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乙基澱粉類藥品說明書擬加「致死」警告 涉及17家藥企共26個藥品

2020-12-06 每日經濟新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日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通知,公開徵求羥乙基澱粉三類注射液說明書(修訂稿)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提示,在成人危重症患者,包括膿毒症患者中,羥乙基澱粉的使用會增加死亡和腎臟替代治療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國家藥監局自2005年以來第三次提示使用羥乙基澱粉藥物存在腎功能損害等風險,但將「致死」警告列入藥品說明書,實屬首次。廣東省某三甲醫院重症醫學科一醫生向記者表示,其所屬醫院近幾年已不再使用羥乙基澱粉補充血容量,改用白蛋白、血漿、琥珀醯明膠注射液等替代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訂說明書的三款注射液涉及17家藥企共26個藥品,其中不乏華潤雙鶴、華仁藥業、哈三聯等大型上市藥企。

藥品說明書首現「致死」警告

據了解,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為血容量補充藥,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各種原因造成的低血容量,屬於治療性輸液範疇。2013年,由於羥乙基澱粉類藥品的國際關鍵研究被揭露造假,加之國內外多次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案例,羥乙基澱粉類藥品的臨床使用問題備受爭議。

國家藥監局通知亦顯示,羥乙基澱粉主要用於治療和預防血容量不足,在我國上市多年;近年來,國內外廣泛使用,暴露出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嚴重的安全性問題;為增加臨床使用的安全性,現起草羥乙基澱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說明書和羥乙基澱粉130/0.4(0.42)電解質注射液說明書(修訂稿),向各界徵求意見。

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網頁截圖

實際上,這並非國家藥監局第一次提示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存在不良反應。2005年4月,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通知,稱羥乙基澱粉40、20氯化鈉注射液可導致腎功能損害,提醒廣大醫務人員臨床應用需嚴格掌握適應症,避免長期、大劑量使用,用藥期間注意監測腎功能、尿常規、尿量等指標。

2014年2月,監管部門進一步提示羥乙基澱粉不僅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害,還將導致特定健康條件患者死亡率提高。而這次,監管部門直接將「致死」警告寫進了藥品說明書。

記者查閱發現,此次涉及的三類注射液說明書修訂稿中,開頭均用黑體加粗字體突出警告信息:在成人危重症患者,包括膿毒症患者中,羥乙基澱粉的使用會增加死亡和腎臟替代治療;對於成人危重症患者,包括膿毒症患者,禁止使用羥乙基澱粉。

隨後,記者在藥智數據網上隨機查閱現有多款羥乙基澱粉的藥品說明書,對比發現,此前該藥品說明書並未提示藥品致死風險,僅在「禁忌」一欄提示液體負荷過多、腎功能衰竭、接受透析治療等病人禁止使用該藥品。

此外,此次修訂稿還在原基礎上,新增了包括危重症患者、嚴重肝功能損傷、充血性心力衰竭、器官移植患者等禁忌使用群體。

醫藥界為其使用「吵」了5年

作為臨床上常見的用於休克急救的藥品,羥乙基澱粉近幾年飽受爭議。2013年,曾推動羥乙基澱粉藥品全球臨床應用的德國麻醉學家Joachim Boldt被爆出學術造假,一石激起千層浪,各大醫學雜誌紛紛撤下相關學術論文。

「原先關鍵的研究存在造假,導致對這個藥的信任度直線下降。」廣東省某三甲醫院重症醫學科一醫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加上這個藥本身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爭議就愈演愈烈,形成了贊成使用和不贊成使用的兩派意見。」記者注意到,在丁香園等多個國內醫藥社區上,關於羥乙基澱粉是否應當使用的討論此起彼伏。

據國家藥監局此前披露的數據,截至2013年6月3日,WHO藥品不良反應資料庫共檢索到羥乙基澱粉類藥品的不良反應報告1196例,涉及不良反應1962例次。泌尿系統損害100例次,包括急性腎衰竭、面部水腫、腎痛、血尿等。

隨著多個羥乙基澱粉藥品不良反應案例逐漸「浮出水面」,歐美各國家發布了多項風險控制措施。

歐洲藥品管理局建議含羥乙基澱粉藥品不再用於膿毒血症、燒傷和重症患者;美國在羥乙基澱粉類藥品的說明書中加入黑框警告,建議此類產品不再應用於危重成人患者;加拿大建議此類產品不再應用於膿毒血症患者、嚴重肝臟疾病患者和某些類型的腎功能損害患者。

上述重症醫學科醫生告訴記者,其所屬醫院近幾年已不使用羥乙基澱粉補充血容量,改用白蛋白、血漿、琥珀醯明膠注射液等替代品。「任何藥物都有利弊,羥乙基澱粉只要在其適應症和劑量範圍使用,就能夠有效避免副作用,達到血容量擴充的效果。相反,蛋白價格昂貴容易造成患者經濟負擔,而血漿可能會傳播血液疾病,醫生應綜合考慮用藥。」

記者查閱國家醫保目錄(2017版)發現,人血白蛋白、琥珀醯明膠和羥乙基澱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同屬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類別。

