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作家竟然這麼厲害,一點不差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2021-01-21 森林裡的小陽

說起短篇文學,對於配得上大師的稱號,人們看法不一,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偏愛的作家,有人喜愛《狂人日記》,有人喜愛《一朵雲》,當然還有外國的很多作品,比如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不過短篇小說來說,舉世公認的當屬莫泊桑、歐亨利以及契科夫。

我從初中到大學曾經看過很多短篇,篇幅短小,文筆精煉,有時描寫社會,有時描寫個人情感,有時描寫心理,無論從哪一點來看,一篇名篇的表現力都可以稱得上是入木三分,特別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看起來是很過癮的,不過小編今天要說的並不是這三個大人物,而是在短篇小說領域沒他們那麼出名的。

小編隨便說一篇印象深刻的《失意人酒吧》 ,再比如艾克曼的《歌德訪談錄》都是小編非常喜愛的書,在這兩本之後小編一口氣又看完了另外三本短篇小說,名字分別為《疼痛的小提琴》、《無聲的驚雷》、《倒黴的小偷》,「失意人酒吧」這篇就選自其中一本書。

當然,可能這種收錄在編輯的短篇小說精選難登大雅之堂,但我個人認為對待文學一定要有包容之心和敬畏之心,批判的同時也要肯定。每篇文章創作時的立意不同,表現手法也不同,但論及思想的深刻性,恐怕難有定論。

我以個人之見,談談小編所提到的「失意人酒吧」這一篇,該篇主要講女主人公可韻的愛情故事,因失戀而去酒吧消遣,在酒吧偶遇一個叫黎明的男人,當可韻逐漸愛上黎明,有一天,她對黎明說:「從今天開始,我們一起追尋幸福吧!」 但那個叫黎明的人眼神流露出一種恐懼。

獨及此,我的心不禁微微一顫,一個男人,對於幸福無動於衷,反而是充滿了對於生活乃至於對於世界的恐懼!這是怎麼一回事?

難道這樣的作品算不上世界名篇?每個人對於文學褒貶不一,但小編表示質疑,寫出這樣作品的人難道算不上大師?敏銳的察覺到了當代生活的一種圖景,把時代的特色描繪出來,難道不使人感到震撼?

很多讀者,一提起短篇名家就是莫泊桑、歐亨利、契柯夫,或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誠然,他們的作品的確出彩,可以說很難有人能與之匹敵,然本國也從未缺少過這樣優秀的短篇小說,只是這樣的作家未曾獲得他本該享有的聲譽!讓人痛心不已!

我曾經幸運的看過芥川龍之介的短篇《阿富的貞操》 從人物情感,氣氛烘託,再到場景細節,都稱得上是佳作。

小編選取其中一段摘錄下來,供讀者評斷,內容如下:

「槍口慢慢對準阿富的胸口。她愣了一下,緊瞅著老新的臉,說不出話來了。老新見她不鬧了,又不知怎樣轉了一個念頭,把槍口向上,對準了正在暗中睜大兩隻綠幽幽眼睛的貓兒。」

行文至此,氣氛頓時緊張起來,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個人怎麼突然把槍口對準了貓?要殺貓?

後面淡淡一句:「我就開槍,阿富,行嗎?」

我讀到此處,感到一種深刻的涼意流進心底,整個人都僵住了,這樣的文字怎能不讓人震撼?

其實,每個人的創作風格各有特點,很難評斷誰當居於首位,小編個人認為,每個人能夠精準的表達出一種特殊的情感的人都能夠稱得上大師!但小編,最愛的依然是大師契柯夫,初讀時的震撼,小編一生都難以忘懷!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呢?可否談談您的看法呢?

