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宇宙塵埃起源新學說,或由氣體粒子碰撞產生
研究人員結合觀察和理論方法來確定這些宇宙物質演化背後的物理過程,並首次發現了由於遙遠宇宙中金屬濃度高而導致宇宙塵埃快速增長的證據。這項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上的研究為研究大質量物體的演化階段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
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探察最活躍的恆星工廠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捕獲了穿透塵埃雲的紅外光,讓科學家對其進行了觀測。1958年,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了星雲「W51」,它距離地球17000光年,位於天鷹座(Aquila)方向上。W51直徑達約350光年,是銀河系中最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之一。
-
讓星際塵埃變成太空望遠鏡
用雷射捕捉太空中的塵埃顆粒,讓它們按照一定的幾何形狀排列後,一架不可思議的太空望遠鏡就製作成功了。它的鏡面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重量卻僅及一個饅頭。接著,在1979年,一位法國天文學家又提出,雷射還可以用來捕捉太空中的塵埃顆粒,讓它們按照一定的幾何形狀排列後,可當作望遠鏡的反射鏡面使。在太空中,因為這些塵埃都處於失重狀態,所受的合力基本為零,所以一旦把它們推到某個位置,就基本保持不動。就算有時某些顆粒物偏離了位置,我們也還可以通過定期檢查,用雷射把它們一個個推回去。
-
五大功能最強望遠鏡:斯皮策穿透宇宙塵埃觀測
(本文來源:新浪科技) 聯合國宣布2009年為國際天文年,而2009年也是伽利略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的400周年紀念。1609年,伽利略將望遠鏡第一次指向天空,這個開創性的偉大發現所觸發的科技變革深深地影響並改變了我們的世界觀。
-
NASA:透露其SPHEREx太空望遠鏡將如何尋找大爆炸的線索
大爆炸(Big Bang)是描述宇宙的源起與演化的宇宙學模型,這一模型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
-
NASA完成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的主鏡建造
來源:cnBeta.COM美國宇航局正在努力研製下一代天基望遠鏡,以取代哈勃,讓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和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宇宙。未來的太空望遠鏡之一被稱為南希·格雷斯·羅曼,簡稱 "羅曼太空望遠鏡"。美國宇航局近日宣布,這臺將收集和聚焦光線的太空望遠鏡的主鏡已經完成建造。羅曼號將使用直徑7.9英尺的鏡頭來捕捉太空圖像,其視野範圍是「行業標兵」哈勃號的100倍。
-
盤點五大功能最強望遠鏡:斯皮策穿透宇宙塵埃觀測
聯合國宣布2009年為國際天文年,而2009年也是伽利略利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的400周年紀念。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重新認識宇宙 3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深刻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說它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太空項目毫不為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覆蓋了人類研究宇宙的各個層次:大到宇宙尺度,小到如小行星和彗星這樣的天體。
-
NASA「生日宇宙」 | 你生日那天哈勃望遠鏡看到了什麼?
美國NASA在1990年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送上宇宙,今年是哈勃望遠鏡服役30周年,為此NASA上線「生日宇宙」專題頁面,公開了366張珍貴圖像,只需要在頁面內輸入你的生日,就可以看到當天哈勃望遠鏡看到的宇宙哦~使用瀏覽器打開以下網址,即可看到活動頁面: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what-did-hubble-see-on-your-birthday
-
美國宇航局SPHEREx太空望遠鏡將尋找宇宙大爆炸的線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達到了SPHEREx空間望遠鏡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該望遠鏡的設計宗旨是研究大爆炸理論和星系起源。NASA在博客中表示,該任務已進入C階段(Phase C),這意味著NASA已批准了天文臺的初步設計,並可以開始最終設計階段以及硬體和軟體的製造。
-
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巨型星系
這個巨型螺旋星系或許會被稱為「哥斯拉星系」(Godzilla galaxy),因為該星系有可能是其所在宇宙中已知的最大星系。該星系名為UGC 2885,比銀河系寬2.5倍,其恆星數量則是銀河系的10倍。
-
哈勃望遠鏡最牛的光學太空望遠鏡,讓絢麗的宇宙星雲離盡收眼底
哈勃空間望遠鏡在1990年4月24日被發射升空,已經服役了快29個年頭了。哈勃望遠鏡是太空史上最重要的望遠鏡之一。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觀測不會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因而給我們展現了宇宙無比絢麗的一面。星雲的主要成分是氫,其次是氦,這和恆星的主要物質組成相同。
-
NASA的韋伯望遠鏡將如何利用斯皮策號望遠鏡留下的寶貴財富?