涉及17家藥企

國家藥監局國產藥品目錄顯示,國內共有17家藥企生產涉及此次修訂說明書的三類羥乙基澱粉藥品,共計26個藥品,其中不乏華潤雙鶴、華仁藥業、哈三聯等大型上市藥企。

資料顯示,哈三聯全資子公司蘭西哈三聯製藥有限公司生產了涉及修訂的其中兩款羥乙基澱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哈三聯董秘辦相關人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羥乙基澱粉藥品佔公司總營收比例較小,近三年均在0.3%左右,公司將密切關注監管動態,嚴格執行監管規定。

另一家上市公司華仁藥業曾在年報中披露,公司2017年治療性輸液全年實現銷售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10.85%,主要原因是公司圍繞羥乙基澱粉130/0.4氯化鈉等高毛利產品進行了銷售創新。

另外,國內輸液產品主要供應商華潤雙鶴曾在今年2月宣布其研發的羥乙基澱粉(200/0.5)氯化鈉注射液通過GMP認證。華潤雙鶴稱這是國內首個中分子羥乙基澱粉,在20萬(平均分子量)羥乙基澱粉中排名第一位。

對於羥乙基澱粉類藥品致死風險對華仁藥業和華潤雙鶴銷售的影響,記者電話聯繫公司相關部門,並按對方要求發去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相關焦點

