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出自莊子的成語 及解釋
大而無當: 「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反。」意思: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大相逕庭: 「 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意思:指彼此相差極遠或矛盾很大。
眾狙皆悅。」意思: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
莊周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目無全牛: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意思:指解剖牛的肢體時,看到的是其各個相連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比喻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亦形容辦事情準確熟練。
遊刃有餘: 「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相濡以沫(相呴相濡)》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比喻在困境之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盜亦有盜: 「故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意思:道:道理。盜賊也有他們的那一套道理。
唇亡齒寒: 「故曰:唇竭而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道起。」意思: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關。
老死不相往來: 「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 」意思:指彼此不聯繫,不交流情況。
螳臂當車: 「季徹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蜋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意思: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知其一,不知其二: 「孔子曰:「彼假脩渾沌氏之術者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意思: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還有另一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夏蟲不可以語冰: 「北海若曰:「井鼃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意思: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以管窺天: 「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意思:通過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
招搖過市: 「今汝飾知以驚愚,脩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意思: 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
君子之交淡若水: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化腐朽為神奇: 「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著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意思: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變無用為有用
白駒過隙: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意思: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每況愈下: 「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希也,每下愈況。」意思:越往下越明顯。表示情況越來越壞。
蝸角之爭: 「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 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意思: 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
枯木死灰:「形固可使如杭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極其消極悲觀。
其應若響:「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比喻對答迅速,反應極快。 儻來之物:「物之儻來,寄者也。」無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
吞舟之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能吞舟的大魚。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勞而無功:花費了力氣,卻沒有收到成效。
一飲一啄:「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原指鳥類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後也指人的飲食。
視為畏途:「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看成可怕的、危險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難的、可怕的事情。
【尾生抱柱】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莊子·盜蹠》
【君子之交淡若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莊子》
【來世不可待】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莊子·人間世》
【莫逆之交】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莊子·大宗師》
【吾生也有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養生主》
【貽笑大方】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莊子·秋水》
【望洋興嘆】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莊子·秋水》
責任編輯:凌芹莉