韋伯望遠鏡和斯皮策望遠鏡都配有專業的紅外檢測儀,可以檢測到人眼不可見的紅外光線。而因為巨大的鍍金鈹鏡和九項新技術,韋伯望遠鏡的檢測能力是斯皮策望遠鏡的1000倍左右。這臺即將問世的望遠鏡將推動斯皮策的科學發現推向新的前沿,從分析識別系外行星大氣層的化學物質到定位第一批形成於宇宙大爆炸時期的星系。
-
NASA的韋伯望遠鏡將如何利用斯皮策號望遠鏡留下的寶貴財富?
斯皮策發現了許多超出其設計者想像的新事物,例如位於太陽系外的系外行星以及形成於宇宙早期的星系。而預計在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會對這些發現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但斯皮策讓我們明白,在低溫狀態下,一臺望遠鏡在太空中怎樣更好地運行。」 這臺望遠鏡已有的發現對各科的天文學家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超過8700份科學論文都是在此基礎上完成的。這些誘人的成果都是在為一臺性能更好的望遠鏡再次探索宇宙做準備,韋伯也已為此做好準備。下面是斯皮策的一些成就,韋伯將在此基礎上繼續探索。
-
NASA新型太空望遠鏡曝光:將揭示宇宙大爆炸的秘密
宇宙大爆炸理論描述了科學家們目前可觀測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但關於這個概念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特別是當涉及到大爆炸之後發生了什麼,在我們的宇宙出現的那一瞬間發生了什麼?NASA新型太空望遠鏡要來了,它將有望解開整個宇宙的歷史。
-
NASA新太空望遠鏡SPHEREx將揭開大爆炸的秘密
據外媒CNET報導,宇宙大爆炸理論是一個宇宙學模型,描述了科學家們目前可觀測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但關於這個概念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特別是當涉及到大爆炸之後發生了什麼,在我們的宇宙出現的那一瞬間發生了什麼?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想找出答案。
-
宇宙為何不斷膨脹,暗物質是什麼?頂尖科學家多維度探討宇宙起源
」,幾位物理學家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分享了他們對於宇宙研究的觀點。 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亞當·裡斯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宇宙的膨脹在不斷加速?他介紹,有可能是因為宇宙存在「真空能量」,或是太空中存在一個「場」,類似於我們熟悉的磁場、電場,這個場的能量導致了宇宙加速膨脹。至於真相如何,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究。 近年來,宇宙起源研究出現了一個新的難題,就是神秘的「暗物質」。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首先,角解析度(物體能被清楚分辨的最小分離角度)的極限將只受限於衍射,而不是由造成星光閃爍、動蕩不安的大氣所造成的視象度。其次,在太空中的望遠鏡可以觀測被大氣層吸收殆盡的紅外線和紫外線。需要注意的是,哈勃事實上只能拍攝黑白照片,小夥伴們看見的彩色都是NASA後期渲染合成的。哈勃望遠鏡由美國宇航局主製造,外加歐洲宇航局支援完成。
-
NASA 發現的「宇宙雪花群」是什麼,此次發現有何意義?
NASA在19年12月24日(啊,已經是去年了)發布了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聖誕樹」星雲簇的一部分圖片。這張絢麗的圖片是五通道(五種波長)的偽彩色合成圖像,其中隱藏著厚厚的塵埃後方的,是數不盡的新生恆星。
-
NASA新一代太空望遠鏡主鏡完工!視野是哈勃的100倍
該望遠鏡將有兩臺科學儀器,包括廣場儀和日冕儀。廣場儀是一臺3億像素的相機,能夠以近100倍的視野提供與哈勃相同的解析度。羅曼號將被放置在距離地球93萬英裡的有利位置,指向太陽的相反方向。未來的太空望遠鏡之一被稱為南希·格雷斯·羅曼,簡稱&34;。美國宇航局近日宣布,這臺將收集和聚焦光線的太空望遠鏡的主鏡已經完成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