圖片源於網絡,文章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哪一個人的文學成就最高?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是指法國的莫泊桑(1850-1893),俄國的契訶夫(1860-1904),美國的歐·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學大師。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
  •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品有《項鍊》、《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 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之一,契訶夫十句語錄,文字睿智,道理深遠
    俄國文學對我國作家及讀者影響巨大,我們曾在課本上學習過不少俄國作家,比如高爾基、契訶夫、託爾斯泰等等。作為俄國短篇小說之王,他與法國作家莫泊桑、美國作家歐·亨利,被世界文壇公認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三位巨匠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其中契訶夫塑造的那些典型性格的小人物更深入人心,讓人口口相傳。《裝在套子裡的人》是我上學的時候,最喜歡的課文。
  • 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首登亞洲 中外作家推文化碰撞
    信息 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首登亞洲 中外作家推文化碰撞   他們將在為期4天的第十四屆世界英語短篇小說大會上,圍繞「短篇小說中的影響與匯合:西方與東方(Influence and Confluence in the Short Story: West and East)」進行面對面交流和研討。
  • 盤點最不該被諾貝爾文學獎遺漏的十大作家
    2博爾赫斯評述:作為「作家們的作家」,博爾赫斯被公認為上個世紀中期顛覆了小說世界,或者如他可能說的那樣,顛覆了世界上的小說。他開創了一種全新小說的寫作路徑,被後人一直模仿,卻不得其神韻。有兩件事,人是不該做的:行賄和受賄(sobornar o dejarse so?bornar)。非常感謝您,日安。」
  • 跟著比目魚讀卡佛:我憎恨這個虛假的天空
    他的書評集《刻小說的人》,我不自覺地借了兩次。意猶未盡,因此結識了不少游離在我書單之外的作家。其中就有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1938—1988),他是一個雕刻短篇小說的巨匠,只熱衷於寫短篇小說。他是繼海明威後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短篇小說作家。他崇拜契訶夫,他的小說《差事》和契訶夫有交集。
  • 免疫細胞竟然這麼厲害?
    免疫細胞竟然這麼厲害? 比如說破壞正常的細胞組織 「小混混」開始無限制的自由生長 免疫細胞再也奈何不了他們了 無法無天的他們,不停地壯大自己 最後發展成黑社會集團 ——癌!
  • 華信巨匠攜手專業作家 首開國內傳記回憶錄創意寫作培訓先河
    北京華信巨匠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信巨匠)應運而生,成立以來,持續為企業或個人提供品牌故事IP解決方案,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外文化傳播和中國品牌輸出。首開國內傳記回憶錄創意寫作公開課據悉,近期華信巨匠攜手專業作家,為老人群體在國內首開傳記回憶錄創意寫作公益講座與公開課,教授那些有經歷有故事還有書寫能力的老人親自動筆撰寫自己的傳記回憶錄。
  • 作家就像一把刀,必須輪番在三塊石頭上打磨
    「寫長篇的時候,我還會畫一張地圖在那裡,我想像我的人物是怎麼在各個季節裡穿梭往來於我給他們安排的紙上世界裡。想像的地域,加上想像的季節,很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季節的顏色和香氣,比如正在開放著玟瑰或者是芍藥?」王祥夫最欣賞的小說腔調是,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的作品,正因為他對傳統文化的摯愛,因而在創作上追求回到現實主義,回到民族傳統中去。
  • 在日本長崎,來一場精神漫遊
    但以上這些都不是吸引郭爽前往日本的緣由,她想要去看的是日本的文學、藝術以及背後所蘊含的文化。 「水手清單」今日繼續更新,我們一起閱讀作家郭爽的日本長崎清單。與此同時,我們重溫劉子超、柏琳的「水手清單」,方便讀者點擊相關專輯閱讀。 世界仍然寬闊,我們正在走出疫情的陰霾。
  • 世界排名前四的黑幫,最大的在日本,最厲害的卻在中國!
    要說人數最多的就是日本的山口組,對於這個幫派我相信很多人應該知道,有的人肯定會說日本一個小島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的黑幫,當然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是不太清楚,但是這個山口組在日本的影響力可是一等一的厲害,有一次山口組內部發生了矛盾甚至對於社會都產生了很厲害的一次影響
  • 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朝鮮三大天才」之一
    我們對一衣帶水的鄰國朝鮮了解得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就是朝鮮的文學方面的歷史,提起朝鮮文學就不得不提淇命熹和李光洙、崔南善,他們三個並稱為「朝鮮三大天才」「創造朝鮮文學的三巨頭」「東京留學生中的朝鮮三才」,但今天小編主要講的是他們其中一個,那就是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的歷史。
  • 日本人:中國人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他們從來不會在乎血統!
    時代在不斷的變遷著,這個世界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在歷史長河不斷的變遷當中,各人種各民族融合交匯,形成了如今的中國,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形態,並且保持至今。
  • 從故事來源、開頭、和結尾來聊一聊《短篇小說之所以短》
    同樣小說也是,長篇小說有長篇小說的優點,短篇小說有短篇小說的特色。尤其是看到《短篇小說之所以短》這本書後,更讓我深刻的學習了短篇小說的精華。《短篇小說之所以短》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凡妮莎.格比編輯的。這本書的厲害之處是作者集結了26位英美作家從小說的開頭、結構、形式、場景、故事、風格、主題、結尾等各個方面探討了短篇小說的寫作方法。還對一些作品甚至是名家名作進行了剖析。讓我們知道,短篇小說雖然篇幅短,但非受制於此。讀完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大家關心的小說寫作的話題:靈感從何而來?故事怎麼開頭?人物如何塑造?語言怎麼精簡?
  • 作家阿刀田高:偏愛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恐怖經歷
    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許金龍說,「過去有一種觀點,說阿刀田高的短篇小說側重於大眾文學。但我認為不能用大眾文學來簡單概括,他的作品最獨特之處是模糊了純文學和大眾文學之間的界限。」  阿刀田高贊同這樣的說法,「我認為純文學和大眾文學的區分是沒有必要的。小說只有好與差之分,並無純文學和通俗小說之別,我的作品介互兩者之間。
  • 感覺不幸時,讀讀歐亨利——一個描寫溫情和歡樂的作家
    歐·亨利(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最後一片葉子》、《二十年後》等。 1862年9月11日,歐·亨利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曾當過銀行職員、藥劑師等。
  •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埃斯庫裡斯(約前525前456年),史稱「悲劇之父」。他的悲劇創作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專制暴政。他一生寫了70個劇本,流傳下來的只有7部完整的悲劇。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 為什麼說出國留學新加坡,是很好的選擇,一點也不比去歐美差?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人們一下子徹底認識清楚了所謂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本來面目,無論是美國、英國,還是加拿大、澳大利亞,都不是原來心目中的「人間天堂」,其國家的各種不靠譜和草菅人命,不僅讓大家不寒而慄、大失所望,而且嚴重缺乏安全感、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