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高新區入選「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計劃」數列全市第二_新華...

2021-01-14 新華報業網

  近日,2020年「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計劃」入選人員名單公布,蘇州高新區73家單位的289人入選,人數較去年增長18%,位列全市第二,獲資助總額2034萬元。

  「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計劃」主要資助蘇州市重點產業領域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符合市緊缺急需專業,並從事相關工作的中高端人才,每年全市資助2000名左右。自計劃實施以來,高新區累計獲批2000餘人,資助金額超1.5億元。

  此次高新區入選的289人中,博士20人、碩士255人、本科14人,博士及碩士人才佔比達到95.2%,入選人才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軟體和集成電路、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產業領域。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博士黃智國2018年4月入職中移(蘇州)軟體技術有限公司,主要承擔公司創新中心前沿技術研究工作。作為高級技術研究員,他先後主持並參與雲端票據智慧機器人、5G工業網際網路、量子計算模擬仿真平臺、AI晶片異構算力與基準測試方法和智能雲端協作機器人五個項目的技術預研與開發工作,每個項目均有原型系統輸出。黃智國依託這些項目發表學術論文4篇,其中3篇被EI檢索收錄,1篇被評為通信學會優秀論文。另外,他撰寫專利5項,其中4項發明專利。在孵化技術原型系統同時,黃智國申報工信部通信軟科學研究課題1項,與華為、寒武紀等國產晶片公司進行聯合晶片測試,為其提供技術需求及產品意見,共同推動國產晶片的發展。在這次評選中,黃智國獲得了最高的12萬元資助。

  「作為高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的重點企業,今年公司獲評姑蘇重點產業緊缺人才122人,較去年增長超50%。」中移(蘇州)軟體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任人表示,不斷壯大的緊缺人才隊伍為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以及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

