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大火中,那些被忽視的「死神鐵絲網」

2021-01-15 澎湃新聞

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巴特洛小鎮的人來說,返回小鎮的道路,如同地獄一般——

昏黃的天空下,瀰漫了刺鼻的氣味。在馬路兩邊,一隻只被燒焦的綿羊、牛群的屍體出現在眼前,它們四腳朝天,交錯相疊,堆積在用鐵絲網圍成的柵欄附近。這些可憐的動物,在數小時前,曾試圖打破柵欄逃命。

美國廣播公司(ABC)攝影師馬特·羅伯茨(Matt Roberts)在推特上說:「今早開車進入巴特洛,真是太痛苦了,從沒見過這樣的場景。」

馬特·羅伯茨上傳在Facebook上的視頻,他在通往巴特洛馬路兩邊,看到大量的動物屍體。這些屍體大多堆砌在公路柵欄附近。(00:25)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雪梨大學生態學教授克裡斯·迪克曼(Chris Dickman)分析稱,自9月新南威爾斯州發生大火以來,大約有近4.8億隻鳥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遇難,並且,實際受害的數量可能要高得多。另外,據澳大利亞當地媒體7News曾發布的一份報告,自2019年12月25日以來,新南威爾斯州東南部的農民在叢林大火中損失了約2800隻牲畜。

死神的鐵絲網

1月3日,攝影師Brad Fleet也拍下了令人心碎的一幕——一隻渾身焦黑的年幼袋鼠困在阿德萊德山(Adelaide Hills)某自然保護區(Cleland Conservation Park)邊境的圍欄內,它已經死了,兩隻燒焦的前蹄無力地掛在鐵絲網上,場面令人絕望。

攝影師Brad Fleet在阿德萊德山拍下了令人心碎的一幕 Instagram截圖

阿德萊德山(Adelaide Hills)位於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萊德(Adelaide)東郊,距離阿德萊德市區約10公裡車程,這裡生態環境完好,生活著大量珍稀野生動物,是當地深受學生團體和海外遊客喜愛的旅遊景點。

然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這場連綿數月的大火幾乎摧毀了整個自然保護區。

一位ID標註為環保人士的網友@Deazelle評論道:「照片裡呈現了兩種令人恐怖的東西:大火和鐵絲網。 鐵絲網殺死了許多無辜的動物。 如果沒有被鐵絲網困住,這隻幼崽可能已經能夠逃脫。」

時間回溯到2018年11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比尤特縣天堂鎮發生山火,這是加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一次火災,從風景秀麗的加州布特縣(Butte)蔓延開來,過火面積超過15萬英畝,僅有2.7萬人口的天堂鎮(Paradise)幾乎被燒成一片廢墟。

而這場大火中,許多動物也同樣難逃一劫。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018年11月14日報導,接到撤離要求後,人們緊急逃往安全地帶,但許多動物卻被遺棄在災區。比如,馬裡布一家葡萄酒莊園就將牧場飼養的長頸鹿遺棄,任其在火災中自生自滅。有照片顯示,長頸鹿被困在圍欄裡,而幾米之外的土地已經被大火燒毀。

人類似乎可以憑藉有效的組織、機警的頭腦、靈敏的四肢在災難中求得生機,然而對於那些困在柵欄背後的動物,即便擁有可以奔跑的雙腿,無情的鐵絲網仍然可能是死神的囚牢。

澳大利亞大火肆虐,一頭袋鼠倒在柵欄前,口中吐出鮮血。馬特·羅伯茨 Facebook圖

被忽視的柵欄隱患

在人類的歷史上,柵欄已經從簡單的木頭或石頭演變為如今越來越難以穿透的金屬和鐵絲網結構。在保護瀕危物種、防止疾病傳播、限制過度放牧、偷獵、保護公共安全和個人即公共資源等方面,柵欄也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事實上,即便是為了保護物種而存在的圍欄也會對野生動物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美國猶他州立學研究員Harrington和Conover於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期間,考察了美國科羅拉多州和猶他州的公路上的鐵絲網圍欄。他們發現,鐵絲網的存在與當地叉角羚,騾鹿和麋鹿死亡率有關。

在一份題為《與鐵絲網圍欄相關的不規矩行為和死亡率的特徵(Characteristics of Ungulate Behavior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Wire Fences)》的報告中,他們寫道:幼年動物死於柵欄上的可能性是成年動物的8倍。並且在所有柵欄中,最致命的類型是頂部纏有單根帶的鐵絲的機織鐵絲網圍欄,動物的後腿容易被夾在頂部的兩根鐵絲之間。

