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302]:舊約歷史 I 第五課 | 進入迦南之南徵北討 (書10-12章)

2021-02-13 義工每周精選

五個王因基遍跟以色列人結盟而攻打基遍,基遍就向約書亞求援,結果觸發這場戰爭。

A. 概述

耶路撒冷、希伯侖、耶末、拉吉和伊磯倫都是巴勒斯坦東南邊的城市,位處鹽海西部,基遍在這5個城的北邊。以色列人從約但河東過到約但河西,攻陷了中部的耶利哥和艾城,然後與基遍結為聯盟,5王便聯合起來攻打基遍。在戰爭正式開始之前,神已經向約書亞保證會將他們交在他手裡(書10:8)。神施行了一個神跡,叫日月停住不動,也從天上降下冰雹,打死以色列的這些敵人。

B. 五王聯合攻擊基遍

迦南人都是拜偶像假神的人,犯各式各樣可憎的罪,包括將活生生的孩童當作祭物獻給假神,以及犯淫亂的罪等,所以神才要透過以色列人的手,把他們毀滅掉。從5王聯攻基遍的行動看來,這幾個城的迦南人對罪惡並沒有悔改之心,他們是硬心到底,以致要聯合起來,攻擊與神的子民立了約的基遍。書10:1記載耶路撒冷王聽過艾城和耶利哥的戰役,知道神施行的神跡,可是他沒有從拜偶像和淫亂的罪中迴轉,卻想要用人的力量敵擋神。

C. 神掌管大自然的能力

約書亞禱告完畢,日頭和月亮馬上停止在空中,這情況維持了大概一天的時間(書10:12-13)。美國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兩位天文學家,都曾經發表過一些研究發現,說在他們的天文計算記錄中,有一天遺失了,而且還追溯到這遺失的一天,就是約書亞時代的那一天!神幫助他們殺滅一切的迦南人,這個叫日月停住的神跡就是一個明顯的幫助(書10:13)!因為神聽了約書亞的禱告。

 