  • 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安全被警示 科倫藥業等恐受衝擊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2月2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出警示,提醒關注含羥乙基澱粉類藥品對嚴重膿毒血症患者的腎損傷及死亡率增加風險。
  • 藥監局發文 年銷售過7億的含羥乙基澱粉注射液在部分情況下會增加...
    7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關於公開徵求「羥乙基澱粉130/0.4氯化鈉注射液說明書(修訂稿)」和「羥乙基澱粉130/0.4(0.42)電解質注射液說明書(修訂稿)」意見的通知》,計劃修改含羥乙基澱粉的三種注射液的說明書,提示:在成人危重症患者,包括膿毒症患者中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18年第4期藥物警戒快訊
    英國警示米索前列醇引起過度子宮收縮風險歐盟暫停對羥乙基澱粉溶液的決策程序2018年4月9日,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召開會議,決定暫停在歐盟暫停使用羥乙基澱粉溶液的決策程序,並要求藥物警戒和風險評估委員會(PRAC)和人用藥品相互認可和分散評審程序協調組(CMDh)修改建議
  • 科倫藥業(002422.SZ):羥乙基澱粉130/0.4電解質注射液獲藥品註冊批件
    格隆匯1月2日丨科倫藥業(002422.SZ)公布,公司子公司湖南科倫製藥有限公司於近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化學藥品「羥乙基澱粉130/0.4電解質注射液」的《藥品註冊批件》。羥乙基澱粉130/0.4電解質注射液為膠體類血容量擴充劑,2013年費森尤斯卡比在中國批准上市,用於治療和預防血容量不足。血容量擴充劑臨床主要用於手術和創傷等的液體治療,分為晶體與膠體兩類。臨床常用的膠體類血容量擴充劑主要包括人血白蛋白、右旋糖酐類和羥乙基澱粉。羥乙基澱粉根據分子量與取代度目前已歷經三代產品發展。
  • 藥品帶量採購來了 這對藥企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方案解讀座談被認為與過去兩日裡醫藥板塊集體下挫有關。9月11日,在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進行了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集採(試點)方案解讀及座談。據悉,本輪共33個藥品參加試點採購,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確定參加此次帶量採購試點。
  • 馬應龍等涉及硼酸鹽的18款藥品說明書被修訂,部分藥物兒童禁用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永文)4月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於修訂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說明書的公告》,決定對含硼酸及硼酸鹽藥品說明書的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等項進行修訂。旨在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
  •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氟喹諾酮類藥品風險顯著
    根據安全性評價結果,全年共提出修改說明書建議35個;發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4期,提示關注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仙靈骨葆口服製劑、睪酮藥品、新複方大青葉片的用藥安全;發布藥物警戒快訊12期,涉及68個品種;對氯美扎酮和苯乙雙胍兩個品種發布撤市公告。
  • 河北曝光今年三季度食品藥品八大典型案例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10月17日,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記者張欣媛攝河北新聞網10月17日訊(記者張欣媛 實習生董源)今天下午,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年第三季度全省食品藥品案件查處和投訴舉報情況,同時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食品藥品八大典型案例,涉及食品方面5起、藥品方面3起。
  • 上海醫工院拒絕現場檢查,收FDA警告信:所涉藥品將視作假藥
    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所涉及的藥品或將被視為假藥。從警告信內容看,FDA原計劃於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4日,對位於上海浦東區哥白尼路285號的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進行例行的檢查和藥品批准前現場檢查。但是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卻在2018年12月4日以書面形式回復FDA中國辦公室拒絕這一已預先宣布的檢查。
  • 第三批藥品集採現場:近200家藥企肉搏,有品種報價1分錢,有品種降價...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瀟尹 攝《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場近200家藥企的肉搏戰中,備受關注的二甲雙胍0.25g競爭相當激烈,有企業單片報價1.5分錢,其他廠家的競價也在毫釐之間,還有品種降價幅度達到90%。第三批國家集採最終有55個品種採購成功,藥品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之和,備受業界矚目。
  • FDA批准更新全身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說明書 警示其致殘風險
    千龍網北京9月9日訊 9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6年第8期藥物警戒快訊,美國批准更新全身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說明書,警示其致殘風險。7月26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更新全身用氟喹諾酮類(即口服或注射給藥)抗菌藥物的說明書,警示這些藥物與發生肌腱、肌肉、關節、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的致殘性永久性副作用相關,這些副作用可同時發生在同一患者身上。FDA將上述風險更新至說明書的黑框警告中,以警示這些嚴重安全性問題,同時也更新了說明書的警告、注意事項以及用藥指南部分。
  • 新一輪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啟動!150個品種「短兵相接」
    繼國家藥品帶量採購之後,醫藥行業以及投資者日前又在關注一件大事!11月11日起,新一輪醫保藥品準入談判已經啟動。本次談判共涉及150個藥品品種,有70多家企業參與,包括諾華、西安楊森、輝瑞、葛蘭素史克、正大天晴、麗珠集團、恆瑞醫藥等國內外藥企。此輪談判對於藥企的考驗非常大。
  • [每日閱讀]英文藥品說明書的寫法
    以下的英文藥品說書的寫法,是我手頭上能找到的最好的版本。不僅幫助我了解藥品說明書、並學著做說明書的中譯英。還幫助理解其它專業英語。]藥品說明書即為附在每種藥品包裝盒中的一份用藥說明。經過註冊的進口藥品一般是國家承認的有效藥物,其說明書是指導醫生與患者合理用藥的重要依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進口藥的英文說明書隨藥品來源的不同,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也有以英語為外語的國家。說明書繁簡難易不同。短者僅百餘詞,長者可達上萬詞。
  • 「4+7」藥品帶量採購將帶來什麼?
    CNSPHOTO供圖在近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表示,截至(4月)14日24點,25個中選品種在11個試點地區採購總量達到了4.38億片/支,總金額達5.33億,完成約定採購總量的27.31%。陳金甫表示,這個數字超出了預期,也消除了以往大家對於醫院採不採、用不用的擔心。
  •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多個抗癌藥全球最低價上架,新冠治療藥品列入
    據悉,擴容升級後的國家醫保目錄惠及的治療領域將為歷來最廣泛:新入圍的119種藥品涉及31個臨床組別,佔所有臨床組別的86%。「從患者負擔情況看,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預計2021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約280億元。」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而今年的藥品談判數量也為歷年之最。
  • 直擊「大型藥品殺價」現場
    25日,在山東省首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開標現場,上演了一場被各大媒體稱為「靈魂砍價」的藥品價格談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這是我省歷史上第一批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本次採購40個藥品,涉及市場份額達50億元。目前,山東也是全國各省份單次組織帶量採購藥品品種最多、涉及金額最大的省份。這也意味著,等本次採購完畢,我省患者將用上更多質優價廉的降價藥。
  • 密密麻麻一大片 藥品說明書字號忒小難為人
    這張說明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芝麻大小的字,年輕人看著都費勁。「成心為難我啊,一頁不夠,翻過去背面還有一頁字,我這眼花得一個字也看不清!」朱老先生起身走到電視櫃前,從抽屜裡摸出老花鏡和放大鏡,走到窗前的沙發上坐下,找了個亮堂的地兒開始研究說明書。「這是二還是三啊!」朱先生把老花鏡往鼻梁上推了一下,眯眯眼兒仍然看不清是「一日二次」還是「一日三次」。他拿著放大鏡比劃了半天,才勉強看清。
  • 藥師幫聯手千家藥企「接力抗疫」 楊森以嶺濟川等千個藥品加入
    (原標題:藥師幫聯合1040家藥企共同抗疫 緩解藥店供給難題)隨著各地復工復產,藥店作為藥品和抗疫產品的供給終端,也第一時間響應復工。根據藥師幫的統計數據,截止3月1日,除湖北省及其他省區個別疫情較為嚴重的城市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藥店已開門營業,絕大多數城市的開店率已超過90%。診所還有部分區域處於停診狀態。
  • 外企三大壟斷生物藥品類市場概況
    單抗、胰島素、疫苗跨國藥企在華主要品種的全球和中國市場概況,以及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狀況。 近年來,全球醫藥市場的發展重心正逐步從小分子化學藥轉向生物藥,生物藥在全球醫藥市場中的比例已接近20%,並有逐步擴大之勢。
  • 19家企業生產的39批次藥品不合格,有你常吃的嗎?
    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11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吉林省力勝製藥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生產的39批次藥品不合格。大同市雲崗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61214的硫酸慶大黴素顆粒,丹東宏業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160404、20160702的硫酸慶大黴素碳酸鉍膠囊,上海全宇生物科技確山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605051的硫酸慶大黴素碳酸鉍膠囊,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7030008的龍膽瀉肝片,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C16120305的羥乙基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