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懷疑感知的世界那麼荒謬?當你領悟不二法門定當豁然開朗

2021-01-19 纏商十五分

作者:聖禪

如果按照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來說,我們或許會說能感知到的就是真實存在的,好比品嘗酸甜苦辣鹹的滋味,人們一定會認為這些都是真實不虛的。

然而,如果我們就這樣回答關於感知的問題,似乎太膚淺了。

在現代物理學研究中,到了微觀世界,到了基本粒子哪裡,很多事物就不能用感知來說明可見物的存在,在量子哪裡,物質即可以呈現波態,又可以呈現粒子態,波粒二重性這種特殊的物理現象,往往會捕捉不定,抓不住真實的面目。

如今,量子力學的研究,使得我們看待基本粒子,還會發現,我們人類的意識也能能夠幹擾基本粒子的運行或軌跡,這樣,我們來看意識這個世界,是不是要改寫很多認知的東西。

萬事萬物總是在不斷變化,因此,我們表面感知的事物,看似存在,又不是真實的存在,這點從佛教認識觀念上,其講述的比較深入。

佛家思想,最熱衷看事物的究竟,往往認為四大皆空。那麼,佛家講的這個空,難道就是一無所有嗎?

你看《心經》裡面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了這裡,空和色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色本身就是空性的存在,故而,物品從有到無,就是回到空上面來。

但是,這個空又作何解釋呢?

還是回到微觀世界來看待這個空,在微觀世界裡,再小,再空,還是有一個最小單位的粒子存在那裡,故而有三千大千世界一說,從對世界的解讀上,可以讓我們感悟更多。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在佛家那裡,既然空不異色,空不異色,顯然,空不是沒有,空只是最小單位的世界,所有,大千世界是由無數小千世界組合而成的。

這個看似矛盾的關係存在,在佛教上卻是一個不二法門。

因此,我們感知到的物體,首先說,應該是存在的,應作如是說,你要真實地感知到他們的存在,但是,進一步考究,你不能執著這樣的虛幻不真的存在,言外之意,這樣的存在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人會死亡,食物會腐爛,因此,佛家在講因果報應上,一邊講諸法空相,一切都是空空如也,一邊又講因果不空,推導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觀念。

實際上,佛家更多的是通過了解空的本性,來讓人學會放下,而不是食古不化,生搬硬套。

假如科學能進一步研究到靈魂層面,我們就能大開眼界,了解一下人的靈性是不是也是一種極度真實的存在。如果我們能改變我們的靈性層面,讓靈魂也變得可把控,那又是怎樣的一個局面!

禪學上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說教。其意是說,最初,你可以把你見到的事物肯定下來。

再後來,你就會覺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這樣感知下,你的這重境界,讓你開始否定曾經看到的事物原有現象。你會從本質上發現,所看到的事物會因為時間的關係,改變存在的性質或狀態,可能會從有形變成無形。

再後來,你又會回到最初的認識上,你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此時,就進入否定之否定的狀態,你又進入新的肯定上來,你在原有的否定上重新定義你感知的事物到了最後,只是轉變成另外一種存在狀態,好比你發現,空的還存在一種妙有現象,好比說無師自通,在我們的心靈層面,可以心想事成,本來沒有的,通過心念作用,又能創造出新生事物。

當你認識到事物的特殊轉化及變化,跟你的心理活動有關聯的時候,便能發現,改變了你的認知或重新了解自己的感知,就會發現,心念作用,我們可以在原有的初級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否定,再到肯定,這樣,你就從心領悟,可以一是一,二是二,也可以一是二,二是一,自由切換,都在一念之間,這個就是如是的感悟。

這個如是的不二法門,讓你即認同了事物的存在,但是,你在根本上又明白他不是一成不變的,於是,你就不會執著於表象,自然就會就事論事,不會我執和過於執著。

由於有和無只是一種存在的兩個面,有也能成為無,無又能無中生有,你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都是一個過程,你不用執著這個過程,活在當下,該如何就如何,量力而行,實事求是。

當你進去新一輪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境地,你就不再分別一切。

由於不執著,就不會貪得無厭,就能不拘泥於形式,就能適可而止,這樣,再去感知所見,靜觀其變,就能全部看得開,悟得透!

