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的常見植物形式不同,但生物鏈金字塔依然成立,只是過程不同

2020-12-03 昕子說自然

筆者發現,陸地和海洋上最常見的植物形式是有所區別的。在陸地上,數量最多的植物形式是喬木、灌木和草;雖然海洋中也有一些紮根固著在大陸架上的海草,但佔據數量和比例最大的還是浮遊植物,而且顯微植物才是主流。大陸上的生物金字塔為:植物最多,食草動物次之,食肉動物最少。雖然從過程來看,海洋中的生物金字塔也表現為這樣,但和大陸不同的是,並不是因為每一級食物鏈都會產生能量損耗,而是因為食物鏈上的每一級生物繁殖的速度差異很大。在海洋中,食物鏈越底層的生物,其繁殖速度就越快。而且食物鏈底層的生物會被很多生物視為共同的食物,生物鏈下層的能量絕大多數都能夠被轉移上層去。

全世界的植物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具備光合作用的能力。光合作用的代謝物是氧氣,筆者認為,即便是單細胞的顯微植物,只要數量驚人,能產生的氧氣體積也是驚人的。當我們航行在海中央的時候,必定會感覺到海上的空氣如此清新,而在那個世界上只存在海洋顯微植物的時代,也是這些顯微植物永久地改變了地球大氣的結構,使地球上的陸地也變得適合更複雜的生命形式存在及進化。地球上唯一不需要直接或間接地陽光維持生物鏈的,只有深海的熱泉和冷泉了。

「浮遊生物」是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的統稱,這些生物永遠漂浮在海面附近,只有浮遊植物能產生光合作用。浮遊生物不同於顯微生物,只要符合「永遠漂浮在海面附近」的特徵就可以,舉例來說,很多種類的水母和肉眼可見的海藻也是毫無疑問的浮遊生物。「食物鏈」指的是生物間彼此捕食的一系列環節,植物雖然身處食物鏈的最底層,但卻是一切食物鏈的根基,它們是毫無疑問的頭號生產者。科學家們已經證明了,如果一種植物滅絕,那麼數十種動物都會滅絕。食草動物身兼生產者和消費者雙重身份,既吃植物,也被其它的食肉動物吃。

而且不是進化成食肉動物就一定沒有後顧之憂了,小型的食肉動物會被體型更大的食肉動物吃。不過每條食物鏈上生物的數量並不平均,這也是大自然能量守恆的一種具體表現。並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會被食草動物吃掉,也不是所有食草動物都會被吃,大自然會給生物鏈上的每一種生物留有餘地。平均下來的話,每一級食物鏈上的生物只有百分之十會成為上級生物的食物,這就形成了生物鏈金字塔:越接近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其種群數量就越少。

我們可以在每一塊大陸上察覺到生物鏈金字塔的存在,但如果我們統計海洋中各層生物鏈的生物數量的話,就會發現金字塔似乎倒過來了。浮遊植物的數量似乎非常少,而在人類不橫加幹涉的情況下,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似乎數量特別多。從結果來看是這樣,但是如果探究其過程的話,就會發現海洋中的生物鏈金字塔和陸地是一樣的。由於浮遊植物很快就被各種浮遊動物吃掉了,所以它的數量總是非常少,但它們繁殖得特別快;浮遊動物的繁殖周期以星期計算;而魚類則要以年為單位計算。

筆者覺得,大陸生物以能量消耗差來維持能量守恆,而海洋生物則以繁殖速度的差別維持能量守恆定律。我們看到小魚總是成群結隊地遊動,鯊魚和虎鯨能一口吞下它們,小魚卻不會滅絕,就是因為有繁殖速度的優勢。海洋中食物鏈頂層的動物有個特殊之處,就是它們為了能讓種群代代保持龐大的身軀,不一定會捕獲稍低一級食物鏈的其它肉食動物,而是跳過一些環節直接捕食食物鏈較低層的浮遊動物。魚類當中的鯨鯊是這麼做的,哺乳動物中的藍鯨也是這麼做的。將您的看法寫在評論區吧!

