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植物的染色體同樣"男""女"有別

2021-01-14 搜狐網
科學家首次發現雌性白花蠅子草「性染色體」也有一條處於失活狀態。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植物中也進化出了性染色體劑量補償(dosage compensation)的證據,他們是在白色剪秋羅屬植物中發現的該現象。生物學上提到的劑量補償,是指雌性細胞中的兩條X染色體中的一條發生異固縮,失去轉錄活性,以保證了雌雄兩性細胞中都只有一條X染色體保持遺傳活性。

  白色剪秋羅屬植物(白花蠅子草)與人類儘管具有不同的進化路徑,但他們在某些方面的性狀是相同的:性染色體都是XX/XY系統。在同一株植物上能同時發現許多不同的獨立的雌花與雄花,這在以雌雄同體居多的高等植物中是非常罕見的。雄花具有與男性等同的X與Y染色體,雌花具有與女性一樣的兩條X染色體。

  在人類身上,這個染色體系統已經非常古老。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Y染色體已經退化,很難再具有基因遺傳功能。進化學家假設這種Y染色體上基因及基因轉錄產物大量丟失的現象為劑量補償平衡。這是在生物有機體中維持平衡的一個根本性的重要過程。

  在人類身上,女性的一條X染色體功能退化,因此男性的X染色體與女性剩下的一條X染色體能夠產生等量的基因轉錄產物,即RNA或者蛋白質。但是,以果蠅屬的果蠅是個外例,它雄性X染色體上的基因會複製兩遍,以平衡雌性上兩條X染色體的表達的基因產物。

  X染色體的損耗

  這種劑量補償現象也被發現於白色剪秋羅植物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克勞斯·賽普(Niklaus Zemp)與亞歷克斯·威的曼(Niklaus Zemp),是生態植物遺傳學教授,他們與裡昂大學的研究者合作,在遺傳研究的基礎上,首次在植物身上證明了這一現象。男性X染色體上的基因複製活動越強烈,Y染色體上基因的表達也就越弱。因此,在缺乏Y染色體遺傳信息的X染色體的補償,能讓雌雄植物的補償劑量水平相同。威的曼說:「迄今為止,劑量補償僅在動物較老的性染色體上發現」。這應該是1.5億年前產生的。白色剪羅秋植物是迄今為止首次發現這種現象的植物。

  一個新的系統

  對於生物學家來說,這同樣意味著劑量補償在植物上僅在最近發生進化,不早於性染色體系統在有機體上的發現,它能夠發展的非常快。威的曼估計發現於白色剪秋羅屬植物的這個系統,僅有一萬年的歷史,從進化的觀點來說還非常年輕。「但是,我們的發現預示著,一萬年的時間,足夠讓劑量補償系統重新演變」。

  對於這項研究,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通過最先進的測序技術,即所謂的下一代測序技術,分析了來自六個植物個體,約350億個組件的基因代碼。從而能讓基因密碼高速準確測定。