相關焦點

  • 我們總是用人類的眼光看世界,那麼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模樣呢?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動物和人類一樣,都擁有眼睛,能夠感知周邊世界。那麼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模樣呢?看完你可能會懷疑所見事物的真實性。首先要提到的是馬。馬的眼睛間距過寬,所以導致了它是不能看見視野最中間的部分的,這就是馬的視覺盲區。並且馬的視網膜所能夠識別到的顏色也是很少的,只有藍色、灰色和黃色。魚類的眼睛也很特別。
  • 現實總是讓我們錯過,那麼在平行世界裡,有另一個你嗎?
    現實總是讓我們錯過,那麼在平行世界裡,有另一個你嗎? 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小川。《明日的我與昨日的你約會》,講述愛無邊界,只要你敢於向愛低頭,一切都會變成你想要的模樣。對於故事的結構如果不看個幾遍可能會被錯綜的時間線所嚇倒,畢竟兩個不同時空的人想遇到相知這樣的平行時間差讓他們都慌了手腳,更何況我們觀影者呢。
  • 朱德庸:世間幾多荒謬,且行且看且畫
    而每當結束不喜歡卻又真實的學校生活回到家中鋪開畫筆後,朱德庸就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的孩子,把自己感知到的歡樂和憂傷鋪陳到漫畫世界中。很長時期內,畫畫對他而言猶如「心理療愈」一樣,慰藉著一個孩子偶爾孤獨不安的心靈。  朱德庸的漫畫總是可以引起人們深深的共鳴,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總是能畫出生活中一個個微妙而荒唐的瞬間。
  • 正確的思維轉變,帶動語言模式讓你的世界豁然開朗
    記住這簡練的主旨,尤其是身體力行真的照做時,能感覺到只要把目標和資源納入視野,不再只盯著問題看,那麼心量格局都可以迅速打開。真正的成功表現為慷慨和感恩——你能對所得到所擁有的心懷感恩,又能夠大方分享,才叫成功,兩個特質缺一不可。
  • 存在就是被感知,那麼我感覺不到你,你就不存在?
    你看到這個標題,肯定會大吃一驚。按照我們普通人的觀點,就像一個蘋果,我就算看不見,摸不著,吃不到,也不會說它不存在。按照我們唯物主義思想來說,事物的客觀存在為第一,我們對於物質的存在的感官認識在後,不可以依照自己的感覺判斷事物是否存在。
  • 《物質以外的世界》:顛覆你對物質世界的固有認知
    這其中有個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我們見到的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也不存在,也僅是電子信號,那麼人類是否真的存在?每個人是否真的就是這一具肉身?肉身是不是我們確切存在的有力證據?!單從視覺的形成,我們就可以判斷出「眼見為實」或許是荒謬的。一切都是視覺神經以及電子信號(發揮作用)而已。
  • 別人家的裝修總是那麼好看大氣?簡約輕奢風學學,定能驚豔!
    為什麼別人家的裝修總是那麼好看大氣?簡約輕奢風學學,定能讓人眼前一亮!為什麼別人家的裝修總是那麼好看大氣?簡約輕奢風學學,定能讓人眼前一亮!為什麼別人家的裝修總是那麼好看大氣?簡約輕奢風學學,定能讓人眼前一亮!為什麼別人家的裝修總是那麼好看大氣?
  • 我們的大腦起著轉換能量與粒子的功能,感知下存在實際是創造世界
    我們所學的知識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快樂的活著,用知識了解世界,用知識了解人生,用知識消除恐懼跟憂慮。如果說量子物理只能解釋一些微觀事物的話,我想這是因為你的知識還不足以讓你去看透一些事物的本質。前面我有文章說道「量子」其實是為了強調離散變化在微觀世界中的普遍性。比如一個人做夢,夢見自己做夢,再夢見夢裡的人自己做夢,理論上可以如此循環下去。
  • 康德:世界總是充滿了矛盾
    舉例來講,戴上有色眼鏡,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有色。心靈影響了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它不僅會簡單的接受,而且會主動的塑形。就像把水倒進一個玻璃壺裡,水立刻會順應水壺的形狀一般,同樣我們的感官認知也會順應我們的直觀形式,做出一些合理性的解釋。
  • 瑪雅人預言「2012世界末日」,人們紛紛陷入恐慌,誰拯救了人類?
    但是事實證明這個預言非常的荒謬且輿論,因為「2012世界末日」早已過去多年,然而並沒有發生任何事情,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為此,專家給出了合理的結論。根據相關專家表明,「2012世界末日」率先是從瑪雅人的預言當中所體現。
  • 我們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腦中的世界模型
    1 我們的感知是一種 與現實相符的幻覺 我曾在去年12月寫過兩篇關於世界觀的文章:我們不斷詢問「是什麼」是在打破大腦創造的「虛擬世界」我們操作概念,實際上就是操作世界在這兩篇文章裡,我寫道:或許,就像楚門和尼奧一樣,我們生活在大腦創造的虛擬世界裡。