研究發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和猶他州的公路上,每2.5英裡處的鐵絲網就會發現一隻死羚羊,騾鹿或麋鹿,更不要說貓頭鷹和鷹在開闊地帶狩獵時,也可能與柵欄相撞。這項研究還發現,懷孕和受冬季影響的野生動物也很容易因柵欄死亡,馬路沿線的圍欄會導致野生動物受到車輛的驚嚇等等。

「圍欄會影響野生動物行為,它們瘋狂地想要越過圍欄,或是尋找出口,導致壓力和能量消耗劇增,個體健康水平下降,甚至直接被鐵絲網纏繞而死。」

在美國印第安納州一個農場外,一隻斑馬在極端寒冷的野外凍死,原因是其後蹄卡在柵欄內 資料圖

倫敦動物研究所的羅西·伍德羅夫(Rosie Woodroffe)博士及其同事和紐約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研究表明:大型柵欄會導致生態崩潰》報告中曾指出,儘管圍欄可以帶來保護方面的好處,但也會造成很大的破壞。

羅西·伍德羅夫說:「在世界的某些地區,圍欄是保護野生動植物文化的一部分,並且為減少人類與野生動植物之間的衝突而修建的圍欄已經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成功。但其實圍欄深刻地改變了生態系統,並可能導致某些物種消失。

除此之外,圍欄設計,位置,構造和維護方面產生的問題,並非總是能讓其達到預期的效果。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一些地方,偷獵者們就地取材,利用柵欄的金屬絲,製作獵捕的網羅。

2011年,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曾研究並分析了棲息在美墨邊界柵欄附近的動物,他們發現邊界圍欄對野生生物種群構成了嚴重威脅。

研究者傑西·拉斯基(Jesse Lasky)說: 「這些柵欄在整個景觀區域裡延伸的規模很大,當動物的活動範圍被障礙物(包括邊界圍欄和道路)隔開時,它們的活動能力受到限制。這樣,孤立的種群很容易遭受不可預見災害的侵擾,例如颶風或火災。這些災害可能會席捲整個群體。」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災難已經發生。

大量的動物屍體堆疊在通往巴特洛的公路邊。 馬特·羅伯茨 Facebookl圖

可替代的選擇

柵欄對野生動物保護存在的利弊一直是生物學家和環境保護者討論的焦點。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使用材質或設計上更加友好的柵欄,減少被困動物的痛苦和傷害。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說:「如今已經有很多可替代的方法來緩解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比如通過更好的畜牧管理、基於社區的作物保護、保險和野生動物的敏感土地規劃等等。」

他指出,根據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與當地人民和政府機構合作的項目表明,在印度尼西亞和坦尚尼亞等不同的國家中,不使用圍牆也可以顯著減少人與大象之間的衝突。

2018年,一頭大象被趕出村莊回到森林時,由於無法通過圍欄,而被卡在7英尺高的籬笆上,呼吸器官破裂並死亡。 該事件發生在印度卡納塔克邦的納加爾霍雷國家公園附近。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該護欄是由森林部門建造的,目的是保護大象,並防止其進入人類居住區。cntraveller.in 圖

倫敦動物園協會的薩拉·杜蘭特(Sarah Durant)表示,如果無法避免使用圍欄,則可以選擇對野生動植物更加友好的圍欄,例如融合了荊棘或濃密的灌木叢的可滲透圍欄,並允許按物種進行管理。例如,犀牛圍欄將犀牛拒之門外,但允許其他動物通過。還可以利用厚皮動物對帶翅昆蟲的恐懼,在改良後的柵欄上裝置蜂箱,從而來維護人類與大象之間的和平等等。

