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對浙大教授在一直播授課進行了報導,事件一出即受到廣泛關注,連王思聰也為之點讚。蘇德礦是一名數學教授,在浙大有著這樣一種說法:蘇德礦的課,你一定要上。浙大人把這句話寫在學生手冊上屆屆相傳。
浙大每年會評出1到2名「心平獎」,頒給那些功底紮實、教學突出的教師,金杯銀杯不如學生的口碑,蘇德礦就是一個高級的數學段子手,卻揣著文藝來教微積分。有人稱他」礦爺「而他自己更願意被稱為」礦渣「,很多礦爺的經典語錄,被學生紀錄了下來,比如」他是你的嚴格遞增函數,你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天比一天美好,希望你們的愛情就像一條射線,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不是明講,真不知道這是微積分,大家都知道高等數學十分抽象,很多人在上微積分課是都是昏昏欲睡,而在礦爺的課堂上,高等數學變的像生活段子一樣有趣。
一堂課上通常只能坐有150人,而蘇德礦的課最多卻創下了3000個人同時選課的紀錄,學生們戲稱「選上蘇老師的課就像中彩票一樣」。搶不到課的同學就只能以旁聽的形式站在教室的過道和擠在後面聽課,甚至有的同學不惜翻窗進來只為聽「礦爺」一講。而很多外校的學生甚至是社會上的人想要聽蘇教授的課也只能不遠萬裡跑到浙大。
然而這一切都在蘇德礦開啟了一直播後發生了改變。現在除了在浙大授課,一直播成為了礦爺的第二課堂,他將自己的微積分課搬到了直播間,最多的時候有1.3萬人次觀看,3周27堂課「賺」了7000多金幣,他只好勸學生,把錢留著結婚用。很多外校的學生表示這麼好的內容終於能共享給全國的學生了,而蘇德礦也表示了自己直播的原因:「看到現在的大學生喜歡玩手機,連走路甚至上課都在玩微博,聊微信,或者看一些直播消磨時間,幹嘛不試試,把平時的課堂內容拿去實況直播呢?數學需要思考,內容在一直播的回放裡都儲存了,這樣學生有更多的消化時間,還能讓那些沒能來上課的同學也能通過手機上課。」對於這個新的教學方式,礦爺挺得意,「還額外解決了教育資源緊缺的問題。」
這一實例讓我們看到了手機直播帶來的可能性,再次過程中,一直播充當了線上課堂的不二媒介,第一時間發揮時效性,無疑讓我們看到了媒介變革帶來的新契機。直播正在顛覆用戶傳統的信息獲取方式,為用戶提供了更佳真實、場景化的價值內容。未來,打通直播,或許會成為教學的一個新趨勢,這意味著打通了一種新的教育習慣和模式,創造了一種新的學習習慣。
聲明:CSDN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