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揭示咖啡因減肥作用新機制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倫敦6月27日電(記者張家偉)中國研究人員27日在英國《自然·通訊》發表報告說,他們通過小鼠實驗發現了咖啡因調控系統性能量代謝的作用機制,相關的調控能夠讓小鼠體重下降,這一成果有助科研人員找到預防或治療肥胖的新方法。

  咖啡因是咖啡、茶和多種碳酸飲料裡面的一種重要成分。同時,咖啡因也常作為膳食補充劑用來控制體重,但其作用機制一直以來還不清楚。

  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張果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營養性肥胖小鼠的腦脊液中腺苷水平以及下丘腦腺苷受體A1R的表達水平均顯著增加。下丘腦是哺乳動物體內調控系統性能量平衡的中樞結構,在小鼠下丘腦神經元中腺苷受體A1R過度表達後,小鼠出現進食過度、糖耐量下降和體重過度增加的現象。

  研究人員通過腦室內注射咖啡因和餵食咖啡因兩種方法對咖啡因的作用機制進行研究,發現兩種治療均能夠抑制肥胖小鼠的食慾並增加能量消耗,從而降低體重。

  進一步分析顯示,咖啡因能激活下丘腦內合成催產素的神經元,並促進該神經肽的釋放。除了眾所周知的生殖生理作用,催產素近年來還被發現在體重和食慾調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張果教授說,肥胖人群血液中催產素的水平顯著低於正常體重的人群,而研究人員也觀察到催產素活性如何影響肥胖小鼠的體重。因此這項研究表明,咖啡因通過這一作用機制,促進催產素的釋放,並使肥胖小鼠減重。

  不過,張果也說,這並不意味著人們要每天大量喝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品才能減肥,實驗中小鼠攝入的咖啡因劑量相當於人一天要喝24到36杯咖啡攝取的咖啡因劑量,遠遠高於一般認為的安全劑量,因此還有待更深入研究才能找到安全、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肥胖新方法。

