋放動能
    隨著人才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引才聚智效果不斷突出,高校作為各類「人才蓄水池」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吸引力也越來越強。人才培育的關鍵在於使用。如何破解人才活力迸發瓶頸,打造最優人才生態,是我省向高教強省奮進中的重要命題。想要激發人才創新激情,相關部門和各高校應進一步簡政放權,探索分層分類賦權新機制,賦予領軍人才方向選擇權、目標確定權、資源分配權等,激發其主人翁意識。
  • 從工廠化到創新化蘇州工業園依靠人才引擎越跑越順
    回首26年的開發建設之路,人才已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源泉。近年來,園區聚焦關鍵技術難題,引導科技人才潛心開展原始創新,傾力投身產業技術創新,打造創新創業的天堂。2008年,徐霆以彌補國內重大用藥缺口的初心回國創業,帶領團隊建立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藥開發平臺,經過十多年研發,他們研製的3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
  • 蘇州大學第十五屆研究生支教團簡介
    1、崔子璐,男,漢族,中共黨員,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13級計算機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生支教團隊長,現服務於西安市藍田縣本科期間曾任江蘇省學聯副主席、蘇州市學聯主席、蘇州大學學生會主席等職務,曾獲第六屆全國ITAT大賽三等獎、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江蘇省大學生菁英人才學校優秀學員、中國生態文明(蘇州)研促會「優秀志願者」、蘇州大學人民綜合一等獎學金、三等獎學金、社會工作專項獎學金3次、科技創新專項獎學金、海外交流獎學金、瑞翼三等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學生會幹部2次、優秀學生會幹事、優秀共青團員、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
  • 快手磁力聚星創作者獨特創意助力傳播,品銷合一釋放美妝個護領域...
    作為快手官方唯一的創作者生態營銷平臺,磁力聚星自上線以來,始終以磁力聚星創作者的豐富多元,專業獨特的創意營銷能力持續賦能品牌營銷。  在快手磁力聚星服務的超200個細分行業中,美妝個護作為重點領域,依託於創作者智慧種草,吸引消費者關注,藉由消費者情感共鳴建立情感連結,實現高效品牌營銷轉化。
  •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強大競爭力 蘇州工業園區用心當好「店小二...
    11月18日,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企業舉辦上市研討會。作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和全市轉型創新的主戰場,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
  • 2019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一、研究所簡介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國立研究機構。積極踐行以市場為牽引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努力構建「人才+科技+產業+資本+市場」五位一體的式新型研發機構。
  • 江蘇省蘇州中學園區校:逐夢青春 好學校成就好未來
    好學校就是好教育蘇州中學園區校多年來秉承蘇州中學辦學傳統,以「為人正、為人真」為校訓,堅持「融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辦學理念,倡導「多元共生、價值尊重、人性完善」,推行書院式生活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成長,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社會廣泛認可。
  • 蘇州高新區入選「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計劃」數列全市第二_新華...
    近日,2020年「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計劃」入選人員名單公布,蘇州高新區73家單位的289人入選,人數較去年增長18%,位列全市第二,獲資助總額2034萬元。  「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計劃」主要資助蘇州市重點產業領域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符合市緊缺急需專業,並從事相關工作的中高端人才,每年全市資助2000名左右。
  • 釋放好人才「虹吸效應」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無論是國家建設,還是企業發展,人才的作用都舉足輕重。而對於一個地域的經濟發展,無論是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靠的是人才的實力。提出強化創新激勵、加強科研平臺建設、加大創業扶持力度、做強人才引育、創新榮譽表彰、完善服務保障等各種「政策禮包」,重視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招才引智之舉,集聚高層次領軍人才、吸納精英型科創人才、培育一大批優秀拔尖青年人才等,是促進地域發展,不斷引進「源頭活水」,搶佔創新制高點有力之舉。  激發人才優勢、釋放人才紅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 中國「磁都」 「磁力」十足
    「國家磁力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全國磁力設備標準化工作組」雙雙落戶嶽陽,結束了磁力設備行業沒有國家標準的歷史——嶽陽在電磁行業領先地位由此確立。特別是今年,我市切實貫徹「製造強國」戰略,確立「工業強市」目標,著力圍繞電磁及磁力裝備產業發展建鏈、補鏈、強鏈,建立產業鏈發展工作機制。
  • 人民日報又報導蘇州醫工所了
    從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時間裡,科技發展資金增長了33倍;2018年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8%……蘇州高新區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用人才和技術為產業賦能;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依託大院大所,聚集新興產業;從企業需求出發打造服務鏈,建立日趨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