薩拉·杜蘭特(Sarah Durant)說:「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柵欄造成的破壞,導致人們採取了移動圍欄的行動,而不是建造更多的柵欄。人們越來越多地將柵欄視為保護的退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致煙霧瀰漫 雪梨空氣汙染水平飆升
    中新網11月19日電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東部沿海地區森林大火產生的煙霧導致該國最大城市雪梨的汙染水平飆升。當地時間19日,雪梨籠罩在危險的霧霾之中。近日,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和昆士蘭州面臨災難性的火災威脅之際,聯邦防長雷諾茲正考慮動用強制軍事命令,以幫助應對叢林火災緊急情況。報導稱,自9月火災季節開始以來,新南威爾斯州和昆士蘭州的森林大火已造成6人死亡,數百座房屋被毀。最近幾天的涼爽天氣給消防隊員們帶來了一些喘息的機會,但高溫、大風和低溼度預計將在20日再次加劇叢林大火的威脅。
  • 澳大利亞大火為何難撲滅
    截至1月14日,澳大利亞東南部森林大火已燃燒了4個月,從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東南部沿海地區,到塔斯馬尼亞、西澳洲和北領地,澳大利亞幾乎每個州都有林火在燃燒。大火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2000多所房屋被毀,1120萬公頃土地燒焦,至少10億隻動物被大火波及。美國宇航局的衛星照片裡,整個澳洲大陸的幾乎三分之一被濃濃的煙霧覆蓋。
  • 大火過去一年,澳大利亞人仍在努力重建
    這個城鎮的大部分地區都在新年前夜的大火中燒毀了。 Mendel在一個汽車修理廠的後院拍下了一輛被燒毀汽車的特寫照片。那裡成了被燒毀的汽車的墓地。攝影:GIDEON MENDEL一年前,席捲澳大利亞的毀滅性大火造成33人死亡,摧毀了數千座房屋和10億多隻動物。3000多人流離失所。近1700萬公頃的土地被燒毀,包括雨林和獨特的生態系統,受威脅的物種被進一步推向滅絕。
  • 關於澳大利亞大火的幾個真相
    截至1月10日,大火燃燒了4個月,肆虐過1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差不多有15個半北京或330個紐約那麼大。NASA的衛星照片裡,整個澳洲大陸的幾乎三分之一被濃白的煙霧覆蓋。濃煙之下,2500間房屋坍塌成廢墟,27個人火海喪生,其中有3名消防員。雪梨大學發布的報告顯示,澳大利亞全國有10億動物被大火波及。
  • 袋熊在澳大利亞大火中行為異常,它驅趕動物躲避危險,還共享洞穴
    袋熊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動物,也是地球上唯一能拉出方塊便便的神奇生物!它們的外形肥胖呆萌,性格也非常的溫順。雖然袋熊的名字裡面帶了一個熊字,但是袋熊並不是食肉動物,它們主要以青草為食物,是一種純粹的食草動物。
  •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的幫兇——桉樹
    去年亞馬遜森林大火,澳大利亞大火,中國涼山州大火......這些火災無疑對人類的生活造成了威脅,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破壞......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的幫兇——桉樹澳大利亞田間的桉樹澳大利亞大火持續了近半年,無數動物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家園
  • 澳大利亞西部發生森林大火 濃煙遮天蔽日
    本文轉自【中新網】;據外媒當地時間1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珀斯以北的土地正遭遇失控的叢林大火的威脅,截至目前過火面積已經超過9000公頃土地。據悉,1月2日,位於Gingin郡的紅溝大火被引燃,在強風的推動下,大火迅速蔓延開來。目前有超過200名志願者和消防員在紅溝地區進行滅火工作。
  • 澳大利亞山火生靈塗炭 火災警告一再被忽視!
    圖片來源:澳大利亞新聞網△大火過後,被燒焦的袋鼠屍體隨處可見。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被燒死的牛。 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山火肆虐 動物救援迫在眉睫面對久久不滅的山火和直線上升的動物死亡數量,澳大利亞民眾開始自發救助在山火中受傷的小動物們。
  • 衛星拍攝下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
    澳大利亞東南亞地區大火從2019年9月開始肆虐,已經燒了整整四個月,蔓延全國,至今還未消停。
  • 叢林大火!澳大利亞又燒了倆月!