  劑量補償與21三體綜合症

  劑量補償對生物體來說非常重要。例如,在人類卵子減數分裂時,21號染色體不分離。結果導致,分裂後的兩個個卵細胞,1個僅有1條21號染色體,另外一個有3條。「生產過剩」也就體現在了這一條染色體的盈餘上,從而導致了21三體綜合症的發生。它是一種非常罕見,卻又普遍存在的疾病。患者具有3條21染色體,正常人僅是2條。這條染色體基因產物的過量表達引發了一系列典型的症狀。(編譯:雙螺旋)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植物染色體 似人類"男女"有別(圖)
    植物也「男女」有別據國外媒體報導,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植物中也進化出了性染色體劑量補償(dosage compensation)的證據,他們是在白色剪秋羅屬植物中發現的該現象。生物學上提到的劑量補償,是指雌性細胞中的兩條X染色體中的一條發生異固縮,失去轉錄活性,以保證了雌雄兩性細胞中都只有一條X染色體保持遺傳活性。白色剪秋羅屬植物(白花蠅子草)與人類儘管具有不同的進化路徑,但他們在某些方面的性狀是相同的:性染色體都是XX/XY系統。在同一株植物上能同時發現許多不同的獨立的雌花與雄花,這在以雌雄同體居多的高等植物中是非常罕見的。
  • 是男是女 不是XY染色體說了算?
    性別不是由XY染色體決定的嗎?是。但不全是。12月14日,來自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找到了決定人類是男是女的「關鍵開關」。當這一開關正常工作時,擁有XY染色體的人就能發育出睪丸;如果開關失靈,即便一個人擁有XY染色體,他也無法發育出這一男性特徵器官。
  • 是男、是女,可不是XY染色體說了算這麼簡單
    12月14日,來自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找到了決定人類是男是女的「關鍵開關」。當這一開關正常工作時,擁有XY染色體的人就能發育出睪丸;如果開關失靈,即便一個人擁有XY染色體,他也無法發育出這一男性特徵器官。
  • 是男、是女,可不是XY染色體說了算這麼簡單-虎嗅網
    12月14日,來自墨爾本默多克兒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找到了決定人類是男是女的「關鍵開關」。當這一開關正常工作時,擁有XY染色體的人就能發育出睪丸;如果開關失靈,即便一個人擁有XY染色體,他也無法發育出這一男性特徵器官。
  • Y染色體基因脫落顯著 未來世界會否成"無男國"?
    染色體圖片。一些科學家擔心,男性將在500萬至1000萬年後滅絕,因為男性性染色體一直在脫落基因。但是中國的新研究稱,Y染色體被一種被名為DNA甲基化的機制保護著。如果兩種染色體相同(XX),嬰兒為女;如果不同(XY),就是男性。
  • 認知大腦胼胝體分布差異,決定男女思維有別,婚姻和諧有大道
    臺灣醫學專家洪蘭的研究成果,在臺灣火了:男女大腦胼胝體的分布差異,決定了男女思維天生有別。第一,大腦胼胝體,男薄女厚,決定了男女對情緒控制不一樣。女人愛嘮叨是一種情感釋放,同樣,男人反應天生反應慢女性三十毫秒,也是大腦的構造有差異。胼胝體分布核磁共振之下,女人分布更廣。男性的腦灰質細胞 二千,女性為七千。
  • 科學家稱Y染色體基因脫落 未來世界或成「無男國」
    港媒稱,眾所周知,男性性染色體脆弱,在人類進化過程中一直在脫落基因,導致一些科學家擔憂,500萬年後,或將不會有男嬰兒降生。  儘管這可能聽起來比較遙遠,但動物世界裡有一些可怕的先例。鞭尾蜥就是一例,它們只有雌性,已經進化成「自給自足」的物種。 而且,女性一般比男性壽命更長(女性平均壽命為73.5年,男性為68.5年)。
  • 科學家發現Y染色體正在消失,機器人可以代替丈夫?男性該去哪?
    科學家發現Y染色體正在消失,機器人可以代替丈夫?男性該去哪?人類是地球上迄今為止最聰明的哺乳類動物。關於人類的傳說有許多種。猿猴進化、女媧造人、黑猩猩、夏娃亞當。科學證明猿猴進化,黑猩猩基因裂變是比較貼近的。自然界中的動物有雄雌之分,自古雄性負責尋找食物,雌性負責繁衍後代,人類作為食物鏈的最頂端也是如此。
  • 試管嬰兒男多女少 是X染色體惹的禍?
    日前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的文章指出,「X染色體失活不足」導致了試管嬰兒性別比例失衡——自然受孕出生的嬰兒,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相差不到1%,而使用體外受精技術出生的試管嬰兒中,男孩要比女孩多10%左右。同樣,由體外受精獲得的動物後代,也存在雄性多於雌性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試管嬰兒的性別比例失衡?國際胚胎生物學界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答案。
  • 生男生女除了染色體,原來還和這些神奇因素有關
    生命科學專家唐鴻雲 生男生女有啥秘密 除了染色體還有這些關鍵因素 為什麼人有男女之別、動物有雌雄之分? 許多物種是由染色體決定性別的,包括人類,男性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女性的染色體組成為XX;在鳥類中,也有Z、W兩條不同的染色體,雌性為ZW、雄性為ZZ。