相關焦點

  • 聖經約書亞記11-12章以色列民將迦南人滅絕是否是殘忍的行為?
    讀經心得約書亞記11-12章以色列民的得勝神透過聖經帶領我們在這兩章聖經中,我們看到了約書亞在神的帶領下,以色列民得勝了迦南人。11章的內容如下1諸王的聯盟除了基遍人與以色列民講和之外,其他的國家,神則是允許他們的心剛硬。因諸多的國家聯盟,仇敵人數之多聖經形容如同海邊的沙。今日,屬神的兒女也會面臨撒旦透過世界各種勢力聯盟受到攻擊。
  • 基督教刊|以色列人分散天下之前,迦南地到底是誰的?
    現在我們從以色列立國到分散天下之前來看,迦南地到底是誰的。 一、以色列人這是神應許給亞伯拉罕的(創12:1-7) 從亞伯拉罕進入迦南直到以色列人分散天下(主前2091年-主後70年)大約是2161年。除了以色列人在埃及430年(出12:40)和猶大被擄到巴比倫70年(代下36:21),他們得地實為1661年。
  • 歷史上的神史摩西,為何不得進入耶和華的應許之地迦南
    猶太民族的領袖神耶和華賦予了摩西最光榮的使命,卻也給他帶來了最嚴酷的懲罰—有生之年不得進入迦南。迦南是耶和華為猶太人選定的聖地,那裡土壤肥沃,物產富饒,是一處生產生活的寶地。摩西接受了神的旨意,解救在埃及受苦的猶太百姓。神告訴摩西,迦南就是猶太人安居的處所,並命令他帶領猶太百姓從埃及遷往迦南。被神選中的民族領袖卻不得進入民族命定的安居之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摩西究竟犯了什麼錯呢?
  • 基督教刊|神為什麼要以色列人滅絕迦南外邦異族?
    書6:21「又將城中所有的,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驢,都用刀殺盡」 1、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以前,神曾賜給他們一條極其嚴格的命令,要他們徹底消滅住在那地的居民。2、當以色列人跨過約但河進入迦南地後,神又向他們重申這一滅絕外邦異族的命令。約書亞記的作者多次陳明,以色列人滅絕迦南人並搗毀其城邑的舉動完全出自神的命令(書6:2;8:1-2;10:8)。生活在新約關係下的信徒會經常思忖神這道滅絕大批人口的命令與聖經別處所啟示的神慈愛、公義和恨惡罪惡的屬性是否衝突。
  • 一年通讀|1月4日(創12-15章)國語/方言/經文逐節解釋
    到了迦南地。迦南地不僅包括巴勒斯坦,也包括腓尼基和敘利亞的南部(見創10:19節注釋)。公元前二千年期間的埃及和北敘利亞的碑文,在使用迦南一詞時,所指的就是這個含義。由於亞伯蘭要在迦南的南部(示劍、希伯侖、基拉耳)定居,所以他從哈蘭到迦南的旅程約為725公裡。這裡地形特徵只提供極少的路線,所以他的行程可以基本上準確地勾畫出來。
  • 聖經故事:為何以色列人進迦南後偶像崇拜屢禁不止?
    回顧以色列人從進迦南到他們最後被擄的這段歷史,我們發現,儘管摩西的律法當中有嚴格的規定,不允許子民祭拜任何偶像,也不可隨從異教的惡俗,但異教崇拜卻似乎總是屢禁不止,就算有很多被神興起的先知們時常在民中、宮廷當中大聲疾呼,但卻收效甚微,在每一次短暫的靈性復興之後,異教之風又會死灰復燃,我們禁不住要問,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這幫選民如此頑梗呢?
  • 重溫創世記|第9章 彩虹之約
    普遍的恩典之約也不代表地球會永遠長存,只是不會被水所滅。因為罪的緣故,地如衣服漸漸舊去(以賽亞書51:6),最終被火銷化(彼得後書3:10)。2. 立約的記號經文:上帝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裡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
  • 摩西打發12探子去迦南:好消息與壞消息,你要聽哪個?
    民數記14章 18節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四十天後,12個探子回來,他們到了以實各谷,從那裡砍了葡萄樹的一枝,上頭有一掛葡萄,兩個人用槓抬著,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民13:23)。他們手裡拿著那地的果子下來,回報說:『耶和華我們的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美地。(申1:25)』又告訴摩西說:「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民13:27)」12個探子都印證了神的話之真實。
  • 【地理在說話】迦南美地 09 黑門山
    黑門山位於以色列北方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北界,最高峰海拔為2,814米。黑門山為高峰之意,是以色列最高的山,山頂常年積雪,今天在山頂建有以色列的滑雪場。西頓人稱這山為西連山,亞摩利人稱為示尼珥山,迦南人稱為西雲山。黑門山是以色列與敘利亞和黎巴嫩的邊界。黑門山是北界早在約3500年前,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戰勝迦南人時,以此山為北界。此山高聳在以色列北方,成為一道天然的屏障。