相關焦點

  • 蒲公英是一種常見的植株,它的成長過程,有哪些不同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二嬸聊三農,今天小編跟大家聊聊關於蒲公英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我們也發現了以前沒有用途的一些植物,究竟具有怎樣的用途?比如蒲公英,也許在我們的眼裡,蒲公英只是一株看起來比較奇特,比較美麗的花朵,它的種子可以隨風飄散,飄散的很遠的地方繁殖,後來在研究中,我們逐漸發現它有很多特殊的用途,而且還有很多特殊的品種。因為品種的不同,也會造成它葉子形狀的不同,大小的不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獨特性,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想要去種植蒲公英。
  • 不同植物寓意不同,百合、玫瑰這些植物真正寓意你了解嗎?
    在我們這個時代,對於許多親戚好友來說,送禮是特別常見的一種食物,也是我們最為頭疼的一件事,因為每當挑選一件禮物的時候,就會想到許多問題,他是否需要,他真的會用到這種東西嗎?這東西質量好嗎?會不會顯得很低級?
  • 向東再借500年,西方人依然走不出「板塊構造學說」的洪荒泥潭!
    然而,作為旁觀者的我們都很清楚,大象的真實形態和輪廓,不同於其中的任何一個版本。想想人類對地球大本營的探索與追究,又何嘗不是一次漫長的「摸象」過程,與盲人不同的是我們都睜著眼睛,配有高精尖裝備洞穿我們無法探尋的疆域。
  • 小題速遞:不同季節、海陸的等溫線判讀
    上升補償流形成漁場考點:不同季節、海陸的等溫線判讀【3題詳解】此圖為等溫線百年來隨全球氣候變暖而變化的示意圖,同一地點氣溫,2015年高於1905年。1905年7℃等溫線所分布的地方,在2105年氣溫應該高於7℃。因此判斷該半球向北溫度升高為南半球,大陸等溫線凸向氣溫較高的地方,則大陸氣溫低於同緯度的海洋,為該半球冬季,月份為7月份。
  • 男女本質都是好色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人類生存至今,就是需要通過性繁衍的過程,不好色的那些人,早就已經被淘汰了,可以說剩下來的那女,都有一個好色的祖先。那為什麼男人看起來比女人要好色的多呢?根本原因還是一個性選擇的問題。也就是說兩性的好色,本身就要有一個不同的選擇。
  • 水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不同的花,對水的需水量亦不同
    水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不同的花,對水的需水量亦不同水是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一般植物體內含水量達80%以上。水也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料的原料之一。它在花卉生長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花卉對水分的不同要求花卉對水分的需要量常因不同種類和不同季節而異。
  • 不同於古埃及金字塔,瑪雅金字塔外形豐富,更具有天文觀測功用
    瑪雅金字塔與古埃及金字塔不同遠在古老而神秘的奧爾梅克文明時代,瑪雅的金字塔神廟就已經出現了,而且這種金字塔神廟的外形與其他的主要特徵,在那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全新建築風格。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以其近乎相同而且完美的建築外形,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而瑪雅的金字塔種類則豐富多彩,建築外形千姿百態,它們不再是單一的相同外形。
  • 叢林法則、生物鏈以及生態平衡
    因為,整個自然界的生存資源在總數上是有限的,為了生存和繁衍後代,自然就會出現有我沒你、有你沒我的競爭,實力不夠的生物只好被淘汰,成為生物鏈上上一級生物的口中餐。俗話「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就是對這一現象最通俗的描述。那麼,何為生物鏈?
  • 哲學觀點的不同導致不同的理論形式
    一個理論用這類形式,另一類理論用其它形式;一類理論是這樣來解釋,另一類理論是那樣來解釋。但是,無論是哪個理論,都是由相同的更為基礎的定理來得到證明的。 對於基礎的科學定理,從不同的哲學觀點來解讀,就邏輯性的導出不同的理論形式;對於基礎的科學定理,從不同的數學工具來表達,就抽象性的建立不同的理論體系。
  • 金字塔的靜態穩態與陀螺的動態穩態,正在造就兩種不同的結果