  • 老年痴呆男女有別,首次發現女性X染色體可使患者壽命更長
    近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研究表明女性的X染色體能夠給患者提供更好的適應力。以往人們認為,女性更容易得阿爾茨海默氏症,而現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在研究中得到證據,發現女性具有免受疾病侵襲的遺傳保護。他們發現X染色體能夠給患者提供更好的適應力,而由於女性具有兩條X染色體,所以她們就天然地獲得了雙重「劑量」的保護。
  • 中國科研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人造單染色體細胞
    日前,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歷經4年努力攻關,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是合成生物學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該成果於北京時間8月2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
  • 科學家首次完成對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據外媒報導,儘管科學家已經完成了整個人類基因組的測序但仍有一些空白。現在,遺傳學家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研究中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序列,即對整個人類X染色體從頭到尾進行測序並覆蓋了300多萬個此前沒有被繪製出來的鹼基對。
  • 科學家首次完成對人類X染色體的完整測序
    據外媒報導,儘管科學家已經完成了整個人類基因組的測序但仍有一些空白。現在,遺傳學家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研究中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基因序列,即對整個人類X染色體從頭到尾進行測序並覆蓋了300多萬個此前沒有被繪製出來的鹼基對。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科學事業之一。
  • 生物科普系列6:人類性別只有男和女?實際情況比你想的更複雜
    按照常人的認知來說,我們人類應該只有男或女兩種性別,但是事實上人類的性別卻更加複雜,如果從染色體上來說,人類共有五種性別。這五種性別分別是1、男性 2、 男性偏女 3、雙性 4、女性偏男 5、女性1959年生物學家發現Y染色體決定人(和老鼠)的男性特徵後,人們就想知道Y染色體上面有什麼特定區域、特定基因是決定男子漢的關鍵。
  • 中國農科院基因組所閆建斌團隊首次鑑定出裸子植物中的性別染色體
    中國農科院基因組所閆建斌團隊首次鑑定出裸子植物中的性別染色體來源閆建斌團隊在The Plant Journal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genomic architecture of sex determining region and sex‐related metabolic variation in Ginkgo biloba」的研究論文,首次鑑定了裸子植物中的性別染色體
  • 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SWI/SNF染色體重塑複合物的新亞基
    Nature Plants | 中山大學李陳龍課題組發現植物SWI/SNF染色體重塑複合物的新亞基來源:BAP BioArt植物 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體通過利用ATP水解所產生的能量改變染色質的結構來調節基因轉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體在酵母,哺乳動物和植物中都相當保守。
  • 裡程碑式成就,科學家首次獲得人類X染色體完整序列
    取而代之的是科學家只能將基因組切成更小的片段,然後分析每一個片段,每次產生幾百個鹼基的序列,然後將這些較短的DNA序列像拼圖一樣把它們重新組合在一起。這些較短的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而且重複的DNA序列,就像拼圖中存在大片藍天,科學家不知道這些片段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也不知道重複多少次,這些大量重複的基因序列曾經被認為難以處理。
  • 研究發現Y染色體正在逐漸消失!科學家:未來或有新男性誕生
    文/行走天涯研究發現Y染色體正在逐漸消失!
  • 真正的「傳家寶」不是財富,更不是江山,而是Y染色體和線粒體DNA
    但有一樣東西,比起江山和財產,要更穩固一些,它也確實是男傳男,幾萬代如一日,這才堪稱「傳家寶」。當然,它肯定和江山,財產的社會屬性沒法比。這個東西就是Y染色體。這裡補充一點,其實不光男性有「傳家寶」,女性其實也有,這就是「線粒體DNA」。那具體是咋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