  蘇州高新區科創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人才的集聚得益於近年來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在蘇州的疊加實施,讓高新區的創新環境日益開放包容,成為吸引人才的強磁場、高質量發展前沿陣地。接下來,高新區科創局將繼續貫徹人才優先的發展戰略,打造更全、更優的人才服務體系,努力建設「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為高新區譜寫「兩區一前列」新篇章貢獻更多人才力量。(京仁鄒玉芬)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同頻共振——濟南市人社部門發布2020年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報告
    著力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找準人才發展和產業發展共贏點,促進人才引進培育與重點產業、重要領域、重大項目相結合,打造「引進一批人才、發展一大產業、培育一個經濟增長點」的鏈式效應。圍繞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針對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等十大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情況開展了集中調查,編制了《濟南市2020年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報告》,幫助廣大企業和各類人才科學把握我市產業人才發展需求及未來趨勢,加快推進產業與人才深度融合、精準對接,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
  • 江蘇十四五規劃:支持紫金山、姑蘇、太湖實驗室創國家實驗室
    啟動建設江蘇省實驗室,支持紫金山實驗室、姑蘇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  江蘇十四五建議要求,全面提升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提升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引領能力,增強蘇州工業園區、南京江北新區、江蘇自貿試驗區等重大平臺制度創新策源功能和創新要素集聚功能,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 蘇州高新區:壘築產業基石高質量建設特色田園鄉村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和支撐。充滿活力的鄉村經濟,是鄉村環境、文化、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蘇州高新區把農業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發展規模農業、生態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快速轉變。實現農業產業振興,關鍵在於用好農村土地。 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區長吳新明說,「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規劃先行,科學編制村莊規劃,不斷優化鄉村布局。」
  • 推進書香蘇州建設 2016蘇州閱讀節1200餘項活動傳書香
    本屆蘇州閱讀節繼續以「閱讀,讓蘇州更美麗」為主題,全市各地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根據實際和本地區、本行業及本單位的特點,組織、策劃了一批有特色、有亮點的閱讀交流、閱讀輔導和閱讀引導活動,以此進一步擴大蘇州閱讀節的群眾參與度和社會影響力。  經過申報、專家論證、閱讀節組委會審定等程序,第十一屆蘇州閱讀節共確定12項主題活動,53項重點活動(詳見下文)。
  • 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排名,成都高新區擠進前三
    【製藥網 行業動態】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技術、高附加值、長周期、多學科交叉等的特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在人才聚集、技術集成、資產融合、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顯著,已經成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託。11月3日,《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發布後,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 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作為江蘇省『一區一產業』戰略布局中唯一重點支持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的地區,目前,蘇州高新區正在依託醫療器械十多年發展的堅實基礎,肩負起打造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地標『兩核』之一的責任。」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區長毛偉表示。
  • 蘇州工業園區:人才「引擎」造就創新發展硬核
    康寧傑瑞董事長兼總裁徐霆博士榮獲第六屆「蘇州傑出人才獎」,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蘇州藥物創新研究院蔣華良院士團隊、蘇州漢天下電子有限公司楊清華博士團隊獲評蘇州市頂尖人才(團隊),邁博斯、信諾維、思必馳等入選姑蘇重大創新團隊。當下的蘇州工業園區,正以人才「引擎」驅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聚變,吹響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衝鋒號」。
  • 6大任務19條措施,高新區精準發力加快培育百億級產業集群
    >《行動計劃》目標到2022年,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50億元。截至2020年12月,全區生物醫藥企業總數超過100家,約佔全市的1/3,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0家,上市企業3家,入選市獨角獸企業培育庫企業7家。
  • 高新區:構建校區合作「1236X」聚才新模式 以「人才鏈」耦合「產業...
    緊盯人才引育與科技創新兩大合作途徑,積極完善政策機制體系,修訂出臺了渭南高新區人才新政3.0版《渭南高新區優化人才生態引領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突出「引育並舉、聚留齊抓、服用共管」,全鏈條優化政策導向,與校區合作實現無縫銜接,在第二屆校區合作大會上正式對外發布。
  • 蘇州四大先導產業之納米技術應用發展情況介紹
    (一)產業基本情況。納米技術應用產業主要包括納米新材  料、微納製造、納米光電、能源與清潔技術、納米生物五大領域。   目前,蘇州已成為全球八大微納領域最具國際代表區域之一,是全國最大的氮化鎵材料與器件產業集聚區和 MEMS 產業鏈支撐體系布局最完善的區域。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奮力前行、義無反顧;面對產業發展需求,破題起勢、再創佳績。堅定信念,不走「彎路」、不貪「捷徑」、不做「虛功」,經過一年的努力,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崛起了一批優質重點企業、打造了一批高質量平臺載體、落地了一批創新示範項目。
  • 蘇州觀察:聚焦蘇州工業園區
    未雨綢繆的經營讓園區先後獲評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試點產業園區等稱號,更讓普通百姓受益無窮。 蘇州納米城納米,1米的十億分之一。這個極微小的長度單位,如今丈量著一座城市新的高度。2010年,蘇州工業園區提出,將納米技術產業確定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 2019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一、研究所簡介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國立研究機構。積極踐行以市場為牽引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努力構建「人才+科技+產業+資本+市場」五位一體的式新型研發機構。
  • 蘇州工業園區:「磁吸」全球創新資源,外籍人才總量領跑江蘇
    「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蘇州工業園區各個部門的反應很迅速,我們對在這裡發展很有信心,今年的各項計劃都將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園區博士、碩士學歷外籍人才全市佔比均超過40%,其中博士學歷的外籍人才達到501人,佔全市一半以上,已成為高學歷外籍人才就業首選地。而根據國家外專局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園區的外籍高端人才數更是逐年增長,2019年較上年同比增長8.75%,總數超過全市的三分之一。  以全球視野構築人才引育體系,園區設下了「高門檻」。
  • 長沙高新區,優秀!
    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周慶年在主會場參會並作典型發言,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陳志紅,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帥軍及部分工信行業企業代表在高新區分會場參會。記者從會上通報的全市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目標考核情況中獲悉,長沙高新區管委會獲評優秀單位,在全市國家級園區中排名第一。
  • 2019江蘇蘇州大學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告
    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古城園林甲天下,姑蘇富饒冠江南」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擁有近120年歷史,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劃」首批入選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蘇省政府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蘇州大學位居中國內地高校並列第15名。
  • 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公布—新聞—科學網
    科技部關於公布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的通知
  • 行業快訊 >2021SME中國(蘇州)工具機展——姑蘇名城 產業新標|切割機...
    2021-01-01 14:44:35 來源: 中國淨化平臺 舉報   2021SME中國(蘇州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項目落戶江蘇-蘇州相城
    近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進行了公示,共9個項目立項。位於蘇州相城的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的企業運作主體集萃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面向工業製造的金屬工程部件應力場探測與調控原位實驗集成系統》項目成功立項,這是今年江蘇唯一一個立項的「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也是此次立項的9個項目中,唯一一個由企業承擔的重大專項,是科技改革「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
  • 從工廠化到創新化蘇州工業園依靠人才引擎越跑越順
    回首26年的開發建設之路,人才已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源泉。近年來,園區聚焦關鍵技術難題,引導科技人才潛心開展原始創新,傾力投身產業技術創新,打造創新創業的天堂。2008年,徐霆以彌補國內重大用藥缺口的初心回國創業,帶領團隊建立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藥開發平臺,經過十多年研發,他們研製的3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