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預報

2020-12-06 騰訊網

有人說,地震的成功預測完全是巧合;有人說,地震的預測成功案例可多呢,不信我給你舉兩個例子;也有人說,地震的成功與否是隨著科技發展而發展的,不管成功了也好,還是沒有成功也好,我們都要做好預防地震的準備。

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預報

地震

1、可以在家養一兩條金魚,這些生物的提前徵兆可以提醒我們。

2、家中養一條狗,在夜晚時,狗的驚叫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地震 狗

3、家中床下、桌子周圍可以放置兩瓶礦泉水和一些乾糧以備不時之需,平時放在床下也不會被人發現,不要認為這種措施傻,至少它危難時能幫助你活上幾天直到你被發現。

4、在你認為你家中可以躲避的地方放一個哨子、手電筒和一些錢財(最好能有備用手機),哨子可以為你節省呼喊的精力,讓你更快更容易被獲救,手電筒可以在黑暗中安撫自己情緒,少許錢財在震後你用的到,那些帳篷和些生活用品不是白送的。手機使用最好第一時間打120等救助電話。

5.了解家庭、學校和辦公房所處的地質構造情況

地震的預防措施確實要做好,只有每個人自己的安全都得到保證了,也就是大家的安全得到保證了。

其實相比於地震,人類可能對太空還更為了解。地震預測難最重要的原因是地球的不可入性。我們可以太陽、月亮和星星,還可以利用火箭和衛星觀測遙遠的太空,但是,要進入地球內部就很難了。目前,人類最深的鑽探達到10000米,採礦的礦井深幾千米,而這只是地球半徑的幾百分之一和幾千分之一,尚無科學的方法來預測地震,未來想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地震也是無法預測的。

鑽探

若說這一切都是巧合,那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的成功預測,傷亡人數大減,都是巧合嗎?

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我國東北部地區遼寧海城市及附近地區發生7.3級地震,波及面積9000km2,震區地動山搖,海城境內2734km2頃刻間房屋倒塌,受災人口800餘萬。

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使工況企業、交通、電力與水利設施以及民房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震區90%以上的房屋倒塌,按通常估計死亡人數會有10萬人,由於成功的地震預報,數百萬受災人口中僅歿1328人

海城地震成功預報30周年紀念碑

1975年中國海城7.3級地震四階段預報(長期、中期、短期和臨震),曾令世界上許多人為之振奮。但因為當時的文件沒有公布,而且預警發布詳情也沒有描述,海城地震的預報過程一直顯得神秘。王克林等(2006)通過對已解密的文檔資料的研究和與主要見證人的訪談,重現了這一重要歷史。

海城地震地裂縫

他們的研究報告中關於海城地震的預報情況是這樣寫的:「海城地震前有兩次正式的中期預報,但未正式發布短期預報;地震當天,有一個縣政府發布了具體的疏散令,而遼寧省地震工作者和政府官員的行動在實效上也構成了臨震預報。上述行為拯救了成千上萬的生命,但震區當時的建築方式和傍晚發震的時間亦有助於減少地震的傷亡。災區各地疏散工作極不均衡,由最低層的行政部門作出應急決策的情況較為常見。最重要的臨震前兆是前震活動,但諸如地形變異常,地下水水位、顏色和化學成分的變化以及動物異常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個人觀點

若是一切都是巧合,那麼為什麼這次的疏散會很成功,損失降低明顯,用數據來說的話。中國科學家對該次地震進行了準確預測並及時發布了短臨預報,全區人員傷亡共18308人,佔總人口數的0.22%。其中,死亡1328人,佔總人口數的0.02%,重傷4292人,輕傷12688人,輕重傷佔總人口數的0.2%

在正確預測地震的基礎上,由官方組織撤離民眾,不僅是預測正確,而且撤離迅速,才能明顯降低損失。任何環節出現差錯,這個損失都是不小的。

人員疏散(來自網絡)

而且瀋陽法庫地震臺場地內共養著狗、兔子等哺乳類、爬行類和禽類三大類動物。它們是捕捉大震、近震、臨震信息的前哨。 這些動物都是優選出來的,從年齡和體力上相當於都是青壯年。動物的飲食和休息與家養的沒有區別,但每頓飯是定時的,這頓愛不愛吃、吃了多少、有啥異常反應工作人員都要一一記錄