  • 覺得人生荒謬而無意義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
    你可曾懷疑過我們賦予生命的意義,或生命的某些方面,可能只是一種幻覺——換句話說,我們的許多行徑其實是在自我欺騙,只是為了讓生命的神秘變得更可忍受?這一切背後是否有什麼宏大的計劃?有來世嗎?我們活在世上只是為了來世做準備嗎?或者,生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宇宙是非理性的,對我們是冷漠的,人類只是一個宇宙的笑話?
  • 懷疑世界是虛擬的九大理由
    懷疑為知識之鑰匙。——英國一,宇宙之大大到你懷疑人生。一光年=九萬四千六百億公裡而人類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約是465億光年,並且可觀測宇宙之外是什麼,科學家並不能確定。第一種觀點,有界無邊。就像你在地球行走,你總走不出地球。第二種觀點,無邊無際,人類的大腦根本理解不了宇宙有多大。二,宇宙太空了,空到你感到無比孤獨跟恐懼。
  • 懷疑世界是虛擬的九大理由
    懷疑為知識之鑰匙。——英國一,宇宙之大大到你懷疑人生一光年=九萬四千六百億公裡而人類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約是465億光年,並且可觀測宇宙之外是什麼,科學家並不能確定。第一種觀點,有界無邊。就像你在地球行走,你總走不出地球。第二種觀點,無邊無際,人類的大腦根本理解不了宇宙有多大。
  • 《山海經》:看似十分荒謬的「長生不老」,科學家看後卻說是科學
    上面不光記載了多種奇幻的動物,還包含神話故事等等,再讓人覺得腦洞大開的同時,你知道嗎?其實這本書裡還包含著某些暗藏的科學原理。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帝王「」秦始皇」都在苦苦追尋長生不老的道路,但總是無果。但神奇的是我們《山海經》中竟有此方面的記載這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荒謬至極。但是有科學家在看後卻說:這裡面蘊含科學,行得通。那《山海經》這本神奇的書究竟有怎樣的故事,竟會被科學家稱之為科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平行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夢境有可能是感知它的一個重要方式
    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不過,有科學家想到了人類神奇的夢境,猜測,夢境有可能是我們感知平行宇宙的一個重要方式。對於夢境,相信朋友們都不會陌生,每一個人的一生之中會做很多的夢,而這些夢有的跟現實有一定的關聯,有的則完全沒有任何的關係。有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認為夢中的場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歷,是我們白天會想到的事物。
  • 感知愛的能力比他愛你更重要
    如果一個男人沒有給你買xxx,他就不是真的愛你; 如果一個男人總是說自己很忙,他就不是真的愛你; ..... 做情感諮詢師那麼久,我見過多少對戀情死於「他不愛你」或者「你不愛我」。 既然選擇在一起,又何必懷疑? 很多來挽回的人總是說:我覺得他根本沒有愛過我,我不要挽回了。
  • 什麼是感知?你有感知嗎?
    什麼是感知?感知即我們對外界或者內界信息的感覺和知覺。那麼,你有感知嗎?也許,我們往往會附和著表達對外界信息的感知,但未必真的有感知。比如,面對一位女士,當別人說她很漂亮 時,哪怕你一無所感,依然會表示著她很漂亮啊之類的。就像豆瓣裡曾經有一個人惡搞,寫了一部沒有過的影片名字,然後底下有成堆的評論影片好好看之類的。這其中固然是有惡搞的人,但也有附庸的人在其中。
  • 動物眼中的世界是這樣的,看完你可能懷疑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否真實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信不少人聽過老人一種略顯迷信的說法,那就是動物們能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是不同的,它們能看到一些我們人類看不到的事情,比如說狗和貓能夠看見鬼魂。
  • 讀懂《菜根譚》經典十句,人生豁然開朗!
    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如果能讀懂這一本書,那麼便能夠幫助自己在紛繁多變的世界裡處理好人際關係,更好的生活。今天,詩詞君總結了《菜根譚》10句經典,讀懂了這些,人生會豁然開朗。不信的話,你來試試。01花開花謝春不管,拂意事休對人言;水暖水寒魚自知,會心處還期獨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