    隨著一聲槍響,穿戴不整的四位男人衝了出去,雖然主任明顯搶跑了,但比賽依然進行。10幾米後,年輕教師衝了上來,排在第一的位置,老校長緊追不捨,副校長緊緊跟隨,在跑道的中段,一馬當先的教師慢了下來,副校長、主任也慢了下來,只有禿了頂的校長依然拼盡全力,領先了!激烈的競爭終於在100米跑道的最後20米確定了勝負格局,校長第一,副校長第二,主任第三,教師第四。
  • 生物鏈斷裂之後
    專家還指出,大自然的生態,猶如一條條生物鏈,節節相連,環環相扣,只要其中一個鏈條斷裂,將會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造成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小小蜜蜂,只是生物鏈中的一環。造成蜜蜂突然死亡的原因,除了氣候及其他因素外,據說罪魁禍首是手機的電磁波,幹擾了蜜蜂的定位系統,造成這些小精靈返巢路線的迷失。  許多人為掐斷生物鏈的惡行,比比皆是。
  • 高考作文題「管鮑之交」暢談古今 數學考「金字塔」文理生感受不同
    高考作文題「管鮑之交」暢談古今 數學考「金字塔」文理生感受不同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沈逸雲  2020-07-08 記者兵分多路,在多個考點採訪考生
  • 誰是生物鏈中那個「程咬金」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捕鯨一直沒有停止,世界上有個成立70多年的國際捕鯨委員會,從1983年就「約法三章」全面禁止商業捕鯨,日本人迫於壓力曾經加入這個組織,但2019年6月宣布退出,又恢復了商業捕鯨。日本人也有理由,鯨魚曾經是它作為海島民族的重要食物來源,已經成了一種文化,捕鯨就是這種文化的延續。
  • 不同波長的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而植物沒有陽光的照射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無光合作用就不能產生能量供自身生長。陽光的分為我們肉眼可見的七色光,還有肉眼看不見的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等,那你知道不同波長的光對植物的生長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嗎?
  • 金字塔真的只是歷代法老的墳墓麼?據研究,金字塔是能源生產機器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墳墓,這是全世界都認為的事情,金字塔的出現就是為了彰顯強大,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發展,人們又發現了喬盧拉大金字塔,不管是規模還是體積都遠遠的超過了胡夫金字塔,隨著越來越深入的研究,人們對金字塔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 企業項目管理的常見組織形式有哪些
    企業項目管理的常見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職能式  當今世界上最普遍的組織結構是基本的層次組織。職能組織結構是由這是一個標準的金字塔結構,高層管理者位於金字塔的頂部,中層和低層管理則沿著塔頂向下分布。
  • 談談南北半球十不同,看完漲知識了!
    一、海陸分布不同地球表面海陸分布不均,陸地主要集中於北半球,這裡陸地佔北半球總面積的2/5,且在中高緯度,陸地分布幾乎連續不斷,最為寬廣。南半球陸地只佔其總面積的1/5,在中高緯度,陸地顯著收縮,尤其在南緯56°~65°之間。
  • 【艾景提名獎】螢脈相承——基於生物鏈重構的血吸蟲疫區復育規劃
    作品編號:ILIA-S-20208774作品名稱:螢脈相承——基於生物鏈重構的血吸蟲疫區復育規劃主創姓名:李憶瑤
  • 揭開胡夫金字塔運輸坡道之謎
    在設計和建造金字塔過程中,胡夫和他的建造者們所面臨的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將二百三十多萬個石塊和重達60噸重的巨石提升到所需要的高度上。用一般的科學常識來分析,以當時的工程技術條件下,古埃及人只能用修建斜坡通道的方法來提升石塊到金字塔上。所以到目前,研究金字塔建造方式的方向都集中在研究斜坡道上。研究這種金字塔斜坡道結構形態的學說也很多,爭議也很大。
  • 金字塔難道只是正四稜錐形麼?
    換個角度,「八卦」只是個二維平面,而「八卦」的三維立體的有可能也是這種形狀,上面的是陽,下面的是陰。從這個角度看,正八面體有可能才是金字塔的完整外形,而金字塔為什麼有大有小,這只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地上露出部分大小不同導致,我們假設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個正八面體模型,掉到地下,掩埋的深淺不同則導致我們看到金字塔的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