相關焦點

  •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
    遼寧省地震局預報中心主任賈曉東介紹,11月4日海城地震屬正常地質活動,遼寧省地震形勢總體穩定。海城地區為何地震頻發?這次地震對全省地震形勢有何影響?專家這樣解釋11月4日發生地震的海城地區屬於營海岫老震區,1975年2月4日這裡曾發生強度為芮氏7.3級的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為16公裡至21公裡,被稱為「海城大地震」。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改變了原來的地質構造,造成巖石層斷裂,從而引發持續不斷、震級不大的地震,比較大的是1995年發生的5.4級的岫巖地震。
  • 遼寧海城地震預報始末:根據異常和臨震發出預警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站在碑下,抬頭仰望,只見紀念碑縱向開裂的牆體上,巨幅日曆顯示:「1975年2月4日」。  這是海城地震發生的時間。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在遼寧海城、營口一帶發生7.3級強烈地震。震前,遼寧省當地政府與地震工作者發出預警,避免了巨大的民眾生命、財產損失,這被譽為人類首次對7級以上地震的成功預報。
  • 史上唯一準確的地震預報
    史上唯一準確的地震預報1975年2月4日19點36分,7.3級的強烈地震在我遼寧省海城地區發生,發生之前,遼寧省政府做出了準確的地震預報,提前進行了大規模人員疏散工作。這是截至到目前為止的世界歷史上唯一一次準確地震預報。
  • 遼寧這地2日之內連發5次地震!權威解讀來了…
    預報中心判斷: 這一系列地震震中位於營口市東南和蓋州市以北的區域,初步判斷屬於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市7.3級地震的餘震活動。1975年海城強震之後,餘震主要分布在海城-大石橋市-營口-蓋州一線的區域。
  • 剛剛,又地震了!2天5次地震!
    聽聽遼寧省地震局怎麼說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賈曉東:離本次地震最近的斷裂為金州斷裂,距離約為2.5公裡。震中附近100公裡範圍內。1970年以來地震序列類型統計結果顯示,2級以上地震以震群型地震佔絕大多數。
  • 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地球科學說
    圖1 搖搖欲墜的石頭在人類歷史上,僅出現過一例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中國人民一直以這次地震的成功預報為驕傲,在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和家國情懷的培養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這次地震預報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的臨震預報。海城地震發生於1975年2月4日19點36分,震中位於營口和海城之間,芮氏規模為7.3級。此次地震造成1328人死亡,超過4000人重傷。海城地處斷裂帶上,官方曾發布過該地區中長期的地震預報,即該地區在未來的1-2年內可能會發生比較大的地震。這種中長期預測是比較可靠的。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我國的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是向社會公告可能發生的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範圍等信息的政府行為,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我國的地震預報研究和實踐以邢臺地震現場工作為起點,經過幾代地震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既有預報成功的喜悅,也有預報失敗的陣痛。
  • 我國的地震預報:喜悅和陣痛並隨
    地震預報是向社會公告可能發生的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範圍等信息的政府行為,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1966年邢臺地震後,我國開啟了地震預報的探索歷程。尤其對1975年海城7.3級地震的預報成功,極大地鼓舞著我國地震工作者攻克地震預報難關的信心。這在我國第一次,也是世界上罕見的預報成功的地震。
  • 遼寧每年地震一二百次?別怕!
    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襲擊了四川汶川,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為了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2009年國務院批准設立5.12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每到這個日子,有關地震的話題就格外引人關注。那麼,遼寧的地震形勢如何?
  • 國家行動:中國地震預測預報五十年
