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莫泊桑

2021-01-21 戀愛中的你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品有《項鍊》、《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且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的重要主題。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遊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莫泊桑犯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在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並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誇張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論小說》),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在莫泊桑的短篇裡,也曾出現過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為的人物,莫泊桑短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的現實主義藝術,總的來說,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這兩個特點使他不是與過去的小說藝術,而是與他之後的現代小說的寫實藝術聯繫了起來。

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寫實方法是與他的現實主義典型化的藝術思想不可分的。他嚴格地把「逼真」和「真實」區分了開來,他摒棄照相式的真實,而致力於「把比現實本身更完全、更動人、更確切的圖景表現出來」。

他善於在那些粗糙、混雜、零散、瑣碎的日常生活現象中進行選擇,捨去所有對他的主題無用的東西,採用其中最具特徵性的細節,以「突出表現那些被遲鈍的觀察者所忽視的,然而對作品有重要意義和整體價值的一切」(《論小說》)。在這一方面,莫泊桑與自然主義的實錄性的寫作方法有所不同,從而避免了實錄性方法所必然帶來的繁瑣拖沓的文風。

在表現形式上,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是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段,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還有根本沒有人物的。

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與事件保持了時空的距離,有時描述者則又是事件的參與者,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份,有時則又身份不明。在莫泊桑的短篇裡,描述方法的多樣化與富於變化,無疑是他以前的短篇小說作家所未具備的。他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平,為後來的短篇小說創作開闢了更為廣闊的道路。

如果說莫泊桑在技法上是不拘成法、絕對自由的話,那麼,他在短篇小說創作的藝術規律面前,卻是一個忠實的服從者。他深知短篇小說創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現儘可能豐富的生活內容,為此,他服從藝術規律而力求他的短篇以小見大,以一當十。莫泊桑的簡練並不等於粗略,善於以白描的筆法進行勾畫是他的特長,而以豐富鮮明的色彩進行細緻的描繪,亦是他才能之所在,當他需要的時候,他往往會繪製出精細入微的圖景。

總的來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創作體現了一整套完整的現實主義小說藝術,這既是對以往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繼承,也是對它的補充與豐富。應該指出,莫泊桑雖然基本上恪守寫真實的原則,但也並不放棄對非現實主義的藝術效果的追求,他有時在細節上加以浪漫主義的誇張。當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較之傳統的現實主義,還有一種更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義的成分。儘管莫泊桑否認自己是自然主義作家,但由於他處於自然主義文學思潮興盛的時代,出入自然主義文學的圈子,深受這種思潮的薰陶,他的寫實藝術自然就帶上了自然主義的特點。這種特點表現在他的短篇中,主要是他對人的生理本能、對人的「肉體」和「肉慾」的觀察與表現。莫泊桑短篇小說中的自然主義特點,在他的長篇小說裡有更多的表現。

我有十五年不到韋爾洛臬去了。今年秋末,為了到我的老友塞華爾的圍場裡打獵,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時候,他已經派人在韋爾洛臬重新蓋好了他那座被普魯士人破壞的古堡。 我非常心愛那個地方,世上真有許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見就得到一種悅目的快感,使我們不由得想親身領略一下它的美。我們這些被大地誘惑了的人,對於某些泉水,某些樹林子,某些湖沼,某些丘陵,都保存著種種多情的回憶,那固然是時常都看得見的,然而卻都像許多有趣味的意外變故一樣教我們動心。