  • 耶和華丨以色列人為什麼要把迦南七族的人全部趕盡殺絕呢?
    約書亞記10章15節,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回到吉甲的營中。約書亞記10章40節,這樣,約書亞擊殺全地的人,就是山地、南地、高原、山坡的人,和那些地的諸王,沒有留下一個。約書亞記10章43節,於是約書亞和以色列眾人回到吉甲的營中。以色列人過約旦河後,圍城七日攻陷耶利哥城,接著佔領艾城,急行軍到基遍擊潰亞摩利諸王的聯軍,一路追殺直到將仇敵除滅。以色列人進軍迦南美地的路上,攻城掠地、勢如破竹、摧枯拉朽,令仇敵聞風喪膽。
  • 《水滸傳》的「徵田虎、討王慶」為什麼不是施耐庵寫的?
    與一百回本相比,一百二十回簡繁本主要是增加了被招安的梁山好漢「徵田虎、討王慶」的故事。在一百二十回簡本和繁本中,「徵田虎、討王慶」加起來共有將近二十回的篇幅。然而很多研究《水滸傳》的學者與愛好者認為「徵田虎、討王慶」不是施耐庵寫的,而是後來的某些文人冒名加進去的。首先,現在已知最早的《水滸傳》一百回本是明朝嘉靖年間的郭勳本,而最早的一百二十回本是明朝萬曆年間的楊定見本。
  • 基遍之約(上)丨迦南異族成為以色列人肋下的荊棘和網羅
    約書亞將摩西的抄寫在石頭上,對會眾祝福並宣讀了律法書。耶利哥城和艾城已經被以色列人攻取,以色列人接下來要進攻的目標是迦南另外的五城。住在約旦河西的迦南諸王聽見以色列人所行的,聚焦共商如何與約書亞帶領的以色列人爭戰。基遍是一個軍事要塞,位于吉甲南邊,是耶利哥城西邊的一座較大的城市,與耶利哥城成犄角之勢,中間夾著艾城,因其所處的位置成為以色列人進攻的首個目標!
  • 基督教丨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後,為何沒有把他們帶進迦南美地
    猶大書1章9節,天使長米迦勒為摩西的屍首與魔鬼爭辯的時候,尚且不敢用毀謗的話罪責他,只說主責備你吧。人類處在撒但的奴役之下,成為罪的奴僕(參羅馬書6章16節: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嗎?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至成義)。撒但召集牠的差役四處尋找摩西的墳墓,希望找到摩西的屍體,好藉以羞辱神。可歷史始終證明,撒但不過是一個跳梁小丑,牠的那些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在萬靈的父面前終究敗壞,不值一提!
  • 父親犯錯,兒子受咒詛,迦南及其後代為何一直被神懲罰?
    出方舟後的挪亞還是從土地上討生活,這個時候他的後裔也各自分散,休養生息。挪亞開墾了一片葡萄園,種上了葡萄樹,結了果實之後就釀了酒,酒很好喝,於是挪亞就喝醉了。挪亞喝醉了有點放飛自我,就赤身躺在帳篷裡睡著了。在亞當夏娃吃禁果以來,人已經有了羞恥之心,所以這個時候最應該做到的就是非禮勿視。
  • 聖經解密:從滅迦南七族看末日審判
    上帝在申命記多次發出擊殺迦南七族的命令,下面就是其中一次:「耶和華—你的上帝領你進入你要得為業之地,從你面前趕出許多國家,就是比你更強大的七個國家: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 迦勒和約書亞丨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預表著耶穌基督的豐盛
    詩篇95章11節,所以,我(神)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以西結書20章21節,「只是他們的兒女悖逆我,不順從我的律例,也不謹守遵行我的典章(人若遵行,就必因此活著),幹犯我的安息日。我就說:要將我的忿怒傾在他們身上,在曠野向他們成就我怒中所定的」。
  • 【證道】希伯來書11章 (一百二十八)
    一起學習聖經智慧之希伯來書11章 (一百二十八) 經  文  講  章  希伯來書十一章 第十一章概觀圖
  • 路還沒有走完,但《北徵賦》已經到站
    西漢末年,班彪因躲避戰亂,從長安出發,一路向西北,走到今天的寧夏固原,寫下了《北徵賦》。根據之後的資料顯示,固原並不是班彪最終的駐留地,他又繼續向西,活動範圍到達了河西走廊一帶。
  • 猶太人歷史(亞伯蘭重回迦南)
    但是,徘徊於曠野中的家族如果不能進入埃及躲避災荒,會全部餓斃荒郊。這個時候,真的暗合了5000年後一個叫做趙傳的人在一首歌中的設問:「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如今一些道貌岸然的衛道士似乎還要批判亞伯蘭的所作所為,但是似乎也沒有人能夠替他想出哪怕一個解決這個危機的辦法。忍辱負重也好,投機取巧也罷——說什麼都無所謂了,擔當身前事,合計身後評——只好如此了。
  • 5月,《圖論》(原書第五版)中譯本來啦
    ——第一版前言「我繼續追求原來的雙重目標, 即內容上提供兩種不同的東西: 一本可靠的初等入門圖論, 可作為個人研究之用或課程教材; 一本研究生教材, 它在某些專題上有一定的深度。」——關於第三版對第五版進行了全面修訂:對第12 章, 進行了重新改寫, 以包含圖子式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