    近期,澳大利亞部分地區遭遇了極端炎熱天氣,在昆士蘭州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弗雷澤島,叢林大火在熱浪的助推下燃燒了幾個星期,仍然沒有得到控制。當地時間12月7日凌晨,大火逼近一個海濱小鎮,消防部門向數十名當地居民發出「立即撤離」的警告。
  • 澳洲|澳大利亞大火為什麼就是滅不掉?
    燒了91個紐約,真是厲害了▼在森林大火勢頭最猛時,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去了美國夏威夷度假。所以即便他回國後屢次保證會盡力幫助消防員撲滅大火以做彌補,人民還是沒有原諒他。不過這位總理並不可憐,可憐的是那些災民,被毀的動物植物,和澳大利亞的焦土。話說又回來,為什麼這場山火像百集連續劇一般燒不盡,撲不滅?
  • 常名:非典疫情與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或也有直接關係
    這場大火從2001年12月25日晚也就是聖誕夜發生,很快波及到澳大利亞東南的南澳大利亞州、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斯州和首都坎培拉。"他接著說:"在這場長達31天的大火中,火點每天都保持在50個左右,火線最長時達到1300公裡,火焰高達30米左右,整個澳大利亞有75萬平方公裡受災,到處是一片火海。大火燒死的動物不計其數。
  • 大火燒了四個月,澳大利亞還不醒嗎?
    此刻,熊熊的大火仍在澳大利亞的海岸蔓延,血色天空籠罩了整個澳大利亞。根據NASA的衛星圖像顯示,澳大利亞基本上被大大小小的火場包圍了。計算一下,這場火的縱向距離大約有1400-1500公裡,幾乎相當於有一場林火,從上海,直接燒到了廣州!曾經是動物樂園的袋鼠島,此刻也成了人間煉獄,將近一半的無尾熊死於大火。
  • 終於熄滅的澳大利亞大火將帶來多大影響?
    據澳大利亞廣播電臺(ABC)報導,當地時間12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麥考瑞(Macquarie)港一場燃燒了210天的大火被宣告完全熄滅。這場大火始於2019年7月18日,燃燒了400公頃。
  •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可能給世界帶來的7個巨大變化
    據新聞報導,在2019年和2020年,澳大利亞的每個州都發生了火災。這些火災不僅讓這個國家感到震驚,也震動了整個世界,因為它們摧毀了這個國家的諸多寶貴的自然資源。然而,火災的連鎖反應導致它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最終可能帶來劇烈的變化。
  • 澳大利亞大火如何引發長期全球影響
    澳大利亞大火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以南的孟巴龍附近的草叢中熊熊燃燒的烈火,澳大利亞最嚴重的野火減輕了,但是在首都坎培拉附近的熊熊大火還沒有結束。毀滅性大火造成至少30人死亡,估計有10億頭動物死亡。即使大火消退了,對空氣品質的擔憂仍然普遍存在,科學家們正在預測對全球的長期影響。大火的危害將帶來長期的危害內華達大學(University of Nevada)的大氣科學家尼爾·拉羅(Neil Lareau)說,強烈的野火在澳大利亞並不新鮮,但這些大火的排放量可與該國的人為排放總量相媲美。
  • 澳大利亞大火過後,這一幕讓人不敢相信,再次認識了生命的強大!
    澳大利亞大火過後,這一幕讓人不敢相信,再次認識了生命的強大!地球上除了70%的水資源之外,還有30%的土地面積在這些土地上,有大部分都被森林所覆蓋,就算是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它們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氧氣,淨化我們所生活的環境。
  • 澳大利亞大火,讓十億生靈喪生,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前些年,本星君在澳大利亞待過一段時間。起初,在野外看到遠處叢林中有冒煙,還大驚小怪,以為可以在異國他鄉當救火英雄少年。結果當地人對此很不以為意。 他們說,山裡有點小火很正常,特別是每年的夏季炎熱乾燥、經常颳大風,是叢林大火的高發季節。
  • 澳大利亞持續四月的天災大火,島嶼2/3灰飛煙滅。再見!袋鼠島
    澳大利亞大火澳大利亞大火相信大家都已經有所耳聞,這場大火足足已經燒了四個月了。如今卻依然沒有停下的趨勢,反而是愈演愈烈,還向著南美蔓延。在這場大火中,無數的生靈流離失所。火中逃逸的袋鼠眾所周知,在澳大利亞最出名,數量也是最多的動物就是袋鼠和考拉了。然而,澳大利亞有那麼一座小島,島上綠化覆蓋率可以達到90%,居住的都是袋鼠和澳大利亞的國寶——可愛的樹袋熊。
  • 消極減排、拿中國找「安慰」,澳大利亞大火誰的「鍋」
    1月3日,《紐約時報》指出,澳大利亞這場大火已經燒毀1450萬英畝林地,相當於一個西維吉尼亞州,是2018年加利福尼亞大火摧毀面積的三倍多,是2019年亞馬遜大火面積的六倍。科學家估計,將近有十億本地動物面臨死亡,部分物種可能因此滅絕。澳大利亞的這場火災不僅使本國遭受重大經濟損失,其造成的煙霧已經影響了世界其他國家。這場火災能否做到提前預防?誰應該為這場火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