有時候,我們的思慮竟可以回到一座樹林子裡的角落上,或者一段河岸上,或者一所正在開花的果園裡,雖然從前不過是在某一個高興的日子裡僅僅望見過一回。然而它們卻像一個在春晴早起走到街上撞見的衣飾鮮明的女人影子一般留在我們心裡,並且還在精神上和肉體上種下了一種無從消磨和不會遺忘的欲望,由於失之交臂而引起的幸福感。在韋爾洛臬,我愛的是整個鄉村:小的樹林子撒在四處,小的溪河像人身的脈絡一樣四處奔流,給大地循環血液,在那裡面捕得著蝦子,白鱸魚和鰻魚!天堂般的樂趣!隨處可以遊泳,並且在小溪邊的深草裡面時常找得著鷓鴣。 當日,我輕快得像山羊似地向前跑,瞧著我兩條獵狗在前面的草裡搜索。塞華爾在我右手邊的一百公尺光景,正穿過一片苜蓿田。我繞過了那一帶給索德爾森林做界線的灌木叢,於是就望見了一座已成廢墟的茅頂房子。 突然,我記起在一八六九年最後那次見過的情形了,那時候這茅頂房子是乾乾淨淨的,包在許多葡萄棚當中,門前有許多雞。世上的東西,哪兒還有比一座只剩下斷壁殘垣的廢墟,更令人傷心的? 我也記起了某一天我在很乏的時候,曾經有一位老婦人請我到那裡面喝過一杯葡萄酒,並且塞華爾當時也對我談過那些住在裡面的人的經歷。老婦人的丈夫是個以私自打獵為生的,早被保安警察打死。她的兒子,我從前也看見過,一個瘦高個子,也像是一個打獵的健將,這一家子,大家都叫他們做「蠻子」。