    我國地震預報工作開始於周總理的囑託  我國有組織地開展地震預測預報工作,開始於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  地震發生後,周恩來總理幾次親赴現場。他在邢臺向中科大地震專業的同學提出,「希望在你們這一代能解決地震預報問題」。1970年周總理指示,要召開一次全國地震工作會議。
  • 遼寧這裡又地震了!
    據遼寧臺網測定:06月15日07時18分50.5秒在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北緯40.50度,東經122.38度)發生M2.0級地震,震源深度9Km。蓋州半個月發生了4次地震前3次分別為6月1日蓋州市2.0級地震6月2日蓋州市2.0級地震6月3日瀋陽市瀋北新區發生M2.0
  • 地震科普|你對「地震預報」與「地震預警」了解多少?
    「地震預報」是指在地震發生前,根據觀測到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數據,對未來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進行預測,由政府統一向社會發布的地震預測意見。根據時間尺度的不同,地震預報可分為5個階段:長期預報、中期預報、短期預報、臨震預報和主震後餘震預報。
  • 建國以來,中國人是怎麼預測地震的?
    隨後幾十年時間中,中國不乏高光瞬間。1975年,中國成功預測了遼寧海城7.3級地震;20年後,中緬邊境雲南孟連發生的7.3級地震又被中國地震工作者言中。這些艱難歲月中的勝利使中國地震工作者相信,隨著地震理論的不斷完善和檢測預報技術的不斷發展,他們距離突破預測地震的世紀難題已經不再遙遠。中國對地質運動的投入也因為這些原因而一直持續強化。
  • 人類史上唯一一次精準預測的地震來自45年前的中國。過程驚心動魄
    地震預測作為一個世界性科學難題,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預測,探索地震預測的有效途徑,但就現在來說,不管國內還是國際上,還很難完全準確地預報地震。人類歷史上僅有唯一的一次精準的地震預測,發生於45年前的中國,這場被成功預測的地震就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
  • 斜穿中國的郯廬斷裂帶,發生過最大地震,未來百年內會大地震嗎?
    1668年7月28日,山東郯城發生8.5級大地震;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發生7.5級地震;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發生7.4級地震;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發生7.3級地震;山東郯城麥坡地震遺址另一次著名的地震是遼寧海城7.3級地震,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暫時還是唯一)被預測的地震,發生於
  • 歷史上唯一一次被預測出來的地震,發生在我國,卻沒法推廣經驗
    地震是不可預測的,最起碼人類現在的技術是肯定無法預測的。但是,歷史上總有奇蹟的發生,包括預測地震。這就是1975年,發生在我國遼寧海城的大地震。因為被提前預測,作了相對充分的準備,組織民眾撤離。在地震來臨時,大大降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而載入史冊,震驚了全世界。
  • 唐山大地震有前兆,汶川地震時候有沒有前兆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反對各種危言聳聽的言論,人們之所以會出現地震前有徵兆的錯覺是典型的歸因謬誤的原因,所謂的徵兆只不過是人們後來總結出來的,對完全沒有因果事情的牽強附會而已。汶川地震前同樣應該是有地震前兆的,特別是唐山地震時觀測到的地下水位及地電阻率等前兆異常。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並沒有捕捉到。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說沒有前兆異常。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相當於地球的兩次大病,你不能說第一次生病有預兆,而第二次沒有。
  • 遼寧又地震!15天震了4次!
    遼寧省地震局發布: 06月15日07時18分50.5秒, 在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 (北緯40.50度,東經122.38度) 發生M2.0級地震
  • 專家稱地震預報突破可能在中國 其他國家不關注
    臨震預報是指幾小時到1周時間內的預報,短臨預報是指1周到數月的預報,短期預報是指數月到1年的預報,中期預報是指1年到5年的預報,5年到10年為中長期預報,10年以上為長期預報。  不同的預報所起的作用不同。長期預報主要是在烈度區劃時起作用,中長期預報主要是對抗震加固有指導意義,中期預報對抗震加固和短臨預報起作用,短期預報和短臨預報對實現臨震預報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 地震真的有徵兆嗎 神秘的地震光是什麼 ?
    中國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震前的地光現象非常突出。  地光形狀特徵:  地光形形色色的形態,歸結起來可分為閃電狀、朦朧瀰漫狀(片狀)、條帶狀、柱狀、探照燈狀、散射狀和火球狀等等。就光的顏色來說,有紅、橙、黃、綠、藍等,但以藍色和紅色較多,黃色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