相關焦點

  • 中國學者揭示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新機制
    校方提供中新網上海3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復旦大學14日披露,該校基礎醫學院孟丹研究組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張書寧副主任醫師合作,揭示了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新機制。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轉錄因子Bach1在調控人胚胎幹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及機制。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腫瘤代謝新機制 2015-04-03 中國新聞網 楊保國 吳蘭 ,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2019-03-08 中國科學報 丁佳 【字體 語音播報   日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秀團隊同德國馬普植物育種所、弗萊堡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揭示了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的新機制
  •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學術前沿】周軍團隊揭示血管新生調控的新機制 2020-11-2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減肥咖啡的副作用 揭示真相
    你知道減肥咖啡的副作用嗎?  減肥咖啡的副作用  減肥咖啡確實可以起到一定的瘦身效果,其之所以能夠減肥,是因為其含有的咖啡鹼成分,有助於分解體內的脂肪,使其釋放到血液中,半小時以後,脂肪酸濃度會變高,這時只要適量地運動,就能將其變為熱能,從而使得脂肪燃燒,達到瘦身的效果。  減肥咖啡喝多了會帶來很多的危害。
  • 植保所科學家揭示病毒抑制RNA沉默新機制
    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獲悉,周雪平研究團隊與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李正和研究團隊在雙生病毒與植物互作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他們利用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手段,以系統翔實的實驗證據揭示了雙生病毒編碼的一個致病因子通過調控植物內源基因沉默抑制子抵禦寄主防衛反應的新機制。基因沉默(RNA沉默)是植物抵禦病毒侵染的重要防衛機制。目前已知植物病毒均編碼一個或多個RNA沉默抑制子,以抵抗寄主植物RNA沉默介導的防衛反應,但國際科學界對這些抑制子的作用機制了解甚少。
  • 黑咖啡真的能減肥嗎?
    減肥,似乎是人們永遠熱衷的話題。喝黑咖啡也是很多減肥人士的選擇。那麼,黑咖啡真的能減肥嗎? 首先,咖啡還是有一定健康價值的。咖啡富含咖啡因和多酚類的抗氧化劑,對健康有很多好處,包括減少炎症和自由基損傷。 至於減肥的作用,咖啡似乎有兩個潛在的好處——促進新陳代謝和降低食慾。促進新陳代謝,主要是咖啡因的作用。
  • 科學網—蛋白質部分降解新機制被揭示
  • 【科技前沿】周軍課題組揭示纖毛穩態調控的新機制
    Cell Research上發表文章Ciliary defects caused by dysregulation of O-GlcNAc modific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complications,首次報導O-GlcNAc修飾這一細胞營養感受器與纖毛這一細胞天線之間的密切關係,並發現過高O-GlcNAc修飾所導致的纖毛缺陷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一個新機制
  •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線粒體心磷脂調控肝癌細胞凋亡的新機制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17   今日/總瀏覽:1/2831
  • 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原標題:揭示腫瘤細胞胺基酸代謝異常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課題組、高平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宋立兵課題組以及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慧儒課題組等合作發現,在營養匱乏條件下,癌基因cMyc誘發的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的激活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細胞研究》。
  • 研究揭示鑽石形成新機制
    《自然—通訊》近日發表了一種可以解釋天然鑽石如何形成的新機制。根據這個新模型,在地球深處水—巖的相互作用中,酸鹼度(pH值)的下降會帶來鑽石的沉澱。通過模擬液體在流動過程中的變化以及它們與矽酸鹽巖石的相互作用,研究者表示,液體和巖石的相互作用導致pH值降低,從而產生適宜鑽石析出的條件。在這種現象中並未出現此前解釋鑽石形成的氧化還原反應,雖然該理論在一些情況下仍然有效。新的模型有助於研究鑽石形成的不同自然條件。此類研究還有助於揭示地球深處液體的複雜歷史。(魯捷)
  • 黑咖啡真的能減肥嗎?(吃出健康來)
    減肥,似乎是人們永遠熱衷的話題。喝黑咖啡也是很多減肥人士的選擇。那麼,黑咖啡真的能減肥嗎?首先,咖啡還是有一定健康價值的。咖啡富含咖啡因和多酚類的抗氧化劑,對健康有很多好處,包括減少炎症和自由基損傷。至於減肥的作用,咖啡似乎有兩個潛在的好處——促進新陳代謝和降低食慾。促進新陳代謝,主要是咖啡因的作用。有多項研究證實,咖啡因可以增加人的新陳代謝,從而讓人體在相同時間內消耗更多的能量。在一項涉及600多人的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攝入更多的咖啡因與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和脂肪量的下降有關。
  • 為什麼黑咖啡有助減肥,而拿鐵不行?美式咖啡的減肥效果到底如何
    星巴克一個濃度的濃縮咖啡大概含有75毫克的咖啡因,一杯超大杯的美式咖啡大約會含有300毫克的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種黃嘌呤生物鹼化合物,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通過喝美式攝入咖啡因能夠刺激到大腦皮層,從而導致振奮精神、消除疲勞感,從而增加工作的效率,甚至完全不感覺到疲勞。
  • 研究揭示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效率的一種新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通過改變葉片形態建成揭示了提高水稻光合作用效率的一種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主流植物學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本研究中,科研人員綜合利用分子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多種手段,揭示了轉錄因子Roc8調控植株形態建成而影響光合作用的新機制。
  • 冬瓜荷葉茶的功效與作用 它能否減肥
    那麼,冬瓜荷葉用來泡茶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冬瓜荷葉茶可以減肥嗎?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冬瓜荷葉茶的功效與作用利尿消腫冬瓜當中含有許多對人體有利的營養元素,它含鉀鹽多,跟荷葉一樣可以去除水腫,有利尿作用,這兩種結合,可以利尿消腫、消暑止渴、清熱化痰。
  • 上海科學家揭示「發燒提高免疫」新機制
    上海科學家揭示「發燒提高免疫」新機制 2019-01-21 21:16: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吳哲褒課題組揭示垂體瘤藥物治療耐藥的新機制
    原創 吳哲褒醫療組 瑞金神外醫哲褒揚今日(2020年6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吳哲褒教授課題組、上海生化與細胞研究所胡榮貴教授課題組合作揭示垂體腺瘤耐藥的全新機制—— KBTBD6/7介導多巴胺2型受體(DRD2)蛋白的泛素化降解調控垂體腺瘤對其治療的敏感性
  • 惟她綠茶纖體膠囊 「兒茶素」減肥變革
    因此更多的人把目光集中在減肥產品身上。提起減肥藥,人們心中便衍生出不利於健康的感覺。的確,市面上很多減肥產品,是以抑制食慾、抑制腸胃吸收、甚至激素類不利於身體正常代謝的工作原理為主。那麼有沒有更加健康的減肥方式,既不用花太多時間做運動,又對正常飲食習慣影響不大的減肥方式呢?針對這個問題,專家們慢慢的注意到綠茶中提取的一種健康元素:兒茶素。
  • 科學家揭示植物地理間斷分布形成可能新機制
    文章揭示了間斷分布的蕨類植物通過獨立起源形成自然雜交物種的新機制,這種新機制的發現對傳統的物種地理分布的擴散形成機制是一個重要的補充。傳統上,人們認為物種分布區的散布主要通過物種繁殖體的傳播和擴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