相關焦點

  •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哪一個人的文學成就最高?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是指法國的莫泊桑(1850-1893),俄國的契訶夫(1860-1904),美國的歐·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學大師。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
  • 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之一,契訶夫十句語錄,文字睿智,道理深遠
    《變色龍》、《裝在套子裡的人》,這兩部短篇小說還有印象嗎?反正我是記憶猶新,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契訶夫的小說,也第一次聽說作者契訶夫的名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契訶夫的文字,欣賞他筆下睿智的文字和感悟文字中暗含的深遠道理。
  • 日本這個作家竟然這麼厲害,一點不差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不過短篇小說來說,舉世公認的當屬莫泊桑、歐亨利以及契科夫。我從初中到大學曾經看過很多短篇,篇幅短小,文筆精煉,有時描寫社會,有時描寫個人情感,有時描寫心理,無論從哪一點來看,一篇名篇的表現力都可以稱得上是入木三分,特別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看起來是很過癮的,不過小編今天要說的並不是這三個大人物,而是在短篇小說領域沒他們那麼出名的。
  • 原創| 莫泊桑/魯迅同為大師,且看二者小說結構的巨大差異!
    莫泊桑和魯迅都是大文豪,莫泊桑是世界三大小說巨匠之一,魯迅被稱為」中華民族的靈魂「。二者的文學成就在文學史上有目共睹,仔細看,二者小說的差別也是顯而易見。莫泊桑小說結構多變,」嵌入式「結構較為常用莫泊桑的很多採用線性結構,傳統的按照小說的開始/發展/高潮/結尾講下來,像他的《月光》這邊篇小說就採用了最傳統的線性結構,但是讀起來卻讓人回味無窮,當然這篇小說回味無窮的不是小說的結構,而是小說的內容。
  • 大堡薦|莫泊桑誕辰169周年:惡魔在我心
    他1880年發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說《羊脂球》以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敵人獻身的遭遇為切入點,深刻揭露了有產者為了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醜惡嘴臉;另一個短篇《項鍊》以十分巧妙的構思嘲笑了小資產階級愛慕虛榮的心理。他創作的那些短篇,幾乎篇篇都是精品,因而與俄國的契訶夫和美國的歐·亨利同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
    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是指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埃斯庫裡斯(約前525前456年),史稱「悲劇之父」。他的悲劇創作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專制暴政。他一生寫了70個劇本,流傳下來的只有7部完整的悲劇。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是《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 夜讀莫泊桑,盤點作者筆下有趣的人和事
    假期不想外出,所以在家找來莫泊桑短篇小說集閱讀。讀了幾篇之後,發現作者記錄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現在回顧一下,做簡要總結與大家共同交流。一、失足女1、《羊脂球》和《菲菲小姐》。說起來,莫泊桑的筆下書寫了不少失足女,而在他的眼中,失足女只是一種職業,並不低級卑賤,尤其是身處戰爭中愛國的失足女更值得尊敬。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看過的電影《金陵十三釵》,感覺都差不多。閱讀《羊脂球》時,通篇讓人感到憤怒和無奈,尤其文章結尾寫羊脂球被車上那群人翻白眼,自己一人在黑暗裡哭泣,那時候真希望羊脂球勇敢起來,一把火把那車燒了得了。
  • 莫泊桑《瞎子》:一生不見陽光,活成了出氣筒,最終走向死亡
    ——莫泊桑《瞎子》。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讀起來令人悲傷,悲傷之餘還帶著猶意未盡,總是想著能夠讀下去,可小說中有很多「突然」的轉折,儘管我們不是很喜歡這種轉折,但這種轉折隨著故事的走向,突然而來,來到我們面前,讓我們懷著悲傷的心,讀完這突然而來的轉折。轉折有時候使我們開心,有時候使我們悲傷。
  • 英語短篇小說欣賞-一家之主(契訶夫)
    The Head of the Family   一家之主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英語:Аnton chekhov ) (1860~190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十九世紀末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與法國的莫泊桑,美國的歐·亨利 齊名為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 《曉松說》歷史上的8月5日:1850年的這一天,莫泊桑出生
    《魚羊野史》|絕代大美女瑪麗蓮·夢露去世今天大家發明了一個詞兒叫「宅男女神」,我猜在整個世界歷史的長河中,成為最多宅男心目中的女神的就是瑪麗蓮·夢露,她應該算是全世界宅男的共同的女神。在1962年的這一天,瑪麗蓮·夢露離開了這個世界,她的死據說是由於過量服用安眠藥,我猜美國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瑪麗蓮·夢露是自殺的,或者就是因為服藥過度死了。就跟我也不相信麥可·傑克遜是因為用藥過度死亡一樣,但是麥可·傑克遜還稍微有一點兒可能性,我堅定地相信瑪麗蓮·夢露一定是死於政治謀殺,因為一旦捲入政治當中,所謂伴君如伴虎,很多事情就不好說了。
  • 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朝鮮三大天才」之一
    我們對一衣帶水的鄰國朝鮮了解得不是很多,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就是朝鮮的文學方面的歷史,提起朝鮮文學就不得不提淇命熹和李光洙、崔南善,他們三個並稱為「朝鮮三大天才」「創造朝鮮文學的三巨頭」「東京留學生中的朝鮮三才」,但今天小編主要講的是他們其中一個,那就是自由主義文學巨匠洪命熹的歷史。
  • 莫泊桑《寬恕》:原生家庭的影響,讓她面對婚姻的背叛束手無策
    「以上故事改編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寬恕》,首次發表於1882年10月16日的《高盧人報》,1884年11月25日收入法國奧朗多爾夫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月光》。#莫泊桑#小說的女主是一位典型的「傻白甜」,老公對她的背叛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
  • 【同心奮進•篤志奔跑】巨匠集團:建築業的「巨匠」是如何煉成的
    從一支區區10多人的名不見經傳的農村建築隊,到擁有各類技術、管理人才近4000人的大型企業集團;從一家拖欠員工薪資5個月瀕臨破產的鄉鎮小作坊,變身為年施工產值超過100億元,橫跨建築、房產、科技服務三大領域的龍頭企業;從偏居桐鄉一隅的不起眼的建築施工「小不點」隊,崛起為經營範圍覆蓋全國20多個區域,榮登中國建築業最具成長性企業雙百強榜單的企業……
  • 英語名言7則:名人眼裡的世界(雙語)
    了解一位名人,教你一句名言,短短一分鐘讓你認識世界!   一個人、一句話、一個時代,用英語品味那與眾不同的人生,用體會讓你的人生不同凡響!   1. I have a woman's body and a child's emo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